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种避雷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如下:
(1)避雷针
避雷针一般用镀锌圆钢或镀锌焊接钢管制成。它通常安装在构架、支柱或建筑物上,其下端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由于避雷针高于被保护物,又和大地直接相连,当雷云先导接近时,它与雷云之间的电场强度最大,所以可将雷云放电的通路吸引到避雷针本身并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安全地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直接雷击。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它能防护直击雷的空间来表示。避雷针保护范围按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2)避雷线
避雷线架设在架空线路的上边,用以保护架空线路或其他物体(包括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由于避雷线既架空又接地,所以又叫做架空地线。避雷线的原理和功能与避雷针基本相同,其保护范围按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3)避雷带和避雷网
避雷带和避雷网普遍用来保护较高的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带一般沿屋顶周围装设,高出屋面100mm~150mm,支持卡间距离1m~1.5m。避雷网除沿屋顶周围装设外,需要时屋顶上面还用圆钢或扁钢纵横连接成网。避雷带和避雷网必须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可靠地连接。
⑵ 别墅暗装避雷带做法
您好!
避雷带和避雷针一样都属于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区别在于,避雷针一般是竖直向上的,只在其根部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的;避雷带一般是水平或倾斜敷设的(根据屋面的倾斜度而定),至少有两个地方(首尾两端)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但也可以暗敷在屋顶的混凝土或瓦片的下面。
避雷带是以前的叫法,在最新版本的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种称呼,而称之为接闪带。如果接闪带是悬空架设的,则称之为接闪线;如果接闪带以网状敷设,则称其为接闪网。总之,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其对建筑物的保护范围的计算,都要根据滚球法的原理进行。
避雷带的安装
1、在一般工程施工中,避雷带采用¢8或¢10镀锌圆钢。使用前应对避雷线进行冷拉调直。安装时,特别注意防止避雷线在提升过程中的人为弯曲。
2、避雷线在固定支架上应平直、牢固,其顶部距建筑物应为100mm,不应有高低起伏、弯曲、下垂等现象。其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不宜大于3/1000,全长不宜超过10mm。
3、避雷带随建筑物造型弯曲,弯曲处均作成圆弧,其圆弧半径为100mm,严禁作成90°直角弯或小于90°死弯。
4、避雷线搭接焊是其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要求所有避雷线同心敷设,“s”弯方向一致,其次,在避雷线、防雷引下线焊接中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应饱满、平整、牢固、无虚焊,焊接后不应产生气孔、夹渣、咬肉、裂纹等现象,如发现应及时予以补焊,并将药皮敲净,刷上防锈漆及银粉。搭接长度要一致,长度≥6d,最好统一定位100mm。
5、避雷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应作防雷跨越处理。将避雷带向外侧面弯成半径R=100mm的圆弧形,支持卡子固定点距建筑物边缘距离300mm。
6、引自圈梁内的防雷引下线镀锌圆钢与避雷带焊接处,均应弯成R=100mm的圆弧形,搭接焊长度为100mm,且与镀锌圆钢双面焊接。若防雷引下线为镀锌扁钢,应弯成R=250mm的圆弧,焊接长度亦为100mm,双面焊接。
7、避雷带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体。如建筑物物顶上的透气管、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焊接成一体,也可采用抱卡形式。
避雷带安装要求
2.1 安装尺寸
支持卡高度为l5~20 cm,间距以80~100 cm为宜,拐弯处间距为30 cm。避雷带宜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应优先选用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8 mm,扁钢宽度不应小于12 mm,厚度不应小于4 mm。避雷线应平直、牢固地固定于支架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弯曲、下垂等现象。其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不宜大于3%o,全长不宜超过10 mm。所有避雷带(包括不同层高的屋面避雷带)应连成闭合的避雷网格。有时,避雷带也利用建筑物金属栏杆或另外敷设钢管作为明装避雷带,这时用作支架的钢管管径不应大于避雷带钢管的直径,其埋人混凝土的或砌体内的下段应焊接短圆钢作加强筋,其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50 mm。
2.2 安装方法
避雷带沿女儿墙安装时,其支架应尽可能随结构施工预埋,亦可预埋铁件,把支架直接焊在铁件上。若采用后固定法,即用手锤、錾子进行剔洞,洞的大小应不小于100 mm×100 mm×100 mm。埋设支架前,应先用水或素水泥砂浆湿润,再用配合比不低于I:2的水泥砂浆埋注到洞内,要求灰浆饱满。避免支持卡根部因剔洞形成凹槽,引起积水长时间浸泡支持卡根部,容易发生锈蚀 。
安装避雷带时,应依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标准,确定坐标轴线位置、弹线、定位。支架在合理位置敷设是明装避雷带施工的关键工序,应严格按工序施工。支持卡要横平竖直,遵循“先定两端,后定中间”的要点。需强调的是,在女儿墙施工前,应将引下线挪至附近支持卡位置,充当支持卡,使支持卡间距均匀、美观,也可以对支持卡采用安装塑料管套方法。根据塑料管外径,以支架为中心放出塑料管外径线的位置,安放塑料管,灌注1:2或1:2.5的水泥砂浆后捣实,并将塑料管口处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光来完成。采用塑料管套支架的施工方法,可解决支架根部的毛刺水泥结块问题,且增加了每个支架的垂直拉力。
近些年,坡屋顶建筑逐渐增多,相应增大了避雷带的安装难度。安装图集的做法是在脊瓦上钻孔下支架,但在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发现钻孔过程中很容易将瓦钻坏。根据规范规定:“当屋脊和屋檐的高差大于1 m,屋面宽度大于12 m或高差小于l m,屋面宽度小于2 ITI时,应在屋檐敷设避雷带”,这又增加‘施工难度;再则,由于封堵不严、密封胶老化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屋面漏雨。根据现场试验,可采用25 mm×4 ilm镀锌扁钢做成“L’:型,将其下端插入屋面瓦的缝隙中再用混凝土填满压实,按该方法施工后,效果较好。
2.3 焊接要求
避雷线搭接焊是其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首先焊接应依照图4所示方法进行,要求所有避雷线同心敷设,“s”弯方向一致。因要求避雷带搭接长度≥6d,为统一尺寸、焊接方便、提高观感效果,对于避雷带直径‘D为8 Nlm或10 mm的镀锌圆钢,其搭接长度均定为100 mill,不应搭接过长或搭接长短不一致,严禁搭接长度<6d(d为镀锌圆钢直径)。避雷带采用钢管焊接连接时,应在被连接管内衬以与其内径相吻合的钢管做衬管,其长度不应小于管外径的4倍,焊接处应做好防腐处理。
在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焊接中应采用双面焊接,焊缝应平整、饱满、牢固、无虚焊,焊接后不应产生气孔、夹渣、咬肉、裂纹等现象,如发现应及时予以补焊,并将药皮敲净,刷上防锈漆。防雷引下线镀锌圆钢与避雷带焊接处,均应弯成R=100 mm的圆弧,搭接焊长度为100 mm,且与镀锌圆钢双面焊接。若引下线为镀锌扁钢时,应弯成R=250 mm的圆弧,焊接长度亦为100 mm。
2.4 沉降缝处理
避雷带通过伸缩沉降缝处,将避雷带向侧面弯曲成半径为100 mm的弧形,且支持卡于中心距建筑物边缘距离减至400 mm 。避雷带在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也可以将避雷带向下弯曲,或用裸铜软绞线连接。在伸缩缝的两端宜增设支持卡。在避雷带施工完成后,还应进行局部调整,避免出现高低起伏和弯曲等现象而影响建筑物美观,使建筑物与避雷带形成有机的一体。
2.5 接地标志
工程中避雷带由明敷转为暗敷、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引下线与避雷带焊接以及建筑物周围供测试接地电阻的测试点等处,均刷白色底漆、黑色标志的接地符号。涂刷了接地标志符号后,防雷接地施工的视觉效果更明显和直观。在屋面女儿墙压顶等处有时因土建污染需重新刷涂料或砌面砖而把接地符号掩盖,在引下线与避雷带焊接并防腐后,应增刷宽度相等(15—20 mm)的黄、绿相间的条纹。
望采纳,谢谢
⑶ 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有什么区别
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区别在于:
1、避雷线是铁质的,避雷针是铜质(也可以是铜质的),避雷针顶端向天,避雷线连接避雷网埋地,避雷线连接避雷针,雷雨季节,雷电从天空从避雷针进入避雷线直至埋地的避雷网,是消除雷击保护建筑物或仪器的设施。大都用于建筑,变压器电线竿,机房,发射架等。
2、避雷线分圆截面和扁截面两大类型。接复层金属包基体金属的不同分为:铅包钢、铅包铜、铜包钢、铅包钢避雷线。
避雷针用于高层建筑、烟囱或油罐上。下引可用避雷线连接。避雷针由针体及安装类别结构件组成。针类采用不锈钢;针体须用铜包钢圆棒或钢管为基材。
3、避雷带是指沿屋脊、山墙、通风管道以及平屋顶的边沿等最可能受雷击的地方敷设的导线。当屋顶面积很大时,采用避雷网。它是为了保护建筑的表层不被击坏,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应优先选用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宽度不应小于12mm,厚度不应小于4mm。避雷线适用于长距离高压供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积大于35mm²的镀锌钢绞线。
⑷ 避雷线的作用原理与避雷针相同
相同
避雷线的防雷作用原理与避雷针相同。由于避雷针是一个尖端,电场比较集中,雷云对它易放电,因而保护范围较大。单针时其保护范围像一个帐篷,保护角(空间立面内的边缘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45°角,多针时互相配合可适用于保护一块占地一定面积的发电厂或变电所。
而避雷线是水平悬挂的狭长线,因而用于保护狭长的电气设备(如架空线路)较为恰当,其保护角为25°,保护范围为有一定宽度的长带状。
避雷线:避雷线是铁质的,避雷针是铜质(也可以是银质的),避雷针顶端向天,避雷线连接避雷网埋地,避雷线连接避雷针,雷雨季节,雷电从天空从避雷针进入避雷线直至埋地的避雷网,是消除雷击保护建筑物或仪器的设施。
避雷针: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避雷线的接闪器不像避雷针采用金属杆,一般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镀锌钢绞线架空在架空线路之上,以保护架空线路免受直接雷击。由于避雷线既要架空又要接地,所以避雷线又叫架空地线。
⑸ 防雷线是干什么用的如果自己要接,要注意哪些问题
避雷线实际上被称为闪电线,这可能更合适。避雷线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它的工作原理和避雷针是一样的,避雷线是一根金属线,位于通信线路的顶部,并良好接地。又称架空地,它能有效地引导闪电向地面放电。避雷针可避免雷击直接击中。与此同时,避雷线的分流功能可以减少通过塔的雷电电流。避雷线的耦合效应可以减小绝缘子串的电势。利用避雷线的屏蔽作用可以降低导体上的感应过电压上的避雷线设置可见线是主要的措施改善闪电线的阻力水平。
保护传输线线材悬挂在传输线的顶部,若要使用木塔架设,则应将木塔腿固定在地上的导丝上,线路由金属塔或钢筋混凝土柱构成,可用金属塔本身或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作为接地引线。若有两根避雷针悬挂在极线上,则应在每根极塔上以金的形式互相连接,以降低避雷针的波阻抗,降低过电压。
⑹ 辟雷线由什么,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组成
避雷引下线:
避雷引下线是将避雷针接收的雷电流引向接地装置的导体,按照材料可以分为:镀锌接地引下线和镀铜接地引下线、铜材引下线(此引下线成本高,一般不采用)、超绝缘引下线。
等电位连接:
《雷电与避雷工程》一书对等电位定义“等电位连接是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如混凝土内的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及其它金属管道、机器基础金属物及其它大型的埋地金属物、电缆金属屏蔽层、电力系统的零线、建筑物的接地线统一用电气连接的方法连接起来(焊接或者可靠的导电连接)使整座建筑物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对等电位连接定义 “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接地:
接地(earthing)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就是由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而设置的(如中性点接地),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有电流长期流过接地电极,但是只是几安培到几十安培的不平衡电流。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上千安培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电极,然而该电流会被继电保护装置在0.05~0.1s内切除,即使是后备保护,动作一般也在1s以内。
防雷接地是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如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的接地。防雷接地只是在雷电冲击的作用下才会有电流流过,流过防雷接地电极的雷电流幅值可达数十至上百千安培,但是持续时间很短。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设备因绝缘损坏带电而危及人身安全所设的接地,如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保护接地只是在设备绝缘损坏的情况下才会有电流流过,其值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电流流经以上三种接地电极时都会引起接地电极电位的升高,影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此必须对接地电极的电位升高加以限制,或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⑺ 避雷针安装详细方法
1、按被保护建筑物的面积、高度、所在地雷暴日及地理环境校正系数、建筑物使用性质等选择避雷针,并确定避雷针立杆高度。
2、安装时各部件间要连接可靠,安装完成后,各连接处或金属表面涂镀层有损伤处,应做好防锈处理。
3、避雷针应通过引下线与女儿墙上的避雷带或地网连接,要求接地电阻值≤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放宽对接地电阻的要求。
4、避雷针投入使用后,每年雷雨季节前应进行检查:各连接部位的连接是否牢固,引下线与接地系统连接是否可靠。
(7)镀铜避雷线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常规防雷电可分为防直击雷电、防感应雷电和综合性防雷电。防直击雷电的避雷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即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又分为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原理是: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
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实际上,避雷针是引雷针,可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将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
⑻ 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有什么区别啊
避雷线是铁质的,避雷针是铜质(也可以是铜质的),避雷针顶端向天,避雷线连接避雷网埋地,避雷线连接避雷针,雷雨季节,雷电从天空从避雷针进入避雷线直至埋地的避雷网,是消除雷击保护建筑物或仪器的设施。
大都用于建筑,变压器电线竿,机房,发射架等。
避雷线分圆截面和扁截面两大类型。接复层金属包基体金属的不同分为:铅包钢、铅包铜、铜包钢、铅包钢避雷线。
避雷针用于高层建筑、烟囱或油罐上。下引可用避雷线连接。避雷针由针体及安装类别结构件组成。针类采用不锈钢;针体须用铜包钢圆棒或钢管为基材
避雷带是指沿屋脊、山墙、通风管道以及平屋顶的边沿等最可能受雷击的地方敷设的导线。当屋顶面积很大时,采用避雷网。它是为了保护建筑的表层不被击坏,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应优先选用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宽度不应小于12mm,厚度不应小于4mm。避雷线适用于长距离高压供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积大于35mm²的镀锌钢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