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柱的吊升方法有几种桅杆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对柱的吊升有什么影响
方法有旋转法、滑行法两种,采用桅杆式起重机时,柱的吊升方法宜采用滑行法;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两者均匀,宜优先采用旋转法。
现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柱,应用起重机将柱身翻转90°,使小面朝上,并移到吊装的位置堆放。现场预制位置应尽量在基础杯口附近,使吊装时吊车能直接吊起插入杯口而不必走车。柱翻身后应立即进行吊装作业,钢丝绳穿过吊装孔并固定好,在柱子牛腿上固定好缆风绳。
柱的吊装采用单机垂直旋转法吊装,采用此法吊装时,在柱子预制布置和堆放时,由于现场环境的特殊性,柱子的绑扎点,柱脚和杯形基础中心三点都在起重机回转半径的同一圆弧上。随着起重钩、升杆、回转,逐渐形成三点共弧,以满足吊装的要求。
(1)绑扎方法有哪些吊升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柱的吊升注意事项
1、吊装就位时,操作人员在柱子吊至杯口上方距杯口顶面的垂直距离约0.4~0.6m时,各自站好位置,扶稳柱子,将柱脚处的中心线与杯口上标注的基准线重合后缓慢落钩;当柱脚接近杯底面(离杯底面3~5cm)时,停止落钩。
2、起重机落钩将柱子放到杯底后应进行对线工作;采用无缆风校正时,应使柱身中线对准杯底中线,并在对准线后用坚硬石块将柱脚卡死。
3、一般柱子就位后,在基础杯口用8个硬木楔或钢楔(每面两个)做临时固定,楔子应逐步打紧,防止使对好线的柱脚走动;细长柱子的临时固定应增设缆风。
4、起吊重柱当起重机吊杆仰角> 75°,在卸钩时应先落吊杆,防止吊钩拉斜柱子和吊杆后仰。
Ⅱ 钢筋混凝土柱吊装时绑扎方法有几种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机械连接、焊接连接、绑扎连接,共三种。
1.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上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若采用绑扎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心点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的受拉钢筋的接头百分率为25%。
3.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直径mm,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自己查下资料吧
这样的提问感觉没有意义
Ⅲ 设备吊装有哪些捆绑方法
场外到货的立式设备、分段到货设备采取“双机滑移法”吊装;现场组焊的立式设备采用“单机提吊法”吊装;卧式设备均采取“单机提吊法”吊装。
吊装技术要求:吊车工况按技术措施选取,严禁超载作业;吊耳的规格、材质、焊接位置满足图纸要求,焊后着色检查合格方可使用;吊装前做好大型设备吊装的空间预留,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吊车行走及吊装站位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吊装要求,根据地基承载力计算和现场的地质情况,该地区的地基承载力满足不了大型设备吊装的需要时,吊装前必须对吊装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采取置换垫层法整体换填加固,完成后静载荷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3)绑扎方法有哪些吊升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吊装要求
1、土法施工用的滚动法装卸移动设备,滚杠的粗细要一致,年度应比托排宽度长50cm,严禁带手套填滚杠。装卸车时滚边的坡度不得大于20°,滚道的搭设要平整、坚实,接头错开,滚动的速度不宜太快,必要时要用溜绳。
2、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后再继续起吊。
3、用扒杆吊装大型塔类设备时,多台卷扬机联合操作,必须要求各卷扬机的卷扬速度大致相同,要保证塔体上各吊点受力大致趋于均匀,避免塔体受力不匀而变形。
4、采用回转法或扳倒法吊装塔罐时,塔体底部安装的铰腕必须具有抵抗起吊过程中所产生水平推力的能力,起吊过程中塔体的左右溜绳必须牢靠,塔体回转就位高度时,使其慢慢落入基础,避免发生意外和变形。
5、在架体上或建筑物上安装设备时,其强度和稳定性要达到安装条件的要求。在设备安装定位后要按图纸的要求连接紧固或焊接,满足了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具有稳固性后,才能脱钩,否则要进行临时固定。
Ⅳ 链条索具吊装重物的捆绑方法有哪些
在使用链条索具进行货物装卸时,为了避免物体在装卸过程中出现倾斜、翻倒、变形、损坏现象发生,应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重心位置选择合适的捆绑点进行货物的捆绑,这样才能保证装卸过程中实现安全可靠的工作。例如在进行装箱设备、外形比较规则设备等的捆绑时,通常采用的是兜绳捆绑法。在进行链条索具装卸时,需要对绳的四个绳头挂在吊钩上,将绳中段兜于重物两端底部。如果重物起吊时弹性变形较大,如钢筋等则需要在每根绳的中间在重物上绕一个空圈兜住重物,从而增加吊索与重物间的摩擦力避免吊索在物体上滑动。
Ⅳ 钢筋网有几种扎法
答:一、钢筋网有8种扎法
二、钢筋绑扎方法
钢筋绑扣方法按稳固、顺垫等操作要求共分若干种,最常用一面顺扣绑扎方法。
1、一面顺扣绑扎法。
(1)绑扎时先将钢丝扣穿套钢筋交叉点,接着用钢筋钩钩住钢丝弯成圆圈的一端,旋转钢筋钩,一般旋1.5~2.5转即可。
(2)操作时,扎扣要短,才能少转快扎。
(3)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绑点牢靠,适用于钢筋网、骨架各个部位的绑扎。
2、其他扎扣方法。
(1)钢筋绑扎除一面顺扣操作法之外,还有十字花扣、反十字花扣、缠扣、兜扣、兜扣加缠、套扣等,这些方法主要根据绑扎部位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其中,十字花扣、兜扣适用于平板钢筋网和箍筋处绑扎;
缠扣主要用于混凝土墙体和柱子箍筋的绑扎;
反十字花扣、兜扣加缠适用于梁的架立钢筋和箍筋的绑扎;套扣适用于箍筋与主筋的绑扎点处。
Ⅵ 钢筋的绑扎方法是什么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1)墙
①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②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③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④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
⑤外墙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洞边加筋详见施工图。墙、柱内预留钢筋做防雷接地引线,应焊成通路。其位置、数量及做法详见安装施工图,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水电安装的预埋,土建必须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
(2)梁与板
①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②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一中跨度)。
⑥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Ⅶ 钢筋的绑扎方式有哪些
钢筋的连接方式分为绑扎、机械连接(套筒式挤压机械连接、滚压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锥螺纹机械连接)、焊接(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电弧焊等)
上下柱的钢筋宜采用焊接,当钢筋直径在22MM以内时,也可以采用搭接。。
钢筋采用焊接可以节约钢材,改善结构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工艺要求较高。。它的反面应该就是绑扎的优缺点。。
钢筋机械连接的优点 冷挤压 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中度高,钢筋连接质量优于母材的力学性能,连接速度快,安全可靠,无明火作业,无着火隐患,不污染环境,实现文明施工等优点。
Ⅷ 钢筋绑扎有几种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一面顺扣法、十字花扣、反十字扣、兜扣、反十字缠扣、兜扣加缠、套扣等。
绑十字扣的方法如下:
裹住下面钢筋后,两个绑线端交叉后,从上层钢筋的另一侧返上来,最后用钢筋钩旋转扭紧。
绑扎(Binding)是建筑施工初期对钢筋结构的编扎,便于更好的、安全的施工。
Ⅸ 钢筋的绑扎有几种方法分别是怎样的
钢筋绑扎有4种方法,具体如下:
一、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
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二、楼梯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划位置线→ 绑梯板底主筋→绑梯板负筋筋
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4、底板筋绑完,再绑扎梯板负筋钢筋。主筋、负筋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柱子钢筋绑扎工艺
1、 工艺流程:竖向受力筋连接→画箍筋间距线→套柱箍筋→绑箍筋
2、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四、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画箍筋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9)绑扎方法有哪些吊升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前的质量验收:
1、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是否正确。
2、检查墙柱钢筋上的混凝土浮浆或其他污染是否清理干净。
3、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出柱(暗柱)、门窗洞口、地梁、墙的外皮尺寸线及轴线控制线。
4、根据弹线,检查钢筋是否有偏位现象,若有偏位距离小于钢筋直径d,将偏位钢筋按图所示调整到正确位置,若偏位大于钢精直径d,则需报设计处理。
5、检查墙柱竖向钢筋露出部分接头相错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6、逐个检查钢筋电渣压力焊和钢筋直螺纹的接头质量,若发现有不合格接头,切掉重焊。
Ⅹ 钢筋混凝土盖梁钢筋绑扎程序及方法有哪些
⑴在盖梁两侧安装悬吊梁立柱,立柱顶设可调顶托。
⑵片钛钢筋骨架就位,在内架下垫以方木以免损坏模板,并将内架临时固定以防倾倒。
⑶将横梁穿过骨架并支撑于悬吊梁立柱上。
⑷旋紧顶托,横梁吊起骨架,使其距模板距离不小于200mm。
⑸按图示尺寸调整骨架间距,安装主筋及箍筋并对所有交叉点进行绑扎。
⑹安装梁底保护层垫块并将钢筋落于底模上。
⑺绑扎腰筋及其他构造筋。
⑻安装侧模保护层垫块,安装抗震墩钢筋或抗震锚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