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采集方法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采集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6 16:38:23

A. 简请述一种检测空气微生物的方法,急用·····

沉降菌、浮游菌监测.

4.1.7培养基平皿的制备:将直径9cm的培养皿经160℃干燥灭菌2小时备用。按培养基的管理及培养基的配制使用和制备营养琼脂培养基,取已配制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并冷却至45℃时,在无菌操作区将约15-20 ml培养基注入培养皿。待凝固后,倒置平皿培养,30℃-35℃培养48小时。检查有无菌生长。无菌生长的培养皿宜在2~8℃环境中保存,待用。
4.2测试方法
4.2.1沉降菌测定时,培养皿应放置在有代表性和气流扰动极小的地方。
4.2.2采样点的位置: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0.8m~1.5 m左右(略高于工作区);送风口检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
4.2.3培养皿数与采样点数根据房间面积放置,见洁净室监测程序SOP 02-QA-02-029后附表: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测试点分布图(JZ-PM-002-01)
4.2.3.1最低限度采样点数及最少培养皿数
面 积(m2) 洁净级别
1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10 2-3 2 2
≥10~<20 4 2 2
≥20~<40 8 2 2
≥40~<100 16 4 2
≥100~<200 40 10 3
≥200~<400 80 20 6
≥400~<1000 160 40 13
(注:表中面积指: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区,是指送风面面积;对于乱流(非单向流)洁净区,是指房间面积。)

4.2.4将培养皿放置在采样点处,打开盖子,将盖子口朝下,靠在皿上,放置30min,盖上盖子,放于不锈钢桶中或用铝箔包好。将培养皿放置培养箱中,30℃-35℃、48小时培养记数。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结果按平皿菌落数的最大值计数。
4.2.5对照:在各洁净区的做沉降菌检测时,取空白培养基做阴性对照。

4.3检测标准:
洁净级别 1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标准(菌落数最大允许值)
个/(Φ90mm·0.5h) 平均≤1 平均≤3 平均≤10

4.4注意事项
测试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培养基及培养皿有变质、破损或污染的不能使用。

B. 空气微生物如何检测

配置普通的培养基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取样,然后放到恒温室培养就可以检测空气中的部分微生物。

C. 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有几种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含量通常有:浮游菌检测法与沉降菌检测法两种方法.
分别按:《GB/T16293-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操作.一般在洁净室综合性能验收时,30万级时才测沉降菌,不测浮游菌,其它的则采用浮游菌检测法.
按照上述两个检测规程均可采作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

D.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

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

样品的采集是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验的样品数量和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这对取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大致分为取样、包装密封、标识、样品的运输、接收、保存几个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步骤的知识,欢迎阅读。

样品的取样

取样是指在一定质量或数量的产品中,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样品,用于感官、微生物和理化检验的全过程。

首先在取样之前应确认货、证是否相符。其次取样工具要达到无菌的要求,对取样具和一些试剂材料应提前准备、灭菌。如果使用不合适的采集工具,可能会破坏样品的完整性,甚至使样品采集毫无意义。

应根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取样环境,对取样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准备和灭菌等操作。另外要保证样品能够代表整批产品,其检测结果应具有统计学有效性,样品到达实验室时的状况应能反映出取样时产品的真实情况。

取样时应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产品状态等选择不同的取样方法和标准。

① 包装食品:对于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对于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取样前应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取样时应先将取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装入灭菌容器的量不应超过其容量的3/4,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取完样品后,应用消毒的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量食品的温度,并作记录。尽可能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以防温度计破碎后水银污染食品;如为非冷藏易腐食品,应迅速将所取样品冷却至0~4℃。对于大块的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冷冻食品,应从几个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取样,使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将样品送达实验室前,要始终保持样品处于冷冻状态样品一旦融化,不可使其再冻,保持冷却即可。

② 生产过程中的取样:划分检验批次,应注意同批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如用固定在贮液桶或流水作业线上的.取样龙头取样时,应事先将龙头消毒;当用自动取样器取不需要冷却的粉状或固体食品时,必须履行相应的管理办法,保证产品的代表性不被人为地破坏。

③ 液体产品:通常情况下,液态产品较容易获得代表性样品。液态产品一般盛放在大罐中,取样时,可连续或间歇搅拌,对于较小的容器,可在取样前将液体上下颠倒,使其完全混匀。较大的样品(100~500ml)要放在已灭菌的容器中送往实验室,实验室在取样检测之前应将液体再彻底混匀一次。

④ 固体样品:固态样品常用的取样工具有灭菌的解剖刀、勺子、软木钻、锯子和钳子等。面粉或奶粉等易于混匀的食品,其成品质量均匀、稳定,可以抽取小样品检测(如100 g)。但散装样品就必须从多个点取样,且每个样品都要单独处理,在检测前彻底混匀,并从中取一份样品进行检测。肉类、鱼类的食品既要在表皮取样叉要在深层取样。深层取样时要小心不要被表面污染。有些食品,如鲜肉或熟肉可用灭菌的解剖刀或钳子取样;冷冻食品可在未解冻的状态下可用锯子、木钻或电钻(一般斜角钻人)等获取深层取样样品;全蛋粉等粉末状样品取样时,可用灭菌的取样器斜角插入箱底,样品填满取样器后提出箱外,再用灭菌小勺从上、中、下部位取样。

⑤ 表面取样:通过惰性载体可以将表面样品上的微生物转移到合适的培养基中进行微生物检验,这种惰性载体既不能引起微生物死亡,也不应使其增殖。这样的载体包括清水、拭子、胶带等。取样后,要使微生物长期保存在载体上,既不死亡又不增殖十分困难,所以应尽早地将微生物转接到适当的培养基中。转移前耽误的时间越长,品质评价的可靠性就越差。表面取样技术只能直接转移菌体,不能做系列稀释,只有在菌体数量较多时才适用。其最大优点是检测时不破坏样品。

⑥ 空气样品的采取:空气的取样方法有直接沉降法和过滤法。在检验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各种沉降法中,平皿法是最早的方法之一,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在判断空气中浮游微生物分次自沉现象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意义。过滤法是使定量的空气通过吸收剂,然后将吸收剂培养,计算出菌落数。

样品的包装密封

为保证样品的完整性,装有样品的包装物应进行封口,以证实其可靠性,即从取样地点至实验室这段时间不发生任何变化。可采用自粘胶、特制的纸黏着剂或者石蜡等封口,封口处应留有填写日期、检验人员和货主签字的地方,然后盖上专用的印章。

样品的标识

取样过程中应对所取样品进行及时、准确的标记。取样结束后,应由取样人写出完整的取样报告。样品应尽可能在原有状态下迅速运送或发送到实验室。

保存的样品应进行必要的清晰的标记,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描述,样品批号,企业名称,地址,取样人,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取样温度(必要时),测试目的等。标记应牢固并具防水性,确保字迹不会被擦掉或脱色。所有盛样容器必须有和样品一致的标记。在标记上应记明产品标志与号码和样品顺序号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标记应牢固并具防水性,确保字迹不会被擦掉或脱色。当样品需要托运或由非专职取样人员运送时,必须封死样品容器。

样品的运输

取样结束后应尽快将样品送往实验室检验。如不能及时运送,冷冻样品应存放在-15℃以下的冰箱或冷库内;冷藏和易腐食品存放在0~4℃ 冰箱或冷藏库内;其他食品可放在常温暗处。微生物检验样品应在取样后6 h以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检验。

样品的运输过程必须有适当的保护措施(如密封、冷藏等),以保证样品的微生物指标不发生变化。运送冷冻和易腐样品应在包装容器内加适量的冷却剂或冷冻剂,但样品不可与冷却剂或冷冻剂直接接触,保证途中样品不升温或不融化,必要时可于途中补加冷却剂或冷冻剂。运送水样时应避免玻璃瓶摇动,水样溢出后又回流瓶内,从而增加污染。如不能由专人携带送样时,也可托运。托运前必须将样品包装好,应能防破损,防冻结或防易腐和冷冻样品升温或融化。在包装上应注明“防碎”、“易腐”、“冷藏”等字样。同时做好样品运送记录,写明运送条件、日期、到达地点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并由运送人签字。

样品的接收

在接收样品时,实验室应与送样人共同相互确认样品与委托单上的内容是否一致。确认内容一般包括:品名;检验目的;检验项目;形状和包装状况(同体、粉状、冷冻、冷藏、零售、批发、无菌包装等都不同);抽样数量(个数和质量);抽样日期及送达日期;抽样地点;随货样附带的许可申请单编号;生产国或者生产厂家名称(进口商品);抽样者的单位、姓名及有无封印;其他搬运、储存、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样品的保存

实验室接到样品后应在36 h内进行检测(贝类样品通常要在6 h内检测),对不能立即进行检测的样品,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保存,使样品在检测之前维持取样时的状态,即样品的检测结果能够代表整个产品。实验室应有足够和适当的样品保存设施(如冰箱或冰柜等)。保存的样品应进行必要和清晰的标记,内容包括:样品名称,样品描述,样品批号,企业名称、地址,取样人,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取样温度(必要时),测试目的等;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应保持密封性,防止引起样品pH值的变化。

不同类型的样品,保存方法不同:

① 易腐样品:要用保温箱或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样品处于低温状态(0~4℃),应在取样后尽快送至实验室,并保证样品送至实验室时不变质。易腐的非冷冻食品检测前不应冷冻保存(除非不能及时检测)。如需要短时间保存,应在0~4℃ 冷藏保存,但应尽快检验(一般不应超过36h),因为保存时间过长会造成样品中嗜冷细菌的生长和嗜中温细菌的死亡。

② 冷冻样品:要用保温箱或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样品处于冷冻状态,送至实验室前样品不能融解、变质。冰冻样品要密闭后置于冷冻冰箱(通常为-l8℃),检测前要始终保持冷冻状态,防止样品暴露在二氧化碳气体中。

③ 其他样品:应用塑料袋或类似的材料密封保存,注意不能使其吸潮或水分散失,并要保证从取样到实验室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其品质不变。必要时可使用冷藏设备

;

E. 采集要求及方法

(一)大气样

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两类。

1.直接采样法

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这时不必浓缩,只需用仪器直接采集少量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即可。此法测得的结果为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常用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气管、真空瓶等。

1)注射器采样;常用100mL注射器采集有机蒸汽样品。采样时,先用现场气体抽洗2~3次,然后抽取100m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样品存放时间不宜长,一般当天分析完。气相色谱分析法常采用此法取样。取样后,应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以使注射器内压略大于外压。

2)塑料袋采样:应选不吸附、不渗漏,也不与样气中污染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塑料袋,如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聚氯乙烯袋和聚酯袋等,还有用金属薄膜作衬里(如衬银,衬铝)的塑料袋。采样时,先用二联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2~3次,再充满样气,夹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尽快分析。

3)采气管采样:采气管容积一般为100~1000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用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为采气管容积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旋塞,采气管体积即为采气体积。

4)真空瓶采样:真空瓶是一种具有活塞的耐压玻璃瓶,容积一般为500~1000m L。采样前,先用抽真空装置把采气瓶内气体抽走,使瓶内真空度达到1.33KPa,之后,便可打开旋塞采样,采完即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即为真空瓶体积。

2.富集采样法

富集采样法:原理是使大量的样气通过吸收液或固体吸收剂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来浓度较小的污染物质得到浓缩,以利于分析测定。

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质浓度较低的情况。采样时间一般较长,测得结果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具体采样方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液体冷凝法、自然积集法等。

(1)溶液吸收法

该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汽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

采样时,用抽气装置将欲测空气以一定流量抽入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使被测物质的分子阻留在吸收液中,以达到浓缩的目的。采样结束后,倒出吸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结果及采样体积计算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吸收效率主要决定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吸收液的选择原则:

1)与被采集的物质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

2)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

3)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

4)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并尽可能回收利用。

常用吸收管有气泡式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和多孔筛板吸收管(瓶)等。

(2)填充柱阻留法

填充柱是用一根6~10cm长,内径3~5mm的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装颗粒状填充剂制成。采样时,让气样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柱,则欲测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学反应而被阻留在填充剂上,达到浓缩采样的目的。采样后,通过加热解吸,吹气或溶剂洗脱,使被测组分从填充剂上释放出来测定。

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

1)吸附型填充柱:所用填充剂为颗粒状固体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胶、分子筛、氧化铝、素烧陶瓷、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多孔性物质,对气体和蒸气吸附力强。

2)分配型填充剂:所用填充剂为表面涂有高沸点有机溶剂的惰性多孔颗粒物,适于对蒸气和气溶胶态物质的采集。气样通过采样管时,分配系数大的或溶解度大的组分阻留在填充柱表面的固定液上。

3)反应型填充柱:其填充柱是由惰性多孔颗粒物或纤维状物表面涂渍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制成。也可用能与被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的纯金属(如金、银、铜等)丝毛或细粒作填充剂。采样后,将反应产物用适宜溶剂洗脱或加热吹气解吸下来进行分析。

(3)滤料阻留法

将过滤材料放在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称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质量,根据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常用滤料:①纤维状滤料:如定量滤纸、玻璃纤维滤膜、氯乙烯滤膜等;②筛孔状滤料:如微孔滤膜、核孔滤膜、银薄膜等。各种滤料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性能不同,适用的气体范围也不同。

(4)低温冷凝法

借制冷剂的制冷作用使空气中某些低沸点气态物质被冷凝成液态物质,以达到浓缩的目的。适用于大气中某些沸点较低的气态污染物质,如烯烃类灌类等。

常用制冷剂:冰、干冰、冰-食盐、液氯-甲醇、干冰-二氯乙烯、干冰乙醇等。

(5)自然积集法

利用物质的自然重力、空气动力和浓差扩散作用采集大气中的被测物质,如自然降尘量、硫酸盐化速率、氟化物等大气样品的采集。

(二)水中溶解气体

1.逸出气体样品的采取

水中逸出气体样品的采取,一般用排水集气原理,如图7-3所示。将连接在集气管2上的玻璃漏斗沉入水中,待水面升到弹簧夹5以上时关闭弹簧夹5;再将注满水的下口瓶3提升,使水注入集气管2中。待集气管2充满水后(不得留有气泡),关闭弹簧夹4和6;再将下口瓶3注满水,并置于低于集气管2的位置:将漏斗1移至水底气体逸出处,打开弹簧夹4和5,气体即沿漏斗1进入集气管2内;待集气管2中的水被排尽后,关闭弹簧夹4和5。这样,集气管中便收集好待测气体,即可送实验室分析。

图7-5 真空法分离溶解气样采集方法

1—橡皮球胆;2—玻璃瓶;3—橡皮塞;4、10、13、14—橡皮管;5、6—弹簧夹;7—橡皮管接头;8、9—紫铜管;11—集气管;12—下口瓶;15、16 集气管旋塞

(三)土壤气体

土壤气体的测量主要指标为土壤CO2通量的测量。

首先在试验地中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把CO2采集钻钻至土壤中所要测定的深处,取出土钻,弃去填满土钻中的土壤,再将土钻插入孔中,然后将钻筒往上提两转,使钻头与钻孔间形成孔隙,然后压紧土钻周围的土壤(在测定之前,需先抽取土壤空气,以使橡皮管及钻杆中都充满土壤空气)。

然后用皮管将深层CO2抽气钻与CO2气体吸收器相连接,用压力抽气瓶将土壤空气抽入采集袋。

用墨水笔在现场填写《气体样品采样交接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各栏内容填写齐全。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采样记录与样品,如有错误或者漏采,应立即重采或补采。

F. 检测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有几种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有凝胶膜过滤方法和撞击法两种方式;

MD8 空气采样器

台式空气采样器MD8 Airscan 和便携式空气采样器 AirPort MD8 设计用于检测空气中最小的微生物。

BACTair: 不同凡响

预装的琼脂平板采用即用型无菌包装,可直接用撞击法采样。

凝胶膜过滤器:连续主动空气监测

凝胶膜与 MD8 空气采样器结合使用(凝胶膜过滤法),用于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病毒。

G. 如何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

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方法:撞击法
原理:采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通过抽气动力作用,使空气通过狭缝或小孔而产生高速气流,从而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粒子撞击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7℃、48h培养后,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测定方法。

H. 常用于空气采样的方法

常用的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有四种:沉降法、固体撞击法、液体撞击法、滤过法。 最常用的是平板沉降法,其采集步骤是:在采样前先用紫外线对所要采样的房间照30分钟,使室内处于相对清洁、静止状态,然后将及时领取的新鲜营养琼脂平板,置室内四角及中央各一个,将平板盖打开扣于无菌巾上,暴露20分钟,加盖及时送检,以防污染。

I. 微生物的采样方法(详细点!)

常用的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有四种:沉降法、固体撞击法、液体撞击法、滤过法。

最常用的是平板沉降法,其采集步骤是:在采样前先用紫外线对所要采样的房间照30分钟,使室内处于相对清洁、静止状态,然后将及时领取的新鲜营养琼脂平板,置室内四角及中央各一个,将平板盖打开扣于无菌巾上,暴露20分钟,加盖及时送检,以防污染。

1.2 采样方法
在0.33hm2左右的采样区域内,按15m×15m的面积划分为12个样方。1998年6月在每个样方中分别确定生长水平中等的Ⅰ度(1年生)、Ⅱ度(3年生)、Ⅲ度(5年生)竹各3株,分别在毛竹基部挖开,顺竹蔸取连在根上粒径小于1cm土壤作为根区土壤,并分别将Ⅰ、Ⅱ、Ⅲ度各3株竹的根区土样混合成一个样品,作为该样方Ⅰ、Ⅱ、Ⅲ度竹的根区土样。同时在每个样方的竹林中多点采集和根区土深度一致的林间土样1个,采集时尽量避开竹鞭,各点均离竹鞭5厘米以上。
1.3 分析方法
土样带回室内后分成两份,1份鲜样分析土壤微生物三大类;另1份风干、去杂、过筛后测定土壤各类酶活性。土壤微生物计数采用平板法[12],细菌采用牛肉蛋白胨培养基;真菌采用马丁氏琼脂培养基;放线菌采用高泽1号琼脂培养基。土壤过氧化氢酶采用容量法;蔗糖酶采用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脲酶采用苯酚——次氯酸比色法;蛋白酶采用茚三酮比色法;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13〕

J. 空气微生物采样研究的方法~

空气浮游微生物采样器是根据颗粒撞击原理和等速采样理论设计。被采样的带有微生物的空气在抽气泵作用下,高速喷射并撞击到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上,经培养后形成菌落予以计数。

对固体撞击式采样法与平板沉降法进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固体撞击式采样法测定空气微生物的含量总数与平板沉降法采获的总数结果差异有显着性,平板沉降法只能收集到较大颗粒的微生物,不能作精确的定量计数,它可作为一般卫生学的检验手段。固体撞击式采样法对悬浮于空气中小颗粒微生物捕获率高于沉降法,并能较准确地表达出空气中细菌的实际含量,是一种较理想的的采样方法。

阅读全文

与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采集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颅内压的测量方法 浏览:284
真菌感染输液治疗方法 浏览:713
地震后有哪些脱险的方法 浏览:991
901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浏览:880
马尔曼镜子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570
用什么方法取痣最好 浏览:210
车库翻板门卷簧安装方法 浏览:187
星空画涂色方法图片 浏览:741
婴儿汗斑图片及治疗方法 浏览:678
富养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271
用简便方法分离汞离子和亚汞离子 浏览:908
手机上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652
金稻脱毛器使用方法 浏览:938
水彩画调色方法图片 浏览:777
白痰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540
千斤顶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90
工地上常用的千丝扣的方法 浏览:364
蜜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947
203x12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62
单挑打曜简单的方法 浏览: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