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鹰,在农村,怎样可以捕捉到哪位高人有捕鹰高招经常看到有好几只在头顶,飞的很高,有办法抓吗
鹰翱翔于蓝天,代表了自由,请勿捕杀!
就是抓到了,野生的鹰也是不进食的。没有专业的技巧,根本不可能驯服野生的鹰。
2. 如何捕捉老鹰土方法
第一步:放置活物,如兔子。
第二步:设置陷阱(坑杀,绳索都不管用,所以只能用胶水,或者把兔子和一个大网兜放在一起。第三步:退到至少50km开外的地方,鹰的视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3. 纹鹰什么说法
楼主:“波黄”、“秋黄”、“三年龙”是海东青(鹰)其中的三个品种.不是代表鹰的年龄.
玉爪也是其中一个品种.
海东青是鹰的一种,身长不足二尺,体重仅及天鹅的五分之一,有“玉爪”、“波黄”、“秋黄”、“三年龙”等品种。其中,以纯白“玉爪”为上品。海东青又称海青、鹰鹘、吐鹘鹰。后来满人称之“松昆罗”,意为“东方之鹰”。
海东青”——矛隼
矛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所以又有“巨隼”之称,体长为56一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暗色型的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粗着的暗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横斑和斑点,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横斑,飞羽石板褐色,具断裂的白色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色横斑,但比阿尔泰隼的斑纹较为稀疏。白色型的体羽主要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点。灰色型的羽色则介于上述两类色型之间。虹膜淡褐色,嘴铅灰色,蜡膜黄褐色,跗跖和趾为暗黄褐色,爪黑色。
矛隼在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瓦房店和新疆新疆喀什等地,极为罕见, 其中在黑龙江、辽宁为冬候鸟, 在新疆为留鸟或繁殖鸟。
矛隼栖息于岩石海岸、开阔的岩石山地、沿海岛屿、临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带,堪称是北国世界的空中霸王,但很怕热。常在低空进行迅速的直线飞行,发现猎物后则将两翅一收,突然急速俯冲而下,就象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地冲向猎物。主要以野鸭、鸥、雷鸟、松鸡等各种鸟类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动物。捕捉岩鸽等猎物时,雄鸟和雌鸟可以进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鸟突然飞进岩鸽栖息的洞穴中,将它们驱赶出来,雄鸟则在洞外等候,进行捕杀。
矛隼因为体态雄伟、羽色奇特,在辽、金和清朝时,被北方的古代帝王用于狩猎,视为珍禽,称为“海东青”。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在北京南郊校场阅兵,当他看见臂架海东青的御林军从身边飒爽走过的时候,不觉龙颜大悦,诗兴大发,遂口占一诗赞美海东青,其中有“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垦。”的诗句。不仅宣扬了武德,激励军勇,更夸耀了海东青性情刚毅而激猛,其品质之优秀可与天上的星星相辉映,其力之大,加千钩击石,其翔速之快,如闪电雷鸣。由此可见矛隼在古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矛隼的繁殖期为5一7月。营巢于北极的海岸和附近的河谷悬崖岩石上,偶尔也营巢于北极苔原森林地带的树上。巢呈平盘状,结构较粗糙,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每窝产卵通常3一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颜色为褐色或赭色,具有暗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5一63×46一49毫米,卵重为70克左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通常由雌鸟承担,雄鸟偶尔也参与孵卵。孵化期为28一29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养大约46一49天后才能离巢。
满族与海东青
"海东青"是满族人用于狩猎的猎鹰。
满族是以射猎着称的民族,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俗称"放鹰"。早在唐代,"海东青"就已是满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富育光老师写的《七彩神火)故事中写到天雕来自享滚河以东,满族话叫它"松昆罗",意思是天雕从享滚河飞来的。汉语把它译成"海东青"。海东青又叫白尾海雕,它虽然大小如鹊,但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清朝野史大观》中这样描写了放鹰的方法:"鹰以绣花锦帽蒙其面,擎者挽绦于手,见禽乃去帽放之。"海东青都是野生野长,由人捕来驯化后再以供助猎之用,由于海东青不易捕捉到和驯化,在金元时期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到辽东的罪犯,谁能捕捉到海东青呈献上来,即可赎罪,传驿而释。因此,当时的可汗贝勒、王公贵戚,为得名雕不惜重金购买,成为当时一种时尚。
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到了清代,一只海东青竟值30两白银,可见其何翟讳贵。骄奢的辽统治者年年向女真族索要海东青,且"每至其国,必欲荐枕者。其国内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室女待之,后,使者络绎,恃大国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者"。激起女真人的怨愤,在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集女真诸部兵,擒辽障鹰官"。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评价道:"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可见,一只鹰虽微不足道,却关系到辽金的兴亡。
辽、金、元、明、清各代均设有类似鹰坊的机构,专司捕取和饲养。满族人以鹰用于狩猎,统治者则以鹰捕鹅雁,作为享乐消遣的手段。海东青的捕捉和驯服很不容易,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说法。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用捕鹰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格格的恩赐。带回家放在熬鹰房将鹰上架,加上"脚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磨掉野性,叫"熬鹰"。再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这时鹰就能听人的吆喝来到猎者的手臂上。最后通过对鹰的"勒膘",把肠油刮出,使鹰饥饿,但肌肉强健,便于捕获猎物。驯好的鹰就可以到山野之中"放鹰"了。架鹰者站在高处观望,让人用棒敲打树丛将野物轰出,俗称"赶仗"。发现有猎物跑或飞出,鹰会立即尖叫着俯冲下去捕获住猎物,架鹰者要尽快赶到取下猎物,只给鹰吃点动物内脏,不可喂饱,所谓"鹰饱不拿兔",就是这个道理。除《清朝野史大观》外,《燕山丛录》、《辽史》等书还比较详细记录了辽国主纵鹰助猎的情景。次年早春,猎户们将鹰喂饱,除去铃铛和脚绊子,将鹰放回归大自然过春天和夏天,繁殖后代。
海东青不仅是勇悍的猎鹰,同时也融化到满族的文化之中。金代一位诗人把海东青扑击天鹅的场面描写为"搏风玉爪凌霄汉,瞥曰风毛堕雪霜",表现了对海东青以小制大、坚毅勇猛的赞誉。考古工作者在兴凯湖地E发掘出骨雕鹰头,距今约六千余年。在金上京古城东女真墓群中,发现了以海东青捕捉一只飞翔的天鹅为纹饰的鎏金铜带挎。另外,在我国现存的古乐谱中,有"海东青拿天鹅"的琵琶曲谱。民间儿童游戏中有"老鹞子叼小鸡"活动。在吉林敦化一带流传的《阿玛有只小甲昏》的歌谣:"拉雅哈,大老鹰,阿玛有只小甲昏,白翅膀,飞得快,红眼睛,看得清,兔子见它不会跑,天鹅见它就发蒙。佐领见它睁大眼,管它叫做海东青……"这些都是满族民族精神的艺术体现。康熙皇帝曾写诗赞美海东青"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
海东青”——矛隼
矛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所以又有“巨隼”之称,体长为56一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暗色型的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粗着的暗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横斑和斑点,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横斑,飞羽石板褐色,具断裂的白色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色横斑,但比阿尔泰隼的斑纹较为稀疏。白色型的体羽主要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点。灰色型的羽色则介于上述两类色型之间。虹膜淡褐色,嘴铅灰色,蜡膜黄褐色,跗跖和趾为暗黄褐色,爪黑色。
矛隼在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瓦房店和新疆新疆喀什等地,极为罕见, 其中在黑龙江、辽宁为冬候鸟, 在新疆为留鸟或繁殖鸟。
矛隼栖息于岩石海岸、开阔的岩石山地、沿海岛屿、临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带,堪称是北国世界的空中霸王,但很怕热。常在低空进行迅速的直线飞行,发现猎物后则将两翅一收,突然急速俯冲而下,就象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地冲向猎物。主要以野鸭、鸥、雷鸟、松鸡等各种鸟类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动物。捕捉岩鸽等猎物时,雄鸟和雌鸟可以进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鸟突然飞进岩鸽栖息的洞穴中,将它们驱赶出来,雄鸟则在洞外等候,进行捕杀。
矛隼因为体态雄伟、羽色奇特,在辽、金和清朝时,被北方的古代帝王用于狩猎,视为珍禽,称为“海东青”。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在北京南郊校场阅兵,当他看见臂架海东青的御林军从身边飒爽走过的时候,不觉龙颜大悦,诗兴大发,遂口占一诗赞美海东青,其中有“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垦。”的诗句。不仅宣扬了武德,激励军勇,更夸耀了海东青性情刚毅而激猛,其品质之优秀可与天上的星星相辉映,其力之大,加千钩击石,其翔速之快,如闪电雷鸣。由此可见矛隼在古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矛隼的繁殖期为5一7月。营巢于北极的海岸和附近的河谷悬崖岩石上,偶尔也营巢于北极苔原森林地带的树上。巢呈平盘状,结构较粗糙,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每窝产卵通常3一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颜色为褐色或赭色,具有暗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5一63×46一49毫米,卵重为70克左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通常由雌鸟承担,雄鸟偶尔也参与孵卵。孵化期为28一29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养大约46一49天后才能离巢。
满族与海东青
"海东青"是满族人用于狩猎的猎鹰。
满族是以射猎着称的民族,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俗称"放鹰"。早在唐代,"海东青"就已是满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富育光老师写的《七彩神火)故事中写到天雕来自享滚河以东,满族话叫它"松昆罗",意思是天雕从享滚河飞来的。汉语把它译成"海东青"。海东青又叫白尾海雕,它虽然大小如鹊,但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清朝野史大观》中这样描写了放鹰的方法:"鹰以绣花锦帽蒙其面,擎者挽绦于手,见禽乃去帽放之。"海东青都是野生野长,由人捕来驯化后再以供助猎之用,由于海东青不易捕捉到和驯化,在金元时期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到辽东的罪犯,谁能捕捉到海东青呈献上来,即可赎罪,传驿而释。因此,当时的可汗贝勒、王公贵戚,为得名雕不惜重金购买,成为当时一种时尚。
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到了清代,一只海东青竟值30两白银,可见其何翟讳贵。骄奢的辽统治者年年向女真族索要海东青,且"每至其国,必欲荐枕者。其国内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室女待之,后,使者络绎,恃大国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者"。激起女真人的怨愤,在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集女真诸部兵,擒辽障鹰官"。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评价道:"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可见,一只鹰虽微不足道,却关系到辽金的兴亡。
辽、金、元、明、清各代均设有类似鹰坊的机构,专司捕取和饲养。满族人以鹰用于狩猎,统治者则以鹰捕鹅雁,作为享乐消遣的手段。海东青的捕捉和驯服很不容易,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说法。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用捕鹰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格格的恩赐。带回家放在熬鹰房将鹰上架,加上"脚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磨掉野性,叫"熬鹰"。再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这时鹰就能听人的吆喝来到猎者的手臂上。最后通过对鹰的"勒膘",把肠油刮出,使鹰饥饿,但肌肉强健,便于捕获猎物。驯好的鹰就可以到山野之中"放鹰"了。架鹰者站在高处观望,让人用棒敲打树丛将野物轰出,俗称"赶仗"。发现有猎物跑或飞出,鹰会立即尖叫着俯冲下去捕获住猎物,架鹰者要尽快赶到取下猎物,只给鹰吃点动物内脏,不可喂饱,所谓"鹰饱不拿兔",就是这个道理。除《清朝野史大观》外,《燕山丛录》、《辽史》等书还比较详细记录了辽国主纵鹰助猎的情景。次年早春,猎户们将鹰喂饱,除去铃铛和脚绊子,将鹰放回归大自然过春天和夏天,繁殖后代。
海东青不仅是勇悍的猎鹰,同时也融化到满族的文化之中。金代一位诗人把海东青扑击天鹅的场面描写为"搏风玉爪凌霄汉,瞥曰风毛堕雪霜",表现了对海东青以小制大、坚毅勇猛的赞誉。考古工作者在兴凯湖地E发掘出骨雕鹰头,距今约六千余年。在金上京古城东女真墓群中,发现了以海东青捕捉一只飞翔的天鹅为纹饰的鎏金铜带挎。另外,在我国现存的古乐谱中,有"海东青拿天鹅"的琵琶曲谱。民间儿童游戏中有"老鹞子叼小鸡"活动。在吉林敦化一带流传的《阿玛有只小甲昏》的歌谣:"拉雅哈,大老鹰,阿玛有只小甲昏,白翅膀,飞得快,红眼睛,看得清,兔子见它不会跑,天鹅见它就发蒙。佐领见它睁大眼,管它叫做海东青……"这些都是满族民族精神的艺术体现。康熙皇帝曾写诗赞美海东青"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
关于海东青一名的由来,文献有载:“女真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临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者,谓之‘海东青’。”(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2页)“海东青,鹘之至俊者也,出于女真,在辽国已极重之。因是起变而契丹以亡。其物善擒天鹅。飞放时,旋风羊角而上。直入云际”(明叶子奇《草木子》卷4,中华书局,l959,85页)。海东青以小制大,甚至还能捕鹿,是鹰类中最矫健凶猛的一种。《宫廷鹰鹞》记载,海东青“盘旋空中可以无微不瞩,栖于地面能见云霄中物”;《析津志辑佚》称之“横飞而直上,可薄云霄”;《宁古塔纪略》则谓:“鹰第一等”,“一日能飞二千里”。
当时,五国部(今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江与松花江流域)盛产海东青。契丹统治者常驱使女真人到五国部境内捕捉海东青。“女真至五国,战斗而后得,女真不胜其扰”(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l985,102页)。由于契丹不断索要,海东青被源源送入辽国宫廷。
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契丹统治者设立鹰坊,置鹰坊使、鹰人等职官,负责管理驯养海东青。道宗清宁七年(1061),严禁吏民蓄养海东青,使海东青成为皇家专有的珍禽。经过驯养的海东青,常被鹰人架在肩上。出土的辽墓壁画印证了这种形象:一个身穿紧袖绿袍、腰系红带、脚登黑靴的契丹人,左手擎鹰,右手抚摸鹰爪(项春松《辽宁昭乌达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文物》l979年第6期)。
女真崛起后,建立大金帝国,灭辽克宋,淹有燕云与中原。小巧而俊健的海东青与女真人息息相关。有研究认为,女真的意思是从东方大海飞来的海东青,这种猛禽成为女真民族的象征(崔广斌《“肃慎”一名之我见》,《北方文物》l987年第3期)。还有研究认为,海东青是女真反抗力量的源泉,激发了女真人勇猛、神速、顽强、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王禹浪《“女真”称号的含义和民族精神》,《北方文物))1992年第3期)。
女真人“俗本鸷劲,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元脱脱《金史·兵志》,中华书局,l975,991页)。据宋人记载:“其人则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甚,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精射猎,每见巧兽之踪,能蹑而推之,得其潜伏之所,以桦树皮为角吹作呦呦之声,呼麇鹿射之。”(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3,350册,20页,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l989)俊健的海东青和强悍的女真人在性格上十分相似,都善于以小制大,变弱为强。在女真人心目中,海东青是勇猛的化身。女真人的“鹰崇拜”意识很强,在女真人生活遗址(今黑龙江东部兴凯湖附近)曾出土兽骨雕刻的“鹰首”。
有金一代,海东青依然备受皇帝青睐。当时,金源内地阿什河畔的云锦亭和临漪亭曾是皇家驯养海东青的场所。驯养时,首先把鹰绑在特制鹰架上七八天,仅喂食绑着麻绳的肉块,以刮掉它肠内的肥油。这一步骤称为“熬鹰”。接着是“过拳”,即在室内反复训练鹰从架上起飞、落到驯养人带着皮套的手背上,直到娴熟为止。最后是“跑绳”,在相当距离内发出“噢噢”呼唤声时,使鹰起飞后准确落到驯养人的胳膊上。 金代皇帝多在春秋两季外出渔猎,叫做“春水”。海东青捕猎天鹅是“春水”的重要内容。据《金史·章宗本纪》记载,章宗“春水”渔猎多达十一次。每年春季,携带后妃、宗室、大臣及随从,驾l临“春水”巡游之地,捕猎天鹅。“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金史·舆服志下》.中华书局,1975,985页)。
渔猎之地建有行宫,建春宫和光春宫是章宗常去的行宫。皇帝一行人白天渔猎,晚上就住在行宫里。海东青捕天鹅的场面十分热闹,皇帝及后妃、大臣们站在上风头,发现天鹅后,皇帝即令卫士鸣锣击鼓,使之惊起,并亲手放出海东青。海东青迅猛扑向惊慌逃窜的天鹅,有的直飞向上,在空中牢牢地抓住鹅颈,狠啄它的头,受伤的天鹅就纷纷坠下:有的在天鹅刚刚起飞时,就横掠水面,攫住鹅头,无论天鹅怎样挣扎,都逃脱不掉。第一只捕获鹅雁的海东青,可获天鹅脑浆作为奖赏,驯育者也能得到银绢赏赐。 。
那些橐笔从驾的翰林辞臣也都纷纷奉敕赋诗,以示庆贺。如赵讽云:“驾鹅得暖下陂塘,探骑星驰入建章。黄伞轻阴随凤辇,绿衣小队出鹰坊。搏风玉爪凌霄汉,瞥日风毛堕雪霜。共喜园陵得新荐,侍臣齐捧万年觞。”(金宋祁《归潜志》卷8,中华书局,l983,86页)为金章宗赞赏。赵秉文诗云:“内家最爱海东青,锦韛掣臂翻青冥。晴空一击雪花堕,连延十里风毛腥。初得头鹅夸得隽,一骑星驰荐陵寝。”(金赵秉文《春水行》)海东青捕天鹅的雄姿也展现在文物中,金上京遗址女真墓群曾发掘出鹘捕鹅鎏金铜带銙,就是以海东青捕捉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为纹饰(阎景全《黑龙江阿城市双城村金墓群出土文物整理报告》,《北方文物》l990年第2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金代青玉镂空环托鹘攫天鹅和青玉留皮镂空鹘攫天鹅等玉雕作为“春水玉”的代表,再现了鹘追鹅逃的一幕(杨伯达《女真族“春水”、“秋山”玉考》,《故宫博物院院-?lJ》1983年第2期)。
金代皇帝外出渔猎,究其作用有二:一为培养刻苦精神和精湛骑射技能。女真人自上至下,无一不是狩猎好手;二为达到练兵习武之功效。“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他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元脱脱《金史·兵志》,中华书局,l975,992页)。女真军队组织严密,战斗力强就得益于长期从事渔猎活动。
金亡后.好尚海东青的遗风犹存。蒙古统治者也设立养鹰官,称为“昔宝赤”,他们精心喂养海东青。“夫事鹰鹞之谨细养护过于子之养父母也”(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翎之品》,北京古籍出版社,l983,234页)。昔宝赤驯养的海东青如在春猎中捕得头鹅,就能得到五十锭黄金的赏赐(明叶子奇《草木子}.g-4,中华书局,l959,85页)。因此,人们花大力气捕鹰驯鹰。当时有4423个捕鹰户,每年养鹰用肉三十多万斤。经过驯育的海东青是狩猎的主角。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代皇帝出猎时,曾有整整一万鹰师随行,携带的海东青之多可想而知。
元人对海东青是呵护备至,为它精心准备了全套装备。《析津志辑佚》记载:“论其贵重,常以玉山为之立,欲其爪冷,庶几无病。冬月则以金绣拟香墩与之立,夜则令其稍睡……其首笼帽,多奇巧金绣。以小红缨、马尾为束紧之制。爪脚上有金环束之,系以软红皮系之,弗以红条,皆革也。”玉山,也称绣墩,是一种特制的鹰架。玉山、束环,辽代已见使用.只是元代更为精致罢了。
明朝统一天下后,曾在黑龙江下游设努儿干都司,以加强对东北的管理。海东青依然是那里各民族向朝廷进贡的珍品。《明一统志》记载:“以十一月入贡,中途饲以鸭肉,旦夕尝引其爪立冰上,性恶热也。”可见在进贡途中对它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
满人人关。十分重视海东青。《黑龙江外记》记载了一则故事:一天.齐齐哈尔副都统巴某率人携鹰外出打猎,看到一只兔子,他刚放出鹰,突然失控坠马,随从急忙搀扶,哪知副都统大骂道:我死就死了吧,鹰飞走你们该当何罪!这里的鹰就是海东青。
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皇帝阅兵南郊,作《海东青》诗云:“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摇光星。轩昂时作左右顾,整拂六翮披霜翎。期门射生谙调习,雄飞胡扯黄绦铃。劲如千钧激砮石.迅如九野鞭雷霆。”
满族人继承了女真人对海东青的崇拜。满族的神话讲,最早的女萨满是海东青从东方背来的。满族萨满们善用舞蹈来表现鹰神壮阔的气概与英姿。在祭神时。萨满戴上顶为展翅神鸟的帽子,击鼓踱步到“七星斗”前,叩拜吟唱神歌,然后舞动神帽上长长的象征七彩神光的飘带,急速旋转神裙飘飞,象征着神鹰在天穹云海中展翅高飞(金吉子、王宏刚《萨满鹰祭与满族鹰舞》,《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第l期)。 清以后,海东青与驯养海东青人的数量急剧减少。据调查,吉林永吉县土城子乡满族依尔根觉罗氏的少数人还在驯养海东青,用以捕猎(李露露《海东青探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4期)。
古代北方民族以渔猎为生,由于海东青凶猛善猎而成为人的好帮手。这是从契丹、女真、蒙古到满族人,一直宠爱不衰的根本原因。从这样的角度看,它的衰落与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大大下降相一致。然而,关于海东青的种种传说,及由海东青所体现的英勇无畏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美好传说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4. 本人跪求鹰(隼)的捕捉方法和出产地……
不用感激我,教你一个方法,买一副小的斑鸠网下的松一点,中间的网在用竹竿撑开 使网子成三角形, 然后在网子中间的地面栓上一个家养的鸽子 这样就行了 有鹰的话会为了捉鸽子直接扑到网上的 人离的远点藏起来 别让鹰发现 就是这么简单 自己去试一下就行
5. 抓游隼最好方法说下。
第一次让隼摘帽上隼台的训练其实和放线一样重要,这大概是放线飞后三四天,降两天瞟,暂时停飞一天。首先用喷雾瓶喷湿扣帽的隼。大多数隼羽毛湿后,会比较放松;然后,跪下来,拿掉鹰帽,放隼到隼台上,并吹哨,给点小肉块。跳拳几次,因为我们跪在隼旁边。隼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这时你可以慢慢站起来,然后吹哨,伸手过去给块小肉。然后,走到五尺长度外,再走进来,吹哨,给肉;然后慢慢增加距离和走的方向,和拉长给食的时间。隼这时应该适应了我们从远处接近,而不会有恐惧的反应。第一天做大概半个小时,最后叫到拳上喂完当天的份量。这样两至三天,每天加个10-15分钟,隼就可以不扣帽放在室外的隼台了,这些受过前述训练的隼,看到你过来也会主动想跳到你的手套上。受过良好的上隼台训练和扣帽训练的隼对鹰把式来说是终生受用的。据我所知,中东地区传统训隼方法也是从扣帽开食开始,和我说的西式训法类似。
说到这,喷水瓶在现代西方训鹰是很重要的辅助工具,每次鹰,隼训练或放猎后,或新的训练前把鹰,隼羽毛喷湿,对它们有很好的镇定效果的。
总的来说,一只训练良好的隼,不管盘猎或拳猎应该有底下几个特点;
甲:见人不怕。
乙:容易扣帽。
丙:不用食物就可以从隼台上手。
丁:对假饵反应灵敏,一亮饵在10秒内就会飞过来。
戊:不会带食跑开。
己:好换饵。
大部分漂隼的问题都是早期的基础训练种下的因,这也是我一直迟疑不敢写盘隼的原因之一,因为几年不训,许多细节都忘了,但这些细节其实是很重要的。好啦!盘隼的所有基本功,我大概都谈到了,接下来我要聊的是怎么把隼送上你要的高度和位置。
接下来,谈的第一部分是怎么让隼达到理想的高度,以国外盘猎圈子来讲,150米应该算低标,理想高度大概在250米以上。不过在谈这之前,我得给大家先作一点心理建设,那就;虽然所有的真隼属都可以训练盘猎,但不是所有的隼天生就会盘上去;有的会不费吹灰之力就上去,有的得费尽心机才有办法,通常,体型小的会比体型大的容易些,南游大黑头和拟游会比北游类容易些,鸽虎会比鸭虎容易些,游会比兔虎容易,兔虎会比矛容易。所以你现在训的如果是较大型的隼,搞了半天还不上去,不要灰心,时间火候到了就会上去。另外如果有猎物弹射器,那就更好。不知道怎么弄的话,可以去问小邓。
如果你现在训的刚好是容易上去的种类,会自动离手,绕着你飞后,有很多应该会自动往上爬飞。所谓条件反射训练,我想大家也看了不少,应该知道要在所训的动物作出你要的动作是给以奖赏,你要隼飞高,要奖励的是那个时段?飞到很高?还是往上爬飞?答案是往上爬飞的时候扔鸽子,这时隼才会了解往上攀爬,就会有奖励,如果定点,给隼奖励的话,它的高度就差不多定下来了。一只隼在你正上方绕圈盘飞,一但不拍翅了只是在盘飞,就算有3,4百米高,专心看着你,也不要扔鸽子给它。因为大部分隼需要先往外飞,再往你飞才有足够距离爬升到适当的高度,所以放盘猎,人的心脏不够力不行,因为往上爬的时候,常常也是背着你的时候,但其实这正是扔鸽子最好的时候。所以如果你的隼往外飞了几百米,转身回来,一路攀爬才是好的。当然有些隼会直接扶摇直上,直接在你的头上往上爬飞,那就更好,要让隼盘高,就要学得“放下”,不要隼稍往外飞就掏出假饵或丢出鸽子,哨子吹得漫天大响。让隼放放风,恢复那自从被逮之后好久没有的凌风驭云的感觉,让它飞一下吧。就算隼绕的圈子大了,只要是往上爬,就可以丢鸽子奖励它,因为我前面说过,高度是先期训练的重点,位置可以慢慢调整。隼如果一直在你正上方盘,也不要奖励它,因为真正盘猎时,你不要隼的注意力只放在你身上,而是要放在你,你的狗,和你惊起的猎物上,另外,隼的位置最好在你上风处,这样一旦惊起猎物,隼在上风处有较大的成功率,所以隼当高度够以后,位置在上风处也可以奖励。隼如果老是在你头顶盘,用遥控弹射器弹鸽子,而不是由你直接扔鸽子,就可以让隼把注意力移转到整个猎场的所有动静。
鸽子法是目前美洲最常用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鼓励隼飞高的方法,在1970,80年代前没有鸽子法盘猎也进行了数百年,就算在现在由于欧洲社会,动物权高涨;丢活物给猛禽是不见容于当地社会的,盘隼要怎么训呢?传统上最基本的就是用假饵法,不过前面说过了,用假饵,亮了之后就是要给,所以常常在奖励隼的同时,也中断了爬升的动作,所以训成率偏低。另外盘隼给假饵和抡饵不一样,给要给的干脆,不要在训练初期象抡饵一样,让隼去追,隼在爬升,要奖励它,吹哨,抡饵,隼注意到后,开始往你飞过来时就把假饵丢地上,抓紧饵绳,让隼直接下地去抓就可以,让它明了,这是奖励。奖励,叫回动作要一气喝成。第二个传统方法是猎物激飞法,如果你好福气,住的地方猎物多,又有好的闻猎犬;先放狗标定猎物,隼放上后,开始爬升,觉得要给隼奖励了,就让狗将猎物激飞出来,让隼去俯冲,就跟丢鸽子一样的道理。我一直没这福气,但所有试过的朋友都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法。这方法的变种是野鸭,冬天找得到有野鸭的小池塘,就可以不用狗了。
当然以上谈的是针对自然有爬升企图的隼来讲,对那些只想平飞追击的个体,就得特别花心思创造让隼往上飞的条件。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上升气流法,这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利用中午相对的高温(就算气温在零下,中午也会有相对的高温),让隼有爬上去的条件,让我们有奖励它往上飞的机会,第二是山坡法,就是找一个小丘,带隼到上风处,风吹到上坡就会往上吹,这时绕着我们飞的隼就有机会抓到上升气流,我们就可以奖励它往上飞。
近代西方最常用的是氦气球或风筝法,先将气球或大型风筝放上高空,然后放隼上去抓上面梆的死鸟,算是快速简便的方法,我自己没试过,不能讲太多,有兴趣,等这篇写完了,我可以翻译一些文献和大家讨论讨论。不过目前许多朋友对这方法的评论是可以快速让隼学得爬升,但一旦气球或风筝不在的时候,隼的高度通常会低许多,隼等的位置也没有办法用这方法训练出来。
若隼因为注意力太集中在你身上而盘不上去,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找个朋友,两人各带七八只好赛鸽和一两只肉鸽,距离约80-100米站着,放隼之后,隼如果还是绕着你头上低飞,就让你朋友放只赛鸽,把隼的注意力放到你朋友那,你朋友每几分钟就放一只,一直到隼飞到他头上去,这时就换你放赛鸽,这样隼来回奔波几次,它大概就发觉要兼顾两处,最好就是往上飞,这时就可以给它肉鸽奖励。
等鸽子慢慢知道要飞高才顾得了你们两人后,每天的训练就是你们两人的距离要每天增加,这样,隼为了顾及你们增加的距离,只好继续往上飞增加高度,慢慢应该可以到达理想的高度。
再来是缝眼鸽子法(这招我也没用过,朋友教的),用针线穿过鸽子的下眼皮边缘,然后拉到头顶绑起来,就可遮盖鸽子的视觉。第一天先用只肉鸽,脱隼帽,丢鸽子,让隼飞过去逮鸽子,隼应该五十米内就可以逮到鸽子。逮到后,让它拔毛,吃几口,吹哨叫上拳,喂饱当天预计的份量。回家。第二天,你先丢鸽子,再脱鹰帽,让它赶上鸽子。继续每天都这样做,但每天延长脱帽的时间,等鸽子飞到较高高度的时候再脱帽。随身携带几只鸽子,因为有些鸽子放后只会扑在地上。由于你的隼放鸽子时还是扣着帽,若果鸽子不飞就拣回来,再换一只,直到鸽子会飞上去。这阶段用的是强壮,但不要太好的赛鸽(省点钱,但还是会飞高),不要用不太爱飞高的肉鸽。缝眼的赛鸽通常会飞得非常高,因为越强的鸽子飞得越高。你也可以缝眼缝松点,不要完全密封,鸽子只看到一点点,好像会比完全密封飞得高。有时丢鸽子后大喊几声吓吓鸽子,也会让他们飞得高。如果事情顺利,在短短数天内,你的隼应该可以上到一百米去逮缝眼的鸽子。不过缝眼的鸽子通常就到这高度了,要再继续往上推隼的高度,就要换不缝眼非常强壮的赛鸽了(因为你不想让隼逮到这些赛鸽),作法还是类似前面所提的方法,先丢鸽子再脱帽,这时隼以为它还是追缝眼的鸽子,高度应该很快就加上去了。只要你的隼放弃追逐,抛只容易的肉鸽给它奖励。游隼通常会很快放弃,不过没关系,这是我们要的。如果隼追着鸽子似乎并不想放弃,吹哨,抛只容易的鸽子。看看隼会不会回来。如果不回来,不要太担心。给它更多的时间。即使他们飞出视线外,如果你丢的鸽子够强壮,鸽子应该逃脱得了。如果你每天都到相同的地方训练,你的隼应该会回来。你可以继续每天丢强壮的赛鸽,直到隼知道离手就会自动往上爬升为止,然后再照基本鸽子法训练。
再强调一次,鸽子虽然是让隼追的,但可不是让我们糟蹋的,为达到隼的训练效果,这些鸽子的状态必须非常好,平常吃好,放飞训练,鸽舍清洁都要顾到,带出去训练隼时要装在好的鸽笼,羽毛要整齐,干净,且要等鸽子嗦囊消化干净才能用。
隼一旦会盘,盘的高得不高?除我先前提到的条件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体能。以近代健身的知识而言,两个人体重一样,但一个全身都是肌肉,另一个则满脑肥肠,同样吃了一顿满汉大餐,各位想,隔天谁会比较重?所以我们谈瞟的时候,不能只看重量,传统老把式除称重外,通常还会触摸检查鹰的胸肌,这是非常有科学根据的,不是唬弄人。以传统的训练方法,光靠打猎锻炼鹰隼的体能在现代繁忙的社会是很难达成的。这二十多年来,西方鹰猎界发展了一套高强度的体能锻炼方法,就是让鹰隼垂直跳拳3-5米,数十至数百次。这个训练基本上和传统的叫闷拳类似,但确是强度非常高的训练。这类训练英文叫”jump training“,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路上找到一些这方面训练的文章。另一个我先前强调不要作的是抡饵,抡饵其实是加强体能,锻炼灵活性和”脚路“最好的方法,但抡饵不是每只隼都适用的,一只隼在盘飞训练的初期如果对人太过专注,而盘不高,需要用到两人法或风筝气球法的,都不能用,抡饵在盘猎训练只有在隼已经达到你的各种高度,位置,稳定性要求了,才可以加到训练里头,决不可在训练初期就使用,也不要在放的初期用,只有在收隼时才可以用。如果你的隼是较不黏人的个体,在出猎不成功的时候,亮假饵叫回,原先我要大家给饵要给的干脆,直接摆地上,这时就可以在隼将近时改成抡饵,让隼冲击3-40次(当然要每次慢慢加上去),对隼的体能,灵活性会有很大的改进。
6. 魔兽70级猎人54点兽王带啥宝宝,去哪里抓,有什么技巧
有好几种选择,比如猩猩,蝎子,和暴龙,抓猩猩荆棘谷的地图上最下面的岛上,有一个51级精英猩猩穆拉克。蝎子的话,建议去千针石林,有一个35级的邪刺荒芜腐蚀鸟:抓捕地点(荒芜之地:南部、红色)等级55。许多优秀的猎人视频中的男2号。视觉效果很棒。让猎人显的更沧桑更有智慧。攻击力和技能都不错~!断牙:抓捕地点(荒芜之地:3坐标刷新、具体去网上找)等级37。8小时刷新。非常棒的快攻宠、攻速 1.0 狂暴后0.77。很多兽王系猎人玩家把他当作杀法系怪或法系玩家的史诗级宠物。外型很一般(同普通母豹)。宠不可貌像~~!很经典。扫荡者:抓捕地点(雷霆崖:牛头主城山下偏西方向)等级10级。综合能力很不错的宠物。1.2攻速、公狮外型、较上乘的秒伤、肉类通吃的猫科。宠物里的多面手、不可多得。只是60级的猎人重新练它比较费时。建议10级就去抓。值得带一辈子。拉克西里:抓捕地点(冬泉谷:霜刃石附近游荡)等级57。外型很酷:绿色眼睛。攻击力与普通猫科一样。但是有3连爆的传说属性。本人证实后感觉所谓的3连爆属性有时候很真实有时候又很飘渺。追求人宠合一形象的猎人建议抓来玩。8小时刷新。60级不用你操心升级。格朗特:抓捕地点(诅咒之地:中部)等级50。黑色野猪、野猪冲锋技能(定住目标1秒)、追杀必备技能、可学突进。从外型、技能、属性3方面综合评价:此猪为潜力猪。关注........鲁伯斯:抓捕地点(暮色森林:河边、游荡范围较大)等级23。白色座狼、右后腿明显是瘸腿、追击速度一般。虽然现在感觉上小鲁废了。可是.....可是.....这就是我最爱的宝宝。不仅仅是因为那个bbs上的感动故事。想当年的暗攻、无视防御都已经是昨日黄花。但是我家小鲁永远是我兽栏里的非卖品。修玛:抓捕地点(十字路口:西北方大树下)等级23。12小时刷新。黑色公狮、1.3攻速、属性较平均。是贵族猎人的身份象征。虽然有时候的表现并不如其他宝宝那样抢眼。但是经过3天或4天的等待才抓到的猎人们来说。拥有就是意义。影爪:抓捕地点(黑海岸:飞行点正上、游荡范围较大)等级13。隐形银英、外型cool。据说也是很多猎人的传家之宠。尤西乌斯:抓捕地点(冬泉谷:永望镇旁小山上)等级56。纯白色熊、体形强悍、外型COOL、攻速 2.4。兽王猎人SOLO的强力坦克。如果等1.10后由于兽王套装的增强属性。此宠可为2006年度最期待坦克。但是由于攻速问题不适合PK恐蝎。暴龙的一定要去安戈洛环形山,3只暴龙王。
7. 电影开头是一个男的在戈壁滩捕鹰的
《无人区》是宁浩执导的国内首部西部公路片电影,由徐峥、黄渤等人参演。
小有名气但利欲熏心的律师潘肖(徐峥 饰),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和巧舌如簧的庭辩技巧,成功帮盗捕国家珍禽阿拉泰隼并残忍杀害一名警察的西北盗猎团伙老大(多布杰 饰)洗脱罪名。老大承诺十天后付清余款,潘肖则要求对方用一辆红色轿车抵押。在此之后,他驾驶着新车踏上从西北荒漠返回大都会的路程。谁知路上险情不断,先是和一对开卡车拉茅草的哥俩(王双宝 & 巴多 饰)发生摩擦,导致人伤车损,接着又不慎撞飞一个似乎拦车求助的男子(黄渤 饰)。自知摊上人命的潘肖辗转来到一家专事不法勾当的黑店,并在此结识了受困于此的妓女(余男 饰)。与此同时,盗猎老大尾随其后,似乎另有凶险计划。 此时潘肖还没真正意识到,他前方是怎样一条充满凶险的旅途。
8. 捕鹰最好的办法
有那种抓天鹅的那种网 很高很长的 然后你可以拿去试试
9. 怎样捕捉老鹰求方法
抓几只小鸡在老鹰经常出没的天空下围养起来,在周围设置飞网,或罩子。老鹰下来时,抓准时间按住开关。网或罩子就会抓住它了,要注意鹰爪,很锋利。还有:老鹰是国家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最好留他们一条生路。喜欢的话,去动物园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