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复议
向派出所的上级主管单位申请行政复议。
按照你说的,派出所属于违法行政,其行为至始无效,但是你要有证据证明派出所穿便服,开便车,未告知家人和当事人,将甲骗上车。
如果你不要求证明派出所违法行政,只想撤消该行政行为,只要证明该具体行政行为存在,比如拘留回执等,并提供你的证人。
如果该行政行为撤消,还可以要求国家赔偿。
2. 司法局行政复议需要怎么处理的呢
首先,申请;其次,受理;最后,审理。
法律分析
申请:申请时效。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应当在知道被申请人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日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受理: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理:1、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的准备2、行政复议期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3、复议申请的撤回。在复议申请受理之后、行政复议决定作出之前,申请人基于某种考虑主动要求撤回复议申请的,经向行政复议机关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决定:复议决定作出时限。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审查行政复议申请是否符合收案范围→确定是否受理→向有关组织(部门)和人员调查取证→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应→拟定行政复议决定→处理或者转送对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提出处理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3. 对行政复议不服怎么办
法律分析:行政复议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不可以再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只可行政诉讼。
一级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得再向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制度。即不服从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法定的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是行政终级决定,行政相对人不服不能再向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制度。一级复议制度是中国《行政复议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主要是考虑到中国行政复议决定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最后救济手段,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仍可以得到人民法院两级审判的救济,这样就没有必要在行政系统内实行两极或多级复议制度,以免行政争议在行政系统内迟迟不能解决,对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 交通违章不服怎么复议
对交通违章处罚不服的,当事人需持本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及开具的处罚决定书,到当地交警支队法控处复议科申请行政复议。这也就是说如果是电子眼拍的,则需要先开具处罚书,再进行行政复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5. 在不服行政复议中怎么进行处理的
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超过该期限,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一般不予以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6. 谈谈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后,如何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复议案源。积极宣传行政复议相关知识;制作行政复议流程图,进行公示公开;在人流较多的地点投放宣传资料并现场答疑,切实提高公众知晓度。
二是创新培训内容,提升业务能力。坚持集中培训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律师讲课指导;坚持周末学法制度,系统学习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对修订后受案范围扩大、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等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全面的解读,全面提升办案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是创新联系方式,发挥联络员作用。各乡镇(区、办)和县直单位至少有1名行政复议联络员在职在岗,负责辖区内普法宣传工作,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复议申请给予指导,使不熟悉行政复议程序的申请人“申诉有门”,对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行政纠纷,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途径解决。
四是创新调解手段,健全审理机制。注重运用和解、调解手段解决行政争议;积极吸收外部力量参与行政复议案件听证和审理;通过听证审理,专家参与、法律顾问评议,提高行政复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