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检验质粒进入真核细胞中
标记基因表达出产物就可以证明了
例如质粒中插入了抗四环素基因,那么它进入真核细胞后,该细胞就有了抗四环素的能力,在培养基中加入四环素后就不会死
2. 如何鉴别一个质粒dna成功转入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通常使用选择培养基来筛选大肠杆菌。例如重组质粒上带有抗四环素基因,那么使用带有四环素的选择培养基,将待测大肠杆菌接种到选择培养基,只有成功转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才能在选择培养基生长
3.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是否插入分别用什么方法
正确的问题应该是:检测载体是否转入和外源基因是否插入分别用什么方法?
检测载体是否转入一般利用载体上的标记进行检测:
大多数是抗性基因,如:1、氨苄抗性;2、四环素抗性;3、氯霉素抗性;4、新霉素抗性等。
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一般利用载体上被插入位点的另外一个基因是否正常表达来检测,正常表达,说明没有插入,未正常表达说明插入了,破坏了原来的基因:
如:1、B-半乳糖苷酶的a互补蓝白斑筛选;2、抗性基因筛选。
还可以利用质粒的提取电泳检测:质粒有无检测载体是否转入,质粒是否比空载质粒大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
4. 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导入时用的运载体上如果有抗性基因(标记基因),就可以通过检测抗性基因的表达来检测,比如运载体PBR322 就带有抗四环素基因和抗氨卞青霉素基因 要么就等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以后,然后根据特定的性状来区分. 还有DNA、mRNA、蛋白质杂交法. 合成所最终需要的蛋白质,即最终所需要的产品.
5. 怎样证明细菌中已经导入了质粒
首先得在相应的抗性平板上长出菌落,然后菌落得鉴定是否有目的质粒 检测方法很多,最简单就是提质粒 酶切电泳鉴定
6. 重组质粒导入判别方法
抗性基因即抗性的遗传因子,是选择基因的一种,属于标记基因。显微注射法用于动物细胞的判别,植物又脓杆菌检测法检测导入质粒。
7. 把质粒转入细胞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啊请教一下
要看你是什么细胞,是想过表达还是knock down一个基因,稳转还是瞬转。
细胞转染是指将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导入真核细胞的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转染已经成为研究和控制真核细胞基因功能的常规工具。在研究基因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突变分析和蛋白质生产等生物学试验中,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方法
脂质体转染法
阳离子脂质体表面带正电荷,能与核酸的磷酸根通过静电作用,将DNA分子包裹入内,形成DNA脂复合物,也能被表面带负电的细胞膜吸附,再通过融合或细胞内吞进入细胞。脂质体转染适用于把DNA转染入悬浮或贴壁培养细胞中,是目前实验室最方便的转染方法之一,其转染率较高,优于磷酸钙法。由于脂质体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转染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常用细胞类型:cos-7 、BHK、NIH3T3 、Hela等。
电穿孔转染法
电流能够可逆地击穿细胞膜形成瞬时的水通路或膜上小孔促使DNA分子进入胞内,这种方法就是电穿孔。当遇到某些脂质体转染效率很低或儿乎无法转入时建议用电穿孔法转染。一般情况下,高电场强度会杀死50%-70% 的细胞。现在针对细胞死亡开发出了一种电转保护剂,可以大大的降低细胞的死亡率,同时提高电穿孔转染效率。
病毒感染
对于脂质体转染与电穿孔转染都无法成功转染的细胞系建议用病毒感染,此法可以快速100%感染,检测成功率高。
常用步骤
1. 转染试剂的准备
① 将400ul去核酸酶水加入管中,震荡10秒钟,溶解脂状物。
② 震荡后将试剂放在-20摄氏度保存,使用前还需震荡。
2. 选择合适的混合比例(1:1-1:2/脂质体[1] 体积:DNA质量)来转染细胞。在一个转染管中加入合适体积的无血清培养基。加入合适质量的MyoD或者EGFP的DNA,震荡后在加入合适体积的转染试剂,再次震荡。
3. 将混合液在室温放置10―15分钟。
4. 吸去培养板中的培养基,用PBS或者无血清培养基清洗一次。
5. 加入混合液,将细胞放回培养箱中培养一个小时。
6. 到时后,根据细胞种类决定是否移除混合液,之后加入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48小时。
8. 把质粒转入细胞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啊
动物细胞----微显微注射
植物细胞----农杆菌
微生物------制备感受态(钙离子)
9.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哪几种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农杆菌转化法(植物常用)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受伤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酚类化合物,从而使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
2、利用显微注射,或者灭活的病毒转导(动物常用)
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它是细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或R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细菌可以转化、转导。转化是利用细菌的某些特别菌株;转导是利用噬菌体。
(9)鉴别质粒导入细胞的方法扩展阅读:
转导的类别:
(1)低频转导(LFT)
诱导溶源性细菌而产生的细胞裂解产物中,除含有正常的噬菌体外,还有极少数(约为10^(-6))部分缺陷噬菌体。用诱导溶源性菌株得来的噬菌体进行转导时的转导频率不过10^(-6) ,称为低频转导。
(2)高频转导(HFT)
双重溶原菌在紫外辐射等因子的诱导下,原噬菌体容易被切割下来,产生等量的缺陷噬菌体和正常噬菌体,该裂解物称为高频率转导裂解物,用这样的裂解物去感染细菌,将比低频率转导裂解物产生多得多的转导子。
10. 带有目的基因的质粒怎样导入受体细胞
1.先加到运载体上:质粒、动植物病毒等
再导入受体细胞:显微注射、病毒侵染等方法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要运输工具即运载体,如大肠杆菌的质粒。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断目的基因和质粒使它们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在切口加入dna连结酶后,质粒的粘性末端就会与目的基因的粘性末端碱基互补配对结合,行成重组dna分子,把它导入受体细胞如细菌、酵母菌,目的基因就能随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