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定化微生物原生质体发酵产酶有哪些特点
固定化微生物原生质体发酵产酶有哪些特点
1.固定化细胞的结构为具有水不溶性的载体上固定了细胞,并且这些细胞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活动;而固定化原生质体的结构为失去细胞壁的细胞,之所以让有细胞壁的细胞失去细胞壁,是因为细胞壁会阻碍胞内物质分泌、氧的传递和营养成分的吸收。
2.固定化细胞特性为:发酵稳定性好,细胞密度高,工程菌的质粒稳定性高;剪切力和其他外界因素对细胞的影响低,细胞不易聚集成团,细胞易于与培养液分离分开;细胞可附着在载体表面生长等。而固定化原生质体的特性为:它在冰箱保存很久后仍具有生产能力,它发酵时的稳定需要渗透压稳定剂的维持。
3.它们在制备时都需要根据自身不同的特性而选用不同的方法来操作,除此之外,固定化原生质体需要用专一破坏细胞壁的酶破坏了细胞壁后才能进行。其中,固定化细胞在制备时需用到包埋法等,所谓包埋法,指的是将细胞包埋在多空载体的内部,可将它分为凝胶包埋法和半透膜包埋法;而固定化原生质体在制备时一般也要用包埋法进行。其中的①凝胶是一种特殊的分散系——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连接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并且其结构缝隙中充满了可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②半透膜是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
B. 试简述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原生质体在结构,特性,制备条件方面的区别
1.固定化细胞的结构为具有水不溶性的载体上固定了细胞,并且这些细胞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活动;而固定化原生质体的结构为失去细胞壁的细胞,之所以让有细胞壁的细胞失去细胞壁,是因为细胞壁会阻碍胞内物质分泌、氧的传递和营养成分的吸收。
2.固定化细胞特性为:发酵稳定性好,细胞密度高,工程菌的质粒稳定性高;剪切力和其他外界因素对细胞的影响低,细胞不易聚集成团,细胞易于与培养液分离分开;细胞可附着在载体表面生长等。而固定化原生质体的特性为:它在冰箱保存很久后仍具有生产能力,它发酵时的稳定需要渗透压稳定剂的维持。
3.它们在制备时都需要根据自身不同的特性而选用不同的方法来操作,除此之外,固定化原生质体需要用专一破坏细胞壁的酶破坏了细胞壁后才能进行。其中,固定化细胞在制备时需用到包埋法等,所谓包埋法,指的是将细胞包埋在多空载体的内部,可将它分为凝胶包埋法和半透膜包埋法;而固定化原生质体在制备时一般也要用包埋法进行。其中的①凝胶是一种特殊的分散系——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连接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并且其结构缝隙中充满了可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②半透膜是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
C.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培养要注意哪些问题,常用的原生质体培养有哪些方法
酶解法,适宜的温度,常用的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聚乙二醇,离心振动电刺激
D. 什么是原生质体的纯化
在分离的原生质体中,常常混杂有亚细胞碎片、维管束成分、未解离细胞、破碎的原生质体以及微生物等,这些混杂物的存在会对原生质体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还需去掉酶溶液,因此必须对原生质体进行纯化。
常用的纯化方法有离心沉淀法、漂浮法和界面法。离心沉淀法是应用原生质体的比重较大的性质,将原生质体沉于底部,再收集原生质体备用;漂浮法是应用渗透剂含量较高的洗涤液使原生质体漂浮于液体表面,依次通过网筛过滤、离心、收集沉淀,再用蔗糖液洗涤离心23次,漂浮收集即可。
界面法是选用两种不同渗透浓度的溶液,一种溶液密度大于原生质体的密度,另一种小于原生质体的密度,进行界面收集原生质体。但在实际应用中,纯化常用过滤、离心和漂洗相结合的方法,操作步骤大致如下:(1)将原生质体混合液经筛孔大小为40100μm的滤网过滤,除去未消化的细胞团块和筛管、导管等杂质,收集滤液。
(2)将收集到的滤液离心,转速以将原生质体沉淀而碎片等仍悬浮在上清液中为准,一般以500rmin离心15min,用吸管谨慎地吸取上清液。
(3)将离心下来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在洗液中(除不含酶外,其他成分和酶液相同),再次离心,去上清液,如此重复3次。
E. 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来固定细胞或细胞器的方法有哪些
细胞固定化方法有:Adsorption(吸附);covalent bonding(共价结合);Cross linking(交联);Entrapment(包埋)、Encapsulation(微胶囊) 。下面对这几种做具体介绍。
一、吸附法
1,原理
利用载体和细胞表面所带电荷的静电引力(van der Walls forces),使细胞吸附于载体上。吸附法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离子吸附两种。该法操作简单,固定化过程对细胞活性影响小。
2,载体的材料
采用吸附法固定细胞,所用的载体主要有:硅藻土、木屑、多孔玻璃、活性炭、
多孔陶瓷、离子交换树脂和等。塑料
3,影响吸附固定化的因素
(1)Z-电位
(2)细胞的性质和细胞壁的组成
(3)载体的性质
(4)pH
二、共价结合法
利用细胞表面的反应基团(如氨基、羧基、羟基、巯基、咪唑基)与活化的无机或有机载体反应,形成共价键将细胞固定。用该法制备的固定化细胞一般为死细胞。
三、交联法
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与细胞表面的反应基团(如氨基、羧基、羟基、巯基、咪唑基)反应,从而使细胞固定。常用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甲苯二异氰酸酯、双重氮联苯胺。
由于交联试剂的毒性,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包埋法
包埋法是细胞固定化最常用的方法。包埋法可以分为:
1,微胶囊法:利用半透性聚合物薄膜将细胞包裹起来,形成微型胶囊;
2,凝胶包埋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生物细胞和胶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再经过相应的造粒处理,形成直径为1-4mm的胶粒。
常用的包埋剂为:聚丙烯酰胺、琼脂、海藻酸、卡拉胶、二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明胶等。
五、固定化方法的比较
吸附法:条件温和、方法简便、载体可再生。但操作稳定性差。
共价法:操作稳定性高。但由于试剂的毒性,易引起细胞的破坏。
交联法:可得到高细胞浓度,但机械强度低,无法再生,不适于实际应用。
包埋法:细胞和载体间没有束缚,固定化后,细胞仍保持较高活力。但这类方法只适用于小分子底物。
F. 试分析固定化酶与固定原生质体有哪些异同点
固定化酶是酶工程的一种手段,是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将生物提取的酶固定在介质上,是指不溶于水而具有酶活性的状态,提高酶的催化活力和催化效率。固定的方式有两种手段: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有包埋法和吸附法;化学法有共价偶联法和交联法。固定化原生质体的特点:
(1)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解除了细胞壁这一扩散屏障,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传递和吸收,也有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可显着提高产率.
(2)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有载体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可反复使用和连续使用较长的时间,利于连续化生产.在冰箱保存较长时间后仍能保持其生产能力.
(3)固定化原生质体易于和发酵产物分开,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提高产品质量.
(4)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渗透压稳定剂,以保持原生质体的稳定性.这些渗透压稳定剂在发酵结束后,可用层析或膜分离技术等方法与产物分离.
G. 酵母菌的固定化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大概的回忆,没有数据
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
一、准备
1.对于要用到的酵母前一天活化。(!)
2.用到的针筒、烧杯、玻棒等,事先灭菌。
二、操作
1.配海藻酸钠,称量,溶解,小火持续(!),或大火间断(!)。
2.配氯化钙溶液。
3.冷却至略温(!)(摸摸杯壁可知),加入活化的酵母液,搅拌。
4.用去掉针头的针筒吸。稀的海藻酸钠要加针头注射,浓的不用。
5.在离液面十来公分注射。
6.静置一段时间。(!)
三、结果
1.把海藻酸钠小球取出,蒸馏水反复冲洗。(!)
2.把小球放在葡萄糖溶液中,观察结果。
以下是网上的资料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学设计
xx第一中学
xxx
20xx年x月xx日
xx:xx
一、实验原理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者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露出。
常用的包埋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和聚丙烯酰胺等。本实验选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包埋酵母菌细胞。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固定化的原理;
2.掌握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操作。
三、仪器与用具
水浴锅,20ml注射器,烧杯,三角瓶,玻璃棒,酵母悬液,海藻酸钠,无水氯化钙,葡萄糖
三、试剂配制
cacl2溶液:称取0.83g无水氯化钙加150ml水溶解待用;
海藻酸钠溶液:称取0.7g海藻酸钠加入10ml水加热溶液成糊状;
10%葡萄糖溶液:称取15g葡萄糖溶液溶于150ml水中。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经活化的酵母细胞,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2.固定化酵母细胞:用20ml注射器吸取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液,在恒定的高度(建议距液面12~15cm处,过低凝胶珠形状不规则,过高液体容易飞溅),缓慢将混合液滴加到cacl2中,观察液滴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的情形。将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
左右使其充分固定。
3.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用5ml移液器吸取蒸馏水冲洗固定好的凝胶珠2~3次,然后加入装有150ml10%葡萄糖溶液的三角瓶中,置于25℃发酵24h,观察结果。
实验开始时,凝胶球是沉在烧杯底部,24h后,凝胶球浮在溶液悬浮在上层,而且可以观察到凝胶球并不断产生气泡,说明固定化的酵母细胞正在利用溶液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结果凝胶球内包含的二氧化碳气泡使凝胶球悬浮于溶液上层。
H. 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
酶的一些不足之处:
(1)酶的稳定性较差
(2)酶的一次性使用
(3)产物的分离纯化较困难
◆改善方法之一就是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1)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一定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固定化酶既保持了酶的催化特性,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具有增加稳定性,可反复或连续使用以及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等显着优点。
(2)固定化细胞是指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细胞。也称为固定化活细胞或固定化增值细胞。通常只能用于胞外酶等胞外产物的生产。
(3) 固定化原生质体技术,有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
1. 酶固定化
◆采用各种方法,将酶与水不溶性的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酶的过程称为酶的固定化。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固定在载体上的菌体或菌体碎片称为固定化菌体,它是固定化酶的一种形式。
1.1酶的固定化方法
固定化的方法:吸附法、包埋法、结合法、交联法和热处理法等。
(1)吸附法:
◆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化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简称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硅胶、羟基磷灰石等。
◆靠物理吸附作用,结合力较弱,酶与载体结合不牢固而容易脱落,所以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包埋法
◆将酶或含酶菌体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使酶固定化的方法称为包埋法。
◆包埋法使用的多孔载体主要有:琼脂、琼脂糖、海藻酸钠、角叉菜胶、明胶、聚丙烯酰胺、光交联树脂、聚酰胺、火棉胶等。
◆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酶或固定化菌体时,根据载体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凝胶包埋法和半透膜包埋法两大类。
◇凝胶包埋法:凝胶包埋法是将酶或含酶菌体包埋在各种凝胶内部的微孔中,制成一定形状的固定化酶或固定化含酶菌体。大多数为球状或片状,也可按需要制成其他形状。
常用的凝胶有琼脂凝胶、海藻酸钙凝胶、角叉菜胶、明胶等天然凝胶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光交联树脂等合成凝胶。
◇半透膜包埋法:半透膜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由各种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小球内,制成固定化酶。
常用于制备固定化酶的半透膜有聚酰胺膜、火棉胶膜等。
(3)结合法
◆选择适宜的载体,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在一起的固定化方法称为结合法。
◆根据酶与载体结合的化学键不同,结合法可分为离子键结合法和共价键结合法。
◇离子键结合法:通过离子键使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称为离子键结合法。
离子键结合法所使用的载体是某些不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常用的有DEAE-纤维素、T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
◇共价键结合法:通过共价键将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称为共价键结合法。
共价键结合法所采用的载体主要有: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甲壳质、氨基酸共聚物、甲基丙稀醇共聚物等。
酶分子中可以形成共价键的基团主要有:氨基、羧基、巯基、羟基、酚基和咪唑基等。
◇要使载体与酶形成共价键,必须首先使载体活化,即借助于某种方法,在载体上引进一活泼基团。然后此活泼基团再与酶分子上的某一基团反应,形成共价键。
◇使载体活化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有重氮法、迭氮法、溴化氰法和烷化法等。
(4)交联法
◆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交联法也可用于含酶菌体或菌体碎片的固定化。
◆常用的双功能试剂有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双偶氮苯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戊二醛。
(5)热处理法
◆将含酶细胞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处理一段时间,使酶固定在菌体内,而制备得到固定化菌体。◆热处理法只适用于那些热稳定性较好的酶的固定化,在加热处理时,要严格控制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免引起酶的变性失活。
1.2固定化酶的特性
(1)稳定性: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一般比游离酶的稳定性好。
(2)最适温度: 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一般与游离酶差不多,活化能也变化不大。
(3)最适pH值: 酶经过固定化后,其作用的最适pH值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
◆影响固定化酶最适pH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载体的带电性质,另一个是酶催化反应产物的性质。
(4)底物特异性: 固定化酶的底物特异性与游离酶比较可能有些不同,其变化与底物分子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对于那些作用于低分子底物的酶,固定化前后的底物特异性没有明显变化。
◆固定化酶底物特异性的改变,是由于载体的空间位阻作用引起的。
1.3固定化酶的应用
固定化酶既保持了酶的催化特性,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具有如下显着的优点:
(1)酶的稳定性增加,减少温度、pH值、有机溶剂和其他外界因素对酶的活力的影响,可以较长期地保持较高的酶活力。
(2)固定化酶可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较长时间,提高酶的利用价值,降低生产成本。
(3)固定化酶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固定化酶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轻工、医药、化工、分析、环保、能源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2.细胞固定化
◆通过各种方法将细胞与水不溶性的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固定化。(固定化活细胞或固定化增殖细胞)
◆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可以制成固定化细胞。
2.1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主要可分为吸附法和包埋法两大类方法。
(1)吸附法
◆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细胞吸附在其表面而使细胞固定化的方法称为吸附法。
◆用于细胞固定化的吸附剂主要有: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多孔塑料、金属丝网、微载体和中空纤维等。
(2) 包埋法
◆将细胞包埋在多孔载体内部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的方法称为包埋法。
◆包埋法可分为凝胶包埋法和半透膜包埋法。
◇以各种多孔凝胶为载体,将细胞包埋在凝胶的微孔内而使细胞固定化的方法称为凝胶包埋法。
○凝胶包埋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固定化方法,适用于各种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固定化。
○凝胶包埋法所使用的载体主要有琼脂、海藻酸钙凝胶、角叉菜胶、明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和光交联树脂等。
2.2微生物细胞固定化
2.2.1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的特点:
①固定化微生物细胞保持了细胞的完整结构和天然状态,稳定性好。
②固定化微生物细胞保持了细胞内原有的酶系、辅酶体系和代谢调控体系,可以按照原来的代谢途径进行新陈代谢,并进行有效的代谢调节控制。
③发酵稳定性好,可以反复使用或者连续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
④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密度提高,可以提高产率。
⑤提高工程菌的质粒稳定性,
2.2.2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的应用
◆主要用在两个方面:
◇是利用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发酵生产各种胞外产物。
◇二是利用固定化微生物细胞与各种电极结合制成微生物电极。
(1)利用固定化微生物生产各种产物
(2)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制造微生物传感器
2.3植物细胞固定化
2.3.1固定化植物细胞的特点:
(1)植物细胞经固定化后,由于有载体的保护作用,可减轻剪切力和其他外界因素对植物细胞的影响,提高植物细胞的存活率和稳定性。
(2)细胞经固定化后,被束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不容易聚集成团。
(3)固定化植物细胞发酵可以简便地在不同地培养阶段更换不同的培养液,即首先在生长培养基中生长增殖,在达到一定的细胞密度后,改换成发酵培养基,以利于生产各种所需的次级代谢物。
(4)固定化植物细胞可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率。
(5)固定化植物细胞易于与培养液分离,利于产品的分离纯化,提高产品质量。
2.3.2 植物细胞固定化的方法:
◆植物细胞固定化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和包埋法两种。
◆吸附法是将植物细胞吸附在泡沫塑料的孔洞或裂缝内,或者将植物细胞吸附在中空纤维的外壁上。
◆包埋法是将植物细胞包埋在琼脂、角叉菜胶、海藻酸钙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明胶等多孔凝胶之中。包埋方法与微生物细胞包埋时基本相同。
2.3.3固定化植物细胞的应用:
◆固定化植物细胞的主要用途是制造人工种子,就有可能获得大量具有相同遗传特性的植株。对种质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节约种子的用量。
◆固定化植物细胞还可以用于生产各种色素、香精、药物、酶等次级代谢物。
2.4动物细胞固定化
2.4.2固定化动物细胞的特点:
(1)提高细胞存活率:动物细胞经固定化后,由于有载体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或免受剪切力的影响,同时动物细胞可附着在载体表面生长,从而可显着提高动物细胞的存活率。
(2)提高产率:动物细胞固定化后,可先在生长培养基中生长繁殖,使细胞在载体上形成最佳分布并达到一定的细胞密度。然后可简便地改换成发酵培养基,控制发酵条件,使细胞从生长期转变到生产期,以利于提高产率。
(3)固定化动物细胞可反复使用或连续使用较长的时间。例如,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生产人干扰素可以稳定地生产30天。
(4)固定化细胞易于与产物分开,利于产物分离纯化,提高产品质量。
2.4.2动物细胞固定化方法:
◆动物细胞固定化地方法有吸附法和包埋法两种。
(1)吸附法:
◆大多数动物细胞属于附着细胞,它们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趋向于附着在固体表面。故此吸附法特别适合于动物细胞的固定化。
◆转瓶是由玻璃或塑料制成,表面经过一定方法处理而带上电荷。
◆微载体是指颗粒细小的固定化载体,直径一般为100~200μm,相对密度接近1.0。是由带有表面电荷的葡聚糖、明胶、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或玻璃等材料制成。微载体已用于多种动物细胞的固定化;
◆中空纤维由聚丙烯、硅化聚碳酸酯等高分子聚合物制成。
(2)包埋法
◆包埋固定化法一般适用于悬浮细胞。
◆根据载体和方法的不同,有凝胶包埋法、半透膜包埋法两种。
①凝胶包埋法:利用各种多孔凝胶为载体将动物细胞固定化。细胞被固定在凝胶的微孔中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由于有载体的保护,动物细胞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显着提高其存活率。
用于动物细胞固定化的凝胶载体主要有琼脂糖凝胶、海藻酸钙凝胶和血纤维蛋白等。
②半透膜包埋法: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半透膜将动物细胞包埋,形成微囊型固定化动物细胞。
2.4.3固定化动物细胞的应用:
动物细胞中大部分为贴壁细胞,需要贴附在载体的表面才能正常生长。所以固定化动物细胞广泛应用。特别是采用微载体对动物细胞进行吸附固定化。
3.原生质体固定化
◆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主要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原生质体固定化两个阶段。
3.1原生质体的制备
◆不同种类的细胞,由于各自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不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也不一样。
◆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收集起来,悬浮在含有渗透压稳定剂的高渗缓冲液中。然后加入适宜的细胞壁水解酶,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用一段时间,使细胞壁破坏。分离除去细胞壁碎片、未作用的细胞以及细胞壁水解酶,而得到原生质体。
◆除去细胞壁所使用的酶应根据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的不同而进行选择。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多糖,所以细菌原生质体制备时主要采用从蛋清中得到的溶菌酶;
◇酵母细胞壁主要由β-葡聚糖构成,故采用β-1,3-葡聚糖酶;
◇霉菌的细胞壁组分比较复杂,除含有几丁质外,还有其他多种组分,故要去除霉菌的细胞壁,则需有几丁质酶与其他有关酶共同作用。
◇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故制备植物原生质体时主要应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为防止制备得到的原生质体破裂,应加入适当的渗透压稳定剂。如:无机盐、糖类、糖醇等化合物。
◆应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制备原生质体,以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形成率。
◆所加进的细胞壁溶解酶的种类和浓度、酶作用温度,pH值以及作用时间等对原生质体的制备都有明显影响,必须经过试验确定其最佳条件。
3.2原生质体固定化
◆采用包埋法制成固定化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固定化一般采用凝胶包埋法。常用的凝胶有:琼脂凝胶、海藻酸钙凝胶、角叉菜胶和光交联树脂等。
3.3固定化原生质体的特点:
(1)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解除了细胞壁这一扩散屏障,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传递和吸收,也有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可显着提高产率。
(2)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有载体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可反复使用和连续使用较长的时间,利于连续化生产。在冰箱保存较长时间后仍能保持其生产能力。
(3)固定化原生质体易于和发酵产物分开,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提高产品质量。
(4)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渗透压稳定剂,以保持原生质体的稳定性。这些渗透压稳定剂在发酵结束后,可用层析或膜分离技术等方法与产物分离。
3.4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应用
固定化原生质体一方面保持了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特性,可以照常产生原来在细胞内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另一方面又去除了细胞壁这一扩散屏障,有利于胞内产物不断地分泌到胞外,这样就可以不经过细胞破碎和提取工艺而在发酵液中获得所需的发酵产物,为胞内物质的工业化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固定化原生质体可用于各种氨基酸、酶和生物碱等物质的生产以及甾体转化等。
I. 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包埋法 定义:将酶、细胞或原生质体包埋在各种多孔载体中,使其固定化的方法。 分类:根据载体的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为凝胶包埋法(网格型包埋法)、半透膜包埋法(微囊型包埋法)。 1、凝胶包埋法:应用最广泛的固定化方法。
J. 包埋法可以用于酶,细胞和原生质体的固定化吗
都可以。
包埋法既可以用来进行酶和细胞的固定化,也可以用于原生质体的固定化。其中原生质体的固定化多采用凝胶包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