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1)测验法。
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其优点是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缺点是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答案;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
(2)投射法。
是以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征。
投射法主要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测验的优点是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
其缺点有:一是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结果难以进行解释。二是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三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3)情境测验。是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拟“真实”的标准情境中,通过观察被试的实际表现以推测其能力、品行或人格的方法。情境测验多用于测查人的实际能力,以及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信性。
(1)人格测评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人格测验的研究模式:
1、经验模式
在这里,刺激本身的性质可能产生的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引起的反应与某些人格变量的关联情况如何,进而决定了反应的意义。着名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就是依据这个模式完成的。这个测验总共566个问句。
原先并没有设定哪些问句引起的反应属于某一类临床症状的病人的反应。后来把患有不同临床症状的病人的反应汇集起来,才决定某些反应是某种病患者的反应。
2、行为因素分析模式
它由奥尔波特(Floyd Henry Allport)等人首先运用。他从搜集形容个人的形容词开始,再加入心理因素分析,最后得到16种人格因素。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人格测验所要测量的就是这16种人格特质。
卡特尔认为,人格结构的潜在特质有16个,然而塞顿却只抽取出7个。由此可见,他们的说法是大相径庭的。应该指出的是,在这里测验刺激本身并不是有什么清楚的规则,只是它汇集施测于被试形式反应,再对这些反应作统计分析,然后根据反应的结果决定反应的意义。
3、行为推理理论模式
这种模式测验刺激的选择需依据某些常识性的推理,可依据某一理论来决定。而测验的结果也依照这些推理或理论作解释,几乎所有的投射测验都是按照这个模式编制。
2. 人格测量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答:方法有测验法、投射法、情境测验.
(1)测验法:
特点: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因此施测简单,记分方便.
不足: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常会因时控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的答案,另外,使用这种方法时,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
(2)投射法:
特点: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
不足:A、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的结果难以进行解释.B、这种测验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C、由于投射测验适于个别施测,因而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3)情境测验:(见实用心理学P198)
3. 人员素质和能力测评要素有哪些测评方法它的具体内容各有什么
一,人格测验方法
1 自陈量表
1.1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2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表(MMPI)
1.3 艾森克人格问卷(EQP)
1.4 加州心理测验调查表(CPI)
1.5 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诊断量表(MBTI)
1.6 人格自陈量表的评价
2 投射测验
2.1 投射测验的假设与特点
2.2 投射测验的分类
3 评定量表和情景测验
3.1 评定量表
3.2 情景测验
二,能力测验
1 一般能力测验
1.1 一般能力测验1.2 智力测验的种类
2 能力倾向测验
3 管理能力测验
3.1 管理能力测验3.2 数量能力分析测验
3.3 逻辑推理测验
3.4 敏感性与沟通能力测验
3.5 创造力测验
三,职业适应性测验
1 需求测验和动机测验
1.1 需求测验
1.2 动机测验
2 职业兴趣测验
2.1 斯特朗—坎贝尔兴趣调查(SCLL)
2.2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
2.3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4. 人格测验大体分为那些
人格测验(personality test)也称个性测验。测量个体行为独特性和倾向性等特征。最常用的方法有问卷和投射技术。问卷法由许多涉及个人心理特征的问题组成,进一步分出多个维度或分量表,反映不同人格特征。常用人格问卷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MMPI)和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16PF)。投射技术包括几种具体方法,如罗夏克墨迹测验、逆境对话测验、语句完成测验等。心是经历体验情绪的地方,借助那些无言的感观经验,告诉自己有哪些感觉,这种感觉严格区分天想当。这类人格的人透过关系在社会动作,很在乎别人的眼光,以及它和自己的关联,他们能快速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或心情,并加以回应。
5. 性格测试的方法有哪些说出至少十种。
虽然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性格(character)全然不同于人格(Personality),但我们日常交流中所谈论的性格的含义,实际上是指心理学上的人格的概念。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心理学含义尽管存在众多不同的看法,但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在这种意义上说,人格就是中国人通常所理解的性格。正因为如此,有的研究者为了避免引力理解上的混乱,主张将心理学上的Personality翻译成“性格”。所以,性格测试,也即是人格测试,或叫人格测量。常见的性格测试方法有:
一、自陈量表式测验
自陈量表法就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personality inventory)。自陈量表通常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情形来回答。常用的自陈量表有: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简称MMPI,是现今国外最流行的人格测验之一,此量表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S.R.Hathaway和J.C.Mckinley所合作编制。该量表的内容包括健康状态、情绪反应、社会态度、心身性症状、家庭婚姻问题等26类题目,可鉴别强迫症、偏执狂、精神分裂症、抑郁性精神病等。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
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 B. Cattell)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
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1979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
3.MBTI性格类型测试
MBTI性格理论始于着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的学说,后经美国的 Katharine Cook Briggs 与Isabel Briggs Myers深入研究而发展成型。目前它已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有200多万人次接受MBTI测试。据统计,世界前一百强公司中有89%的公司引入使用MBTI作为员工和管理层自我发展、改善沟通、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方法。[1]
4.DISC性格测试
DIS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6�1莫尔顿�6�1马斯顿博士(Dr. 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1921年的着作《常人的情绪》(Emotion of Normal People)中提出。DISC理论对不同的年龄、性别、种族、国别的人们均适用,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性格语言。迄今为止,有多家公司根据DISC理论开发出相应的DISC性格测试,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军队和企业。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八千万人做过DISC测试。由于DISC测试施测的简便性以及测试结果使用的便利性,DISC测试受到企业界的热烈欢迎,成为影响力不亚于MBTI测试的常用性格测试。DISC性格测试主要从指挥者(D)、社交者(I)、支持者(S)和修正者(C)四个主维度特质对个体进行描绘,揭示个体激励因素、沟通方式、决策风格、能力特长、抗压能力等等特质。目前广泛用于企业招聘、选拔、培训、团队建设、管理沟通等和个人用于提升潜能、解决人际冲突、增强幸福感等等。
二、投射测验
以Freud的心理分析人格理论为依据。这种理论主张,人一些无意识的内驱力受到压抑,虽然不易觉察,但是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在投射测验中,给受测者一系列的模糊刺激,要求对这些模糊刺激做出反应。如抽象模式,可以作多种解释的未完成图片,绘画。分别要求受测者叙述模式,完成图片或讲述画中的内容。受测者的动机、态度、情感以及性格等,就会在回答的过程和内容中不知不觉地投射反映出来,从而了解受测者的若干人格特征。常用的投射方法有:
1.罗夏克墨迹测验(RIBT)
由瑞士精神医学家罗夏克于1921年设计。共包括10张墨迹图片,五张彩色,五张黑白。主试每次按顺序给被试呈现一张,同时问被试:“你看到了什么?”“这可能是什么东西?”或“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被试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图片,做出自由回答。主试记录被试的语言反应,并注意其情绪表现和伴随的动作。
2.主体统觉测验(TAT)
美国心理学家H.A.Murray和C.D.Morgen1935年编制。由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和一张空白图片组成。图片内容多为人物,也有部分风景,但每张图片都至少有一个物。每次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让被试根据看到的内容编故事。
6. 四种依恋型人格测试是什么
四种依恋型人格测试是人格测验的方法。
人格测验也称个性测验。测量个体行为独特性和倾向性等特征。最常用的方法有问卷和投射技术。问卷法由许多涉及个人心理特征的问题组成,进一步分出多个维度或分量表,反映不同人格特征。
常用人格问卷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和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16PF)。投射技术包括几种具体方法,如罗夏克墨迹测验、逆境对话测验、语句完成测验等。
依恋型人格的特点
依赖性人格障碍以过分依赖为特征,表现为缺乏独立性 ,感到自己无助 、无能和缺乏精力 , 深怕为人遗弃 。
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别人,过分顺从于别人意志 。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 ,当亲密关系终 结时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 ,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7. 人格测评有哪些种类
人格测评种类
1. 外倾思维型
这种人的客观思维占主导地位,典型的是科学家。他们生活的目标是探索自然规律,创立科学理论,因而常常压抑情感。
2. 内倾思维型
其思想指向内心,这种人所要了解的是他人的存在,往往冷淡无情,沉醉于自我思索之中。
3. 外倾情感型
这种人以情感为主,理智功能相对减弱,表现为情感敏锐、肤浅、起伏无常,思维过分压抑,可能“萎缩”。
4. 内倾情感型
这种人情感虽然强烈,但深藏于心中,不轻易外露,显得沉闷,冷淡,有一种忧郁神态,内心平和、安静。
5. 外倾感觉型
这种人主要热衷于积累与外部世界有关的经验,追求感官享受,沉溺于各种嗜好,思维发达,但缺乏深刻,情感可能浅薄。
6. 内倾感觉型
这种人往往脱离外界,沉醉于内心感受,思想和情感平淡无味。
7. 外倾直觉型
这种人把直觉指向外部世界,时刻寻找新异刺激,由于思维功能不发达,不能持久地对一个事物进行探求。
8. 内倾直觉型
这类人多数为艺术家,其直觉以内心世界为主,显得与客观现实格格不入。这种人跳跃性地寻找自己的意象,但不能冲破自己的直觉范围,缺乏深刻的认识。
荣格认为,以上8种类型只是极端的描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多属于混合型,往往是以其中一种心态和功能占据优势,其它为辅而已。
九型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Enneagram)是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揭示了人们最深层、最本质的价值观。它来源于2000多年前阿富汗一带古巴比伦的民间智慧,后来发展完善成为关于人的性格类型的一门学说。该学说自20世纪60年代传入欧美地区,应用范围极广,近年来备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着名大学 MBA 学员推崇,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九型人格将人们分为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九种类型。
1、完美型
完美型的人是完美主义者,希望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正确无误,使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完美。他们做事坚持原则、讲究标准、勤奋敬业、注重效率、成熟正直、理性独立、认真负责、内向低调,寻找问题和发现错误的能力较强,善于统筹和安排,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张先工作后享乐,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这类型的人喜欢与他们认为值得尊敬的人共事,也希望上司对部下的工作能力做出正确评价。他们认为要建立互相之间的信任关系,必须认真地交换意见,连细节问题也不能放过,最好事先花足够的时间和他们沟通,把工作交代得明明白白。
2、助人型
助人型的人喜欢别人喜爱他们,容易感受他人的需要和感觉,乐于助人,常看别人好的一面,重视他人的需要更甚于自己的需要,非常重视友情,乐于赞赏他人,很会用心聆听,感性推动行为多于理性,富同情心,善于为他人着想。
这种类型的人,在工作中通常很善于了解他人的能力和性格,总是在关键时刻对上司尽心尽力,深得上司的好感。往往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在集体中举足轻重,如果得到上司的充分肯定,就会视工作为天职,全身心地投入。其为人处世的灵活性和社交能力可以使工作顺利开展,但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不愿拒绝他人的要求。
3、成就型
成就型人格的人好胜心强,喜欢参与,不喜欢做旁观者,重视形象,是出众的社交能手,善于激励他人,重视名誉地位,往往刻意打扮表现成功形象,喜欢成为行动中的重要人物,积极进取,完成工作,目标感很强,对自己过往的成就引以为荣,善于表达,善于目标设定和决策。
这类型的人很注意在各种场合保持得体的态度和谈吐。他们的缺点是定不下心,很少把精力集中在目前的工作上,注意力容易转移,听不得逆耳之言,由于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面,要想实现目标时往往只顾自己,导致同事或后辈的不满。
4、自我型
自我型的人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总觉得别人都不了解我,容易对别人的批评反应过敏,想象力丰富,行为自我,富创意及艺术气质,细腻和拥有敏锐的审美观,占有欲很强,容易对事情误解,觉得自己不平凡,他也很容易坠入别人的感觉,需要感情上的依靠,不易改变,常认为自己很独特。
在工作中,他们对高度评价自己的人敞开心扉,能听进上司的忠告,有很强的自尊心,不喜欢别人测试他们的能力。
5、理智型
理智型的人善于把情感抽离,喜欢做旁观者多于参与,喜欢成为专家,在很多领域中,需要了解事情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喜欢收集信息和知识,逻辑性思维及分析能力很强,知识渊博及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社交应酬会感到浑身不自在,非常重视个人的空间,不希望别人打扰,不喜欢求助别人。
6、疑惑型
必须用明显的证据来做决策,容易因不稳定而感到压力,勤劳能吃苦,服从指示,相信权威,不轻易尝试新奇的东西和事物,尽忠职守,做事认真负责,很有危机感,有时会杞人忧天,警惕性很强,不喜欢环境多变,是忠诚、可靠的朋友。
7、活跃型
喜欢不断探索新奇有趣的事物,能够一心多用,同时做好几件事,勇于尝试新鲜刺激,富冒险精神,乐天知命,精力充沛,擅长逃避不快乐的事情,享受交际应酬。他们擅长于筹划、富于创新、并能鼓舞士气,对于从事智力性的工作感到无比快乐,不喜欢重复性的日常工作。
8、领袖型
态度直接,讨厌拐弯抹角,喜欢接受挑战,识英雄重英雄,遇强愈强,任何时候都要以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冲动派,是个顽强的谈判专家,硬朗自信,喜欢支配别人,喜爱控制,有话直说,对自己的信念充满自信。
9、平和型
适应力强,是和平使者,做事慢条斯理,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但不一定参与,待人处事很圆滑,懂得逃避压力,
8. 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人格测量的方法有三种:测验法、投射法、情境测验法。
1、测验法特点是题目内容具体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缺点是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
2、投射法特点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组成,由被测者解释,查其动机、态度、感情。测验的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缺点:1是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的结果难以进行解释。2是侵犯他人的无意识欲望。3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3、情境测验法特点是设置模拟情况,让测试者以角色进入处理各种问题。情境模拟形式多样,测试环境与内容接近实际工作。情境测验法较测验法、投射法要更具可信性,便于观察应试者的拟任岗位职务的素质。
9. 人格测评有哪些方法和评价标准
1、问卷测量,如: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MMP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
2、投射测量,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等;
3、人格的行为观察法。
10. 人格测验的测验方法
人格测验主要有两种方法即问卷法和投射法 问卷法是一种自我评定问卷。即对拟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若干测题(问句),使被试逐项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量评价某项人格特征。问卷法不仅可以测量外显行为(如态度倾向、职业兴趣、同情心等)同时也可以测量自我对环境的感受(如欲望的压抑、内心冲突、工作动机等)问卷法的人格测验往往存在一个难题,即被试是否坦率而真实回答测题。在录用考核(或入学许可)中进行该类测验时,往往偏向好的一面,即选择社会所期望的答案,或把自己表现得更好的倾向。
由于个人的行为随时间而有所改变,所以人格测验所测量的行为,比能力测验的稳定性差。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人格测验只能作为参考工具加以使用。也有一些临床心理学家把它当作咨询或人事选拔的工具。
尽管人格测验有如上的缺点或限制,但它的记分比较客观,解释比较容易,可操作性强因而在国内外人事选拔,尤其,中级以上管理人才的选拔中应用较多。 投射法(Projection)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此种内心深层的反应,实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而这种基本动力的探测,有赖于投射技术的应用。
投射评价理论认为,被试者对测验题材的解释,可以反映其心理功能。编制投射测验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日常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情境,但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状况,和他过去的经验,以及对将来的期望等,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作用。我们常将内心情感及感觉投射到环境里去,假定面对着空泛而无限制的刺激情境(测验题材),个人可以自由想象或不自觉的对它作出种种反应,因而便会将一个人一些潜在深层动机和人格特性投射出来;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对刺激所知觉的内容不同,因此,所作的反应就不可能相同。所以分析反应的结果,可以提示一个人的人格形态和深层动机,这就是投射设计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