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榜样示范法(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
3、实践锻炼法(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4、情境陶冶法(环境、艺术、人格陶冶);
5、品德评价法;
6、自我教育法。
B. 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方法:一种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以理服人,正面启发引导和注意实际锻炼的方法;另一种是以压服为主,搞强迫命令,以力服人的教育方法。我们要进行真正的德育,就只能采用说服为主的教育方法,绝不能运用压服的方法。
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
C. 德育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德育方法,是为进行德育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在现代德育工作中应着重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榜样示范法
一般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有以下几种:
(1)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是学生最敬仰、热爱的榜样,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2)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对学生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同学中的好人好事,优秀典型,是教育学生最有感召力、说服力的榜样。
(4)伟大的历史人物和文艺典型形象。
2、品德评价法
这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的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发展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方式:(1)表扬与奖励(2)批评与惩罚(3)评比(4)操作评定。运用品德评价法的要求:(1)要使学生不仅成为评价的对象而且成为评价的主体。(2)品德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3)要贯彻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方法。
3.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三种方式。
4.实践锻炼法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更具主动性。
D. 方法论意义上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启发法 ,承认人性的善良或道德教育在人性上是可能的,认为道德教育只有在具备一
定的主体接受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2、塑造法 ,这一方法更强调道德教育对个体道德成长的积极作用。
3、雕琢法,这一方法强调道德教育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扬长避短地进行教育,道德教育要
由小处着眼,次第进行。
4、树人法,这一方法强调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精神人格的整体培育活动,是一个需要日积
月累、精心照看的工作。
5、系统或综合法,这一方法强调对各种德育方法理念的综合协同。
(4)德育方法有哪些基本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情感在品德形成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情通则理达”,要求教育者要善于以自己充沛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去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思想上的波澜,从而转化为他们内心的信念,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说服教育要坚持民主、平等、和蔼、诚恳的待人态度,循循善诱,广开言路,坦诚相见,不“扣帽子”、“楸辫子”、“小题大做”,也不讽刺、挖苦,盛气凌人,以权压人,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良好氛围中心悦诚服的接受意见。
E. 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德育原则
(重点指数:4星,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方向性原则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长善救失原则(又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马卡连柯平行管理的思想)
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灵活施教原则)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德育方法
(重点指数:4星,常考题型:选择题)
说服教育法
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指导实践法(又称实际锻炼法)
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
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品德评价法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又称个人修养法)
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
F. 我国德育的方法主要有六种:____、榜样教育法、____、自我教育法____、____。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自我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G.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讲解、谈话、报告、讨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参观、调查、访问等)。说服的方法运用很广,其他德育方法都需要综合运用说服发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H. 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一、榜样激励法
通过优秀人物、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模范事迹来影响学生。例如向学生讲述雷锋、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都崇拜英雄、善于模仿,用真实的实例来教育学生更能感染激励学生,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真诚说教法
意思品德教育课为主阵地,通过课堂讲授,对学生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确善恶是非标准,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
三、实践锻炼法
让学生参与学校、社会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到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良好品格。
四、思维训练法
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五、情感陶冶法
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方法。
六、理想激励法
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从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七、行为训练法
通过道德实践和奖励、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八、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I. 德育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所以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需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积极向上。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的发展。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2)榜样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J. ★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德育的新方法哪些方面
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践锻炼。
(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
(6)品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