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中华美德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根据工作安排,在全面总结“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第一周期活动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将继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
(1)寻访红色足迹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要求规定:
1、组织中小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历史典故、神话寓言等经典读物,开展诵读和主题演讲,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积极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3、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贰’ 寻访红色足迹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寻访那些革命先辈们遗留的足迹。
‘叁’ 学校要求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寻访红色足迹 请问在成都周边有些什么好的去处和建议
1.人民公园 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纪念碑
2.文化公园 解放运动四川革命烈士陵墓群
3. 汶川 抗震救灾纪念地
‘肆’ 寻访昆明红色足迹制作成活动手册怎么做
红色足迹活动方案 校外创业字[〔XXXX〕校外年活动中心 关于发展革命烈士记忆寻访红色足迹 专题教育活动计划 培训班: 为了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和发扬民族精神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开展活动 1。活动主题:缅怀革命烈士,寻找红色足迹 2。指导思想:清明节让我们想起了历史,体现了人们对革命烈士的记忆。通过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参加祭奠和扫墓活动,要求参加者永远记住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的烈士们的无畏精神,并要求他们记住历史和烈士。继承先烈遗风,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3,时间和地点 1,时间:3月26日,XXXX下午2点,地点:商南县烈士陵园4号,参加者 1,全体教职员工(含外聘人员) 2,所有培训课程必须由年满9岁(含9岁)或3年级以上(含3年级)的学生参加
5、方法步骤 各专业教师将于本周六下午5点(3月25日,XXXX)向活动部陆英老师汇报每堂课的参加人数和名单,并于3月26日2: 30通知本班参加人员到XXXX青年活动中心前院报到 6、 1几项要求,各班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广泛宣传,扎实安排,认真开展纪念革命烈士寻找红色足迹主题教育活动 2,为确保安全,各专业教师必须参与整个过程,并在活动开始和结束时清点每班的参与者人数,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3年,各做好准备工作,办公室负责联系烈士陵园,确定一名烈士陵园工作人员接待、讲解,姚书记负责主题发言,办公室安排一名学生发言,确保准备工作到位 4年,活动部要做好以“缅怀革命先烈,寻找红色足迹”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旗帜的制作工作,制作“商南县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的校旗 5,活动部和办公室分别做好摄影、摄像和麦克风音响的准备工作。 商南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XXXX年3月24日
‘伍’ 寻找红色足迹的手工小制作
‘陆’ 寻访红色足迹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出席会议的有部分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中央机关、共青团中央、地方代表共22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罗明纳兹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由于当时环境极其险恶,会议只开了一天。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柒’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该怎样写
首先确定红色足迹的内涵:dang的艰苦奋斗与dang的光辉历程
此时我们确定了全文主题:追忆我dang 致敬英雄
以下是写作思路
由某一事物引发有关党的联想
比如 开篇直接描写一辆战时坠毁在公园的飞机 可以先大体描写一下这架飞机给你的感觉(此时不要太具体)注意并不需要写明你为什么会见到这架飞机
你的手指触到了飞机动力机器所在的地方 所以你由此可以用一两句话写出你想象中飞机坠毁的那一瞬的场景 之后几个追问 这是当时与先进科学负隅抵抗的落后生产力(扩展一些)
你的目光移至那半边黑焦的翅膀 此时你可以想象当时陆上战争的艰苦场景并描写出来 战士们都在想什么?你把他们的痛苦描写出来 血肉在对抗机器
你的眼神最后落在了驾驶舱 你可以想象一下驾驶员当时在干什么 并写下来 他可能在想家里要饿死的老母 可能在想还没来得及多多亲近的妻子 还在等着尚小的儿子叫爹 可能在想着这是我的祖国 我必须一往无前 这些心理 都可以描写
用一两句再概述下你想象中战争的惨烈 和飞机坠毁的最终事实 血 是红色的 染红了销烟 浸透了萧墙
最后由小到大升华到所有抗战英雄 感慨一下真惨 顺便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 换来了难得的和平
结尾为了点高级感装一下 就说你抬头 天空仿佛仍有飞机坠落之类巴拉巴拉 那是红色的轨迹巴拉巴拉
仅作参考 总之我认为写这篇文章可以使用较多的想象 而且是那种名正言顺的想象 可以用“我仿佛看见了”句式引出的想象 以及由小见大 由物引物
‘捌’ 追寻红色足迹 作文怎么写 写作方法
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我们县组织了一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走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桂东县东边山追寻红军足迹之旅”,六月的一个周末,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天刚蒙蒙亮,我和妈妈就出门了,到了纪念馆门口,就看到高高飘扬的红旗和穿着红色队服的队员。到了车上我数了一下,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六十多人。原来有这么多人想了解红军的足迹呀!
这次去的目的地是东洛乡的小水山,那里可是当年红军打游击的根据地。经过三个多小时,车子开到了大山脚下,我们开始步行。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和满眼绿色的森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红军的身影,望着面前陡峭的大山和繁茂的树林,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激烈的枪声……
不知走了多久,我感觉自己的脚越来越不听使唤了……终于,我看到了一个小山村。在这里,我们访问了一个八十岁高龄的老大爷。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的故事。当时的红军被敌人围困在周围的大山里,饿了吃野菜,冷了躲进山洞,病了只能就地挖些草药治病。就这样在这里坚持打了三年的游击战,度过了三年艰苦的岁月。红军走后,敌人为了找到红军放火烧了整个村庄,村里的老百姓都吓得躲到了外地,直到解放后才回来重建了家园。
看着这个历经苦难的小山村,听着老大爷讲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今,我们住在温馨舒适大楼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还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更应该想起为祖国抛头颅晒热血的烈士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
【篇二:红领巾寻访党的足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词时不时的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是呀!要不是有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于是,我们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烈士陵园“看望”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英雄。
一路上,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烈士陵园行进,每个人似乎都带着些许的悲伤,脸上的表情都是那么地严肃,我想:兴许那些英雄们看到了这一幕,也会高兴吧?随着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走动下,烈士陵园,到了。或许,我是说或许,我并不想来到这儿,我不想看到他们的墓碑,我想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已经死了,但是他们死得值得,死得重于泰山,他们对得起党,更对的起我们老百姓。看着他们的墓碑,我似乎看到了他们当年与日本侵略者在战场上厮杀的情景,血迹斑斑,惨不忍睹,每当想到这些,我对日本人的恨就多一些。默哀开始了!同学们都轻轻地把头低下去,默不吱声,四周死一般地沉寂,就在这时,我似乎又听到了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战场怒如狂狮,疯狂般地怒吼着,冲向敌人……他们勇敢、他们善良﹑他们不畏生死、他们英勇奋战。他们的好,老百姓们都领略到了;他们在打完胜仗后的欢呼声,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在短暂的失败后,稍稍有些气馁,但很快又恢复了士气,互相鼓劲加油,我们也察觉到了……
他们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的“得力助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玖’ 寻访红色足迹400字要准确400字的!
提起笔,谱写红色的旋律;落下笔,寻访红色的足迹。一边写、一边想,红色在哪儿呢?
红色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清明之时,正是花儿盛开的季节,烈士陵园里的花格外的红、格外的艳,它们一定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布满青苔的石壁长满了杂草,四周插满了崭新而鲜艳的五星红旗。烈士的雕像是那么庄重与肃穆,他们的眼神显得深情而坚定,仿佛正向我诉说英雄背后的不朽故事……
《红岩》是中国比较着名的一部红色小说,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是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的。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的故事: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我佩服江姐的坚贞不屈、许云峰的临危不惧,我喜欢视死如归、佯装疯癫、机智深沉的“疯老头”华子良……我更喜欢书里瘦小聪明的“小萝卜头”,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仍然顽强的活着,并利用自己孩子的身份帮助大人们完成了许多工作,我放下这本书后心情依然无比激动,闭上眼睛一幅幅让我感到崇敬、悲愤和感叹的画面闪现在我脑海里。“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对新中国诞生后“天将破晓”时的憧憬,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中!
我认为“红色”这个光荣称号同样也属于像烈士一样层林尽染的枫叶。它没有像花那样选择肥沃的土壤,却把根深扎在山上,大山赋予了它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在所有植物即将枯黄的时候,它为大山披上了比彩霞还要鲜艳的衣裳。秋风吹过她婆娑的树冠,显得更加婀娜多姿;秋雨飘洒将它火红的叶片冲刷的更加艳丽。在寒流面前,她挺直的树干,没有低头。醉人的红叶,红的那样热烈、那样迷人。它有火一般的激情,旭日一般的艳丽。它没有芳香却胜过千万朵玫瑰;它没有温度却像火一般的灼热。季节终将变换,第一场雪来了,白色和红色相互衬托,雪将它的叶子用白色遮掩,但透过冰棱依然清晰可见的还是你那比彩虹还瑰丽的色彩!虽然枫叶的枝条没有被雪压弯,但终究没有力气挽留自己的树叶,叶片飘落,呈弧形旋转为你跳了最后一支舞,散落在枫树的脚下。它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让枫树预防寒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当我置身于烈士陵园,却仿佛真切地听到了战场上传来隆隆的枪炮声和先烈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和遮天蔽日的硝烟;深切的感受到了血染疆场的惨烈和凯旋高奏的欣喜。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徒然而起。如今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献一份力。
停下笔,我对红色又多了几分了解。让我们“留意寻常小事,寻访红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