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百会治疗眩晕常用刺灸方法

百会治疗眩晕常用刺灸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5 01:15:31

① 艾灸能灸好眩晕症吗灸哪里

可以艾灸这些地方看看:百会穴、神阙穴、大陵穴、足三里、人中等。坚持艾灸,另外,艾条不要用那种杂质很多的,伤经络,可以用长生鹤艾条,公认比较好的艾条了

② 颈性眩晕怎么

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人颈性眩晕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老年人颈性眩晕应该吃什么药。
一、西医
1、治疗
1.颈椎旋转复位法 采用冯天有颈椎旋转复位手法拨正偏歪棘突,使患椎恢复原解剖位置,解除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可减轻或消失。
复位方法:病人端坐在方凳上,医生站其背后,一手压住患椎棘突的偏歪侧,另一手抱住病人的右枕部,在牵引的同时旋转颈部。当偏歪的棘突顶住压棘突的拇指时,拇指轻轻向对侧水平方向拨正偏歪的棘突,常可听到“咔嗒”一响声,即达到复位目的。老年人手法宜轻。
复位时的注意事项:
(1)年老体弱,妇女妊娠期,严重心、肾、肝、肺疾病者,应慎用。
(2)原发性或继发性恶性肿瘤,禁用。
(3)伴有严重骨病,如颈椎结核、强直性脊椎严重骨脱钙者,禁用。
复位后嘱病者适宜休息,避免颈部过多活动,必要时佩带颈围。
2.按摩颈部软组织
(1)按摩手法:
①分筋手法:用双拇指或单拇指在患处与肌纤维方向垂直左右弹拨,起到分离粘连,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②理筋手法:用双拇指或单拇将移位的软组织(韧带、肌腱、肌纤维、神经)扶正,再顺纤维方向按压、复平,使软组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适应生理功能。
③镇定手法:在分筋、理筋手法使软组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后,再用单拇指在患处静压10~20s,可使肌肉解痉、去痛。
(2)按摩部位:
①风池穴部位:此部位为上、下项线之间,为头平棘肌、头后大、小直肌、头上斜肌、头夹肌(骶棘肌),胸锁乳突肌等的止点,是损伤好发部位。
②副神经:从胸锁乳突肌下缘中点穿出,下行入斜方肌。
③胸锁乳突肌肌腹。
④提肩胛肌的抵止腱,肩胛骨的内上角。
3.颈椎牵引 对老年人,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明显的病人可做颈椎牵引治疗。牵引重量6~12kg/次,1次/d,每次15~20min,10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间隔3~5天继续牵引。
4.理疗 缓解肌肉痉挛,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常用超短波、红外线等。
5.封闭 0.5%普鲁卡因溶液8ml,泼尼松0.5ml颈椎后关节囊封闭,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6.药物
(1) 倍他司汀(盐酸培他定):4mg,3次/d,口服。
(2)输液: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川芎嗪160mg静滴,1次/d,10次为1个疗程。
7.手术治疗 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者,骨质增生严重,颈椎管狭窄症等需手术治疗。
8.择优方案
(1)药物治疗:急性期适当用血管扩张剂,如倍他司汀(培他啶)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曲克芦丁(维脑路通)1.0g,1次/d,静点,10天1个疗程,配合维生素类药物口服如维生素B1、B6等。
(2)颈部牵引、理疗、按摩。
2、预后
主要防止意外摔伤,一般预后良好。
二、中医
1、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2、痰浊中阻: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3、淤血内阻: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方药: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赤芍6克、枳壳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4、肾精不足:眩晕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党参15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柴河车10克、龟板15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2克、黄柏6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山萸肉
10克、女贞子10克、早莲草10克。
5、气血亏虚: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
方药:人参15克(另煎兑人)、黄芪2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黄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6、针刺治疗:主穴:风池(双)、百会、印堂、合谷(双)、人中、安眠(双)、太冲。配穴:恶心伴呕吐者,加内关、神门、足三里;耳鸣加翳风、听宫、率谷、中渚。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2、耳针: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3、头针:选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

2.中药液体疗法 现在一般都采用片剂。丸剂和一些西药 治疗.而恰恰最利于吸收的是合剂.基于中老年人不利于吸收.采用合剂治疗是最好的。如:天麻眩晕宁合剂.

③ 高血压吃了降压药还一直在百会穴,眼部眩晕是什么问题

病情分析: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指导意见:
1.高血压病 :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 ,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滥用降压药 ,使血压突然大幅下降 ,发生眩晕.
2.低血压症 :低血压眩晕也是非常多见的 ,特别是年轻人 ,容易反复发作.姿势性低血压眩晕则多见于中老年人 ,在起立或起床时突然眩晕 ,旋即消失 ,再做同样动作时又觉眩晕.
3.动脉硬化症 :动脉硬化造成脑血栓附着可诱发脑缺血发作.这种脑缺血如果来自颈内动脉 ,就可出现浮动性眩晕和眼前发黑.
4.脑瘤 :发生在中枢前庭系的小脑,脑干易发生旋转性眩晕.脑瘤引起的眩晕一方面是由于颅内压增高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脑瘤的压迫而致血循环障碍 ,使前庭神经核区及其通路直接或间接受损而造成眩晕.
5.脑血栓 :轻度的脑血栓可引起眩晕.这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动脉管腔内膜病变出现狭窄后 ,其远端部分仍可通过自动调节 ,使血管阻力减低 ,并建立侧支循环而维持“正常”的血流量 ,暂时不使脑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现头晕或眩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症状.
6.贫血 :贫血容易引起脑缺氧而出现眩晕 ,恶性贫血眩晕尤为明显 ,患者可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 ,导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变化.因此 ,患者的运动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动感均可丧失 ,眩晕加重.
7.甲状腺功能减退 :本病患者血压低,心脏输出血量减少,血流迟缓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现眩晕.此外 ,新陈代谢较低 ,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内耳 ,也可引起眩晕.
8.运动不足:有些人平时缺乏锻炼,心肺功能较弱 ,如果突然剧烈运动 ,可出现头晕.运动时间过长 ,体内营养物质耗损过多 ,血糖浓度降低 ,或者剧烈运动时 ,呼吸加快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也易产生眩晕.
9 .内耳疾病 :耳源性眩晕常见者有美尼尔氏综合征 ,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等.
10.某些药物服药期的不良反应.
生活护理:
西医药
(1)梅尼埃病 过去称为美尼尔病
梅尼埃病 过去称为美尼尔病,为最典型的内耳病引发的眩晕,其病理改变是内淋巴积水,发病以中年人多见,10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以后发作逐渐减少.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耳聋,耳鸣,耳闷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复听,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耳聋多为单侧,早期有听力波动,可恢复正常,约15-20%患者耳聋可波及对侧耳;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加重,早期伴随眩晕缓解 耳鸣可消失,反复眩晕发作后耳鸣会经久不息.前庭功能检查温度试验一般为患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消失.听力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者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如做耳蜗电图,典型者应记录到一个基底增宽的负相和电位,发作期患者-SP/AP≥40%.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东莨菪碱0.6mg口服或肌注,每4~6小时1次,可以减轻胃肠道症状;倍他司汀4~8mg,每日3次,能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对解除迷路积水有作用;美克洛嗪25mg,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统,减轻症状,安定2~5mg口服,每6~8小时1次,以解除焦虑.
发作次数频繁,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破坏迷路或切断前庭神经.
(2)其他类型的眩晕在进行病因治疗(详见有关章节)同时,应进行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
可选用茶苯海明(晕海宁)50~100mg口服,每4~6小时1次或盐酸敏克静25mg口服,每日3次.
中医药
(1)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2)痰浊中阻: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3)淤血内阻: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淤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淤生新.
方药: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赤芍6克,枳壳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4)肾精不足:眩晕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党参15克,熟地12克,茯苓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柴河车10克,龟板15克(先煎),杜仲12克,牛膝12克,黄柏6克,菟丝子10克,枸杞子10克,山萸肉
10克,女贞子10克,早莲草10克.
(5)气血亏虚: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少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
方药:人参15克(另煎兑人),黄芪2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黄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6)针刺治疗:主穴:风池(双),百会,印堂,合谷(双),人中,安眠(双),太冲.配穴:恶心伴呕吐者,加内关,神门,足三里;耳鸣加翳风,听宫,率谷,中渚.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2)耳针: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3)头针:选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
2.中药液体疗法 现在一般都采用片剂.丸剂和一些西药 治疗.而恰恰最利于吸收的是合剂.基于中老年人不利于吸收.采用合剂治疗是最好的.如:天麻眩晕宁合剂.
3.饮食疗法
(1)天麻炖猪脑:天麻10克,猪脑1个洗净,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用于治肝阳上亢眩晕.
(2)五月艾煮鸡蛋:五月艾生用45克,黑豆30克,鸡蛋2个,加水共煲熟服食.用于治血虚眩晕.
(3)羊头黄芪汤:羊头1个(包括羊脑),黄芪20克,水煎服食.用于治肾精不足眩晕.
颈性眩晕的治疗 颈性眩晕又叫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同时患有颈椎病和动脉硬化症的老年女性.人的大脑主要靠颈动脉和椎动脉供血,当脊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缩小时,会使椎动脉受到压迫.一般人头部旋转时,椎动脉供血减少约三成.当有颈椎病同时伴有椎动脉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时,头部旋转很容易导致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出现突然眩晕或视物旋转,站立不稳症状.有人则表现为恶心欲吐,在起床或卧床转头时头晕加重,常被误诊认为患了美尼尔综合征.颈性眩晕病人在颈椎棘突旁可有轻度压痛;旋颈试验呈阳性;颈椎侧斜位片显示骨质增生,椎间隙及椎间孔变窄.患者平时多伴有颈肩疼痛等颈椎病症状.
目前对颈性眩晕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推拿,牵引等综合疗法.如在眩晕发作时,可使用血管扩装剂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较重者可配合使用一些镇静止晕药,还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果要采用推拿等物理治疗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否则可能会因手法不当而加重病情,甚至发生危险.对于多发性眩晕,经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颈性眩晕的主要措施是防止运动性损伤.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颈椎病患者来说,应当注意四不宜:不宜猛然转头,颈部运动幅度不宜过大,用力不宜过猛,不宜做旋转头颈的颈椎操.

④ 灸治的方法,古代最早是

将艾炷做成小花生米或黄豆大,在百会穴上涂以万花油 ,将艾炷置百会穴上,用线香点燃,待患者有灼热感时,用准备好的一段清艾条将艾炷压灭,让热力向四周放散。庄教授认为,百会在巅之正中,别名三阳五络,属督脉,艾炷灸百会可振复阳气,补益脑髓,升清降浊,温经活血,为治疗眩晕之要穴,配以独特的压灸方法,更能振奋阳气,散寒化湿,醒脑开窍。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美尼尔氏综合征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尤其对不明原因的眩晕其疗效显着。

⑤ 百会的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⑥ 眩晕症的穴位治疗法

针灸主穴取督脉穴位百会、强间、脑户本方法具有改善颅内供血不足,清脑开窍,升阳补气,平衡阴阳的作用。

⑦ 百汇穴的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百会:督脉足太阳之会。
【别名】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穴义】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在此交会。
名解
(1)百会。百,数量词,多之意。会,交会也。百会名意指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由于其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故名百会。三阳五会、三阳、五会名意与百会同,三阳指手足三阳经,五会指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会于此。
(2)顶中央穴。此指本穴位于头顶中央,无它意。
(3)天满穴。天,天部。满,满盛也。天满名意指穴内阳气为满盛之状。理同百会名解。
(4)天蒲穴。天,天部也。蒲,古指草盖的园屋,此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卫外之气。理同百会名解。
(5)巅上穴。巅,顶也。上,上部也。巅上名意指本穴位处头顶,且气血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理同百会名解。
(6)督脉足太阳之会。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之阳气汇聚而成,但以膀胱经及督脉传入的阳气为多,故为督脉足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充盛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传前顶穴。
【功能作用】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⑧ 按什么穴位治疗眩晕症

您好,眩晕首先对头部的百会、窍阴、角孙、翳风穴、颈部的天柱、风池、完骨等穴位位进行反复指压,这些均是治疗血液循环异常时不能缺少的位置,此外,还可以用力指压肩井,心俞,肝俞,肾俞,鸠尾,中脘,肓俞穴,及反复指压太溪,足三里,手三里,曲池穴等。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⑨ 治疗“眩晕症”的良方啊!!!!SOS SOS

头昏沉沉的--主要为清阳受寒湿困扰,清窍失养而成;治疗:温阳益气,散寒渗湿,宣通清窍。建议:艾条1根,点着后对准百会穴吹灸。要点:雀啄灸或旋回灸,以热感传遍头脑为度。效果:立杆见影。

阅读全文

与百会治疗眩晕常用刺灸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直尺直线度测量方法 浏览:472
菜饼堆肥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21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如何写 浏览:899
太阳能光电板安装方法 浏览:445
城市人口增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浏览:270
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浏览:425
真假海螺肉的鉴别方法 浏览:772
胡子有点黄用什么方法洗 浏览:246
安卓手机亮屏时间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58
激光笔的使用方法 浏览:625
架接果树方法视频 浏览:685
名师阅读教学方法 浏览:759
长发快速剪发方法视频 浏览:74
铜丝球连接方法 浏览:42
驳口金油使用方法 浏览:858
足背伸的锻炼方法 浏览:794
牛舍风机安装方法 浏览:393
道路绿地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766
做木珠子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96
灯光控制手机的使用方法 浏览: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