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衣服怎麼消毒殺菌
衣服消毒殺菌的方法:
1、衣物通風晾曬:風吹可以加速病毒乾燥、失去活性,並從物品表面脫落,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有效殺滅各種病毒。
2、使用除菌洗衣機:56℃高溫環境下,30分鍾即可殺死病毒。高溫除菌是除菌洗衣機的常見原理。很多滾筒洗衣機都具備65℃蒸汽除菌洗功能以及96℃的高溫洗功能,起到高溫消毒的作用。
3、開水消毒殺菌:這是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殺死常見的各種病毒細菌,可以用來消毒某些耐高溫的衣物,這個方法適用於各種情況的消毒,不過大量消毒成本比較高。
禁止使用酒精消毒:
對於傢具、地板等物品,可通過75%的醫用酒精或84消毒液等進行局部消毒,但是衣服是絕對不能使用酒精消毒的,因為酒精屬於甲級易燃物品,遇到靜電、明火等很容易起火,而化纖類等衣服很容易產生靜電,所以對衣服噴灑酒精是很危險的。
⑵ 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致可分為3類,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生物學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殺滅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點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遺留有害物質。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凈化、機械除菌、熱力滅菌和紫外線輻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是指用化學葯品進行消毒的方法。化學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復雜的設備,但某些消毒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蝕性,為保證消毒效果,減少毒副作用,須嚴格執行要求的條件和使用說明。
3、生物學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滅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點是作用緩慢,效果有限,但費用較低。多用於大規模廢物及排泄物的衛生處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熱消毒技術和生物氧化消毒技術。
(2)消毒殺菌方法在哪裡擴展閱讀
同樣消毒方法對不同性質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對油漆光滑的牆面,噴灑葯液不易停留,應以沖洗、擦拭為宜。對較粗糙牆面,易使葯液停留,可用噴灑消毒。環氧乙烷熏蒸,對易於吸收葯物的布、紙張效果較好,而對金屬表面,須延長時間。
糞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質葯物處理,因蛋白質凝固對病原體可起保護作用,高壓蒸氣殺菌效果雖好,但不宜用於毛皮,塑料和人造纖維製品。
環氧乙烷熏蒸賽璐珞製品,高濃度過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浸泡綿織品,來蘇液多次長時間浸泡乳膠手套,均可造成損壞。對於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惡臭的消毒液處理。
⑶ 消毒滅菌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消毒滅菌的物理方法有熱力、電離輻射、超聲波、過濾等。
1.熱力滅菌;分乾熱滅菌法和濕熱滅菌法兩大類,乾熱滅菌法有焚燒、燒灼、干烤、紅外線燈。濕熱消毒滅菌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間歇滅菌法、高壓蒸汽滅菌法。
2.輻射法:紫外線燈
3.超聲波
4.濾過除菌法
二、化學消毒滅菌法
根據化學結構與性質不同分類 可以消毒劑分成酶類、醇類、重金屬鹽類、氧化劑、表面活性劑、烷化劑、染料、酸鹼類等。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
1.鹵素化合物是有效的殺菌和滅菌劑,用於水、食品、設施消毒。
2.碘伏(iodophors,iodine and neutral polyvinylalcchol)常用作於皮膚的除菌。
3.酚類化合物是強效殺菌劑,通常用於物品消毒,溫和類酚復合劑也可用於皮膚和粘膜的除菌。
4.醇類溶解細胞膜脂質和破壞細胞蛋白,一般起抑菌作用。
5.過氧化氫起殺菌效能,用於傷口防腐和器具消毒。高濃度的過氧化氫有殺滅芽胞性能。
6.表面活性劑降低細胞膜表面張力,引起細胞破裂,既有清潔作用又有除菌作用,用於皮膚黏膜除菌和器具消毒。
7.醛類破壞微生物酶系統,有潛在滅菌作用。烷化劑具高效的殺菌性能,是高效殺菌劑,但具有對組織毒性作用和致癌性能。
⑷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日光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1、日光消毒法
日光中的紫外線具有良好的天然殺菌作用,只有當物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6小時,且不與玻璃窗分離時,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所以兒童的枕頭、床上用品、毯子、棉褲、毛衣、玩具等經常能暴露在陽光下,以減少細菌繁殖,避免病原菌侵入人體。
當暴露在陽光下時,應注意翻轉動物產品,使各方面都能直接暴露在陽光下,起到消毒作用。
2、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主要適應於小兒的食具,也適用於煮沸用具,如瓶、筷子、湯匙、紗布、毛巾等。該方法簡單可靠。通常情況下,在消毒前,器具或器皿要浸泡在水中並煮沸20-30分鍾。
如果是結核病、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患者的器具或殘留物,可採用煮沸消毒法,煮沸30分鍾以上後,即可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4)消毒殺菌方法在哪裡擴展閱讀:
消毒注意事項:
第一是選擇無毒、無殘留、無腐蝕性的消毒劑;
第二是殺菌效果,最好是廣譜、高效的消毒劑;
第三是考慮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問題。選擇消毒劑時要選擇包裝上有衛生行政部門消毒產品批准文號(衛消准字)、有效期和廠名廠址的產品,這樣的產品經過了國家審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證。
⑸ 室內消毒殺菌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室內消毒方法
1.自然通風———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調節居室微小氣候,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自然通風效果受居室通風是否良好及室外空氣質量的影響,居室通風良好、室外空氣新鮮,通風效果好。
2.紫外線燈照射———可以是固定式照射,也可以移動式照射,室內按1~ 1.5W/cm3的紫外線燈功率計算,照射30~60分鍾,有很好的消毒效果。由高強度紫外線燈和過濾系統組成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同樣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使用時可開機30分鍾,間隔一定時間後再開機;也可持續開機消毒。紫外線照射對人的眼睛、皮膚有一定傷害,使用時候不要照到人或者寵物。
3.臭氧發生器消毒———臭氧對室內空氣微生物有較好的消毒作用,還可去除氣味,使用簡便。在相對濕度≥70%條件下,濃度應≥20mg/m3,消毒時間應≥30min。臭氧對人有一定毒性,對金屬和橡膠有腐蝕作用。
4.消毒液消毒一一一SRK母嬰消毒液,無毒無刺激,不會對皮膚、呼吸道產生影響,像衛生間、廚房細菌比較多的地方要重點消毒,物體表面可以直接噴灑消毒,環境可以採取霧化消毒法,把SRK消毒液倒入霧化器中進行霧化消毒。
5.靜電等空氣消毒凈化器———這類空氣消毒器除對室內空氣中的微生物有消毒效果外,還有一定凈化室內空氣的效果,可用於人在情況下空氣的連續動態消毒。但對室內物體表面的污染微生物沒有殺滅作用。
⑹ 常見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以餐具為例:
1、蒸汽消毒:將餐具清洗干凈,按照大小擺放到一個干凈的大籠屜上,蓋上蓋子,加火蒸。當水沸騰後,再繼續蒸20~30分鍾,再將餐具自然冷卻。使用餐具時一定不要被臟抹布污染,使得餐具再次成為傳染源。
2、煮沸消毒:將餐具洗干凈後,放入一個大的鍋中,加入自來水,水的深度要沒過餐具。加火煮沸,開鍋後繼續煮30分鍾,自然冷卻後,即可以使用。
3、洗碗機消毒:洗碗機是一種清洗、消毒一體機,方便實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嚴格按照消毒的時間和溫度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4、消毒櫃消毒:將餐具放入消毒櫃,運行15~20分鍾即可。
5、葯物消毒:不耐高溫的餐具,特別是啤酒具等會遇熱爆裂、變形等,可使用漂白粉、氯亞明、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浸泡。
浸泡時一定要注意葯液必須沒過餐具;葯液濃度要按規定要求,普通餐具用0.5%的漂白粉澄清液;肝炎病人的餐具要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時間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鍾;浸泡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最好用流動水沖洗。
6、臭氧消毒:這種殺毒方式在今年上半年「非典」期間曾經獨領風騷,它主要是採用一個能迅速產生大量臭氧的汽車專用消毒機進行消毒。臭氧是一種具有廣泛性的、高效的快速殺菌劑,它可以殺滅多種病菌、病毒及微生物。
與化學消毒不同,由於利用臭氧消毒殺菌,一般不殘存有害物質,不會對汽車造成第二次污染,因為臭氧殺菌消毒後很快就分解成氧氣,對人體有益無害。
7、離子殺毒: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車內空氣清新方法,主要是通過購買車載氧吧釋放離子達到車內空氣清新的目的。優點是使用簡單,基本不用動手,缺點也比較明顯,空氣凈化過程緩慢,殺毒不徹底。
8、光觸媒:光觸媒是最近才興起的一種新的殺毒方法,它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二氧化鈦這種光的催化劑,見光產生正、負電子,其中正電子與空氣中的水分子結合產生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氫氧自由基,
而負電子則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成活性氧,二者均具有強大的殺毒殺菌能力,對於汽車車廂內常見的甲醛、氨、苯等有機化合物具有分解作用,同時還可以清除車廂內的浮游細菌。
9、通過氣體形態祛除甲醛的全新方法——氣觸媒,它的主要成分是滅菌消毒劑二氧化氯(ClO2),能夠降解甲醛、苯系物、TVOC、氨等有毒氣體,同時有效殺滅各種細菌及病毒,降解各類致臭物質,脫臭祛異味。
據了解,這種氣觸媒最大的特點就是能以其獨有的氣體形態,實現比較理想的環境治理效果。且無殘留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無毒副作用。
10、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地吸附空氣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消毒除臭等目的。活性炭在吸附飽和後要更換,約每三個月更換一次。
⑺ 有什麼容易的方法進行房間消毒 殺菌
1.空氣清潔法。室內空氣要保持新鮮,必須開窗戶,通風透氣,每次開窗10到30分鍾,使空氣流通,病菌排除室外。
2.漂白粉消毒法。漂白粉能使細菌體內的酶失去活性,致其死亡。可用1%到3%的漂白粉上清液檫桌子,椅子,地面。
3.食醋消毒法。食醋中含有醋酸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菌能力,常做室內空氣消毒。10平方米的房間,可以使用食醋100到150克食醋,加水稀釋2倍,放在碗內用文火蒸,熏時要關門窗。
4.消毒劑的噴霧與熏蒸消毒 常用空氣噴霧與熏蒸消毒的化學消毒劑有: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戊二醛、二氧化氯等。 以噴霧法或加熱法使用戊二醛來消毒空氣的效果基本是一樣的,相對濕度以80%-90%為宜,用葯量為250-500mg/m3,作用30分鍾。
5.噴霧可用1%-2%的濃度,加熱熏蒸則可用濃度稍高的溶液。 二氧化氯活化消毒液亦是優良而無害的環境消毒劑,噴霧消毒濃度為200-500ppm,作用15-30分鍾。
(7)消毒殺菌方法在哪裡擴展閱讀:
消毒時,要戴上手套,避免皮膚與消毒液直接接觸,而且消毒後,人不要留在房間中,關上門出去。84消毒液是一種有效的消毒劑次氯酸鈉為主,主要由次氯酸鈉。
84消毒液是一種無色或淡黃色液體氯含量為5.5至6.5%,現在被廣泛用於賓館,旅遊,醫院,食品加工行業,家庭和其他衛生和消毒。次氯酸是非常弱的酸,但是它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能,大多數材料的氧化變性,從而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一個一般消毒劑氯含量為84至8000為10000mg / L,84消毒液瓶的容量一般是600克,它是氯,含有4800-精6000mg左右,但考慮的因素,揮發到空氣中。
84瓶含氯消毒劑含量幾乎是5000毫克左右。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皮膚和粘膜有較大的刺激。使用84消毒液要記得戴手套,沒有直接接觸液體,然後在手上的感覺會有輕微的疼痛。
⑻ 消毒殺菌有哪些方法
什麼是消毒?消毒、殺菌、滅菌概念的區別是什麼?
「消毒」是指消除或殺滅外環境中的病原體,使其無害化。是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傳染病擴散或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也是防止醫院內感染的重要環節。
「滅菌」則是要將所有的衛生物和病毒全部殺滅,以達到無菌的目的。
「殺菌」則是指對細菌(微生物)的殺滅過程,一般不包含殺滅的程度。
「滅菌」一定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但消毒不一定能達到滅菌的效果。
最主要的消毒方法可以分為兩類,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學消毒法。最常見的物理消毒法有以下幾種:
(1)
機械消毒法;
(2)
熱消毒法;
(3)
焚燒;
(4)
煮沸;
(5)
乾熱空氣消毒法;
(6)
壓力蒸汽消毒法;
(7)
輻射消毒法;
(8)
丙種射線與高能電子束消毒法。
⑼ 生活中大家都是怎樣消毒殺菌的啊
生活中消毒殺菌是為了健康,防止疾病傳播和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生活中大家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以下幾種:
1、天然消毒法:利用日光等天然條件殺滅致病微生物,達到消毒目的,稱為天然消毒法。
① 日光曝曬法:日光由於其熱、乾燥和紫外線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殺菌力。日光殺菌作用的大小受地區、季節、時間等因素影響,日光越強,照射時間越長,殺菌效果越好。日光曝曬法常用於書籍、床墊、被褥、毛毯及衣服等的消毒。曝曬時應經常將被曬物翻動,使物品各面都能與日光直接接觸,一般在日光曝曬下4~6小時可達到消毒目的。
② 通風:通風雖然不能殺滅微生物,但可在短時間內使室內外空氣交換,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通風的方法有多種,如用門、窗或氣窗換氣,也可用換氣扇通風。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通風時間一般每次不少於30分鍾。
2、物理滅菌法:利用熱力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質及酶變性凝固,以達到消毒、滅菌目的,稱為物理滅菌法。
①燃燒法:是一種簡單易行、迅速徹底有效的滅菌方法,但對物品的破壞性大,多用於耐高熱,或已帶致病菌而又無保留價值的物品,如被某些細菌或病毒污染的紙張、敷料,搪瓷類物品如坐浴盆,也可以用火焰燃燒消毒滅菌,應先將盆洗凈擦乾,再倒人少許90%酒精,點燃後慢慢轉動浴盆,使其內面完全被火焰燒到。應用此法時,要注意安全,須遠離易燃或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火災。
②煮沸法:是一種經濟方便的滅菌法,一般等水開後計時,煮沸10—15分鍾可殺死無芽胞的細菌。可用於食具、毛巾、手絹等不怕濕而耐高溫的物品的消毒滅菌。
③ 高壓蒸汽滅菌法:利用高壓鍋內的高壓和高熱釋放的潛能進行滅菌,此法殺菌力強,是最有效的物理滅菌法。待高壓鍋上汽後,加閥再蒸15分鍾,適合消毒棉花、敷料等物品。
3、化學消毒滅菌法:化學消毒滅菌法是利用化學葯物滲透細菌體內,破壞其生理功能,抑制細菌代謝生長,從而起到消毒的作用。家庭常用化學消毒滅菌方法有以下三種。
① 擦拭法:用化學葯液擦拭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常用於地面、傢具、陳列物品的消毒。如用0.5%-3%漂白粉澄清液、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現市場都出售,要看好有效期及使用方法),擦拭牆壁、床、桌椅地面及廁所。
②浸泡法:將被消毒物品浸泡在消毒液中,常用於不能或不便蒸煮的生活用具。浸泡時間的長短因物品及溶液的性質而有不同。如用1%-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餐具、便器需1小時,用0.5%「84」消毒液浸泡需15分鍾,而用0.02%高效消毒片浸泡只需5分鍾,就可以達到目的。若浸泡嘔吐物及排泄物,不但消毒液濃度要加倍,而且浸泡時間也要加倍。
③ 熏蒸法:是利用消毒葯品所產生的氣體進行消毒。常用於傳染病人居住過的房間空氣及室內表面消毒。
生活中要消毒殺菌的原因:
大多數的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使人更健康的生活,也有一部分的微生物即病原微生物對人是有害的,導致人、動物、植物生病,直接危害人類的健康及經濟的損失。我們不僅要殺滅侵入機體內的有害病原微生物使感染的人恢復健康,還要殺滅清除外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以保護人群不受其感染。其中,殺滅清除外環境有害微生物顯得更為重要,起到消毒防止疾病作用。
總結:平日的生活中,應當做好消毒防止疾病的工作,造就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⑽ 消毒滅菌的方法都有哪些分類和方法
一、消毒滅菌的物理方法有熱力、電離輻射、超聲波、過濾等。
1.熱力滅菌;分乾熱滅菌法和濕熱滅菌法兩大類,乾熱滅菌法有焚燒、燒灼、干烤、紅外線燈。濕熱消毒滅菌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間歇滅菌法、高壓蒸汽滅菌法。
2.輻射法:紫外線燈
3.超聲波
4.濾過除菌法
二、化學消毒滅菌法
根據化學結構與性質不同分類
可以消毒劑分成酶類、醇類、重金屬鹽類、氧化劑、表面活性劑、烷化劑、染料、酸鹼類等。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
1.鹵素化合物是有效的殺菌和滅菌劑,用於水、食品、設施消毒。
2.碘伏(iodophors,iodine
and
neutral
polyvinylalcchol)常用作於皮膚的除菌。
3.酚類化合物是強效殺菌劑,通常用於物品消毒,溫和類酚復合劑也可用於皮膚和粘膜的除菌。
4.醇類溶解細胞膜脂質和破壞細胞蛋白,一般起抑菌作用。
5.過氧化氫起殺菌效能,用於傷口防腐和器具消毒。高濃度的過氧化氫有殺滅芽胞性能。
6.表面活性劑降低細胞膜表面張力,引起細胞破裂,既有清潔作用又有除菌作用,用於皮膚黏膜除菌和器具消毒。
7.醛類破壞微生物酶系統,有潛在滅菌作用。烷化劑具高效的殺菌性能,是高效殺菌劑,但具有對組織毒性作用和致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