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fenton试剂怎么配置
fenton试剂配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Fe2+和H2O2的混合溶液,Fe2+一般以硫酸亚铁配制度,H2O2用30%的双氧水配制。
根据要处理水量的COD浓度不同往专往配制fenton试剂中Fe2+和H2O2的量都是变化的,这个没有固定,属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根据水的COD浓度配制,fenton试剂中Fe2+和H2O2的量都是变化的,不固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亚铁起的是催化剂作用,本身是很少投加的。
COD:H2O2(质量比)=1:2,H2O2:Fe2+=4-8:1(摩尔比)
如果要缩短反应时间建议增加亚铁量,增加过氧化氢的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OD去除率,缓慢滴加过氧化氢或分浓度梯度投加过氧化氢会提高效果(但还是以实验为准,这个实验我们有做过,会提高);
使用无水硫酸亚铁和七水硫酸亚铁主要就是投量的问题了,按比例,按分子量计算。
fenton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
(1)试剂配置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的结合即为Fenton试剂,其中Fe2+离子主要是作为同质催化剂,而H2O2则起氧化作用。
Fenton试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特别适用于某些难生物降解的或对生物有毒性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上,所以Fenton氧化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过氧化氢与催化剂Fe2+构成的氧化体系通常称为Fenton试剂。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能产生两种活泼的氢氧自由基,从而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氧化。
Ⅱ 求高中阶段所有生物实验用到的试剂的配制方法
1、斐林试剂
试剂A:将34.5克结晶硫酸铜溶于500亳升水中,加0.5亳升硫酸,混合均匀。
试剂B:将125克氢氧化钠和137克酒石酸钾钠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贮于带橡皮塞的瓶中)
※临用时试剂A与试剂B等量混合
2、双缩脲试剂
试剂A:10%氢氧化钠 试剂B:1%硫酸铜
3、苏丹Ⅲ试剂
0.1克苏丹Ⅲ溶于20毫升95%酒精中,因脂肪可溶于酒精中,因此染色脂肪不得超过10分钟。
4、二苯胺试剂:
将1克二苯胺溶液于100ML冰醋酸中,再加2.75毫升浓硫酸(置冰箱中可保存根6个月,使用前在室温下摇匀)。
5、苔黑酚——乙醇溶液(用于RNA的鉴定)
溶解6克苔黑酚于是100毫升95%乙醇中,(可在冰箱中保存1个月)
6、班氏试剂:
溶85克柠檬酸钠及50克无水碳酸钠于400毫升水中。另溶8.5克硫酸铜于500毫升热水中。将硫酸铜溶液缓缓倾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此混合液可长期使用。
7、茜红染料
将0.1克茜红溶于100ML蒸馏水中
8、酵母亮甲酚蓝
将10ML水放入烧杯中,滴加足够的1%亮甲酚蓝水溶液 至深蓝色为止。将1/4茶匙干酵母溶于此水中。搅拌并煮沸,用前冷却。
9、醋酸洋红染液
冰醋酸45ML+55ML蒸馏水+0.5克洋红
先将洋红溶于蒸馏水中,再加入冰醋酸充分摇匀后,加热煮沸 10分钟,待冷却后,即可使用。
10、有丝分裂细胞解离液
38%盐酸和95%酒精按1:1的比例配成解离液。
11、有丝分裂细胞染液
医用紫药水和蒸馏水按1:16的比例混合 配成染色液。
12、吲哚酚试剂(用于VC的鉴定)
将 0.1克吲哚酚粉未溶于是100ML水中。
13、卡诺氏固定液(用于细胞有丝分裂根尖的固定)
酒精:冰醋酸=3:1(体积比)
14、20%肝脏研磨液
1份肝脏4份水。用剪子迅速将肝脏剪碎,先加少量的水研研磨,用剩余的水冲洗。
Ⅲ 革兰氏染色法中试剂怎样配制
其配制方法如下:
(1)结晶紫液:结晶紫乙醇饱和液(结晶紫2g溶于20mL95%乙醇中)20mL,1%草酸铵水溶液80mL 将两液混匀置24h后过滤即成。
(2)卢戈氏碘液:碘0.33g,碘化钾0.66g,蒸馏水100mL。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加入碘使之完全溶解,再加蒸馏水至100mL即成。配成后贮于棕色瓶内备用,如变为黄色即不能使用。
(3)95%乙醇:用于脱色,脱色后可选用以下(4)复染即可。
(4)番红溶液:番红O2.5g, 95%乙醇100mL,溶解后可贮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用时取20mL与80mL蒸馏水混匀即可。
Ⅳ 碘试剂配制的具体方法
配制方法:
方法一:
称取0.18g预先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三氧化二砷,置于碘量瓶中,加6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mol/L]溶解,加50mL水,加2滴酚酞指示剂(10g/L)
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 H2SO4)=1mol/L)]滴定至溶液无色,加3g碳酸氢钠及2mL淀粉指示剂(10g/L),用配制好的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蓝色,同时做空白对照。
方法二:
量取35.00mL—40.00mL配制好的碘标准滴定溶液,置于碘量瓶中,加150mL水(15—20℃),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滴定,近终点时,加2mL淀粉指示剂(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同时做空白试验。取250mL水(15—20℃),加0.05mL——0.20mL配制好的碘标准溶液和2mL淀粉指示剂(10g/L),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4)试剂配置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碘试剂保存注意事项:
1.不用时紧锁,并保持干燥。
2.贮存于阴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3.并保持在摄氏15-25度之间。
碘试剂应急处理
1.清洗污染区
2.清理废弃物
3.避免此物质直接排入下水道管道
4. 以液体吸收剂吸取此污染物质
Ⅳ 托伦试剂怎么配置
托伦试剂即银氨溶液,为弱氧化剂,可用来检验和定量的测定有机物中含有的醛基,且不受酮的干扰。化学式:Ag(NH3)2OH。配置方法:1.准备试管: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NaOH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2.配置溶液:在洗净试管中,注入1mL AgNO3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诚心为你解答,给个好评吧亲,谢谢啦
Ⅵ 配制一般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
-1
表示其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
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
-1
k
2
cr
2
o
7
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
2
cr
2
o
7
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
-3
mol·l
-1
标准铁溶液。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2
mol·l
-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3
mol·l
-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
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
-1
浓度。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所要标定溶液的体积,如要参加浓度计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准确操作,不能马虎。
(二)
一般溶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采用1∶1(即1+1)、1∶2(即1+2)等体积比表示浓度。例如1∶1
h
2
so
4
溶液,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h
2
so
4
,与1份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又如1∶3
hcl,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盐酸与三份体积的水混匀。
配制溶液时,应根据对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在那一级天平上称量;记录时应记准至几位有效数字;配制好的溶液选择什么样的容器等。该准确时就应该很严格;允许误差大些的就可以不那么严格。这些“量”的概念要很明确,否则就会导致错误。如配制0.1mol·l
-1
na
2
s
2
o
3
溶液需在台秤上称25g固体试剂,如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剂,反而是不必要的。配制及保存溶液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经常并大量用的溶液,可先配制浓度约大10倍的储备液,使用时取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可。
2.易侵蚀或腐蚀玻璃的溶液,不能盛放在玻璃瓶内,如含氟的盐类(如naf、nh
4
f、nh
4
hf
2
)、苛性碱等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3.易挥发、易分解的试剂及溶液,如i
2
、kmno
4
、h
2
o
2
、agno
3
、h
2
c
2
o
4
、na
2
s
2
o
3
、ticl
3
、氨水、br
2
水、ccl
4
、chcl
3
、丙酮、乙醚、乙醇等溶液及有机溶剂等均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好放在暗处阴凉地方,避免光的照射。
4.配制溶液时,要合理选择试剂的级别,不许超规格使用试剂,以免造成浪费。
5.配好的溶液盛装在试剂瓶中,应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名称以及配制日期。
Ⅶ 溶液的配制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该如何配置
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
-1
表示其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
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
-1
k
2
cr
2
o
7
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
2
cr
2
o
7
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
-3
mol·l
-1
标准铁溶液。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2
mol·l
-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3
mol·l
-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
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
-1
浓度。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所要标定溶液的体积,如要参加浓度计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准确操作,不能马虎。
(二)
一般溶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采用1∶1(即1+1)、1∶2(即1+2)等体积比表示浓度。例如1∶1
h
2
so
4
溶液,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h
2
so
4
,与1份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又如1∶3
hcl,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盐酸与三份体积的水混匀。
配制溶液时,应根据对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在那一级天平上称量;记录时应记准至几位有效数字;配制好的溶液选择什么样的容器等。该准确时就应该很严格;允许误差大些的就可以不那么严格。这些“量”的概念要很明确,否则就会导致错误。如配制0.1mol·l
-1
na
2
s
2
o
3
溶液需在台秤上称25g固体试剂,如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剂,反而是不必要的。配制及保存溶液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经常并大量用的溶液,可先配制浓度约大10倍的储备液,使用时取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可。
2.易侵蚀或腐蚀玻璃的溶液,不能盛放在玻璃瓶内,如含氟的盐类(如naf、nh
4
f、nh
4
hf
2
)、苛性碱等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3.易挥发、易分解的试剂及溶液,如i
2
、kmno
4
、h
2
o
2
、agno
3
、h
2
c
2
o
4
、na
2
s
2
o
3
、ticl
3
、氨水、br
2
水、ccl
4
、chcl
3
、丙酮、乙醚、乙醇等溶液及有机溶剂等均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好放在暗处阴凉地方,避免光的照射。
4.配制溶液时,要合理选择试剂的级别,不许超规格使用试剂,以免造成浪费。
5.配好的溶液盛装在试剂瓶中,应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名称以及配制日期。
Ⅷ 常用化学实验试剂的配制与应用有哪些
楼主你好:
一、通用试剂
1、碘试剂
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1)碘蒸气 预先将盛有碘结晶的小杯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使容器空间被碘蒸气饱和,将薄层置于容器内数分钟即显棕色斑点。有时,于容器中加放一小杯水,增加容器内的湿度,可提高显色的灵敏度。
(2)0.5%碘的氯仿溶液 喷洒试剂,置空气中待过量的碘挥发后,喷1%淀粉溶液,斑点由棕色转为蓝色。
2、硫酸试剂
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5%硫酸乙醇溶液作为色谱显色剂用。喷洒后,置空气中干燥15min,100℃烤至斑点呈色(不同化合物呈不同颜色)。
3、重铬酸钾—硫酸试剂
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5g重铬酸钾溶于l00ml40%硫酸中。喷该试剂后,150℃加热至斑点出现(不同化合物呈不同颜色)。
4、磷钼酸试剂
检查还原性成分。
5%磷钼酸乙醇溶液。喷洒后,120℃加热至呈蓝色斑点。
5、磷钨酸试剂
检查还原性成分
20%磷钨酸乙醇溶液。喷洒后,120℃烘烤,还原性物质呈蓝色斑点。
6、硝酸银—氢氧化铵试剂
检查还原性成分。
溶液I:0.1mol/L硝酸银溶液。溶液Ⅱ:10%氢氧化铵溶液。临用前溶液I和Ⅱ以
1︰5混合。喷洒后105℃加热5~l0min,至深黑色斑点出现。
7、中性高锰酸钾试剂
检查易还原性成分。
0.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后粉红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8、碱性高锰酸钾试剂
检查还原性成分。
溶液I:1%高锰酸钾溶液。溶液Ⅱ:5%碳酸钠溶液。溶液I和Ⅱ等量混合使用,喷洒后,粉红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9、四唑蓝试剂
检查还原性成分。
溶液I:0.5%四唑蓝甲醇溶液。溶液Ⅱ:25%氢氧化钠溶液。临用前两液等量混合。喷洒后,微热或室温放置显紫色斑点。
10、荧光素—溴试剂
检查不饱和化合物。
溶液I:0.1g荧光素溶于l00ml乙醇中。溶液Ⅱ:5g溴溶于l00ml四氯化碳中。先喷洒溶液I,然后将薄层板放入盛有溶液Ⅱ的缸内,黄色斑点出现后,于紫外光灯下检视,红色底板上显黄色荧光斑点。更多质量检测、分析测试、化学计量、标准物质相关技术资料请参考中检所标准品对照品 www.rmhot.com
11.荧光显色试剂
检查一般有机化合物。
(1)0.2%2,7--'氯荧光素乙醇溶液。
(2)0.01%荧光素乙醇溶液。
(3)0.1%桑色素乙醇溶液。
(4)0.05%罗丹明B乙醇溶液。
喷洒任一溶液,不同的化合物在荧光背景上可显黑色或其它荧光斑点。
二、苷类鉴定试剂
1、糖鉴定试剂
(1) -萘酚-硫酸试剂
检查还原糖。
①溶液I:10% —萘酚乙醇溶液。溶液Ⅱ:硫酸。取lml样品的稀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加入溶液I 2~3滴,混匀,沿试管壁缓缓加入少量溶液Ⅱ,二液面交界处产生紫红色环为阳性反应。
②15% —萘酚乙醇溶液21m1、硫酸13ml、乙醇87ml及水8ml混匀后使用。喷洒于薄层板上,100℃烤3~6min,多数糖显蓝色,鼠李糖显橙色,所显颜色于室温可稳定2天~3天。
(2)斐林试剂
检查还原糖。 ‘
溶液I:6.93g结晶硫酸铜溶于l00ml水中。溶液Ⅱ:34.6g酒石酸钾钠、10g氢氧化钠溶于l00ml水中。取lml样品热水提取液,加入4~5滴用时配制的溶液Ⅰ、Ⅱ等量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产生砖红色沉淀为阳性反应。如检查多糖和甙,取lml样品水提液,加入lmll0%盐酸溶液,在沸水浴上加热l0min,过滤,再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按上述方法检查还原糖。
(3)氨性硝酸银试剂
检查还原糖。
硝酸银1g,加水20ml溶解,小心滴加适量氨水,边加边搅拌,至开始产生的沉淀将近全部溶解为止,过滤。取lml样品的水溶液,加入lml试剂,混匀后,40℃微热数分钟,管壁析出银镜或产生黑色沉淀为阳性反应。本试剂也可作为色谱显色剂,喷洒后于110℃加热数分钟,显棕黑色斑点为阳性反应。还原性物质如醛类、邻二酚类等有干扰。
(4)茴香醛-硫酸试剂
检查糖类化合物。
硫酸lml加到含茴香醛0.5ml的乙酸溶液50ml中,需临用前配制。喷洒于薄层板上,105℃加热至显示色斑,不同糖显不同颜色。
(5)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
检查糖类化合物。
苯胺0.93g和邻苯二甲酸1.66g溶于100ml水饱和的正丁醇中。作色谱显色剂用。喷后105℃烤5min,显红棕色斑点。
(6)l,3-二'羟基萘酚-磷酸试剂
检查酮糖、醛糖。
0.2%1,3--'二羟基萘酚乙醇溶液50ml与85%磷酸50ml混合均匀后使用。喷后105℃烤5min~10min,酮糖呈红色,醛糖显淡蓝色。
(7)苯胺-二苯胺-磷酸试剂
检查糖类化合物。
苯胺4ml、二苯胺4g及85%磷酸20ml溶于丙酮200ml中。喷洒于薄层板上,85℃加热10min,不同糖显不同颜色。
(8)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试剂
检查还原糖。
溶液Ⅰ:4%T.T.C甲醇溶液。溶液Ⅱ:4%氢氧化钠溶液。临用时将溶液Ⅰ和Ⅱ等体积混合。喷洒后,100℃加热5~10min,显红色斑点为阳性反应(醛类无干扰)。
(9)三氯化铁-冰醋酸(K.K)试剂
检查 -去氧糖,常用于强心甙。
溶液I:1%三氯化铁溶液0.5ml,加冰醋酸至l00ml。溶液Ⅱ:硫酸。取样品乙醇提取液lml,置试管中,水浴上蒸去乙醇,残渣用0.5ml溶液I溶解,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溶液Ⅱlml,静置分层,上层渐显蓝色,下层显红色或棕色为阳性反应(其颜色随苷元羟基和双键的位置和个数不同而不同)。
(10)占吨氢醇试剂
检查 -去氧糖(常用于强心甙)。
10mg占吨氢醇溶于100ml冰醋酸中,再加入lml硫酸混合。取lml样品,加入试剂lml,置水浴上加热30min,显红色为阳性反应。
(11)Gregg-Gisvold试剂
检查2.6-去氧糖。
溶液I:10%三氯化铁溶液。溶液Ⅱ:1%盐酸甲醇溶液(97.2ml甲醇中含2.8ml盐酸)。0.5ml溶液I与100ml溶液Ⅱ混合。将样品的乙醇溶液点于滤纸片上,晾干后,喷洒上述混合试剂,110℃加热5min,显蓝色为阳性反应。
(12)3,5-二氨基苯甲酸-磷酸试剂
检查2-去氧糖。
3,5-二氨基苯甲酸二盐酸盐1g溶于80%磷酸25ml,加水稀释至60ml。喷洒后,100℃加热15min,2-去氧糖在日光下显棕色,在紫外光下显黄绿色荧光。
(13)对硝基苯胺-过碘酸试剂
检查去氧糖。
溶液I:饱和偏高碘酸溶液1份加水2份混匀。溶液Ⅱ:1%对硝基苯胺乙醇溶液4份与盐酸1份混合。先喷溶液I,放置10min,再喷溶液Ⅱ,去氧糖显黄色,紫外光下显强荧光,再喷5%氢氧化钠甲醇溶液,颜色转绿,乙二醇同样显色。
Ⅸ 如何正确配置试剂
我自己的实验需要配制DNS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查阅到的文献中提到的配方很多,各种药品的量都不一样,尤其是DNS的量差别很大。但是配制的过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在配制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合理,会出现溶液变黑,或者有鸡蛋花一样的絮状沉淀出现。这给实验者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总结了一下自己在配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把配制的步骤叙述如下:
1..称取DNS(具体重量,按照你的配方来,下同),加水500,水浴45度;
2.逐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不断搅拌,直到溶液清澈透明;(a.药品中的氢氧化钠要配制成溶液;直接加颗粒,可能产生鸡蛋花;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会上升,所以要慢慢加,不停地搅拌,同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超过48度;温度高了,溶液颜色变黑。)
3. 逐步加入四水酒石酸钾钠、苯酚和无水亚硫酸钠;(顺序最好不要更改!)
4.继续45度水浴,同时补水,不断搅拌,直到加入的物质完全溶解;(一定要有耐心地搅拌!)
5. 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用水定容。
6. 烧结玻璃漏斗过滤(过滤与否,影响不大。)
7. 储存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室温下存放7天后使用。有效期为6个月。(时间不忙的话,最好按照时间来操作,时间紧迫了,时间提前个几天,推后几天,也可以用的。)正确配置DNS试剂的步骤
Ⅹ 配置标准溶液的方法有哪些各种配置的方法所使用的仪器是什么,为什么
摘要 标准溶液就是已确定其主体物质浓度或其他量值的溶液,标准溶液有两种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