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区分生板栗的好坏
1、看色:外壳鲜红、带褐、紫、赭等色,颗粒光泽的,品质一般较好。若外壳变色、无光泽或带黑影的,则表明果实已被虫蛀或受热变质。
2、捏果:可以用手捏栗子,如颗粒坚实,一般果肉丰满;如颗粒空壳,则表明果肉已干瘪或闷热后肉已酥软。
3、手摇:将一把栗子抖在台上或放入手里摇,有壳声,果肉已干硬,可能是隔年栗子冒充新鲜栗子。
4、品尝:好的板栗果仁淡黄、结实、肉质细、水份少,甜度高、糯质足、香味浓;反之,坚硬无味、口感差。
5、鉴粒:栗子颗粒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栗子有南栗和北栗之分。北栗一般颗粒较小,每500克在70-80只左右、扁园形,果皮薄、炒后容易剥壳,颗粒也较均匀,质量较好。
板栗还有药用价值。选购时要挑选个大的皮呈深褐色,有光泽者为上品,在市场中,有些摊点出售的板栗,个头大小一样,据了解,这种板栗大多是冷库中的存货,特别是去年的板栗,这些板栗多是经过机械脱皮筛选加工出来的,并不是今年的新品,价格也较本季的板栗便宜,购买时应多长个心眼。而刚上市的板栗会大小不一,板栗剥皮不易,人工剥皮的板栗,在板栗上都会留有残存的皮屑及刀印迹。
新鲜板栗表皮附有一层薄薄的绒毛,陈板栗则表皮光滑。挑拣板栗最好要仔细检查一下是否有虫眼,这是因为板栗最易生虫。购回来的生板栗如当时不吃,最好放在有网眼的网袋或筛子里,置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将板栗翻动数次。
2. 如何鉴别栗子质量
1、看色:外壳鲜红、带褐、紫、赭等色、颗粒光泽的,品质一般较好。若外壳变色、无光泽带黑影的,则表明果实已被虫蛀或受热变质。
2、捏果:可以用手捏栗子,如颗粒坚实,一般果肉丰满;如颗粒空壳、则表明果肉已干瘪或闷热后肉已酥软。
3、手摇:将一把栗子抖在台上或放入手里摇,有壳声音,果肉已干硬、可解是隔年栗子或原栗子冒充新鲜栗子上市。4、品尝:好的板栗果仁淡黄、结实、肉质细、水份少,甜度高、糯质足、香味浓、吃口美;反之,硬性无味,吃口差。5、鉴粒:栗子颗粒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栗子有南栗和北栗之分。北栗一般颗粒较小,每500克在70-80只左右、扁园形,果皮薄、炒后容易剥壳,颗粒也较均匀,质量较好
3. 普通板栗和野生板栗有什么区别
1、形状特征不同
野生板栗总苞球形,外面生尖锐被毛的刺,内藏坚果2-3,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深褐色,直径2~75px。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疏时则外壁可见,壳斗连刺径4.5-6.5厘米;坚果高1.5-3厘米,宽1.8-3.5厘米
普通板栗杂交培养后的改良品种,因个大、味甜、抗病性强被我国广泛种植。板栗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板栗树高20~40米,为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板栗树都结有可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长10~30厘米,宽4~10厘米,边缘有刺毛状齿。
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总苞直径5~11厘米,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
2、生长日期不同
野生板栗花期4-6月,果期8-10月
普通板栗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3)燕山板栗的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品种分类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差异很大,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板栗品种资源。全国板栗品种已被命名的不下300余个,但大体上可分为二大品种类型,即北方栗和南方栗。
一、北方栗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区及其邻近地区。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东,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及江苏北部。其特点是果形少,单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质糯性,含糖量高达20%左右;果肉含淀粉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果皮色泽较深,有光泽;香味浓,涩皮易剥离,适于炒食,称糖炒栗子。
二、南方栗
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这一地区,高温多雨,板栗坚果果形大,单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达25克,但含糖量低,淀粉含理较高,肉质偏粳性,多用作菜栗。我国南北板栗品种很多,且南方和北方品种群特征及特性方面有差异。一般南方品种群品质不及北方品种好,肉质偏粳性,适用于炒菜,又称为菜栗。
4. 板栗分大标,小标,中粒,小中粒,小粒,珍珠粒是什么回事是按多少粒区分的
板栗分大标、小标、中粒、小中粒、小粒、珍珠粒是为了炒栗子大小同样的炒出来可以更均匀。以500克为单位,50粒为特选,60粒为大标、70粒为中标,75粒为小标,85粒为中粒,100粒以上为小粒。
板栗这种规格划分的依据是根据板栗个头来确定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板栗行业所采用。各个板栗代收商和批发商根据市场情况,会将自己板栗规格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随着炒货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精细“一目一筛”的规格分类逐步被代收商和批发商采纳,即筛子边长按毫米计算,每增加一毫米做一层筛子,一般从19毫米到24毫米。这样,筛出的板栗会更均匀。
(4)燕山板栗的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板栗的品种分类:
一、北方栗
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燕山及太行山山区及其邻近地区。包括河北,北京,河南北部,山东,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及江苏北部。其特点是果形小,单粒平均重10克左右;肉质糯性,果皮色泽较深,有光泽;香味浓,涩皮易剥离,适于炒食,称糖炒栗子。
二、南方栗
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这一地区,高温多雨,板栗坚果果形大,单粒平均重15克左右,最大可达25克,通常南方品种群品质不及北方品种好,肉质偏粳性,适用于炒菜,又称为菜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