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虫也像蝎子一样蜕皮吗如何管理
刚孵出的黄粉虫幼虫长约3毫米,乳白色。1天后,体色变黄。体13节,呈圆柱形,头部位于体节的前端。口器扁平,咀嚼式,能啃食较硬食物。第2~4节为胸部,长有3对足,第5~12节为腹部,第13节下部有肛门,尖部有两锥形短尾。
幼虫同幼蝎一样,有蜕皮特性。其生长发育是经蜕皮进行的,约1个星期蜕1次皮。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幼虫蜕皮顺利,很少有死亡现象。刚孵出的幼虫为1龄虫,蜕第1次皮后变为2龄幼虫。刚蜕皮的幼虫全身为乳白色,随后逐渐变黄。经60天7次蜕皮后,变为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长2.5~3厘米,接着就开始变蛹。其生长期为85~130天,平均120天。此期要加强管理,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管理方法是:
(1)当肉眼能看清幼虫体形时,要进行加温、增湿,促使其生长发育。升温可采取加大密度方法。增湿是定时(每天6~8次)向饲养盒洒水。但量要小,不能出现明水。在饲料中加大水分也能增湿。
(2)给幼虫投喂营养丰富的一、三、五号饲料(见165问),并给予大量青饲料。
(3)大小幼虫最好分开饲养,以免出现残食现象。
(4)此期适宜温度为25~32℃,湿度60%~75%,麸皮湿度10%~15%。
‘贰’ 黄粉虫成虫产卵如何管理
黄粉虫成虫产卵的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产卵箱由两个箱子组成,一个是产卵纱网箱,另一个是养殖木箱。在养殖木箱底部铺上麦麸,将产卵纱网箱套在木箱上放好,每箱成虫数量成虫500到800头最为合适。
二,黄粉虫卵的孵化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大,温度升高,卵期缩短:温度降低,卵期延长。在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卵很少孵化;在温度25--32摄氏度,湿度为百分之60--70,麦麸湿度为百分之15左右时,7--10天就能孵化出幼虫。
三,黄粉虫孵化时,同一批小幼虫可多放一些在同一个箱子中饲养。该期间饲养管理较简单,主要是控制料温至24--32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百分之60--70。经常在麦麸表面撒少量菜碎叶。也可以适量均匀喷雾在饲料麦麸表面,将厚约为1厘米的表层麦麸拌匀,使其含水量达百分之17左右。当麦麸吃完,均变为微球形虫粪时,可适当再撒上一些麦麸。当到达一月龄成为中幼虫时可用1毫米筛网过筛,筛除虫粪后将剩下的中幼虫进行分箱饲养。
‘叁’ 黑水虻幼虫怎么养殖
摘要 首先选择具有大量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的地方建立养殖场所。
‘肆’ 独角仙幼虫怎么养高分!急!
要想养好独角仙的幼虫,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个容器、木头屑、喷壶、清水等。要通过筛子把买回来的营养木屑进行筛选,把粗糙的和细腻的木屑分隔开来。
先在一个透气的容器里面垫上一层比较柔暖的木屑,然后把独角仙的幼虫放进去,然后一层一层的盖上,最后把粗糙的木屑放在上面。
独角仙的幼虫在在蛹化之前都会在木屑里面生活,平时需要注意一下木屑的湿度还有及时清理一下木屑里面的粪便。
幼虫在腐殖土或木屑堆内部生活,一般不会将自己暴露在外面。因气门开放,所以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然很容易因身体快速失水死亡。
幼虫在食物堆中缓慢活动并取食,排出椭圆形略扁的粪粒。此种幼虫较为温顺,可以群居,但密度过大食物不足也会发生互咬现象。
触角有嗅觉功能,如果附近有蛋白、脂肪等含量较高的食物,幼虫会前往取食。如果环境温湿度不足、透气性不足或食物耗尽,幼虫会钻出地表。
‘伍’ 蚊子幼虫怎么养
饲养在3-4个装有清水的脸盆里。
夏秋季节,是蚊蝇活动的旺季,尤其是养殖场内的蚊蝇大量繁殖滋生。在炎热的夏秋季节,畜禽因天气原因就会出现食欲下降,抵抗力降低的情况,如再加上蚊蝇的骚扰,影响畜禽采食和休息,轻则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重则会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埋下疫病隐患。
此外蚊蝇更是疾病的传播媒介,可以传播大量动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病,从而威胁畜禽甚至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养殖户必须把驱蝇灭蚊作为夏秋季管理的重点来抓,多措并举,确保畜群健康安全,提高畜牧经济效益。
‘陆’ 独角仙L3幼虫如何饲养
饲养管理
比起其他昆虫的饲育,独角仙算是好看好玩又好养的昆虫,成虫力大无穷,可拉动比身体重数十倍的物品,看他狂而有力的振翅,竟能推动其坚硬而笨重的装甲飞上天空,除了心里充满震憾之外,也算是照顾独角仙的一大享受。 独角仙的饲育十分简单,只要准备好适合大小的宠物箱,将一对独角仙放入具有腐叶有机质的腐植土,再加上一根让独角仙栖息交配的朽木,喂食水果或果冻,很快的就有独角仙宝宝诞生了。 一般而言,鞘翅目的昆虫之生活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也就是必须经历卵、幼虫期、蛹期及成虫期四个阶段,每年为一个世代。独角仙幼虫以土中的有机质维生,随着龄期的增加,幼虫的食量也愈来愈大,终龄幼虫几乎跟成人的姆指一样粗。
笼的建造
独角仙笼大多采用木质做成,一般80cm×60cm×100cm,四周用铁纱或铜纱,饲养笼的下部用白铁皮制成79cm×59cm×30cm的抽屉,在笼的上面做成活盖,便于更换食料,这样规格的笼可饲养独角仙50对。
成虫饲养
将捕得的独角仙,迅速放进事先做好的笼内饲养,饲养笼下面的铁皮抽屉里放10cm的土(供幼虫化蛹),在土的上面放幼虫饲料,供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在笼内放一只饲料盘,盘内放一些西瓜皮或南瓜片,供成虫取食,一般在8月份捕得的独角仙,即可日夜大批产卵,到11中旬,幼虫达3龄,即可泡制成商品出售。
幼虫饲养
堆肥养殖法:在田头或场边用杂草50%,木屑50%,混合堆成长5~10m,宽独角仙图片(5)1~3m,高1m左右,然后浇足水,并用塑料纸覆盖严,让其发酵,一般等到堆肥里面无温度即可,发酵好的混合料温度基本是恒定的,独角仙幼虫居于堆肥中,就能加快生长,这种方法是每个农户简便易行饲养独角仙幼虫的好办法。 砌池养殖法:在平地建池,每池大小5~10m2不等,深60cm,池里铺发酵好的饲料,厚50cm,然后投放独角仙的卵或幼虫即可,但要注意池顶也要配有防雨盖和遮阳光的设备。 木箱养殖法:用木板钉成木箱,箱的大小要根据饲养独角仙幼虫多少而定,但不宜过大,否则较难搬动,饲养前先在木箱内放好幼虫饲料,然后将卵或幼虫放入,这种方法,有利于多层叠放和便于室内外搬动。
冬季管理
独角仙幼虫的越冬管理:独角仙幼虫有冬眠习性,一般每年霜降前后,当气温下降到10℃左右时,独角仙幼虫活动减弱,摄食减少,出现冬眠征兆,随着气温不断下降,独角仙幼虫纷纷进入冬眠,群居在混合料下层,不食不动,处于休眠状态,独角仙幼虫休眠时约半年左右,直至翌年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复苏,觅食。 控制混合料的温度:衡量一种动物的抗寒的量叫“过冷却点”,也就是动物体液能忍受0℃以下不结冰的临界温度,由于独角仙幼虫形体构造和生物学特征与其它动物不同,同时对抗寒能力也有所不同,据我们初步试验,独角仙幼虫的“过冷却点”在-1℃,这就是说,在-1℃的情况下,独角仙幼虫体液不会结冰,在短时间内也不会冻死,倘若独角仙幼虫长期处于-1℃以下的情况,即便气温回升后,体弱的不能复苏,据我们的实验,控制独角仙幼虫最佳温度在3℃~5℃之间,最低不要下降到2℃以下,最高不要超过6℃,过高了达不到全部休眠,并会养分消耗大,又得不到补充易死亡,如将温度控制在2℃~6℃时,越冬幼虫成活率达100%。 掌握混合料的干湿度:首先要掌握好独角仙幼虫混合料不能过干或过湿,含水量应控制在65%~67%之间,过干了要及时向混合料内进行喷雾或喷少量的水,如过湿了不利于独角仙越冬。 加强防寒措施:1)原地防冻:在养殖的笼、桶、箱等周围用稻草围护,并用塑料薄膜扎紧,适当搞几个通气孔。2)把越冬独角仙幼虫捉入坛内,并放些混合料,移放在背风向阳处,保湿防冻。3)就地挖个池,作为独角仙幼虫冬蛰洞,洞内放些混合料,洞的大小应根据独角仙幼虫多少来决定,独角仙幼虫放入后,上面盖10cm的稻草,这种方法效果很好。要注意冬蛰洞应在50cm左右深,不宜过深或过浅,并要经常检查有否积水。 防止老鼠为害:当独角仙幼虫进入冬眠期,混合料的温度比外界高,老鼠很喜欢闯入搅乱越冬幼虫冬眠,甚至拖走独角仙幼虫,有时还会在里面打洞定居,因此在独角仙幼虫冬眠期,要防止老鼠为害独角仙幼虫,首先在独角仙幼虫越冬场所做好防范措施,阻挡老鼠进入,也可用鼠夹诱杀,铅丝笼诱捕、堵塞老鼠出入的洞穴,但不能用药物灭鼠,以防独角仙幼虫中毒死亡
‘柒’ 黑水虻蛹化期如何如何管理
当幼虫开始预蛹后,往饲料中加水使饲料饱湿,这时预蛹会大量爬出。在池角斜坡下放置小桶,预蛹爬出后,自动落入桶中。虫爬完之后,用铁锹铲出处理完的残渣,晾干或者堆肥处理。
预蛹极易出现大量死亡。气候干燥,或者气温过高,虫体容易失水死亡,预蛹时需要钻入土壤、木屑、树叶等地方藏身。预蛹分离后,应及时促使预蛹化蛹,避免预蛹因为不断活动而消耗能量 。通过对不同化蛹基质的比较,发现用棉布作为化蛹基质的布摺化蛹法效果最好。具体方法为,将分离好的预蛹放入储虫盘内,储虫盘内直接采用养虫的塑料方盒即可。每盘虫的厚度为2cm左右。选一块面积为储虫盘两倍的棉布,将布缝起许多褶皱。均可裹盖在虫上。将布盖好之后,喷洒少量水分使布变成潮湿状态。棉布上奔放一些小木条,预蛹喜欢钻入布摺中化蛹。弄好后,将化蛹盘放在阴暗的室内。
经常给化蛹室地面撒水,保持化蛹室的温度在80%左右。化蛹室需要环境湿度以26-30度为佳,约一周后预蛹即可全部整齐化蛹,将布和木条取出。黑水虻蛹约为一周,有成虫开始羽化时,可将蛹盘移至成虫笼中。使用棉布褶放置预蛹,容易操作,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预蛹化蛹整齐,化蛹迅速,化蛹率高。在27度的室温下,预蛹化蛹时间平均为5天,化蛹率在95%以上,预蛹几乎无任何死亡。
成虫的管理
黑水虻活动和交配需要较大的空间,因此需要专门建造的大笼室进行养殖,笼室设计为笼室长、宽度均为3米左右,笼顶的高度2.5-3米为宜,拱形。顶部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可以防雨,保持较干燥的环境和充足的光照。在拱形棚顶部安装500W的碘钨灯泡备用。黑水虻交配需要阳光的刺激,如遇阴雨天,可以用碘钨灯照射,每天上午开灯4-5个小时既能达到效果。
笼室内的黑水虻种虫数量以每平方米100-300只为宜,黑水虻飞行、交配需要休息的平台,如宽大的树叶。在笼室中种植一些高度在2米左右大叶植物,如焦芋。黑水虻成虫活动需要补充水分,需要每天定时给植物叶面喷水,供成功吸食。在水分子添加少量约10%左右的白糖,成虫更喜取食,但不易保持植物叶面的清洁,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不宜采取。成虫只需要补充水分,产卵量即可满足生产需求。
在笼室中放置桶装的臭味饲料,吸引黑水虻产卵。桶上面放置收卵瓦楞纸板。为了保证将来幼虫生长整齐,收卵板需每天更换。一般选择在下午三点以后,这一时期成虫产卵活动结束,与第二天产卵间隔期较长,将来培育处来的幼虫更为整齐。
‘捌’ 天牛幼虫该怎样防治
天牛是危害山茶蛀干的害虫。天牛种类很多,每年发生一代或几年一代,幼虫乳白色,头尖、体胖,能蛀入树干、枝条和根茎,在根部蛀成粗大、弯曲的蛀孔,使被害枝条的叶片枯黄、生长不良;如蛀食主干,还可能使树干折断甚至于全枝枯死。一般以幼虫越冬。雌虫产卵于山茶茎干或枝条上,以幼虫、成虫危害山茶。成虫由幼虫羽化而成,体呈圆筒状,背略扁平,6足,触角长,几乎与体长相等或超过体长,有硬翅,能飞行,于4~5月间出现,交尾后产卵于枝干近基部处,孵化后幼虫蛀入树皮下,由下向上蛀食,继而侵入木质部,向主干蛀食,穿成中空,来往自如,昼伏夜出,咬食树皮、嫩枝、叶片,吮吸树液,被害枝呈空筒形,每隔一定距离咬一排粪孔,并由小孔排出淡黄色粪便,堆到地表,被害枝常枯折。
防治方法:
(1)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捉成虫,同时勤检查茎干、枝条上有无卵伤口和虫粪,如果有,将其中卵或小幼虫挖出杀死。
(2)幼虫蛀入茎干或枝条,要从蛀孔排出虫粪、木屑。根据这些排泄物可以判断幼虫所在部位,可用铁丝插入虫孔钩出或直接刺死幼虫。
(3)用棉花蘸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100~200倍液塞入孔内,并用泥土密封孔口,即可杀死幼虫。
‘玖’ 蛾蚋幼虫如何处理
1、经常保持厕所所有地漏有水,水蒸发干了,就赶紧往地漏倒上水。这样臭气不但被水密封了,地沟虫也休想飞出来,这是最环保、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另外别忘了洗脸池是和下水管相相通的,不用洗脸池时,也应该把下水口盖上。
2、如果要长期保持地漏没有地沟虫,可以去卫生防疫站买一些低毒的杀虫剂,用水稀释后,打开地漏,狂喷一阵子,再盖上。经常喷少许杀虫剂,可以长期没有地沟虫 。
3、幼虫是一种很小的蛆,长大了羽化。这种昆虫生性嗜好黑暗,蛆就生活在下水道和下水管中的管壁上,以腐朽污秽的物质为食。只有羽化了的成虫有翅膀可以飞翔。
4、这种昆虫本身对人类没有什么危害,只是它生活在脏兮兮的地方,从污水管中飞出来。 在地漏或者下水管道装一个地漏配套专用存水弯,防虫地漏不仅可以防止小飞虫进入室内,还可以防止返味。无需改动原有地漏。
(9)如何管理幼虫的方法扩展阅读
产生的危害现象
1、媒介:白斑蛾和星斑蛾经常出现在厨房和浴室的墙壁上,飞蛾飞舞的墙壁上,布满细毛,容易携带细菌,污染食品,有传播疾病的可能性。蛾类活动不高,发生机械性传播疾病的概率不高,白斑蛾和星斑蛾的生态习性有可能传播大肠杆菌病。
2、骚扰害虫:寄生在白色油漆或瓷砖墙上的蛀虫会影响视觉新鲜度和室内清洁度。飞蛾的飞行能力不强。它经常停在墙上不动。它只有在受到干扰时才会飞走。飞一小段距离,停在附近的墙上。
3、蛆病:蛀虫的“害虫”性质,最重要的是它会引起粘虫病,这通常是由星蛀虫引起的。一般来说,蛾幼虫是自由生活的昆虫,可以在不被寄主寄生的情况下完成其生命周期。当幼虫或卵意外进入寄主体内时,它们也可以利用寄主的组织来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
4、一般认为,虫媒寄生虫病的发生是一种由伤口护理和消毒不良等意外因素引起的兼性寄生虫病。室内休息有时会钻入鼻孔引起炎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蛾蚋
‘拾’ 面包虫吃什么怎么养
面包虫喜欢吃面包、馒头、谷类、米糠、麦皮、小鸡饲料、豆类饲料、西瓜皮、木瓜、红萝、菜叶等食物。
家庭培育面包虫,可用面盆、木箱、纸箱、瓦盆等容器放在阳台上或床底下养殖。容器表面太粗糙的,在内壁贴裱蜡光纸即可使用。
面包虫又叫黄粉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 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
龄期管理:
一、幼虫为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管理方法是:
1. 当肉眼能看清幼虫体形时,要进行加温、增湿,促使其生长发育。升温可采取加大密度方法。增湿是定时(每天6-8次)向饲养盒洒水。但量要小,不能出现明水。在饲料中加大水分也能增湿。
2. 给幼虫投喂营养丰富的一、三、五号饲料,并给予大量青饲料。
3. 大小幼虫最好分开饲养,以免出现残食现象。(4)此期适宜温度为25一32℃,湿度60%-75%,麸皮湿度10%-15%。
幼虫个体间均有差异,表现在化蛹时间的先后,个体能力的强弱。刚化成蛹与幼虫混在一个木盘中生活蛹容易被幼虫在胸、腹部咬伤,吃掉内脏而成为空壳;有的蛹在化蛹过程中受病毒感染,化蛹后成为死蛹,这需要经常检查,发现这种情况可用0.310-6漂白粉溶液喷雾空间,以消毒灭菌。同时将死蛹及时挑出处理掉。挑蛹时将在2天内化的蛹放在盛有饲料的同一筛盘中,坚持同步繁殖,集中羽化为成虫。
用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13厘米的木箱,放入3倍~5倍于虫重的混合饲料,将幼虫放入。再盖以各种菜叶等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待饲料基本吃光后,将虫粪筛出,再添新料。如需要留种,则要减少幼虫的密度,一般一箱不超过250克。前几批幼虫化的蛹要及时拣出,以免被伤害,后期则不必拣蛹。
二、蛹期:用幼虫饲养箱撒以麦麸,盖上适量菜叶,将蛹放入待羽化。
三、成虫期:成虫需镶入铁丝网,网的孔以成虫不能钻入为度,箱内四侧加镶防滑材料,以防逃。铁丝网下垫一张纸或木板,再撒入1厘米的混合料,盖菜叶保湿,最后将孵化的成虫放入,准备产卵。之后每隔7天将产卵箱底下的板或纸连同麦麸一起抽出,放入幼虫箱内待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