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肌肉注射不良反应解决方法

肌肉注射不良反应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7 18:06:11

1. 长期肌肉注射产生的硬结怎样消除

你好,方法:
软化硬结
促进药物吸收
湿热敷将毛巾浸在60~70℃的热水中(亦可加入50%硫酸镁溶液),拧干后敷于患处,每3~5分钟换1次,持续20~30分钟,每天3~4次。如果配合按摩效果会更好。此法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注射部位药液的吸收,起到消肿散结的作用。越早热敷效果越好。
薯仔片贴敷法新鲜薯仔切成片,约0.5~1厘米厚,贴于患处(薯仔片略大于硬结),用纱布条固定,每日换1片,一般外敷几天就可以使硬块消退。没有薯仔也可用鲜白萝卜替代。还可将新鲜薯仔切碎,加适量食醋捣成泥状,涂于硬结处。
伤湿止痛膏贴敷法将伤湿止痛膏剪成适当大小贴在硬结处,再用热水装热敷10~15分钟,每天1~2次,一般2~3天见效,孕妇忌用。
云南白药外敷法取云南白药1瓶以白醋调之,捏成薄饼贴于硬结上(饼略大于硬结)固定好2~3天。
仙人掌外敷取仙人掌1片,去掉芒刺,捣如泥状,敷在硬结处,用纱布盖好固定,每日1次。
这些方法都可以在家中操作,简便易行,当然您也可以上医院进行理疗。理疗疗法有磁疗、超短波、微波、激光等方法,均具有消炎、消肿、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及软化硬结的作用。

2. 接种百破后的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因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种后必然会起一定的副反应。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多休息,还可以用薄薄的生薯仔片贴在针眼上吸收肿块。注意观察若高烧38.5度以上,请去医院诊治。

小儿肌肉注射后的硬块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采用以下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使硬块很快变软,直至消失。

·热敷:注射局部产生疼痛或刚出现硬块时,可以及时热敷。方法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水温50℃~60℃)敷于硬块部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分钟。也可同时局部按摩。热敷和按摩的目的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

·硫酸镁溶液的外敷:可在药房或医院购买50%硫酸镁溶液。每次取硫酸镁溶液50毫升,加热水约10毫升,然后用纱布或小毛巾两块交替使用,先在容器内浸湿,取出后稍拧干,随即敷于有硬块的地方,上面再用热水袋压住保温,5分钟更换一次,连续15分钟,每天3~4次。用硫酸镁溶液作温热敷可使肌肉放松,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药液吸收。

·艾叶煎水敷:艾叶味苦辛,性温,具有理气血,逐寒温,温经,止痛的效用。方法是用艾叶加水适量煎煮,待温后将敷布(布块、纱布、毛巾等均可)浸湿后,热敷于硬块的部位。敷布湿度以无水流下为宜,温度以不感灼热即可,但须注意防止烫伤。每隔3~5分钟更换一次,每次热敷30分钟,每日敷两次。

理疗,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去医院做几次理疗,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应该注意的是,如发现硬块部位有“波动感”或出现脓头,必须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不可随便热敷。

3. 小儿肌肉注射注意什么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怎样护理肌肉注射的孩子? 肌肉注射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一般常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虽然由护士执行,但作为家长也应该协助做好护理工作。 (1)对懂事的孩子,应给予说明打针的必要性,让孩子勇敢地接受,尤其应给孩子以同情安慰,消除紧张害怕心理,减少不良反应。 (2)协助护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三对工作,务必做到准确无误。 (3)如药物在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或不适。如有无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苍白、青紫或烦躁不安,以便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5)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 (6)肌注后应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作剧烈的跑动。肌注后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7)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

4. 肌肉注射有硬块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肌肉注射是一种极方便的给药方法,但有的药物在连续多次注射以后,就会在肌肉注射的局部发生硬块。

肌肉注射后发生硬块,主要是某些药物对人体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另外,孩子在注射时不能很好合作,注射部位选择不当,使药液注入脂肪组织中,脂肪组织中血管少,药物不能很好吸收;长期注射药物,加重了药物的刺激,使局部肿胀形成硬结。

出现硬块,局部可出现炎症反应,还会发生组织坏死。孩子可感到疼痛,也可出现发热。因此,出现硬块后应及时处理。

热敷

注射局部产生疼痛或刚出现硬块时,可以及时热敷。方法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水温50℃~60℃,敷于硬块部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同时局部轻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吸收。

硫酸镁溶液外敷

可用50%硫酸镁溶液,每次取50毫升倒入搪瓷碗中,加热水约10毫升,取2块小毛巾或纱布,更替使用。先取1块毛巾,拧干后敷在硬块处,上面再用热水袋压住,5分钟更换1次,连续15分钟,每日3~4次。硫酸镁溶液热敷可使肌肉放松,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药液吸收,使硬块变软,直至消失。

艾叶煎水敷

艾叶即艾蒿,味苦辛,性温,有理气血、温经止痛的效用。可用艾叶加水适量煎煮,放温后用毛巾浸湿热敷。注意药液不要下流,局部不要烫伤。每3~5分钟换1次,每次热敷30分钟,每日2次。

理疗

可去医院做理疗,效果较好。

如果硬块有波动感或出现脓头,不可再热敷,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5. 肌肉注射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怎样护理肌肉注射的孩子?
肌肉注射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一般常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虽然由护士执行,但作为家长也应该协助做好护理工作。
(1)对懂事的孩子,应给予说明打针的必要性,让孩子勇敢地接受,尤其应给孩子以同情安慰,消除紧张害怕心理,减少不良反应。
(2)协助护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三对工作,务必做到准确无误。
(3)如药物在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或不适。如有无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苍白、青紫或烦躁不安,以便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5)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
(6)肌注后应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作剧烈的跑动。肌注后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7)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

6. 肌肉注射次数太多,肉发硬,疼怎么

这种情况在婴幼儿是常见的,肌肉注射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一般常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注射部位深度正确时,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有时因小儿哭闹不合作,注射较快,部位较浅,药物浓度剂量较大,药物为油剂、乳剂时,使一部分小儿注射后局部出血。这是因注射浅或刺破毛细血管,只要多压迫即可止血。有时也可因药物吸收不良,使局部变硬呈疖结状,此时应采用热敷、按摩或理疗帮助吸收。千万不能不给予治疗,否则会影响局部肌肉发育,形成永久性的萎缩或局部凹陷,影响肌肉运动,个别情况还会发生无菌性组织液化、坏死,这就不是热敷能解决得了的,一定要切开引流治疗。
硬块发生以后,如果未出现化脓、坏死,经过适当的处理,是可以变软,逐渐消失的。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1)50%的硫酸镁湿敷:即用硫酸镁50克,加热水100毫升,捣匀后用2块30×30厘米的纱布浸湿,然后取出一块叠成12×12厘米的方块,敷于患处,纱布干后另换一块,交替使用,每日敷2次。
(2)热毛巾敷:用毛巾浸湿热水,取出后稍拧后敷患处,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2次。
(3)中药外洗:赤芍12克,当归、白芷、牛膝各10克,银花15克,煎水洗患处,每日2次。
(4)中药外敷:鲜冬青叶适量,白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若已化脓或局部波动有脓感者,不宜用热毛巾敷,应加用中药内服:银花、蒲公英、菊花各10克,当归、赤芍、连翘各8克,水煎服,每日1剂。
在因病需要肌肉注射治疗时,要两侧臀部轮流使用,不要仅注射一侧,注射完后要适当按摩,促进药物的吸收,注射的当晚可用热毛巾敷注射部位促进血流循环,这样即可预防注射药物局部硬块的发生
如果注射的部位很疼可以用药物樟脑针外敷可以很快疼痛消失。还可以用薯仔切成片外敷效果也是很好的。

7. 肌肉注射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如果您肌肉注射出现不良反应就应该立即停药,及时找您的首诊医生去确诊。

8. 肌肉注射后有硬块怎么办

肌肉注射是一种极方便的给药方法,但有的药物在连续多次注射以后,就会在肌肉注射的局部发生硬块。

肌肉注射后发生硬块,主要是某些药物,对人体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另外,孩子在注射时不能很好合作,注射部位选择不当,使药液注入脂肪组织中,脂肪组织中血管少,药物不能很好吸收;长期注射药物,加重了药物的刺激,使局部肿胀形成硬结。

出现硬块,局部可出现炎症反应,还会发生组织坏死。孩子可感到疼痛,也可出现发热。因此,出现硬块后应及时处理。

1.热敷:注射局部产生疼痛或刚出现硬块时,可以及时热敷。方法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水温50~60℃,敷于硬块部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20~30分钟。同时局部轻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吸收。

2.硫酸镁溶液外敷:可用50%硫酸镁溶液,每次取50毫升倒入搪瓷碗中,加热水10毫升,取两块小毛巾或纱布,交替使用。先取一块毛巾,拧千后敷在硬块处,上面再用热水袋压住,5分钟更换一次,连续15分钟,每日3~4次。硫酸镁溶液温热敷可使肌肉放松,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药液吸收,使硬块变软,直至消失。

3.艾叶煎水敷:艾叶即艾蒿,味苦辛,性温,有理气血,温经止痛的效用。可用艾叶加水适量煎煮,放温后用毛巾浸湿热敷。注意药液不要下流,局部不要烫伤。每3~5分钟换一次,每次热敷30分钟,每日二次。

4.理疗:可去医院做理疗,效果较好。

如果硬块有波动感或出现脓头,不可再热敷,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阅读全文

与肌肉注射不良反应解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稻脱毛器使用方法 浏览:933
水彩画调色方法图片 浏览:774
白痰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540
千斤顶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87
工地上常用的千丝扣的方法 浏览:360
蜜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944
203x12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59
单挑打曜简单的方法 浏览:297
颈椎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浏览:932
乐2屏保怎么设置时间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
马齿菜的种植方法 浏览:768
数值万用表检测方法 浏览:712
红色包包划痕如何处理方法 浏览:488
社会研究方法有哪些方式 浏览:186
简易狗窝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49
老鼠药量计算方法 浏览:986
腰节线反面放垫布简单制作方法 浏览:109
雄性脱发治疗方法 浏览:399
自制口红简单方法不用色素 浏览:141
风力发电机数量计算方法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