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中药敷肚子的正确方法

中药敷肚子的正确方法

发布时间:2025-10-11 19:52:22

① 不一样的小儿中药敷脐疗法(非同寻常)

小儿中药敷脐疗法小儿中药敷脐疗法是将药物加工后置放于患儿脐部的一种外治方法。选方用药与内治法相同,惟给药途径改口服为脐敷,对儿科证治尤为适宜。其操作方法如下:

1.根据不同病症,配齐药物。将药物捣烂、切碎或研细备用,取适宜的赋形剂调制剂。
2.患儿取仰卧位,先将脐部及周围用温热水擦洗干净,再用毛巾热敷1 2分钟,使局部充血,随即将药末或药饼、药糊等填敷脐中,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
3.用热水袋隔衣于脐部热熨半小时,以助药力内行。
4.夜敷晨取,一般以12小时为度。

5, 秋季腹泻:肉桂9g,五倍子12g,冰片6g,研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药糊。3天为1个疗程。
6,厌食: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10g,炒莱菔子、炒鸡内金各6g。研成细粉用开水制成糊状,敷脐,12小时更换1次,7天为1个疗程。

7,遗尿:五倍子、五味子、菟丝子按2:1:3配制,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加醋调敷脐部,次晨取下。一般敷3 5次即可控制症状。
,8, 痢疾:吴茱萸3g,黄连、木香各6g。研成细末,温开水调敷脐,12小时更换1次,5天为1个疗程。

8, 口疮:细辛6g,研末,以米醋调成糊状,敷脐中,12小时更换1次,连敷4 5天。
9,夜啼:朱砂6g,五倍子6g,共研细末,蜜制成饼,处敷脐中,绷带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1次,7天为1个疗程。
10, 盗汗:五倍子、生龙骨各10g,朱砂6g。先将前二药共为细末,朱砂另研后入,混匀装瓶备用。每次3g,热醋调糊,敷于脐中,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睡时敷贴,次日起床去药,3天为1个疗程。

阅读全文

与中药敷肚子的正确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习中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浏览:124
表哥数据分析方法 浏览:806
拉链头一般怎么上最简单方法 浏览:947
葱怎么种植最好方法 浏览:90
麻将明杠计算方法 浏览:533
子线连接8字环的活扣连接方法 浏览:873
代数求值的常用方法 浏览:733
平躺腿部锻炼方法 浏览:916
空气进气量检测方法 浏览:153
佩妮的正确佩戴方法 浏览:299
孕妇天热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56
洗衣液活性含量计算方法 浏览:283
访谈法研究方法如何写 浏览:293
如何用化学方法制作透明标本 浏览:68
口琴如何练习吹奏方法 浏览:926
门帘塑料安装方法 浏览:10
中药敷肚子的正确方法 浏览:982
男生长个儿吃什么最好方法 浏览:964
父母如何判断孩子的学习方法 浏览:266
简单剪纸对称图案大全及方法 浏览: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