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安装精密轴承麻烦告诉我
1.精密轴承对相配机件的要求
由于精密轴承本身的精度在1μm以内,因此要求与其相配机件(轴、轴承座、端盖、挡圈等)有很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特别是配合面精度要控制在与轴承相同的水平内,这一点至关紧要,而也最易被忽视。
必须还注意精密轴承的相配机件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常使精密轴承在安装后发生比原轴承误差大数倍,甚至10倍以上的误差,完全不成其为精密轴承,原因是相配机件的误差往往不是简单地叠加到轴承的误差上,而是以不同的倍数放大后加上去的。
2.精密轴承的配合
为了保证轴承在安装后不产生过大的变形,必须做到:
(1)轴与座孔的圆度以及挡肩的垂直度要按照轴承的相应精度来要求。
(2)既要精确计算旋转套圈配合的过盈量,也要精确计算固定套圈的合适配合量。
旋转套圈灼过盈量在可能范围内也宜取得较小。只要切实保证工作温度下的热膨胀影响,以及最高转速下的离心力影响,才不致造成紧配合表面的蠕动或滑动。固定套圈根据工作载荷大小和轴承尺寸,选取极小的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过松或过紧都不利于保持原来精确的形状。
(3)轴承如在高速条件下运转,而且工作温度较高,应特别注意旋转套圈的配合不可过松,以防止出现偏心振动,以及固定套圈的配合不可出现间隙,以防止套圈在负荷下变形并激发振动。
(4)对固定圈采取小过盈配合的条件是相配表面双方都有很高形状精度和较小的粗糙度,否则造成安装困难而拆卸更难,此外,还需要考虑主轴热伸长的影响。
(5)使用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的主轴,多半载荷较轻,其配合过盈量如偏大,则其内部的轴向预紧量将显着偏大,造成不利影响。使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的主轴以及圆锥滚子轴承的主轴,其载荷相对较大,所以其配合过盈也相对较大。
3.提高实际配合精度的方法
为了提高轴承安装时的实际配合精度,必须利用不使轴承变形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对轴承的内孔和外圆的配合表面尺寸进行实际的精密测量,可将有关内径和外径的测量项目全部予以测出,并且对测得数据作出全面分析,以此为据,精密配作轴与座孔的轴承安装部位的尺寸。在实际测量所配作的轴与座孔的相应尺寸和几何形状时,应在与测量轴承时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为保证有较高的实际配合效果,轴和座孔与轴承相配的表面,其粗糙度应尽可能地小。
在作上述测量时,应该在轴承的外圆和内孔上,以及轴和座孔的对应表面上,在靠近装配倒角的两侧,分别作出能示明最大偏差方向的两组标记,以便在实际装配时,使相配两方的最大偏差对准同一方位,这样在装配后,双方的偏差得以部分抵消。
作出两组定向标志的目的,在于对偏差的补偿可以综合考虑,既使两端支承各自的旋转精度有所提高,又使两支承间的座孔和两端轴颈的同轴度误差得到部分消除。对配合表面实行表面强化措施,如喷砂处理,用直径略大的精密塞柱插塞一次内孔等,都有利于提高配合精度。
轴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及正确的方法。
1.安装前的清洁工作:轴承装进轴承座时,轴承座与轴承之间的运转空间一定要保持清洁,否则轴承滚动面易出现刮伤和点腐蚀;轴承座安装前,一定要对轴承座内部进行清洁。
2.轴承座的密封检测:轴承座多为双密封轴承座,密封性能非常关键,因此密封圈一定要安装紧凑,不可出现密封空隙,否则易出现轴承的早期损伤。将对开双唇密封的一半插入轴承座底座两侧的密封槽内。在密封件两唇之间的空间填满润滑脂。若轴承座用于轴端,在一侧插入端盖取代密封件。
3.安装孔及其固定台的检测:轴承座安装前,安装孔是否标准,安装孔与固定台孔是否对应,安装后轴承座的固定程度是否标准,以上数据需检测后才能进行安装。
4.检查支撑面的表面粗糙度检测。若轴承安装在紧定套上,确定轴承座的方向。轴承座顶盖的油嘴位置应总是在紧定套螺母的另一侧。必须注意整个轴承座的方向,因为顶盖和底座须按原来的方向安装。 确定轴承座在支撑面上的方向。装上地脚螺栓但不要拧紧。
3. 主轴部件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进行主轴轴承的调整
“轴承知识”主轴轴承的安装与运转
今天详细介绍下主轴轴承的安装与运转。机床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
机床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主轴轴承的正确配置是指轴承类型的组合和前后轴承的布置,不同的配置就决定了机床主轴不同的负荷能力、运转速度、刚度、温升和使用寿命,尤其是对刚度和温升的影响更为显着,所以应根据机床工作特性的要求合理地配置主轴轴承。跑合运转的目的是为了使轴承在正式使角前,使其滚子与滚道通过跑合,能具有良好的接触条件,以保持轴承有良好的接触精度,并避免轴承一开始在高速和重载使用时引起滚子与滚道的损坏,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和精度。
由于圆锥滚子轴承并不是完全的滚动接触,在滚子端面与内环的台肩之间存在着滑动,如果接触条件不好,很易出现咬合损坏的现象,故对这类轴承更应重视跑合运转。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
图片为本公司实拍,请勿盗图
主轴轴承安装
1、轴承的清洗
为防止运输和存放时的尘埃及锈蚀,产品出货时都在轴承表面涂了防锈油。
拆开包装之后,首先要清洗掉防锈油。(已填充润滑脂或带有密封圈的轴承,不需要清洗)
2、检查相关部件的尺寸
(1)检查轴和轴承座
A、轴和轴承座,要清洗干净,轴承及隔圈表面不允许存在伤痕、毛刺、毛边等。
B、检查轴和轴承座的尺寸,确认是否符合与轴承内外径的公差配合。
C、测量(包括安装)应在恒温室里进行。当被测物的温度处于稳定状态后,用千分尺或内径千分表进行测量。(必须多点测量,检查有无明显的尺寸差。)
(2)隔圈的检查
主轴上配置的隔圈平行度应控制在0.003mm以下。隔圈平行度的不良会带来轴承的倾斜,导致精度不良、噪音等问题。
图片为本公司实拍,请勿盗图
3、轴承的安装
将已填充润滑脂的轴承(脂润滑)或脱脂清洗之后的轴承(油润滑),安装到主轴或轴承座上。
安装方法根据内外圈的配合而有所不同。对于内圈旋转为多数的机床用轴承,内圈多采用过盈配合,圆柱孔轴承一般采用热装方法。
外圈多采用间隙配合,安装较为容易,有时为使安装更为容易也使用将轴承座加热的方去。
例如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用压力机压入的方法
小型轴承广泛使用压力机压入方法,用垫块顶住内圈,用压力机渐渐压制内圈紧密地接触到轴挡肩为止。(将外圈垫上垫块安装内圈,会造成滚到面出现压痕、压伤,所以要绝对禁止)。
另外,操作时最好事先在配合面上涂油。用锤子敲打安装的方法,对于精密轴承是禁止的。
对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之类的可分离型轴承,可将内圈、外圈分别安装到轴和轴承座上。将分别安装好的内圈和外圈组合时,注意勿使二者中心产生偏离,慢慢地将内外圈组合起来非常重要。如果硬性地压入,有可能造成滚动面的卡伤。
图片为本公司实拍,请勿盗图
(2)热装的方法
过盈量大的轴承,压入时需要很大的压力,所以很难安装。因此,将轴承内圈加热膨胀,再装到轴上的热装方法广为使用。使用这种方法,不会给轴承增加不当的负荷,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
轴承的加热温度,按照正常尺寸、所需过盈量参考。热装作业需注意以下几点:
a.不将轴承加热至120℃以上。
b.为避免轴承安装过程中由于内圈冷却导致安装困难。应将轴承加热到比所需温度高20~
30°程度。
c.热装后的轴承逐渐冷却下来,宽度方向也同时收缩。所以要用轴螺母或其他适合的方法使之紧固,以防止内圈与轴挡肩之间产生间隙。
图片为本公司实拍,请勿盗图
运转检查
安装完成后,为确认该轴承的安装是否正常,应进行运转检查。如果是小型机械,可以用手转动确认其是否运转顺畅。检查项目包括异物、伤痕、压痕等引起的回转不畅,安装不良、安装座加工不良等引起的回转力矩不均、游隙过小,安装误差、密封圈摩擦等!引起力矩过大等。如无异常可实施动力运转。高速运转时,在动力运转前先进行磨合运转。
动力运转由无负荷、低速开始启动,逐渐达到所定条件的稳定运转。试运转中需检!查有无异音、轴承温度的变化、润滑剂的泄漏或变色等。试运转时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运行,检查机械,如有必要应拆下轴承进行检查。
图片为本公司实拍,请勿盗图
轴承温度一般可根据轴承座的外部温度进行判断,如果可通过油孔直接测量到轴承外圈的温度,则更加准确。
轴承温度从运转开始徐徐上升,通常1-2小时达到稳定状态。如果轴承本身或安装不良,轴承温度会急剧上升,出现异常高温。其原因为润滑脂过多、轴承游隙过小、安装不良、密封装置摩擦过大等引起。如果高速运转,则还有可能是轴承类型或润滑方法有误。
轴承的回转音可由听音器等测量。有强金属音、异常音、不规则音等,其原因有可能是润滑不良、轴承损伤、轴或轴承座不良、异物侵入等。
本文章内容由收集整理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犯到您权益,请联系删除
需要了解更多进口轴承信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4. 23122轴承怎么装配
高速精密轴承的装配要点如下:
一.精密轴承的取出与清洗
1.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精密轴承从包装中取出时,操作者的手应保持清洁干燥,因为手上的汗水会导致生锈,必要时可以戴手套。
2.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
取出的精密轴承应立即进行装脂和涂油处理,加脂精密轴承取出后立即作无污染安装,不作装脂和涂油处理。装脂时在保持架与轴承外圈的间隙必须加脂,精密轴承加脂至空腔的30%为佳,高速精密轴承加脂至空腔的20%。
3.包装要封好
精密轴承只能在装配之前从原包装中取出清洗。从易挥发缓蚀剂封存的多件精密轴承包装中取出其中的几套后,应立即将包装封好,因为VIC纸的保护气只能在封存的包装中得以保持。
4.正确清洗
加脂精密轴承在装配前不可清洗,而未加脂精密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清洗,清洗之后应晾干并立即上防锈油或装脂,以免锈蚀。
对精密轴承去脂和清洗可采用以下清洗剂:含水清洗剂—中性、酸性或碱性清洗剂,在清洗之前检查碱性清洗剂与铝质零件的相容性;有机清洗剂—酸和无水煤油、轻质汽油(非车用汽油)、氟利昂12代用品或含氯的碳氢化合物清洗剂。精密轴承清洗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环境保护、健康和工作安全性;清洗剂的操作方法必须遵守产品说明,以免发生危险。
二.精密轴承的安装与安装工具
主轴、丝杠用精密轴承作为机床的基础配套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床的转速、回转精度、刚性、抗颤振动切削性能、噪声、温升及热变形等,进而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表面质量等。
1.精密轴承安装注意事项
精密轴承装配现场应尽可能保持清洁;避免精密轴承污染或异物的进入,污染物对轴承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有很大不良影响;检查轴承座孔和轴上配合面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及清洁度;安装时在套圈的配合面涂上少许油或少许脂,精密轴承更容易安装到设计部位;设计轴承座孔和轴时应有一个100~150的安装引导倒角;不要过分冷却轴承,因为冷凝可导致轴承及轴承的配合面锈蚀;轴承内圈与主轴装配需采用定向装配法或角度选配法,也就是人为地控制各装配件的径向跳动误差的方向,使误差相互抵消而不是累积;轴承压入轴承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感;安装完成后,检查精密轴承系统是否运转正常。
2.合理使用安装工具
(1)当过盈量较大时,可采用加热箱、油浴加热或感应器加热轴承来安装,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最高不能超过120℃。同时,应用螺母或其它适当方法紧固轴承,以防止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收缩而使套圈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2)轴承安装时,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𨱍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𨱍头轻击装配套筒的中心部位,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装配力绝不能通过滚动体来传递,避免直接锤击轴承套圈。压入时,应保证外圈端面与外壳台肩端面,内圈端面与轴台肩端面压紧,不允许有间隙。
(3)采用机械压力机或液压机必须使用装配套筒压装,并保证处于水平状态,如有倾斜会导致轴承沟道因受力损坏,而使轴承产生异响。装配套筒要完全接触轴承内套圈或外套圈端面的整个圆周。
三.精密轴承的拆卸
设计者在精密轴承安装部位应该考虑拆卸问题,精密轴承一般情况下都选用过盈配合安装,则设计时轴上或轴承座孔应设置拆卸用沟槽,以便于拆卸轴承。
若拆卸下来的精密轴承还要重新使用的话,拆卸处理更要小心操作。精密轴承拆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直接打击轴承套圈;拆卸力不应通过轴承滚动体来传递,从轴上拆卸精密轴承时拆卸力应通过轴承内套圈传递,从轴承座孔中拆卸精密轴承时拆卸力应通过轴承外套传递;精密轴承一旦拆卸下来就应进行清洗、晾干后涂防锈油或装脂处理,以免轴承受锈蚀。
在精密轴承的装配过程中若注意以上要点,将对主轴温升的控制、主轴高精高速无故障运转、传动精度的控制起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5. 如何正确安装高速,高精密主轴轴承
我是高速高精密轴承生产者凯美瑞KMR轴承工程师。
安装凯美瑞轴承前必须要清洗轴承,因为轴承在出厂前,为了保护滚道和滚动体表面不被锈蚀,在滚道和滚动体之间注入了防锈油或防锈脂。所以,必须要用清洁的汽油和煤油清洗,再涂上干净优质或高速高温的润滑剂才可以使用。不过,有些全封闭轴承和涂有润滑防锈两用油脂的主轴轴承,是不需要清洗的。清洁度对轴承寿命和振动噪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高速、高精密主轴轴承特殊定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轴的轴肩和圆角尺寸不能按本目录所列的安装尺寸确定时,可以采用过渡垫片作为轴向支承。
(2)高速、高精密主轴轴承弹簧挡圈定位:轴承受轴向负荷不大、转速不高、轴距较短又在轴颈上加工成螺纹有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断面为矩形的弹性挡圈定位。此种方法装卸很方便,所占位置小,制造简单。
(3)高速、高精密主轴轴承止推垫圈定位:在轴颈较短、轴颈上加工成螺纹有困难,主轴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垫圈定位,即用垫圈在轴端面上用两个以上螺钉进行定位,用止动垫圈或铁丝拧死,防止松动。
在高速、高精密主轴轴承安装内圈时,一般都由轴肩在一面固定轴承的位置,而另一面则用螺母、止动垫圈或弹簧档圈等固定。轴肩和轴向固定零件与轴承内圈接触部分的尺寸,可按轴承尺寸表格所列各类轴承的安装尺寸确定。
6. 如何装配轴承
轴承的安装
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请充分研究轴承的安装,即请按照包含如下项目在内的操作标准进行轴承安装。
一、清洗轴承及相关零件
对已经脂润滑的轴承及双侧具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轴承安装前无需清洗。
二、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
三、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d.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四、轴承安装后的检查
五、润滑剂的添加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用于载荷较轻的高速旋转场合,要求轴承高精度、高转速、低温升低振动和一定的使用寿命。常作高速电主轴的支承件成对安装使用,是内表面磨床高速电主轴的关键配套件。
主要技术指标:
1.轴承精度指标: 超过GB/307.1-94 P4级精度
2. 高速性能指标: dmN值 1.3~1.8x 106 /min
3. 使用寿命(平均): >1500 h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使用寿命与安装有很大关系,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轴承安装应在无尘,洁净的房间内进行,轴承要经过精心选配,轴承用隔圈要经过研磨,在保持内外圈隔圈等高的前提下,隔圈平行度应控制在1um以下;
2. 轴承安装前应清洗干净,清洗时内圈斜坡朝上,手感应灵活,无停滞感,晾干后,放入规定量油脂,如属油雾润滑应放入少量的油雾油;
3. 轴承安装应采用专门工具,受力均匀,严禁敲打;
4. 轴承存放应清洁通风,无腐蚀气体,相对湿度不超 过65%,长期保管应定期防锈。
圆锥滚子轴承、水泵轴连轴承的安装
一、 轴承的安装: 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轴承安装前应先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干燥后使用,并保证良好润滑,轴承一般采用脂润滑,也可采用油润滑。采用脂润滑时,应选用无杂质、抗氧化、防锈、极压等性能优越的润滑脂。润滑脂填充量为轴承及轴承箱容积的30%-60%,不宜过多。带密封结构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水泵轴连轴承已填充好润滑脂,用户可直接使用,不可再进行清洗。
轴承安装时,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𨱍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 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𨱍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如果大批量安装时,可采用液压机。压入时,应保证外圈端面与外壳台肩端面,内圈端面与轴台肩端面压紧,不允许有间隙。
当过盈量较大时,可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器加热轴承方法来安装,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最高不能超过120℃。同时,应用螺母或其它适当的方法紧固轴承,以防止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收缩而使套圈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最后应进行游隙的调整。游隙值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和配合的过盈量大小而具体确定。必要时,应进行试验确定。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水泵轴连轴承在出厂时已调整好游隙,安装时不必再调整。 轴承安装后应进行旋转试验,首先用于旋转轴或轴承箱,若无异常,便以动力进行无负荷、低速运转,然后视运转情况逐步提高旋转速度及负荷,并检测噪音、振动及温升,发现异常,应停止运转并检查。运转试验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
二、 轴承的拆卸: 轴承拆下后拟继续使用时,应选用适当的拆卸工具。拆卸过盈配合的套圈,只能将拉力加在该套圈上,绝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拆卸力,否则滚动体和滚道都会被压伤。
三、 轴承的使用环境: 根据使用部位及使用条件与环境条件选择规格尺寸、精度,配合适宜的轴承是保证轴承寿命及可靠性的前提。
1、 使用部位: 圆锥滚子轴承适用于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向与轴向的联合负荷,通常以两套轴承配对使用,主要应于汽车的前后轮毂、主动圆锥齿轮、差速器、减速器等传动部位。
2、 允许转速: 在安装正确、润滑良好的环境下,允许为轴承极限转速的0.3-0.5倍。一般正常情况下,以0.2倍的极限转速为最宜。
3、 允许倾斜角: 圆锥滚子轴承一般不允许轴相对外壳孔有倾斜,如有倾斜,最大不超过2′。
4、 允许温度: 在承受正常的载荷,且润滑剂具有耐高温性能,且润滑充分的条件下,一般轴承允许在-30℃-150℃的环境温度下工作。
7. 滚动轴承的装配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1)压入法
当轴承内孔与轴颈配合较紧,外圈与壳体配合较松时,应先将轴承装在轴上,如图9-33a所示;反之,则应先将轴承压入壳体上,如图9-33b所示。如轴承内孔与轴颈配合较紧,同时外圈与壳体也配合较紧,则应将轴承内孔与外圈同时装在轴和壳体上,如图9-33c所示。
图9-38 油池加热法
取出轴承后,用比轴颈尺寸大0.05mm左右的测量棒测量轴承孔径,如尺寸合适应立即用干净布揩清油迹和附着物,并用布垫着轴承并端平,迅速将轴承推入轴颈,趁热与轴径装配,在冷却过程中要始终用手推紧轴承,并稍微转动外圈,防止倾斜或卡住(图9-38c),冷却后将产生牢固的配合。如果要把轴承取下来,还得放在油中加温。也可放在工业冰箱内将轴承或零件冷却,或放在有盖密封箱内,倒入干冰或液氮,保温一段时间后,取出装配。
8. 轴承怎么安装啊
因为进口轴承安装的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进口轴承的精密度、寿命和性能。因此,我们要研究进口轴承的正确安装方法,即按照包含如下项目在内的操作标准进行正确的安装。
关于进口轴承其他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请大家参见本站“进口轴承使用小知识集锦”一文的介绍。
进口轴承的安装方法:
1、要清洗进口轴承及相关零件。
而已经脂润滑的进口轴承及进口轴承双侧具有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的轴承,在安装前是不需要进行清洗的。
2、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
3、进口轴承具体的安装
进口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
进口轴承的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1)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是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将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
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进口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孔为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
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时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2)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 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合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
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用一网栅, 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淀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3)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在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4)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的轴圈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圈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
9. 精密轴承的安装精度校验法
将角接触球轴承装入主轴后,安装精度的校验顺序如下(以轴径为60100mm的普通车床为例):
(1)测量轴和轴承座孔的尺寸,以确定轴承的配合精度,配合要求如下:
内圈与轴采取过盈配合,过盈量0~+4μm(在轻负荷、高精度时为0);外圈与轴承座孔采取间隙配合,间隙量0~+6μm(但在自由端的轴承使用角接触球轴承时,还可增大间隙);轴与座孔表面圆度误差在2μm以下,轴承所用隔圈的端面平行度在2μm以下,轴肩内端面对外端面的跳动在2μm以下;轴承座孔挡肩对轴线的跳动在4μm以下;主轴前盖内端面对轴线的跳动在4μm以下。
(2)固定端前轴承在轴上的安装
将轴承用洁净的清洗煤油进行彻底清洗,对于脂润滑,先将含有3%~5%润滑脂的有机溶剂注入轴承作脱脂清洗后,再用油枪将定量的润滑脂填入轴承内(占轴承空间容积的10%~15%);加热轴承使升温20~30℃,用油压机将轴承装入轴端;将紧定套压在轴上并以合适的压力抵住轴承端面使其轴向定位;将弹簧秤的带子卷在轴承外圈上,用测量启动力矩的方法校验所规定的预负荷是否有大幅度的变动(即使轴承很正确,但由于配合或保持架的变形,预负荷也有变化的可能)。
(3)将轴承轴组合体装入座孔
加热座孔使升温20~30℃,用连续轻缓的压力将轴承轴组合体装入座孔;调整前盖,使前盖的紧固量为0.02~0.05μm,以轴承座外端面为基准,将千分表的表头抵触在轴颈表面上,将轴旋转测量其跳动,要求误差在10μm以下;将千分表定位在轴上,表头抵触后座孔内表面,将轴旋转以测量轴承座前后座孔的同轴度。
(4)将自由端轴承选择性地放在可能抵消偏差的位置,安装到轴承座后支承位置,尽可能地抵消相互间的圆度偏差和同轴度偏差。
10. 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如何装配
(1)压入法
当轴承内孔与轴颈配合较紧,外圈与壳体配合较松时,应先将轴承装在轴上,如图9-33a所示;反之,则应先将轴承压入壳体上,如图9-33b所示。如轴承内孔与轴颈配合较紧,同时外圈与壳体也配合较紧,则应将轴承内孔与外圈同时装在轴和壳体上,如图9-33c所示。
图9-38 油池加热法
取出轴承后,用比轴颈尺寸大0.05mm左右的测量棒测量轴承孔径,如尺寸合适应立即用干净布揩清油迹和附着物,并用布垫着轴承并端平,迅速将轴承推入轴颈,趁热与轴径装配,在冷却过程中要始终用手推紧轴承,并稍微转动外圈,防止倾斜或卡住(图9-38c),冷却后将产生牢固的配合。如果要把轴承取下来,还得放在油中加温。也可放在工业冰箱内将轴承或零件冷却,或放在有盖密封箱内,倒入干冰或液氮,保温一段时间后,取出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