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盖碗直接喝茶的姿势
教你如何优雅的用盖碗喝茶
‘贰’ 喝盖碗茶的礼仪是什么
首先茶水只能倒七分。其次,用盖碗喝茶时,要一手拿着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盖轻轻翻开一道缝儿,然后举到嘴前小啜。千万不能把碗盖拿起来,像用杯子喝水那样。
因为如果把碗盖拿在手上,一仰脖把碗里的茶喝干,那是对主人的不敬。这一动作似乎是对主人抗议:你上的这是什么破茶呀!喝着怎么一点味儿没有呀!
此外,用盖碗上茶时,主人不能随意翻开碗盖续水。那主人怎么知道你的茶碗里该续水了呢?这里有端方,只要你把碗盖拿起来,靠在盖碗的托碟上。这个动作就等于告诉主人碗里该续水了。
好比用茶壶沏茶续水,如果不把茶壶拿起来,在客人眼前,用水壶或暖瓶直接往壶里倒,这是对客人不友好的暗示,这一动作仿佛是说,你也配坐在这儿喝茶,赶紧滚吧。所以用茶壶沏茶,续水时,必需侧一下身,把壶拿起来。
再好比客人让你感应厌烦,你恨不能顿时轰他走。一般也不用动嘴,只要把碗里的剩茶往地上一倒,就算是告诉对方你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北京人喝茶最忌讳当着人的面儿泼茶水比人还让人难堪。
(2)喝茶时盖碗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盖碗茶,四川等地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
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
‘叁’ 古代人怎么用盖碗喝茶盖碗喝茶有什么讲究
盖碗是常见的茶具之一,以瓷质的居多,由盖子、茶碗、托盘三个部分组成。
北宋着名学者程大昌写了一本名叫《演繁露》的书,里边记录的全是关于文学、历史、民俗、饮食、地理等方面的小故事,其中有一则小故事记录了盖碗的来历。
原文这样写道:托盏始于唐,前世无所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像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
适合盖碗冲泡的茶叶很多,铁观音、乌龙茶、大红袍、红茶,都适合用瓷质的盖碗冲泡,水温以刚烧开的开水最好。
若是铁观音和乌龙茶,冲泡时间以30秒到1分钟为宜。
大红袍冲泡时间以1分钟到2分钟为宜,绝大部分红茶的冲泡时间跟大红袍基本一样,滇红是一个例外,滇红冲泡时间首次以10秒为宜,从第二次开始可以每次适当延长几秒,否则,味道会越来越淡。
盖碗当然也可以冲泡龙井、碧螺春、毛尖等绿茶,但是,一定要用80度的开水来冲泡,水温过高的话,容易破坏绿茶中的维生素,降低绿茶的价值。
‘肆’ 进行花茶盖碗冲泡需要注意什么
⒈备具。将三套盖碗连托成三角状摆在茶盘中心位置,近泡茶者处略低,盖与碗内壁留出一小隙;茶盘内左上方摆放茶箸匙筒;盖碗右下方放茶巾盘(内置茶巾);水盂放在茶盘内右上方;开水壶放在茶盘内右下方,预先注少许热水温壶。摆放完毕后覆以大块的泡茶巾(防灰、美观),置桌面备用。待来宾选点花茶后,将近消毒后的茶具摆置好,双手捧至来宾就坐桌面一端。
⒉布具。分宾主落座后,泡茶者揭去泡茶巾,折叠放在茶盘右侧靠后桌面;将茶样罐、茶箸匙筒等移放至茶盘左侧桌面;开水壶放在茶盘右侧前方桌面,水盂放在开水壶后面;将茶巾盘(内有茶巾)移至茶盘后方右侧桌面。茶盘内现仅余三套盖碗,将之稍作调整,分散但仍作三角形摆放。分散摆放不但美观,而且揭开盖子搁靠在杯托一侧后,彼此不会磕碰。
⒊备水。将开水壶中温壶的水倒入水盂,冲入刚煮沸的开水。另用热水瓶贮开水放在旁边备用。
⒋温盖碗。参见泡茶基本手法,将盖子反面朝上的盖碗一一温热。这里附带介绍当盖碗的盖子正面朝上时的温具手法:
——揭盖冲水:左手食指按住盖钮中心下凹处,大拇指及中指扣住盖钮两侧轻轻提起,使碗盖左高右低悬于碗上方;右手提开水壶用回转手法向碗内注水,至总容量的1/3后提腕断流,开水壶复位的同时左手将盖放回盖好。
——烫碗:参见泡茶基本手法。
——开盖:左手提盖(手法同前揭盖)同时向内转动手腕(即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回转一圈,将碗盖按抛物线轨迹被搁放在托碟左侧。如右手提盖则将之搁放在托碟右侧。
——弃水:右手虎口分开,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搭在盖碗碗身两侧基部,左手托在碗左侧底部边缘,双手端起盖碗至水盂上方;右手腕向内转令碗口朝左,边旋转边倒水。倒毕盖碗复位。
⒌置茶。用茶匙从茶样罐中取茶叶直接投放盖碗中,通常150毫升容量的盖碗投茶2克。
⒍冲泡。水温宜控制在90—95度左右。用单手或双手回旋冲泡法,依次向盖碗内注入约容量1/4的开水;再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依次向盖碗内注水至七分满。如果茶叶类似珍珠形状不易展开的,应在回旋冲泡后加盖,用摇香手法令茶叶充分吸水浸润;然后揭盖,再用凤凰三点头手法注开水。
⒎示饮。考虑到盖碗使用的非普及性,泡者不妨先示范饮茶动作,令不太了解盖碗正确持饮方法的来宾有个初步印象,不至于太尴尬。女士双手将盖碗连托端起,摆放在左手前四指部位(此时左手如同掬着一捧水似的),右手腕向内一转搭放在盖碗上,用大拇指、食指及中指拿住盖钮,向右下方轻按,令碗盖左侧盖沿部分浸入茶汤中;复再向左下方轻按,令碗盖左侧盖沿部分浸入茶汤中;接着右手顺势揭开碗盖,将碗盖内侧朝向自己,凑近鼻端左右平移,嗅闻茶香;然后撇去茶汤表面浮叶(动作由内向外共三次),边撇边观赏汤色;最后将碗盖左低右高斜盖在碗上(盖碗左侧留一小隙)。赏茶已毕,开始品饮时右手虎口分开,大拇指和中指分搭盖碗两侧碗沿下方,食指轻按盖钮,提盖碗向内转90度(虎口必须朝向自己,这样饮茶时手掌会将嘴部掩住,显得高雅),从小隙处小口啜饮。端托碟的左手与提盖的右手无名指与小指可微微外翘作兰花指状。男士用盖碗喝茶可用单手,左手半握拳搭在左胸前桌沿上,不用端起托碟;右手饮茶手法同女士。
‘伍’ 盖碗茶究竟应该怎么喝
配料:茶叶、枸杞、红枣、桂圆、冰糖、胖大海、杏干、菊花、葡萄干、山楂、月见草花按季配装。
将各种茶料放入碗中,加沸水冲之,第一次加水用茶盖滤去,曰之流茶,二次加水便可饮用,即冲即饮,其茶具选用陶瓷制品为佳。八宝茶是宁夏回族上百年传统饮品,全部由天然原料配制,有多种营养元素,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和防腐剂。口感纯正清甜,清香醇厚,是一种理想的四季饮品。
(5)喝茶时盖碗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民俗文化
喝杯盖碗茶,摆开龙门阵,是老成都的一个特色。老成都人都喜欢摆龙门阵,但是龙门阵最开始的由来,却很少有人知道。昨日的故事会龙门阵擂台一开始,就先给在座的听众摆起了龙门阵的由来。
“据说,龙门阵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薛仁贵是茶馆说书中的重量级主人公,明清以来,四川各地的民间艺人说书唱戏,最爱摆谈薛仁贵的这一故事,而且这些龙门阵摆得和薛仁贵的阵势一样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成为了老成都人闲谈“冲壳子”的代名词。
不过和一般的聊天、侃大山、吹牛不同的是,老成都龙门阵不但极尽铺陈、夸张、联想之能事,还要闹热、麻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而且还得没完没了,即便普普通通的一件小事,也要添油加醋,摆得七弯八拐,引人入胜。“希望我们大假期间的龙门阵能让大家体会到老成都民俗文化的魅力。”主持人的开场故事以后,昨日龙门阵的主讲人登上了故事讲台。
话说明朝天启末年冬(公元1628年),东厂特务头子宦官魏忠贤,下令杀害了当时的所谓“七君子”。其中杨涟之子杨青为避其祸,逃离家乡前来成都投亲靠友。哪知,在龙泉不幸被歹徒抢劫一空,连衣服也脱个精光。傍晚投宿时,在东门外的一家鸡毛店被店小二所接纳。店小二向店老板钱福兴说店上来了一位“官亲”。钱老板猜想这位公子可能是总督大人的舅子,便特地叫了一桌上等酒席款待杨青。
‘陆’ 茶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下面就详细介绍茶具的使用方法。
步骤/方法
一、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二、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三、盖碗的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四、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五、茶则的使用方法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六、茶挟的使用方法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七、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针的使用方法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九、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我用自动电炉。
十、茶叶罐的使用方法
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十一、茶船的使用方法
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十二、茶海的使用方法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十三、茶匙的使用方法
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十四、茶荷的使用方法
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
注意事项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