❶ 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測定程序
大腸菌群測定
大腸菌群是指一群能發酵乳糖、產酸(培養基原來的顏色是紅色的,如果產酸會變成黃色)、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食品檢出大腸菌群,則表示該食品曾受糞便污染。結果報告為每100ml(g)樣品中大腸菌群的最近似數(MPN)
設備和材料:
1.
溫箱:36±1度
2.
冰箱:0-4度
3.
恆溫水浴:44.5±0.5度
4.
天平
5.
顯微鏡
6.
均質器或乳苯
7.
平皿:直徑為90mm
8.
試管
9.
吸管
10.
廣口瓶或三角燒瓶:容量為500ml
11.
玻璃珠:直徑為5mm左右
12.
酒精燈
13.
試管架
培養基和試劑:
1.
乳糖膽鹽發酵管
2.
伊紅美藍瓊脂平板
3.
乳糖發酵管
4.
EC肉湯
5.
磷酸鹽緩沖稀釋液
6.
生理鹽水
7.
革蘭氏染色液
操作步驟:
7.1).檢樣稀釋
7.1.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或g)放於含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玻璃瓶內(瓶內予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苯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作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最好用均質器,以8000-10000r/min
的速度處理min,作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7.1.2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均,作成1:100的稀釋液
7.1.3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條操作依次做成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7.1.4
根據食品衛生標准要求或對檢樣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7.2
乳糖發酵試驗
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度溫箱內,培養24±2小時,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7.3
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度溫箱內,培養18-24小時,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做革蘭色染色和驗實試驗。
7.4
證實試驗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的大腸菌群1-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36±1度溫箱內培養24±2小時,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蚜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7.5
報告
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ml(g)大腸菌群的mpn值。
8
糞大腸菌群
8.1用接種環將所有產氣的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物(見7.2條)轉種於EC肉湯管內,置44.5±0.2度水浴箱內(水浴箱內的水面應高於EC肉湯液面),培養24±2小時,經培養後,如所有EC肉湯管均不產氣,則可報告為陰性;如有產氣者,則將所有產氣的EC肉湯分別轉種於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度培養18-24小時,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則證實為糞大腸菌群陽性。
8.2
結果報告
根據證實為糞大腸菌群的陽性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衛生部衛生監督司提出。
本標准由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負責起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劉宏道。
本標准由衛生部委託技術歸口單位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負責解釋。
❷ 大腸桿菌的檢測方法
多管發酵法。
多管發酵法是一種檢測水體中大腸桿菌的傳統方法,這種方法是在44.5℃的含有熒光底物的培養基上連續培養24h,而後能產生分解熒光底物——葡萄糖醛酸酶,從而釋放出熒光產物,進而使培養基在紫外光照射下產生特徵熒光。此方法可被用來對原樣品中的菌落數作統計學估計。
在單料或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內發酵,分離培養試驗,利用伊紅美藍培養皿分離,接著是在乳糖發酵管中進行二次發酵,最後通過芽孢染色、革蘭氏染色、顯微鏡觀察等來完成。多管發酵法對試驗條件要求不高,成本低,但是檢測時間較長,容易受其他條件干擾,進而影響到測定結果的精確度。
(2)食品中大腸菌群檢驗的方法與步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檢樣時注意無菌操作。
2、稀釋時採用的稀釋液可以用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接種時可採用九管法,設置三個梯度,分別為0.1g/mL、0.01g/mL、0.001g/mL,每一個稀釋度的試管應充分混勻。
3、每次實驗需要有陰性對照。
4、使用小倒管培養基配製時,為排凈氣泡,滅菌時不要把試管的蓋子蓋的太緊,滅菌後注意觀察一下倒管中的氣體是否排完全、
5、高壓滅菌後等高壓滅菌鍋的壓力表達到0,取出培養基放到冰箱冷卻,效果會比較好。
❸ 大腸菌群檢測方法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中的規定操作步驟:
1、乳糖發酵試驗:樣品稀釋後,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三管乳糖膽鹽發酵管。36±1℃培養48±2h,觀察是否產氣。
2、分離培養:將產氣發酵管培養物轉種於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36±1℃培養18-24h,觀察菌落形態。
3、證實試驗: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觀察。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36±1℃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
SN0169-92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行業標准出口食品中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檢驗方法》規定操作:
1、推測試驗:樣品稀釋後,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三管LST肉湯。36±1℃培養48±2h,觀察是否產氣。
2、證實試驗:將產氣管培養物接種煌綠乳糖膽鹽(BGLB)肉湯管中,36±1℃培養48±2h,觀察是否產氣。以BGLB產氣為陽性。查MPN表,報告每ml(g)樣品中大腸菌群的MPN值。
大腸菌群並非細菌學分類命名,而是衛生細菌領域的用語,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這些細菌在生化及血清學方面並非完全一致。一般認為該菌群細菌可包括大腸埃希氏菌、檸檬酸桿菌、產氣克雷白氏菌和陰溝腸桿菌等。
大腸菌群是作為糞便污染指標菌提出來的,主要是以該菌群的檢出情況來表示食品中有否糞便污染。大腸菌群數的高低,表明了糞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對人體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糞便是人類腸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糞便,也有腸道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所以糞便內除一般正常細菌外,同時也會有一些腸道致病菌存在,因而食品中有糞便污染,則可以推測該食品中存在著腸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潛伏著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脅,必須看作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的危險性。
❹ 食品中大腸桿菌的檢測
用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檢測原理:蛋白腖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鈉可維持均衡的滲透壓;瓊脂是培養基的凝固劑;十二烷基硫酸鈉抑製革蘭氏陽性菌;混合顯色底物分別與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所對應的酶發生特異性反應,水解底物,釋放出顯色基團,在淡黃色平板上大腸菌群產生橙紅色的菌落,大腸桿菌產生藍綠色的菌落。
資料出自環凱官網。
❺ 大腸桿菌檢測方法國標是用什麼方法檢測的
大腸桿菌檢測方法分為三種:
1、細菌分離鑒定法
分離培養與鑒定:糞便標本直接接種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血液先經肉湯增菌,然後轉種血瓊脂平板。其他標本同時接種血瓊脂平板和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
37℃孵育18~24小時後,觀察菌落塗片染色鏡檢。腸致病性大腸桿菌須先作血清學定型試驗。必要的時候檢定腸黴毒素。
2、衛生細菌學檢查法
大腸桿菌會不斷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圍環境水源、食品等。取樣檢查時,樣品中大腸桿菌越多,則表示樣品被糞便污染的越嚴重,表明樣品中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大腸菌數指數:指每立升中大腸菌群數,採用乳糖發酵法檢測。中國衛生標準是每1000ml飲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瓶裝汽水和果汁中每100ml大腸菌群不能超過5個。
3、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儀(TEMPO)檢測法
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TEMPO)儀大腸桿菌群計數檢測有TEMPOTC和TEMPOCC兩種方法。
TEMPOTC的開發是為獲得NF ISO4832標准相當性能水平。
TEMPOCC法是TEMPO儀器上根據BAM方法專門用於24h計數食品中大腸桿菌群方法。
(5)食品中大腸菌群檢驗的方法與步驟擴展閱讀:
大腸桿菌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
這些菌株由於失去了細胞壁等重要組分,所以在自然條件下已無法生長。甚至普通的清潔劑都可以輕易地殺滅這類菌株。即便由於操作不慎導致活菌從實驗室流出,也不易導致生化危機。
生物工程用的菌株基因組都被優化過,使之帶有不同基因型(例如β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可以更好的用於分子克隆實驗。
真核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表達,必須有合適的表達載體(Vector),常用載體:pBV220,pET系統。
目的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的情況:
大腸桿菌更適合原核基因的表達,外源基因表達產量與單位體積產量是正相相關的,外源基因拷貝數和表達 產物產量之間存在動態平衡,單個細胞的產量又與外源基因拷貝數,基因表達效率,表達產物的穩定性和細胞代謝負荷等因素有關。
❻ 大腸菌群的檢驗是比較常見的微生物檢驗,但誰能給個詳細的操作步驟或者圖片啊,越詳細越好!
在這里有比較詳細的,大腸菌群顯色培養基是青島海博生物公司改良的培養基,用於食品、水、牛奶、冰激凌和肉製品中大腸菌群的快速檢測。大腸菌群顯藍綠色,其它菌顯黃色或無色,革蘭氏陽性菌被抑制。
成份 (g/L)
特殊營養物質 47.55
顯色劑 0.35
瓊脂 13.0
pH 7.0-7.2 25 ℃
此配方可以進行改良或增加營養成份以獲得最佳的結果。
注意
此培養基僅供實驗室使用。
用法
稱取本品 47.9g 加入 1000ml 蒸餾水,加熱溶解並不停攪拌,煮沸不要超過 1 分鍾。分裝三角瓶, 116 ℃ 高壓滅菌 15 分鍾。取 1ml 制備好的樣品液加入直徑為 9cm 無菌平皿中心,傾入冷卻至 45 -50 ℃ 培養基約15ml ,混勻,凝固後, 36 ± 1 ℃ 倒置培養 18 ~ 24h 。或冷卻至 45-50 ℃時,傾入無菌平皿,瓊脂完全凝固後,在 37 ℃的培養箱中倒置放置 1-2 小時,加入適當稀釋度的樣品液 1ml ,塗布於培養基上, 36 ± 1 ℃培養 18 ~ 24h 。
貯存
制備好的平板應立即使用,應避免光線直接照射。乾燥培養基應放置於陰暗乾燥處, 保存溫度 2-8 ℃,注意避光保存。
失效
乾燥培養基超過保質期、結塊和顏色變化都不能使用。
操作步驟
1 、按國家標准、 SN 標准、 FDA 標准或其它方法制備樣品液
2 、取樣品液 1ml 加入 冷卻至 45-50 ℃顯色培養基中混勻或 塗布於平板上
3 、 36 ± 1 ℃ 培養 18 ~ 24h ,選用有 30 ~ 200 個菌落的平板,計數平板上出現的典型大腸菌群菌落。大腸菌群典型菌落為藍綠色,其它細菌為無色或黃色菌落。
總大腸菌群 = 藍綠色菌落
4 、對可疑大腸菌群菌落可劃線接種到營養瓊脂平板上, 36 ± 1 ℃ 培養 12-16 小時,挑取單菌落做大腸菌群 BGLB 發酵試驗。
質量控制
1 、外觀
此乾燥培養基的粉末均勻,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呈乳白色。制備好的平板呈透明無色固體培養基。
2 、微生物試驗
在 36 ± 1 ℃ 培養 18 ~ 24h 小時:
質控菌株 ATCC 生長情況 菌落顏色
單增李氏菌 27853 -/+ 無色
金黃色葡萄球菌 25923 -/+ 無色
大腸桿菌 25922 +++ 藍色
沙門氏菌 +++ 無色
大腸菌群 +++ 藍色
方法的局限性
本培養基鑒定 大腸菌群 ,少數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假陽性,但不會出現假陰性,有時可能需做其它補充試驗。
典型特徵
大腸菌群典型菌落為藍綠色,其它細菌為無色或黃色菌落。
如果要采購的話在青島海博商城裡也有 http://www.hopebiol.com/shop52/
❼ 食品中的大腸桿菌的檢測方法
培養基配置
檢樣、稀釋
乳糖膽鹽發酵管觀察:(36攝氏度24小時)
3.1不產氣 大腸桿菌陰性
3.2產氣伊紅美藍瓊脂倒平板
3.2.1G染色,G陽性,說明大腸桿菌陰性
3.2.2乳糖發酵管(36攝氏度24小時),同樣不產氣,大腸桿菌陰性
❽ 大腸桿菌的檢查方法
細菌的分離鑒定
1、標本:腸道外感染取中段尿、血液、膿液、腦脊液等,腹瀉者取糞便。
2、分離培養與鑒定:糞便標本直接接種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血液需先經肉湯增菌,再轉種血瓊脂平板。其他標本可同時接種血瓊脂平板和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37℃孵育18~24小時後,觀察菌落並塗片染色鏡檢。採用一系列生化反應進行鑒定。腸致病性大腸桿菌須先作血清學定型試驗。必要時檢定腸黴毒素。
泌尿系統除確定大腸桿菌外,還應計數,每毫升尿含菌量≥100,000時,才有診斷價值。
衛生細菌學檢查
大腸桿菌不斷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圍環境和水源、食品等。取樣檢查時,樣品中大腸桿菌越多,表示樣品被糞便污染越嚴重,也表明樣品中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故應對飲水、食品、飲料進行衛生細菌學檢查。
1、細菌總數:檢測每毫升或每克樣品中所含細菌數,採用傾注培養計算。中國規定的衛生標準是每毫升飲水中細菌總數不得超過100個。
2、大腸菌數指數:指每立升中大腸菌群數,採用乳糖發酵法檢測。中國的衛生標準是每1000ml飲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瓶裝汽水、果汁等每100ml大腸菌群不得超過5個。
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儀(TEMPO)檢測
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TEMPO)儀的大腸桿菌群計數檢測有TC和CC兩種方法。TEMPO TC的開發是為了獲得NF ISO4832標准相當性能水平。TEMPO CC法是TEMPO儀器上根據BAM方法專門用於24h計數食品中大腸桿菌群的方法。該法是為了獲得和AOAC官方方法966.24及美國公共健康聯合會檢測乳製品檢測方發(SMEDP)一致的效果。TEMPO系統根據陽性空的大小和數目來推算出原始樣本中大腸桿菌群數目。
食品檢測方法 大腸菌群MPN 計數法 1 樣品的稀釋 1.1 固體和半固體樣品:稱取25 g 樣品,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均質杯內,
8000 r/min~10000 r/min 均質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均質袋
中,用拍擊式均質器拍打1 min~2 min,製成1:10 的樣品勻液。
1.2 液體樣品:以無菌吸管吸取25 mL 樣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錐形瓶
(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無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勻,製成1:10 的樣品勻液。
1.3 樣品勻液的pH 值應在6.5~7.5 之間,必要時分別用1 mol/L NaOH 或1 mol/L HCl 調節。
1.4 用1 mL 無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樣品勻液1 mL,沿管壁緩緩注入9 mL 磷酸鹽緩沖液
或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中(注意吸管或吸頭尖端不要觸及稀釋液面),振搖試管或換用1 支1 mL 無菌
吸管反復吹打,使其混合均勻,製成1:100 的樣品勻液。
1.5 根據對樣品污染狀況的估計,按上述操作,依次製成十倍遞增系列稀釋樣品勻液。每遞增稀釋
1 次,換用1 支1 mL 無菌吸管或吸頭。從制備樣品勻液至樣品接種完畢,全過程不得超過15 min。 2.初發酵試驗 每個樣品,選擇3個適宜的連續稀釋度的樣品勻液(液體樣品可以選擇原液),每個稀釋度接種3
管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腖(LST)肉湯,每管接種1mL(如接種量超過1 mL,則用雙料LST肉湯),36
℃±1 ℃培養24 h±2 h,觀察倒管內是否有氣泡產生,24 h±2 h產氣者進行復發酵試驗,如未產氣則繼續
培養至48 h±2 h,產氣者進行復發酵試驗。未產氣者為大腸菌群陰性。 3.復發酵試驗 用接種環從產氣的LST肉湯管中分別取培養物1環,移種於煌綠乳糖膽鹽肉湯(BGLB)管中,36 ℃±1
℃培養48 h±2 h,觀察產氣情況。產氣者,計為大腸菌群陽性管。 4.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的報告 按3確證的大腸菌群LST陽性管數,檢索MPN表(見附錄B),報告每g(mL)樣品中大腸菌群的
MPN值。 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 1 樣品的稀釋 按上一方法稀釋。 2 平板計數 2.1 選取2個~3個適宜的連續稀釋度, 每個稀釋度接種2個無菌平皿,每皿1 mL。同時取1 mL生理鹽
水加入無菌平皿作空白對照。
2.2 及時將15 mL~20 mL冷至46 ℃的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約傾注於每個平皿中。小心
旋轉平皿,將培養基與樣液充分混勻,待瓊脂凝固後,再加3 mL~4 mLVRBA覆蓋平板表層。翻轉平
板,置於36 ℃±1 ℃培養18 h~24 h。 3 平板菌落數的選擇 選取菌落數在15 CFU~150 CFU 之間的平板,分別計數平板上出現的典型和可疑大腸菌群菌落。
典型菌落為紫紅色,菌落周圍有紅色的膽鹽沉澱環,菌落直徑為0.5 mm 或更大。 4 證實試驗 從VRBA 平板上挑取10 個不同類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別移種於BGLB 肉湯管內,36 ℃±1 ℃
培養24 h~48 h,觀察產氣情況。凡BGLB 肉湯管產氣,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❾ 食品中大腸菌群的檢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實驗步驟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計數: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GB 4789.3-2010)
一 試劑和儀器
煌綠乳糖膽鹽肉湯(BGLB肉湯)
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
恆溫培養箱
自動稀釋儀
均質器
振盪器
二 樣品處理
固體樣品應在無菌條件下充分粉碎。本次演示以乳粉為例,取密封狀態良好的試樣,備用待測。
三 檢測過程
實驗前准備
進入無菌操作室前應更換無菌實驗服,戴帽子、口罩、無菌手套。進入無菌操作室後,首先用鑷子夾取適量酒精棉全面擦拭雙手,然後才能進行實驗操作。
酒精易燃,因此在擦拭雙手的過程中應離開酒精燈火焰一定距離,防止出現危險,待手上的酒精揮發完全後,再進行實驗操作。
樣品的稀釋
取一潔凈無菌均質袋於自動稀釋儀上,用酒精棉充分擦拭樣品袋,將剪刀置於酒精燈外焰上充分灼燒,小心剪開樣品袋。將稱樣勺於酒精燈外焰灼燒片刻,准確稱取25g樣品於無菌均質袋中。用酒精燈外焰灼燒注水口片刻,在盛有樣品的均質袋中注入225mL無菌生理鹽水或磷酸鹽緩沖液。取下均質袋,將均質袋放入拍擊式均質器中,用均質器拍打1min~2min,製成1:10的樣品勻液。
注意:樣品勻液的pH值應在6.5~7.5之間,必要時可用1 mol/L無菌氫氧化鈉或1mol/L無菌鹽酸溶液調節。
均質完畢後,做好標記,將均質袋置於樣品框中。
在裝有9mL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上做好標記,用1mL無菌吸管吸取1:10樣品勻液1mL,沿管壁緩緩注入裝有9mL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中,稀釋前後試管口都應在酒精燈上灼燒片刻。加塞後於振盪器上混合均勻,製成1:100的樣品勻液。同理,按上述操作,依次製成十倍遞增系列稀釋樣品勻液。稀釋樣品時,注意吸管或吸頭尖端不得觸及稀釋液面;每遞增稀釋1次,換用1支1mL無菌吸管或吸頭。
接種及培養
在事先經滅菌處理的培養皿底部做好標記。根據對樣品污染狀況的估計,選取2~3個適宜的連續稀釋度。本次演示只做1:10和1:100的樣品稀釋液。
用無菌吸管吸取1:10樣品稀釋液1mL,加入到培養皿中,備用。同理,加入1:100稀釋液和空白液。注意,每個稀釋度應接種2個無菌培養皿,空白液即為以1mL生理鹽水代替1mL樣品稀釋液。
加完樣品梯度稀釋液後,即可傾倒培養基。傾倒前應將錐形瓶的瓶口在酒精燈上充分灼燒。灼燒後及時傾注15mL~20mL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於每個培養皿中,小心旋轉培養皿,將培養基與樣液充分混勻。傾注培養基時應將錐形瓶口盡量伸入培養皿內,防止傾倒時培養基掛在培養皿的內壁或外壁上,且傾倒過程應果斷,防止培養基沿錐形瓶外壁流出、滴落。培養基的溫度以46℃為宜,不能過高或過低,溫度過高不利於操作且對菌體有害,溫度過低培養基迅速凝固,菌體不能在培養皿內均勻的分布,導致菌落計數困難。轉動培養基時用力須均勻,防止培養基沾到培養皿上蓋或灑出。
倒完培養基後,靜置培養皿,等待培養基冷卻凝固。
待培養基凝固後,再加3mL~4mL 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覆蓋平板表層。加兩次培養基的主要目的是:使菌體均在培養基內部生長,以便於觀察典型菌落形態。等待培養基冷卻凝固。待培養基凝固後,翻轉平板,置於培養箱中於36℃±1℃條件下培養18h~24h。
平板菌落計數
選取菌落數在15CFU~150CFU之間的平板,分別計數平板上出現的典型和可疑大腸菌群菌落,其中典型菌落的特徵為紫紅色,菌落周圍有紅色的膽鹽沉澱環,菌落直徑為0.5mm或更大。
證實實驗
先在煌綠乳糖膽鹽肉湯管上做好標注。將接種環置於紅外滅菌器中滅菌,再用接種環從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平板上挑取10個不同類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別移種於煌綠乳糖膽鹽肉湯管內,振搖均勻。每次接種後都應及時將接種環在滅菌器中滅菌。將接種完的煌綠乳糖膽鹽肉湯管置於培養箱中,於36℃±1℃條件下培養24h~48h。培養完畢後,觀察煌綠乳糖膽鹽肉湯管中產氣情況。凡管內倒管有氣泡者,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❿ 大腸桿菌怎麼檢測
大腸菌群測定的操作細則大腸菌群系指一群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該菌主要來於人畜糞便,故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有否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 食品中大腸菌群數系以100mL(g)檢樣內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表示。 1 設備和材料 1.1 溫箱:36±1℃。 1.2 冰箱:0~4℃。 1.3 恆溫水浴 :44.5±0.5℃。 1.4 天平。 1.5 顯微鏡。 1.6 均質器或乳缽。 1.7 平皿:直徑為90mm。 1.8 試管。 1.9 吸管。 1.10 廣口瓶或三角燒瓶:容量為500mL。 1.11 玻璃珠:直徑約5mm。 1.12 載玻片。 1.13 酒精燈。 1.14 試管架。 2 培養基和試劑 2.1 乳糖膽鹽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9規定。 2.2 伊紅美藍瓊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25規定。 2.3 乳糖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10規定。 2.4 EC 肉湯:按GB 4789.28中4.11規定。 2.5 磷酸鹽緩沖稀釋液:按GB 4789.28中3.22規定。 2.6 生理鹽水。 2.7 革蘭氏染色液:按GB 4789.28中2.2規定。 3 操作步驟 3.1 檢樣稀釋 3.1.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或g)放於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予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最好用均質器,以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處理1min,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3.1.2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 3.1.3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條操作依次做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3.1.4 根據食品衛生標准要求或對檢樣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3.2 乳糖發酵試驗 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 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 溫箱內,培養24±2h,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3.3 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 溫箱內,培養18-24h,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做革蘭氏染色和證實試驗。 3.4 證實試驗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1-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 36±1℃溫箱內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3.5 報告 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大腸菌群的MPN值。 4 糞大腸菌群(faecal coliform) 4.1 用接種環將所有產氣的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物(見3.2條)轉種於EC肉湯管內,置44.5±0.2℃水浴箱內(水浴箱內的水面應高於EC肉湯液面),培養24±2h,經培養後,如所有EC肉湯管均不產氣,則可報告為陰性;如有產氣者,則將所有產氣的EC肉湯管分別轉種於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 培養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則證實為糞大腸菌群陽性。 4.2 結果報告 根據證實為糞大腸菌群的陽性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糞大腸菌群的MPN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