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向量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向量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12 23:48:44

① 高中向量知识计算技巧

高中向量知识计算技巧的话,就是一定要明白向量的计算方法,它有方向的,它是矢量的,很简单的,用公式套就行了。

② 高中向量解题技巧

几何解法用矢量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代数解法用欧拉公式。

③ 平面向量解题思路

向量与解析几何类似,都是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不过相比解析几何,向量还相对直观一些,华罗庚说过数少形少直观,形少数少精确,具体我记不清了,大概这个意思,我的理解就是,世界是公平的,如果想少动脑,就要增加计算量,这就是很多题目有简便算法可是我们去不知道的原因,因为看上去计算量少,其背后的思考量却惊人。
有点跑题,话说回来,向量既然是用计算量换思考的简洁,就是因为针对几何中的概念定理关系等等,在向量中都有明确的公式,而且这些公式针对性强,形式固定,说白了,公式背下来就完了,很多人觉得是废话,不过事实如此,很多平面几何难题只要肯计算,用向量都能搞定,几乎不费脑,就是累手。

④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的解题思路。

“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在解答题中出现,平面向量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素养、提升学习解题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灵活、多样、实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是学好平面向量知识的重要条件和基本要义。例举四个方法解决平面向量问题。
1 数形结合思想
由于向量具有“数”与“形”双重身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问题内容通过图形形式进行有效展示,并抓住内在关联,进行求解,会使得问题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⑤ 向量的解答方法

(1)向量(CD+CE)+(EA-AC)
=CD+(CE+EA)-AC
=CD+CA+CA
=CD+2CA.

⑥ 高中数学向量秒杀技巧有哪些

向量有哪些技巧:

第一个,用在物理里面,矢量加法算模长,|a+b|=根号下(a+b)^2.展开这个平方式,只要知道ab以及它们的夹角的余弦值,就能算了。

第二个,极化恒等式,a*b=1/4,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东西的几何意义。

第三个,定比分点的向量表示。

第四个,阿波罗尼斯圆,圆心位置的向量表示(我估计这玩意你用到的可能不大)。

第五个,这要上图了。这东西是用向量共线定理推导出来的。但是形式上和向量无关,你可以自己推导一下。若AD/AB=a,AE/AC=b.那么BO/BE=(1-a)/(1-ab),CO/CD=(1-b)/(1-ab)。

第六个,等差线,等和线,等线。

第七个,三角形中快速求中线的办法,c=1/2|a+b|。怎么求模长看第一点,cos用余弦公式打开。类似的,结合第三个,还可以得到角平分线,高的表示。

第八个,奔驰定理。难题估计也就靠它了。(注意中心点是四心的时候的形式)。别的基本通过平方开方,加减能做出来。

第九个,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式,|ab|<=|a|*|b|。

⑦ 向量的基本公式与做题方法

如果 a≠0,那么向量b与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λ,使得 b=λa。 证明: 1)充分性,对于向量 a(a≠0)、b,如果有一个实数λ,使 b=λa,那么由 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 知,向量a与b共线。 2)必要性,已知向量a与b共线,a≠0,且向量b的长度是向量a的长度的m倍,即 ∣b∣=m∣a∣。那么当向量a与b同方向时,令 λ=m,有 b =λa,当向量a与b反方向时,令 λ=-m,有 b=-λa。如果b=0,那么λ=0。 3)唯一性,如果 b=λa=μa,那么 (λ-μ)a=0。但因a≠0,所以 λ=μ。 证毕。[编辑本段]推论 推论1 两个向量a、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使得 λa+μb=0。 证明: 1)充分性,不妨设μ≠0,则由 λa+μb=0 得 b=(λ/μ)a。由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知,向量a与b共线。 2)必要性,已知向量a与b共线,若a≠0,则由共线向量基本定理知,b=λa,所以 λa-b=0,取 μ=-1≠0,故有 λa+μb=0,实数λ、μ不全为零。若a=0,则取μ=0,取λ为任意一个不为零的实数,即有 λa+μb=0。 证毕。 推论2 两个非零向量a、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全不为零的实数λ、μ,使得 λa+μb=0。 证明: 1)充分性,∵μ≠0,∴由 λa+μb=0 可得 b=(λ/μ)a。由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知,向量a与b共线。 2)必要性,∵向量a与b共线,且a≠0,则由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知,b=λa;又∵b≠0,∴λ≠0; 取 μ=-1≠0,就有 λa+μb=0,实数λ、μ全不为零。 证毕。 推论3 如果a、b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且存在一对实数λ、μ,使得 λa+μb=0,那么λ=μ=0。 证明:(反证法) 不妨假设μ≠0,则由 推论1 知,向量a、b共线;这与已知向量a、b不共线矛盾,故假设是错的,所以λ=μ=0。 证毕。 推论4 如果三点P、A、B不共线,那么点C在直线AB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λ,使得 向量PC=(1-λ)向量PA+λ向量PB。(其中,向量AC=λ向量AB)。 证明: ∵三点P、A、B不共线,∴向量AB≠0, 由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得, 点C在直线AB上 <=> 向量AC 与 向量AB 共线 <=> 存在唯一实数λ,使 向量AC=λ·向量AB ∵三点P、A、B不共线,∴向量PA 与 向量PB 不共线, ∴向量AC=λ·向量AB <=> 向量PC-向量PA=λ·(向量PB-向量PA) <=> 向量PC=(1-λ)向量PA+λ·向量PB。 证毕。 推论5 如果三点P、A、B不共线,那么点C在直线AB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对实数λ、μ,使得 向量PC=λ向量PA+μ向量PB。(其中,λ+μ=1) 证明: 在推论4 中,令 1-λ=μ ,则λ+μ=1,知: 三点P、A、B不共线 <=> 点C在直线AB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μ,使得向量PC=λ向量PA+μ向量PB。(其中,λ+μ=1) 下面证唯一性,若 向量PC=m向量PA+n向量PB,则 m向量PA+n向量PB=λ向量PA+μ向量PB, 即,(m-λ)向量PA+(n-μ)向量PB=0, ∵三点P、A、B不共线,∴向量PA 与 向量PB 不共线, 由 推论3 知,m=λ,n=μ。 证毕。 推论6 如果三点P、A、B不共线,那么点C在直线AB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ν,使得 λ向量PA+μ向量PB+ν向量PC=0,λ+μ+ν=0。 证明: 1)充分性,由推论5 知,若三点P、A、B不共线,则 点C在直线AB上 <=> 存在实数λ、μ,使得 向量PC=λ向量PA+μ向量PB(其中,λ+μ=1)。 取ν=-1,则有:λ向量PA+μ向量PB+ν向量PC=0,λ+μ+ν=0,且实数λ、μ、ν不全为零。 2)必要性,不妨设ν≠0,且有:λ向量PA+μ向量PB+ν向量PC=0,λ+μ+ν=0,则 向量PC=(λ/ν)·向量PA+(μ/ν)·向量PB,(-λ/ν)+(-μ/ν)=1。由推论5 即知,点C在直线AB上。 证毕。 推论7 点P是直线AB外任意一点,那么三不同点A、B、C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全不为零的实数λ、μ、ν,使得 λ向量PA+μ向量PB+ν向量PC=0,λ+μ+ν=0。 证明:(反证法) ∵点P是直线AB外任意一点,∴向量PA≠0,向量PB≠0,向量PC≠0,且 向量PA、向量PB、向量PC两两不共线。 由推论6 知,实数λ、μ、ν不全为零, 1)假设实数λ、μ、ν中有两个为零,不妨设λ≠0,μ=0,ν=0。则 λ向量PA=0,∴向量PA=0。这与向量PA≠0。 2)假设实数λ、μ、ν中有一个为零,不妨设λ≠0,μ≠0,ν=0。则 λ向量PA+μ向量PB=0,∴向量PA=(μ/λ)·向量PB,∴向量PA 与 向量PB共线,这与向量PA 与 向量PB不共线矛盾。 证毕。[编辑本段]共线向量定理 定理1 ⊿ABC中,点D在直线BC上的充要条件是 其中 都是其对应向量的数量。 证明:有推论5 即可证得。 定理2 ⊿ABC中,点D在直线BC上的充要条件是 其中 都是有向面积。通常约定,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三角形面积为正,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三角形面积为负。 证明:由定理1 即可得证。

⑧ 数学向量的重要理论和公式,及解题方法

如果 a≠0,那么向量b与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λ,使得 b=λa。
证明:
1)充分性,对于向量 a(a≠0)、b,如果有一个实数λ,使 b=λa,那么由 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 知,向量a与b共线。
2)必要性,已知向量a与b共线,a≠0,且向量b的长度是向量a的长度的m倍,即 ∣b∣=m∣a∣。那么当向量a与b同方向时,令 λ=m,有 b =λa,当向量a与b反方向时,令 λ=-m,有 b=-λa。如果b=0,那么λ=0。
3)唯一性,如果 b=λa=μa,那么 (λ-μ)a=0。但因a≠0,所以 λ=μ。
证毕。
[编辑本段]推论

推论1

两个向量a、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使得 λa+μb=0。
证明:
1)充分性,不妨设μ≠0,则由 λa+μb=0 得 b=(λ/μ)a。由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知,向量a与b共线。
2)必要性,已知向量a与b共线,若a≠0,则由共线向量基本定理知,b=λa,所以 λa-b=0,取 μ=-1≠0,故有 λa+μb=0,实数λ、μ不全为零。若a=0,则取μ=0,取λ为任意一个不为零的实数,即有 λa+μb=0。
证毕。

推论2

两个非零向量a、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全不为零的实数λ、μ,使得 λa+μb=0。
证明:
1)充分性,∵μ≠0,∴由 λa+μb=0 可得 b=(λ/μ)a。由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知,向量a与b共线。
2)必要性,∵向量a与b共线,且a≠0,则由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知,b=λa;又∵b≠0,∴λ≠0; 取 μ=-1≠0,就有 λa+μb=0,实数λ、μ全不为零。
证毕。

推论3

如果a、b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且存在一对实数λ、μ,使得 λa+μb=0,那么λ=μ=0。
证明:(反证法)
不妨假设μ≠0,则由 推论1 知,向量a、b共线;这与已知向量a、b不共线矛盾,故假设是错的,所以λ=μ=0。
证毕。

推论4

如果三点P、A、B不共线,那么点C在直线AB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λ,使得
向量PC=(1-λ)向量PA+λ向量PB。(其中,向量AC=λ向量AB)。
证明:
∵三点P、A、B不共线,∴向量AB≠0,
由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得,
点C在直线AB上 <=> 向量AC 与 向量AB 共线 <=> 存在唯一实数λ,使 向量AC=λ·向量AB
∵三点P、A、B不共线,∴向量PA 与 向量PB 不共线,
∴向量AC=λ·向量AB <=> 向量PC-向量PA=λ·(向量PB-向量PA) <=> 向量PC=(1-λ)向量PA+λ·向量PB。
证毕。

推论5

如果三点P、A、B不共线,那么点C在直线AB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对实数λ、μ,使得
向量PC=λ向量PA+μ向量PB。(其中,λ+μ=1)
证明:
在推论4 中,令 1-λ=μ ,则λ+μ=1,知:
三点P、A、B不共线 <=> 点C在直线AB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μ,使得向量PC=λ向量PA+μ向量PB。(其中,λ+μ=1)
下面证唯一性,若 向量PC=m向量PA+n向量PB,则 m向量PA+n向量PB=λ向量PA+μ向量PB,
即,(m-λ)向量PA+(n-μ)向量PB=0,
∵三点P、A、B不共线,∴向量PA 与 向量PB 不共线,
由 推论3 知,m=λ,n=μ。
证毕。

推论6

如果三点P、A、B不共线,那么点C在直线AB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ν,使得
λ向量PA+μ向量PB+ν向量PC=0,λ+μ+ν=0。
证明:
1)充分性,由推论5 知,若三点P、A、B不共线,则 点C在直线AB上 <=> 存在实数λ、μ,使得 向量PC=λ向量PA+μ向量PB(其中,λ+μ=1)。
取ν=-1,则有:λ向量PA+μ向量PB+ν向量PC=0,λ+μ+ν=0,且实数λ、μ、ν不全为零。
2)必要性,不妨设ν≠0,且有:λ向量PA+μ向量PB+ν向量PC=0,λ+μ+ν=0,则 向量PC=(λ/ν)·向量PA+(μ/ν)·向量PB,(-λ/ν)+(-μ/ν)=1。由推论5 即知,点C在直线AB上。
证毕。

推论7

点P是直线AB外任意一点,那么三不同点A、B、C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全不为零的实数λ、μ、ν,使得
λ向量PA+μ向量PB+ν向量PC=0,λ+μ+ν=0。
证明:(反证法)
∵点P是直线AB外任意一点,∴向量PA≠0,向量PB≠0,向量PC≠0,且 向量PA、向量PB、向量PC两两不共线。
由推论6 知,实数λ、μ、ν不全为零,
1)假设实数λ、μ、ν中有两个为零,不妨设λ≠0,μ=0,ν=0。则 λ向量PA=0,∴向量PA=0。这与向量PA≠0。
2)假设实数λ、μ、ν中有一个为零,不妨设λ≠0,μ≠0,ν=0。则 λ向量PA+μ向量PB=0,∴向量PA=(μ/λ)·向量PB,∴向量PA 与 向量PB共线,这与向量PA 与 向量PB不共线矛盾。
证毕。
[编辑本段]共线向量定理

定理1

⊿ABC中,点D在直线BC上的充要条件是

其中

都是其对应向量的数量。
证明:有推论5 即可证得。

定理2

⊿ABC中,点D在直线BC上的充要条件是

其中
都是有向面积。通常约定,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三角形面积为正,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三角形面积为负。
证明:由定理1 即可得证。

阅读全文

与向量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北罐装鲜炖燕窝的食用方法 浏览:101
电脑的小风扇开启方法 浏览:801
淋病的治疗方法西药 浏览:447
ut202万用表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423
估算无理数可以用什么方法 浏览:688
琦玉变强方法视频 浏览:620
分葱的种植方法 浏览:739
膝盖劳损疼最好锻炼方法 浏览:466
大黄花鱼腌制方法怎么做好吃 浏览:658
这才是小学生最简单的学习方法 浏览:202
捷联星光制导仿真方法研究 浏览:213
总结辨别方向的常用方法 浏览:129
一个微信号登录两部手机方法 浏览:848
孩子牙洞疼快速止疼的方法 浏览:643
制作窗帘拼色折子的计算方法 浏览:209
手臂痛怎样治疗方法视频 浏览:277
酒店套被的简便方法 浏览:189
英语写教案教学方法有哪些 浏览:644
接触器连接方法怎么接 浏览:945
案例研究方法ppt 浏览: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