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震应急措施有哪些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地动。
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大。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地震
网络-地震分类
❷ 地震来临时的正确做法
地震来临时如何逃生
一、就近选择:来不及撤离的时候应该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震
1、在家,应该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在卫生间等小开间处。
2、在学校,应保护头部躲在书桌下或选择墙角。
3、在室外,应选择空旷的空地,不要靠近高楼,也不要临近电线杆或其他容易倒塌的物体。
4、在平房中时,如果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坚固的家具旁,躲在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并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尘、防烟。厕所、卫生间由于空间较小,稳定性较好,加之又有水源,即使建筑物倒塌,存活可能性也较大,地震发生后躲避在卫生间生还的几率很大。
二、不惊慌,不乱跑,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
在室内首先要将门打开,确保出口畅通。同时关闭电源、煤气开关,切断火源,预防次生灾害发生。还要注意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使用电梯,不要慌张向户外跑,更不能跳楼。地震发生后,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三、被埋压时,要冷静、坚定,敲打求救
如果被压埋,一定要坚信能活下来。如果两个或多个人一起被埋压,一定要相互鼓励。在能行动的前提下,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不要盲目呼叫,尽量节省力气,可用敲击的方法呼救;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要设法扩大安全空间,防止重物坠落压身。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❸ 怎样应对地震
一旦发生地震,应根据自己所处场所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避险逃生办法。
救治措施:
(1)地震发生时,首先关闭室内所有电源,熄灭炉火,关闭煤气管道总闸或拧紧煤气罐阀门。
(2)在城市,如房屋坚固,不要惊慌地跑到屋外,可躲在屋内坚固的家具底下,也可以躲在靠近水池的地方,这样即使倒塌,仍有水供应,并可通过叩击水管传出声音以便别人来救助。
(3)跑步时,以徒手为佳,尽量少带东西。如在街上、路上,应尽量远离房屋等建筑物。
(4)不要靠近狭窄的路面、河边、壕沟、危房等处。
(5)地震发生时,头部要尽可能用安全帽、枕头、书包或毛毯等物挡住,以防止头部被击伤。
❹ 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求生与自救
1.地震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如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拓展资料:
地震宏观前兆现象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异常有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
微观异常如地形变、地电磁异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学仪器探测。
宏观异常指人们感官能感觉到的异常,主要有地下水异常、动植物异常和地声、地光等异常。
井水变化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
这是地下水中井水的宏观前兆现象。
当地下水发生冒泡、变浑浊、有异味等现象时,就可能是地震前的异常反映。当然,很多原因都能引起地下水的异常,地下水也可能受到其它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二、动物异常
历史上很多大地震前,许多动物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异常行为”。所以,老百姓把动物称作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
老百姓把这些异常编成谚语:
骡马牛驴不进圈,挣脱缰绳往外逃
猪不吃食狗狂叫,兔子竖耳蹦又跳
鸭不下水鸡上树,鸽子惊飞不回巢
冬眠麻蛇早出洞,老鼠成群满街跑
泥鳅蚂蝗上下窜,鱼浮水面又打旋
晴蜓结队迁飞去,蜜蜂惊巢螫人畜
引起动物反常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
三、地光和地声
地光是指大地震时人们看到的天空发光的现象,地光的颜色除了蓝白色也有其它颜色的。一般情况下,小地震不易引起地光现象,地光的来临,往往预示着大震很快就要发生了,1975年我国辽宁海城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前,地光现象非常突出。如果此时能够迅速果断地采取一些避震措施,是有可能躲开地震灾害的。
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称之为“地声”。据调查,唐山地震前,在没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听到了地声。这些地声比较低沉,忽高忽低,与平日城市噪声全然不同。
参考资料:国家减灾网
❺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地震是由于地壳释放能量造成的一种振动,是一种不好准确预测、很难人工干预避免的一种天灾。虽然无法从源头上阻断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正确的逃生方法,从而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包括遵循停、跑、停原则,平房逃生刻不容缓、楼房逃生首选室内安全角落等。
01
当地震来临,房屋开始晃动的时候,人的本能反应就是向外跑,但是盲目的跑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逃跑时应遵循:停、跑、停原则。
停:房子晃动时,找安全地方躲避。一次地震后有短暂的平静时间。平静时间越长,地震震源越远,大家应毫不犹豫选择逃生路线 。
跑:房子不晃时,往下一个地点转移。
停:在下一个晃动来袭前,躲在可藏身的安全处。如此从房内逐渐转移至安全地带。
一般来说,大地震发生时,从地光、地声、大地晃动到房屋倒塌大约10~20秒,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汶川地震持续3分钟)。
02
平房逃生,刻不容缓:
住平房里的人,看到地光闪烁、地声吼,应该赶快逃离不迟疑。若能在12秒之内逃离房屋,是相对安全的。
03
楼房逃生,首选室内安全角落,原则:感觉震动须就地避险;大震无法跑,小震不用跑。震动结束后,迅速撤离!
当人们从地震恐惧中清醒过来,最佳的逃生时间往往已经错过了。即使住在底层的人有时间逃出楼外,也容易被坠落物砸伤。而跳楼,无异于自杀。所以,住在楼房里的人,首选的逃生是立即在室内选择安全避险场所。
04
其实遇到地震以后,最简单的自救方式就是本能的向楼梯间跑,只要房门能打开!即使门打不开,楼房的防震墙都在入户门这一侧,门口也就是家里最安全的地方!住在地震多发区的朋友们一方面要注意掌握地震前兆知识,以便实现地震的自我临震预测,及时规避地震伤害。
05
小贴士:
保持镇静别慌张,坚固房间往里藏;
手抓靠垫保护脑,赶快贴紧承重墙;
拔掉电源关煤气,禁止靠近玻璃窗;
双手抱颈戴口罩,听从指挥离现场;
出逃莫用打火机,瓦斯爆炸把人伤。
❻ 遇到地震如何自救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那么,当地震来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呢?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1、保持平静,不要惊慌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2、室内如何逃生
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被困于废墟中,食物、水等都是紧缺的或者没有的,因此一定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后,才可以大声呼喊,切勿盲目呼喊。
当听到外面有搜救人员时,要立即通过敲打木棍、砖墙、呼喊、手机、打开收音机等方式,向外面发放求救信号,以便搜救人员及早确定你的位置,展开救援工作。
❼ 发生地震时要怎样应对
最近云南、四川等地频繁发生地震,当地震发生时四川的人民甚至在家很淡定,地震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和吃火锅一样。对于很多地区的人来说,地震确实很遥远的事情。
地震的来临是突然的,依照现在的科学技术尚未能够准确预测发生时间,而地震发生时更没有办法网络到底应该怎么做,那我们能够做的便是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求生常识,如被困在废墟里如何自救,又或者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天灾人祸没办法躲开,那就想办法将伤害降到最低。日积月累的常识,终有一天你会泪流满面感谢它,感谢自己。
❽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室内避险1、在平房或低层的居民,如果室外较为空旷,可以抓紧时间冲出去。2、在楼房无法快速到户外时,应该充分利用室内三角空间。在避险时尽量下蹲或俯倒式,使自己的身体缩小到最小,用物品保护头部胸部及面部。3、在室内要避开墙体薄弱的位置,如楼道、楼梯口、阳台、外墙、窗户附近,尽量靠柱子和承重墙。4、地震发生的时候如果在电梯,应该立即靠最近的楼层停下来,马上离开。在停下之前,应迅速蹲下并靠电梯内壁,以免被撞伤。
公共场所避险1、学校地震时在一楼的学生因该迅速撤离到操场,在楼层高的学生应该迅速躲避到课桌底下,用书包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待地震稳定后,由老师组织有持续的撤离,不要慌乱甚至跳楼。2、在商场、剧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建筑物跨度大,人员集中,地震时最容易引起慌乱。应该迅速就近择地躲藏,避开广告牌、吊灯和高大不稳定的物体。3、在地铁和地下商场时,但一定要保持冷静,在黑暗的四周寻找应急灯和指示灯朝光亮的位置撤离
户外避险1、地震时,在空旷的地方,如公园、街道、小区应该立即蹲伏空地上,不要四处奔跑,以免地震失去平衡造成伤害。或者尽可能远离楼房、围墙、狭窄街巷、电线杆或者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危险物。2、在山区野外,尽量跑到所在地的高点,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滑坡等。遇到滚石要向与其线路垂直的方向跑,不能顺着滚石的方向往山下跑。3、在林区,应立即钻进较密集的树林中,不要停留在树林或者树林的小空地上,树林越密集越安全。4、在江河湖海旁边,应该立即望往后撤退,以免地震被震入水中,同时这些地方在震中也容易发生塌陷或滑坡,在海边还要提防海啸。5、在桥上应该立即离开桥身,停留在桥上或者桥下是十分危险的。
❾ 地震发生时要怎么应对
虽然目前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地震,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是可以在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一旦发生地震,千万不要惊慌,要保持镇静,不能拥挤乱跑。应根据所在位置,采取适宜的避震措施,并投入到地震救护工作中,减轻损失。地震前出现的地光、地声、地面初期震动等现象,是地震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报。一般从地下初动到房屋开始倒塌有一个短暂的求生时间。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显示,有258人在求生时间中采取了紧急避震措施,188人得以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2%。因此,只要事先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地震来临时冷静判断,正确选择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可能劫后余生。地震逃生十大法则:
①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地震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这时首先应顾及的是你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选择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②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因此,每个人关火、灭火的努力,是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低程度的重要措施。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
③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④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感觉到小晃动时,请立即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⑤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造成多人死伤。所以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道、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如在户外行走,应避开楼房、高大烟囱、水塔、立交桥等高大建筑物和结构复杂的构筑物,平躺在地面,不要奔跑,以免摔倒或被裂缝所吞没。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抗震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⑥公共场所避震:如果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避免被拥倒踩踏,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馆、汽车站、火车站时,若靠近门口,应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的地方,若在室内,应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柜台、易碎品的货架,选择结实的柜台、桌椅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并用手或其他物品护住头部。在展览馆时,则要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的物件或悬挂物。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遇到地震时,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躲在座位附近,地震后再下车。就地震而言,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立即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万一被关在电梯中,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⑦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此时要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地震时,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禁止通行。要注意收听广播。
⑧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当感知地震或听到海啸警报时,要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⑨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尽可能少: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需采取避难的措施。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患者、残疾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
⑩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收音机、手机中,及时获取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飞语,不要轻举妄动。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应该有组织地从多个路口快速疏散。
❿ 当地震来临,如何正确应对
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首先一定不要慌乱,一定不能慌乱。
一定要把自己心情尽量一定要保持平稳且冷静。并且一定要快速判断一下自己的位置,整个环境周围的位置。几级地震的振幅大小和破坏的程度的大小。
如果是在上课的时候发生了地震,在教室里我们更应该冷静听老师的指导。一定不要慌乱,在后面的同学不容易跑出去的同学可以尽量趴在桌子下面,靠墙的同学可以在墙角里保护好头部。在公共场合突然发生的时候,我们要随机应变,可以躲到附近安全的地方,比如是桌子下柜台下。还有就是地震的时候如果被埋住怎么样,一定要找寻找水源。保留好自己的体验。没有人的时候一定不要大声呼喊,等到听到外面有动静的时候,再使劲儿大声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