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心动过缓怎么治疗好
心率过慢的人不要盲目用药,先要弄清楚心率过慢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大多数的心率过慢都是良性的,如果没有其他伴随症状,不需要治疗,如果增加运动强度,心率马上大幅度增加,就不必过于担心,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到医院进行一次24小时连续心电监测检查,如果心率<45次/分钟,同时伴有心慌、头晕、黑朦等症状,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而不是药物治疗,如果你不是运动员,没有用过相关药物,只要心率保持在60~100次/分钟内,都是正常的。
最后,大家都知道,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的常用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心率,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脏,降低死亡率,而增加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等等,这些药物增加心率的作用其实是它们的副作用,因此,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提高心率,如果确实是病理性心率过慢,或者药物引起的心率过慢,那么我们要在医生的帮助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必要时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根据心率变化,调整用药剂量,必要时停药,才是正确之道。
⑵ 心动过缓的最佳治疗方法
一、概念:
1、心动过缓,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博动异常变慢的病理现象。
2、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3、心动过速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临床工作中,心动过缓却往往被人们忽视,特别是中青年。
二、病因:
1、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2、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3、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三、治疗方法:
1、在心动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
2、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3、在积极纠正可逆转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药物的影响后,如果患者的心动过缓症状不能逆转,则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
4、心脏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 —50克之间。脉冲发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导线经静脉血管送入心脏。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从而提高心率,缓解或消除病人的症状,挽救生命。
⑶ 什么是心动过缓及怎样治疗
心动过缓一般是指心率每分钟在60次以下。一些运动有素的人,或患有心脏病、阻塞性黄疸或应用一些药物时,可能出现心动过缓。一般心动过缓无明显不适,严重心动过缓病人,可发生昏厥或急性脑缺血发作,即阿-斯综合征。
一些正常心脏或没有明显心悸、头晕症状的心动过缓病人,可以不作治疗。有些病人的病因比较明确,则应针对病因治疗;如果病因不明,应该到医院查明心动过缓的原因。当心率每分钟慢于45次时,可口服阿托品片、山莨菪碱(654-2),或口含异丙基肾上腺素片。中医中药常应用益气散寒的治法,多能收到一定的疗效,如用人参、黄芪、黄精、升麻、柴胡、当归、附子、麻黄、细辛、干姜、枸杞子等。
严重心动过缓的病人,或有昏厥发作史者,应该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考虑安装永久型人工心脏起搏器。
⑷ 心跳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
在临床上,引起心跳慢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房结或心肌的病变,使窦房结发出的命令不能下传。传导阻滞分为3度,I度较轻,可无症状,只有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II度是有少数命令不能下传,病人常有心脏停跳感;Ⅲ度最严重,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下传,心跳每分钟20~30次,很不规则,病人自觉症状也很重,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可能,应该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2.迷走神经张力改变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常见于正常人,心跳虽然慢,却有力、规则,且每分钟不低于50次,心排血量不减少,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窦房结功能改变
人的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来指挥的。因窦房结本身的病变所引起的心跳过缓在临床上称为病窦综合征,心跳为每分钟40次左右,心排血量明显减少,病人会出现目眩、头昏、耳鸣等一系列症状,病情严重会出现昏迷与抽搐。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会发生心绞痛,甚或心肌梗死.
建议晨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