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汉语中表示比较的方法 详细点的
层进、对比、 类比、作比较
⑵ 如何提高汉语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认清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
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
就职业而言,现代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口才:对政治家和外交家来说,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是基本的素质;商业工作者推销商品、招徕顾客,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这都需要口才。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具有口才天赋的人能把平淡的话题讲得非常吸引人,而口笨嘴拙的人就算他讲的话题内容很好,人们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有些建议,口才好的人一说就通过了,而口才不好的人即使说很多次还是无法获得通过。
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在我们这样努力去做而不断进步时,便会发觉:真正的自我正在人们心目中塑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形象,产生前所未有的震击。
总之,语言能力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我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
二、测试自己的语商
语商( LQ )是指一个人学习、认识和掌握运用语言能力的商数。具体地说,它是指一个人语言的思辨能力、说话的表达能力和在语言交流中的应变能力。
语言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技能。虽然有遗传基因或脑部构造异常而存在着语能优势或语能残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花费时间和学习需求的不同,我们获得语商能力的快慢和高低也是不同的。这就表明人的语商能力主要还是依赖在后天的语言训练和语言交流中得到强化和提升。
语言是人类分布最广泛、最平均的一种能力。在人的各种智力中,语言智力被列为第一种智力。事实表明:语言在人的一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人们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以为语言只是一种沟通工具,必须要熟练地掌握它、使用它。实际上,这种认识仅仅是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的。从语言和“说话人”的关系这层意思来看,语言是个“多媒体”——既可作为工具,同时也是心智能力的一种反映。例如,同样是说话,同样要表达一种意思,有的人会“妙语连珠”,而有的人却“词不达意”?这就是心智能力的差异。假如一个人其他方面的能力很优秀,同时他的语商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那么他一定会更优秀。语商不但可以使人用大脑思考问题,还可以随时用语言表达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说话时用语准确,修辞得体,语音优美,那我们从事各项工作会更加游刃有余,事业就会更加成功,人生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人们的语言交流和人际沟通能力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显得更加重要,语商将给我们带来新的生存机遇和人的质量全方位提升。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语言世界中,语言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生存能力,语言交流的水平高低就是语商能力的高低。通过进行下面的测试,我们会对自己的语商能力有所把握。
第四章 大脑各种潜能的开发技巧(一)
第21节 语言潜能的开发技巧(2)
测试一
检测内容
1.你觉得会说话对人一生的影响:
A.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2.你和很多人在一起交谈时,你会:
A.有时插上几句。
B.让别人说,自己只是旁听者。
C.善用言谈来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
3.在公共场合,你的表现是:
A.很善于言辞。
B.不善言辞。
C.羞于言谈。
4.假如一个依赖性很强的朋友,打电话与你聊天,而你没有时间陪他的时候,你会:
A.问他是否有重要事,如没有,回头再打给他。
B.告诉他你很忙,不能和他聊天。
C.不接电话。
5.因为一次语言失误,在同事间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你会:
A.一样的多说话。
B.以良好言行尽力寻找机会挽回影响。
C.害怕说话。
6.有人告诉你某某说过你的坏话,你会:
A.处处提防他。
B.也说他的坏话。
C.主动与他交谈。
7.在朋友的生日宴会上,你结识了朋友的同学,当你再次看见他时:
A.匆匆打个招呼就过去了。
B.一张口就叫出他的名字,并热情地与之交谈。
C.聊了几句,并留下新的联系方式。
8.你说话被别人误解后,你会:
A.多给予谅解。
B.忽略这个问题。
C.不再搭理人。
计分标准
1.选A,2分,选B,1分,选C,0分。
2.选A,1分,选B,0分,选C,2分。
3.选A,2分,选B,1分,选C,0分。
4.选A,2分,选B,1分,选C,0分。
5.选A,0分,选B,2分,选C,1分。
6.选A,1分,选B,0分,选C,2分。
7.选A,0分,选B,2分,选C,1分。
8.选A,2分,选B,1分,选C,0分。
测试分析
得分在0~5分之间,表明你的语商较低,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还很欠缺。如果你的性格太内向,这会阻碍你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你应该尽力改变这种状况,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多与外界人接触,寻找一些与别人言语交流的机会,努力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只有这样,你才有希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得分在6~11 分之间,表明你的语商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一般,如果再加把劲儿,你就可以很自如地与人交流了。提高你的语言能力的法宝是主动出击,这样可以使你在语言交流中赢得主动权,你的语商能力自然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得分在12 ~16分之间,表明你的语商很高,你清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支持别人,不论同事还是朋友,上级还是下级,你都能和他们保持良好的言谈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炫耀自己的这种沟通和交流能力,那样,会被人认为你是故意讨好别人,是十分虚伪的表现。尤其是对那种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更要十分注意,要做到用你的真诚去打动别人,只有这样,你才能长久地维持你的好人缘,你的语商才能表现得更高。
接下来,还有一个小测试,接着做。
第四章 大脑各种潜能的开发技巧(一)
第22节 语言潜能的开发技巧(3)
测试二
测试内容:
如果你的话说到一半,有人打断你的话,并转移话题,你会:
A.不说了。
B.跟对方抢着说。
C.请对方不要插话。
D.等他(她)说完,再接下去说。
测试结果:
选A。
表明你的语商能力太低。当说到一半就被人打断,可能会让你觉得这是非常不尊重你的表现。你感到受这样的“待遇”很没面子,但是,你也不会立刻与他争执,你尽可能地把没有说完的话吞下去,并且希望大家不要注意到你,就当作你没讲。你此时的语商指数:*
选B。
表明你的语商能力偏低。你的性格比较急躁,不能容忍别人在这个时候打断你的话,一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你会马上“以牙还牙”。这种个性在人际交往中,似乎不会吃亏,但是总会给人锋芒毕露的感觉,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另外,这种个性在与人交谈中也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建议你加强训练,迅速提高你的语商。你此时的语商指数:**
选C。
表明你的语商能力良好。但是不足之处是在你说话的时候所表现的气势凌人,不允许别人插嘴或打断,否则你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你会当面警告对方,让对方尊重你的发言权。你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你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任何事情,不许别人干涉。一旦有人干涉你,你会毫不客气地纠正。你这种语言行为表明你很自信,也有十足的勇气和实力,但是却很容易和对方发生冲突,你不妨对此多加留意。你此时的语商指数:***
选D。
表明你的语商能力很高,而且你也会很好地处理你与别人之间的任何冲突。你属于那种话不说完,心里就不舒服的人。如果有人不尊重你,并打断你的话,你也不会生气,你会耐心地等对方把话说完,再接下去说。看得出,你是一个很沉得住气的人,既可以避免话没讲完的尴尬,还能给对方一个教训。你此时的语商指数:****
通过上面的测试,相信我们已对自己的语商有所了解,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们还将学到怎样提高语商的很多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 大脑各种潜能的开发技巧(一)
第23节 语言潜能的开发技巧(4)
三、迅速提高语商
语商高的人知识广泛、头脑灵活、判断力强、信心十足,说话富有磁性而有吸引力,同时,他们还能在各种谈话场合中,得心应手,滔滔不绝,赢得别人的尊敬和赞扬。如果读者朋友在上面的测试中,表现不是很好,但很想在各种谈话场合中,利用自己的言谈来赢得别人的尊敬和赞扬,就要记住和做到以下九点。
(1)说话时不应用俗语。常用俗语会妨碍你在语言方面的自如运用。
(2)要做到尽量多用数字。说话时多用数字,语言会更加生动,说服力强,自己也会更加自信。
(3)多看电视。电视是最感性的语言来源,但要注意:不要只看电视剧,而应该多看那些咨询性及访谈性节目,这样能让你更好地学习别人的交谈技巧。
(4)训练目标感。说话要有的放矢,这就好像走路一样,要有方向性的选择,这种“选择”可以使你在说话中避免漫无边际的东拉西扯。
(5)学一些新语言。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经常学习和吸收一些新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丰富你的语言词汇。
(6)培养探究精神。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建议你努力做到: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并不断探索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做什么事都要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7)训练判断力。这种能力对于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与别人交谈时,如果你判断失误,就可能做出意思相反的回答,这就很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会越来越深。
(8)多说有力量的话。有力量的话就是指说话时能够直截了当,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比如:你最好不要说“我看……”“我想……”,而应该尽量说“我认为……”这样你的说话才够力量。
(9)多与人交谈。你不妨尝试扩大你的社交圈子,不断增加你的说话机会,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你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四、提高语商应具备六大能力
要想提高自己的语商,成为语商很高的语言天才,还应具有以下六大能力。
1.听的能力
听是说的基础。要想会说,建立你养成爱听、多听、会听的好习惯,如多听新闻、听演讲、听别人说话等,这样你就可以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合、提炼,就会形成语言智慧的丰富源泉。培养听的能力,为培养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看的能力
多看可以为多说提供素材和示范。你可以看电影、书报、电视中语言交谈多的节目,还可以看现实生活中各种生动而感人的场景。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你学习其他人的说话方式、技巧和内容。特别是那些影视、戏剧、书报中人物的对话,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以为你学习说话提供范例。
3.背的能力
背诵不但可以强化记忆,还能训练你形成良好的语感。不妨建议你尝试着多背诗词、格言、谚语等,它们的内涵丰富、文字优美。如果你背的多了,不仅会在情感上受到滋润、熏陶,还可以慢慢形成自己正确而生动的语言。
4.想的能力
想是让思维条理化的必由之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说,而是不会想,想不明白也就说不清楚。在说一件事、介绍一个人之前,建议你认真想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想一想人物的外貌、特征等。有了比较条理化的思维,你才会让自己的语言更加条理化。
5.编的能力
会编善说是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标志。建议你养成善于编写的好习惯,这对提高你的语言思考和说话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6.说的能力
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只有多说,你的语商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第四章 大脑各种潜能的开发技巧(一)
第24节 语言潜能的开发技巧(5)
五、浓缩的才是更好的
要使说话简短、写作精炼,就要学会浓缩。浓缩就是语言的提炼,浓缩的语言是语言的精华。
几百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一群聪明的臣子,交待了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
这群聪明人离开老国王以后,便开始了艰苦的工作。他们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完成了一部十二卷的巨着。他们将《智慧录》交给老国王看,他看了后说:“各位大臣,我深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担心没有人会去读完它,再把它浓缩一下吧!” 这群聪明人又经过长期的努力工作,删减了很多内容,最后完成了一卷书。可老国王依然认为太长了,命令他们继续浓缩。
这群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一页、一段,最后浓缩成一句话。当老国王看到这句话时很高兴,说:“各位大臣,这才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各地的人只要知道这个真理,我们一直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了。”
这句经典的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告诫人们:即使是满足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必须自己去做;即使你的祖辈、父辈能为你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自己去做。否则,你就只能坐吃山空。
六、拓展语商的四个策略
要想迅速而高效的拓展你的语商,建议你遵循“四要四不要”的策略。
1.要实在,不要花言巧语
说话和办事一样,都讲究实在,不要一味追求使用华丽的词藻来装饰,更不要哗众取宠。
2.要通俗,不要故作姿态
说话要避免深奥,尽量使用大众化的语言,像俗语、歇后语、幽默笑话等,这样,你办起事来可能会事半功倍。
3.要简明,不要模糊不清
说话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要长篇大论、言之无物,这样,别人会听不懂你说的话。
4.要谦虚,不要“摆架子”
假如你在言语中有“摆架子”的表现,倾听的人会十分反感。这样,你不但达不到说话的目的,还会影响听话人的情绪。希望你能牢记:谦虚是说话人的美德。
以上四点是从整体的语言表达上归纳出来的关于说话的一些通用方法,它们对拓展你的语商是很有帮助的。
⑶ 汉语有几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顶针、联珠)。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
⑷ 汉语运用当中最具效果与美感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1、记叙(叙述)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我认为,最具效果与美感的应该是描写,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⑸ 汉语里表示强调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正常语序的句子,朗读时表达强调是用停顿和重读表示,单是书面形式本身是看不出强调的。那么书面表达中如何进行“强调”呢?
一靠语序变化,二靠使用虚词,三靠运用标点,四靠使用代词复指,五靠单独成段。
靠语序变化达到强调,又有两种情况。什么放在前面,就是强调什么;
强调什么,就把什么放在前面说。如谓语在前就是强调谓语部分的内容。如“怎么啦,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又如“我们洗完了衣服”一句,如果要强调“衣服”如何如何,就把“衣服”提到句首,以它为陈述对象,说成“衣服我们洗完了”。又如《包身工》:“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个句子里,因为“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三个短语被提前,就强调突出了包身工被奴役的形象,说明她们生活的紧张、忙乱、劳累和穷苦,如果改成一般正常语序的句子,就看不出来了。另一种是强调什么,就把什么放到最后说;放在句尾的内容,正是要强调的对象。比如,《祝福》中描写祥林嫂“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柱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个句子中的“空的”和“下端开了裂”两个短语分别是“破碗”和“竹竿”的定语,应该置于中心语之前,现在挪到句尾,反而得到了突出和强调,使人对祥林嫂流落街头乞讨无门的惨景有了更鲜明的印象。复句中也有这类现象,比如因果复句,在“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句里,强调的是果句,如果改为“之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是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一句因句挪后强调的就是原因了。条件复句,假设复句也是这样。再看下面的试题:阅读后按要求作答。百货大楼将于元月1日上午10时举行开奖仪式。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电视台已决定进行现场直播。百货大楼这次开奖仪式,开出的是金奖。把以上三句合成一个单句来表达,不能改变原意,不得增减成分。
A.强调这次开奖重要,该怎样表达?————————————————
B.强调要及时了解开奖情况,该怎样表达?——————————————————
这道题就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单句变复句了,除了不能改变原意,不得添减成分外,它还要求表达命题人所指定的强调重点。其实我们只要比较一下三句所传达的三个信息,就会发现足以体现这次开奖重要的就是“开出的是金奖”这一信息,它是本质的,其他两个信息无论是开奖时间还是电视台直播均是非本质的。只要调整语序,将“将开出金奖”这个信息放到句末说即可。
故A答案为:元月1日上午10时,电视台现场直播的百货大楼的开奖仪式将开出金奖。如强调要及时了解情况,关键是两个信息———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渠道。将这两个信息放到后面说即可。
故B答案为:百货大楼的金奖开奖仪式,元月1日电视台将于上午10时进行现场直播。不同的句尾决定了不同的强调重点。再看一例:比较下列这组句子,然后分辨它们的着眼点。
①我走进会场,正中悬挂着大红横幅,两侧缀着金黄的流苏,四壁张贴着标语。
②我走进会场,大红横幅挂在正中,金黄的流苏缀在两侧,标语张贴在四壁。
在A、B、C、D四项中,分别选出与上述两句衔接最妥当的项。
A.会场布置得相当大方
B.会议即将开始
C.会议刚刚开始
D.布置会场的工作做得细致周到
与①句衔接的是;与②句衔接的是。B、C两项均属于时间方面的内容,与会场布置无关,故能很快排除。剩下的两项就颇费周折了,其实只要将题干中的两句紧缩一下,①句说的是“什么位置挂(缀、贴)着什么东西”,句尾指的是实物;②句说的是“什么东西挂(缀、贴)在什么位置”,句尾指的是位置。①句强调挂(缀、贴)的是“横幅”、流苏”、“标语”一类一般饰物,而不是其他什么奢华物品,自然只能A项与之衔接;②句强调这些东西分别挂(缀、贴)在什么位置都是经过了一番认真的考虑,而不是随意安上去的,与之衔接的自然就只能是D项了。除了利用语序变化,汉语还常常使用虚词表达不同的强调重点。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题干的四个句子实际上只是一句话“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区别是在不同的位置分别加了一个“是”字。这个“是”显然不是判断动词“是”。因为判断动词“是”充当谓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固定的,不可随便移动;并且判断动词“是”是不能省去的,省去句子便不通。而上述四句中的“是”可以省去,基本意思不变,位置又很灵活,显然它是语气副词“是”,这个“是”加在谁前面就强调谁。
据此,句①强调的是“给我”,是受话人;句②强调的是“在家里”,是地点;句③强调的是“上午”,是时间;句④强调的是“打了一次电话”,是“打电话”这件事。故答案为C项。复句也有使用虚词以示强调的,比如属于偏正复句的递进复句和转折复句等,表达的重点均在后一部分,前者用“而且”,后者用“但是”、“然而”等,都是在前面加虚词表示强调的重点。适当加标点,也是汉语表达强调的一种手段。比如“想,要靠做来证明;做,要靠想来指导”,两个分句的主语之后加逗号停顿,就显然起到了强调主语的作用;把两个逗号去掉,句意不变,但强调的重点就看不出来了。再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这个句子一连加了三个逗号,几乎到了一词一顿的地步,除了表达沉痛的语气需要外,不也是为了强调吗?这个句子的陈述对象得到强调,还有一个原因是“她”与“刘和珍君”组成了复指短语。使用代词组成复指短语,也是汉语表达强调的手段之一。试比较“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与“时间,这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哪一句的陈述对象“时间”得到了强调,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此外,行文中某些句子另起一行,单独成段,以示重要。这也是强调的一种方式,被经常运用。
⑹ 汉语高级词汇有哪些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分为六级分别是:HSK一级、HSK二级、HSK三级、HSK四级、HSK五级、HSK六级。 HSK(一级)主要面向按每周2-3课时进度学习汉语一个学期(半学年),掌握150个最常用词语和相关语法知识的考生。通过HSK(一级)的考生可以理解并使用一些非常简单的汉语词语和句子,满足具体的交际需求,具备进一步学习汉语的能力。 HSK(二级)主要面向按每周2-3课时进度学习汉语两个学期(一学年),掌握300个最常用词语和相关语法知识的考生。通过HSK(二级)的考生可以用汉语就熟悉的日常话题进行简单而直接的交流,达到初级汉语优等水平。 HSK(三级)主要面向按每周2-3课时进度学习汉语三个学期(一个半学年),掌握600个最常用词语和相关语法知识的考生。通过HSK(三级)的考生可以用汉语完成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基本交际任务,在中国旅游时,可应对遇到的大部分交际任务。 HSK(四级)主要面向按每周2-4课时进度学习汉语四个学期(两学年),掌握1200个常用词语的考生。通过HSK(四级)的考生可以用汉语就较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 HSK(五级)主要面向按每周2-4课时进度学习汉语两年以上,掌握2500个常用词语的考生。通过HSK(五级)的考生可以阅读汉语报刊杂志,欣赏汉语影视节目,用汉语进行较为完整的演讲。 HSK(六级)主要面向掌握5000及5000以上常用词语的考生。通过HSK(六级)的考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听到或读到的汉语信息,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用汉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拓展资料 汉语水平考试(简称HSK)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 HSK由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设计研制,包括基础汉语水平考试〔简写为HSK(基础)〕,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简写为HSK(初、中等)和高等汉语水平考试〔简写为HSK(高等)〕。 HSK每年定期在中国国内和海外举办,凡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中国教育部设立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全权领导汉语水平考试,并颁发汉语水平证书。
⑺ 汉语高级水平成语
成语无所谓高下
不能说知道的人多了便是低级成语
知道的人少便是高级成语
有些成语大家不太常用
通常,我们把这一类成语称之为“生僻成语”
1.搜索枯肠: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枯窘。形容写作思路贫乏及极力冥思苦想竭力思考的样子。
2.噬脐莫及: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追悔莫及)。出自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3.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出自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4. 佶屈聱牙: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句子读起来不顺口。出自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佶屈聱牙。”
5. 裒(póu)多益寡:削减多余,用来增补不足。比喻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出自《周易》:“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6. 裒凶鞠顽:除掉凶狠,制止贪婪。出自柳宗元《奉平淮夷雅表》:“裒凶鞠顽,锋猬斧螗,赤子匍匐,厥父是亢。”
7. 折冲尊俎: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
8. 继晷(guǐ)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出自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9.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片羽毛。古代传说,吉光是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逑,入水不濡。
10. 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1. 葵藿(huò)倾阳: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12. 恫疑虚喝: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出自《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13. 克绍箕裘:克:能够;绍:继承;箕:扬米去糠的竹器,或者畚箕之类的东西;裘:冶铁用来鼓气的风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出自《礼记•学记》。
14. 诪(zhōu)张为幻:诪张:欺诳。以欺骗迷惑别人。出自《尚书•无逸》。
15. 坠茵落溷(hùn):花朵飘落,或坠在席垫上,或落在粪坑里。比喻境遇的不同,取决于偶然的机遇。出自《梁书•儒林传•范缜传》。
16. 袂云汗雨:形容行人之多。出自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九》。
17. 抵死谩生:谩:谎骗。形容殚智竭虑,绞尽脑汁。出自《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18. 硁(kēng)硁之愚: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出自《论语•宪问》。
19. 冁(chǎn)然而笑:高兴地笑起来。出自《庄子•达生》。
20. 形槁心灰: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21. 艴(fú)然不悦:非常生气。艴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22. 龟冷搘(zhī)床: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出自《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
23. 餐云卧石: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出自袁宏道《隆中偶述》:“始知伊吕萧曹辈,不及餐云卧石人。”
24. 甘棠遗爱: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出自《诗经•周南》。
25. 载鬼一车:载:装载。装了一车鬼。形容十分荒诞离奇。出自《周易》。
26. 篝火狐鸣: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胜、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27. 伐功矜能: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28. 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
29. 暮夜无知:黑夜无人知晓。出自《后汉书》。
30. 管窥蠡测: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出自《汉书•东方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