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动物生活的一些精彩镜头:一头狮子将它的利齿插进一匹斑马的脖颈里;一群野牛奔驰而过,扬起了冲天飞尘;一对丹顶鹤缠绵交颈翩翩起舞……但是在真实的大自然中,这类场面是很少出现的。动物们在多数时间里的表现都是很“低调的”,它们会努力地掩饰自己,尽力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它们就像变魔术一样,凭空“消失”在周围的环境中,必须仔细地“找”,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些动物是如何伪装的呢?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确定有代表性的动物的伪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2.搜集变色龙等会伪装的动物的伪装方式的资料。
3.整理,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1)变色龙: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变色这种生理变化,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皮肤里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的;
(2)章鱼碰上敌人,会喷出黑色的墨汁,以便于脱身;
(3)羚羊跑得飞快,用来躲避强大对手的攻击;
(4)乌龟有一层厚厚的、坚硬的外壳,如果有人要碰它,它马上就会把头缩进壳里,保护自己;
(5)刺猬碰到敌人,就缩成一团,以防御敌人;
(6)河马以自己的大嘴巴,来吓跑敌人;
(7)蜘蛛为了保护自己,织了一张网,如果昆虫来会被粘在上面,蜘蛛用它的毒牙咬住昆虫,注射毒液;
(8)蛇伸出舌头,来吓唬敌人;眼镜蛇碰到敌人,会喷出毒液,保护自己;
(9)马站着睡觉,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它一遇到猛兽来袭击,能快速逃跑;
(10)黄鼠狼遇到敌人,会放臭屁,掩护自己逃脱;
(11)壁虎遇到危险,自断尾巴逃走,不过几天就能长出新的尾巴了;
(12)螃蟹在争斗中,会脱落钳子,但过一段时间会长出来;
(13)斑马身上的花纹能起到保护作用,使猛兽在草丛中难以发现;
(14)鱼靠身上美丽的色彩来伪装自己,适应环境,迷惑水中的敌人;
(15)峨眉山枯叶蝶是昆虫里伪装的最巧妙的。它停在树上,双翅合并竖在背上,翅的腹面颜色和树叶一致,翅膀很像叶脉,后翅的尾突恰好像是叶柄,一动不动,简直很难被发现;
(16)小野鸭通过装死,来逃脱猛兽的追捕;
(17)海龙是个伪装高手,身上长满了像海草一样的东西,它躲在珊瑚丛里,敌人很难发现它;
(18)鸵鸟遇到敌人,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人;
(19)竿竹虫把自己伪装成竹竿一样,别人很难发现这是虫子;
(20)黄貂鱼的尾巴上有一根有毒的刺,这是一种可怕的武器,这种鱼潜伏于泥沙之中,身上的天然保护色使它们很难被发现;
(21)鲸的角可以抵御敌人,敌人来了可以用角攻击敌人。葵和海百合利用酷似植物的外形作掩护而捕捉食物;
(22)角蝉(也叫棘刺虫),可模拟玫瑰刺而取食;
(23)食蚜蝇吸食花蜜,飞行时可在空中停住身体,酷似蜜蜂;
(24)竹节虫模拟竹的枝条,神态逼真,惟妙惟肖;
(25)尺蠖停止不动时,样子呈干树枝状;
(26)眼珠蛙除了头部上方正常的两只眼睛之外,在它的背部两侧,也有着两个与眼睛一模一样的花纹 ,捕食者对眼睛最为敏感,它们一看到眼睛,第一反应就是被对方发现了,从而造成短暂的惊吓,这样就使眼珠蛙有机会逃跑;
(27)鲮鲸鱼的背鳍经过拟态成为了海藻的样子,可以用于吸引以海藻为食小鱼前来美餐;
(28)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
(29)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亦能逃生;
(30)巴西丛林中一些亲缘关系很远的蝶类之间在色斑上的相似性,有些不可食蝴蝶与另一些分类地位相距甚远的可食性蝴蝶(粉蝶科)具有相同的色斑。
4、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制作了一张图表:
代表动物 食蚜蝇 鲮鲸鱼 马
生活习性 吸食花蜜 吃以海藻为食的小鱼们 站着睡觉
如何伪装 由于酷似蜜蜂,可以躲避敌人袭击。 背鳍经过拟态成为了海藻的样子,可以用于吸引以海藻为食小鱼前来美餐。
一遇到猛兽来袭击,能快速逃跑。
二、研究结果
动物是多么地聪明啊,能够以自己的样貌和生理习性来伪装自己,这是人类想做却做不到的啊!我们了解了动物的这么多伪装的知识,帮助了我们进一步走进了这神秘的动物世界!
格式 你可以看看其他的文章,字数没有规定。
2. 台湾管理学大师
余世维老师和白崇贤老师,还有一位年经稍大一点的老师我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他有讲过易经,他是管理学的大师级人物,郎咸平也算是
3. 一篇普通论文的排版格式,标题和内容的字体字号等问题
学术论文标准格式 格式, 学术, 论文 相关词条:格式, 学术, 论文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 1.题目:应以恰当、简明、引人注目的词语概括论文中最主要的内容。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缩写字、字符和公式。一般应在20字以内。 2.封面:采用全校统一格式。专业名称必须按当年招生目录填写。 3.扉页:扉页的上方为论文题目,然后自上而下依次为:专业、作者、指导教师。 4.中文摘要:在论文的第一页,300-400字左右。 摘要(1)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3)采取的方法 (4)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新的见解。摘要内容文字必须十分简练,但应充分概括。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为便于检索,应在本页左下方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的与论文主体密切相关的单词或术语。 5.外文摘要(一般为英文摘要),在论文的第二页,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左下方一行为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3-5个) 6.目录: 1)中、英文摘要、目录分别编页。 2)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的小标题,应在目录中显示出章节并按先后编好页次。 3)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后记按顺序编页 7.引言在论文正文之前,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不要与摘要雷同. 8.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占主要篇幅;论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文字流畅,简练可读。学士学位论文应不少于5000字, 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不少于4000单词。正文书写的层次顺序:→节→一、→(一)→1、→① 9.注解、脚注、尾注 正文中的注释一般用脚注,在引文出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按每页编排序号,例XXXXXX[1],并在页下方左侧注明出处,须具体到页码(网上资料必须注明网址和各级栏目查询顺列和时间)。 10.图、表及数学公式:为准确表达实验数据、观测结果和研究方案等,应精心设计、绘制图、表,少而精,应具有自明性: 1)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的词或符号,应当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无此项,“一”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结果为零; 2)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因较长须转行时,只能在+、—、Χ、÷处转行,上下式在“=”处对齐; 3)图、表应按章编号,如第一章的第一图应标明图号“图1-1”;第一表应标明表号“表1-1”;图、表必须注明简短确切的题名及资料来源。如图例、表例所示。 4)图、表采用5号宋体字。 5)一般在文章中先看到图表号及图表的内容提要,然后紧跟就是图、表。 6)曲线图的纵横轴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写词必须与正文一致。 11.结论:是最终和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要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自己新见解的意义。 12.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参考文献,只限那些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及公开发表过的、最新近的文献。正文引用的文献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数量应在20篇以上,其中期刊文献占50%以上,国外文献应在8篇以上。 参考文献的格式: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作者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外文文献按作者姓氏开头字母的顺序排列。如下图所示: [1]何伟等着,《现代企业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 [2][丹麦]尼古莱福斯等编,李东红译,《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司徒达贤,“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经验法则”,台北,《卓越杂志》,1998年第10期,第22-25页。 [4]Ansoff,I.,Mcdonnell,E.,Implan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2ndEd.,New York:PrenticeHall,Inc,1990. [5]Aldrich,H,andHerker,D.,“Boundary Spanning Roles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Review,April 1977,PP.217--230. [6]陈小红,“小的更精彩”,《IT经理世界》1998年6月1日 [http:www.ceocio.com.cn./98/980601/06016-2.html] 13.附录: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包括: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辅助性数学工具或重复性图、表;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论文中使用的主要符号、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14.后记:即致谢部分。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写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致谢词诚恳,实事求是,用词不可过分。 论文与设计具有不相同的性质,论文属于理论研究,设计是生产实际应用,论文与设计的写作方式不同,但是要有作者、单位、摘要。要求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时按照以下格式顺序写作: 一般设计由两部分组成:论述部分及设计部分。论述部分是设计的科学依据,设计部分是设计的具体内容。 1.论述部分:包括绪论---引论---通论---专论等四项基本内容(标题可自定)。 (1)绪论或工程(工作区)概况: A.项目由来 B.工程目的、任务要求 C.工作区(或工程)位置、交通(只适地学) D.研究程度 (2)引论:只进行和工程有关的宏观论述。 (3)通论:是论述的主体和重点,要求紧扣设计题目。对有关问题作详细论述—阐明观点。 (4)专论对需设计解决的一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深入论证。论述结果应明确。 2.设计部分:包括方案---方法技术---管理---经费等四项内容。 (1)工作总体方案及工作量设计 A.要求根据:a.工程问题的复杂程度;b.工程设计阶段的精度要求;c.现有技术、资金条件;d.工作目的要求等提出合理的工作总体布置 B.总体方案设计要求在确保达到工作(或工程)目的前提下,具有技术上的适应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C.要求工作量设计及工作量分配正确、合理 (2)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A.要求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都是确保工程质量而设计的 B.要求提交之最终成果提出确保质量之具体技术要求 (3)工作组织与计划(或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A.合理的人员组成结构 B.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必要的仪器、设备、材料 C.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调配方案)及工作进度安排 D.安全措施 (4)经费预算 要求依据各项工作设计的工作量及单价编制合理的工程预算。 3参考文献:参照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内容。 (三)论文及设计书写、印刷、装订 1.论文经导师定稿后,打印一律采用标准化汉字,宋体小四号,英语论文采用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层次分明,标点符号正确,图、表公式完整,清晰无误。凡书写不合要求者,必须重新书写。 2.论文一律采用A4复印纸,使用时上方和左侧留边25mm下方和右侧留边20mm,以便复印和装订。 3.凡书写不合格者,必须按规定重新书写,整篇论文力求无错别字。
4. 请问在PDP显示技术中组立技术主要是讲什么啊
一、系统简介
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统计科学研究所与科罗拉多大学行为科学研究所共同发明的专利。基于心理学、统计学、行为学、管理学而创建的PDP经营管理系统是一套主要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实际工作而设计的管理辅助工具,不仅可以协助企业建立关键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提高招聘效率,而且能通过对人才的不同特质进行分析、匹配,做到适岗适员,合理组建优秀团队。同时,还可以用于企业管理者领导力特质培养,为企业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沟通与激励机制,并起到随时监测关键岗位和经营管理层人力动态的作用。
PDP通过全球1700万有效诊断的数据回馈,跨越了多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文化,28年来不断升级更新,一直保持着准确性高达96%的诊断能力,为全球各类知名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动态的真实反馈。
PDP经营管理系统由ProScan(领导风格诊断系统)、JobScan(招募选才评鉴系统)和TeamScan(团队特质诊断系统)及Training(PDP认证培训)四个部分组成,其施测方式为笔纸测验。
二、最初的研究
最初的 PDP 系统由 Dr. Samuel R. Houston , Dr. Dudley Solomon 和 Bruce M. Hubby-PDP 研究机构创办人,领导 40 余位行为科学博士们在 1978 年完成研发 100 万个案例。
PDP 的问卷设计理论乃是从美国心理学家 Thurstone ( 1934 ), Cattell ( 1950 ), Guilford ( 1954 ), Fiske ( 1949 ) , Daniels ( 1973 ), Horst ( 1968 )等的研究报告中的 60 个形容词,要求受测者被对每一个形容词从 Likert 比例 (1932) 的 5 个选项中做一个反应,其中包括 2 种不同的角色:“基本的自我”和“环境中的我”,所产生的行为反应做优先级的组合。
本工具的有效性已经透过 4 种研究方法被证实了;这 4 个方法就是结构、促成因素、预测能力及内容有效性,所有形容词的分辨可靠性已经超过 86% ;经过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当 PDP 所建议的程序被采用执行时,则其误差率低于 4% 。使用 PDP 系统来激励员工,会使员工对创造工作的价值产生热情,进而也降低不良的人事流动率和减少不满意度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员工会感受到自己被公司关怀和了解。
三、持续不断的研究
由 1,600 万人次资料中,另外再针对 400 万人次以上的成功职场适性之有效性进行研究与追踪,使 PDP 可显示成功天赋指针、工作能量、特质、满意度、压力分析、压力管理与决策逻辑模式特质。
南加州大学统计研究所所长 Dr. Mike Williamson ,用统计学有效性分析研究“成功指针”。
美国丹佛的科罗拉多大学心理研究所长 Dr. Rick M. Garoner 参与指导后续有效性研究。
澳洲大学校长心理学博士 Dr. Jim Ridgway 参与继续研究,并首次将五种动物放入教学使专家的学习易大众化,并将增进夫妻关系“互相共舞的刺猬”一书的概念予以延伸。
四、大中华区持续研究
目前大中华地区人格特质数据库已有十四万人次个案资料,为 PDP 系统在美国本土以外全球最大的华人性格特质数据库,其中主管阶层现有十万人次个案资料,非主管阶层已有四万人次个案资料。
邀访研发的单位如下 :
A 、中国地区研发对象
中欧工商学院 ( 教授群、 MBA 系主任 Dr. John F. Hulpke, PHD 与 EMBA 学生共 200 余位 ) 、东华师大 - 张济顺董事长与董事会管理组、 史清琪 教授 - 女企业家协会 - 北京、天津工商学院企业班、学术界与企业主管共超过 1,000 人次。
B 、台湾地区研发对象
政治大学公企中心、政治大学企管研究所所长 - 司徒达贤教授 -MBA 、政治大学企家班、中兴大学社会系主 任林钟沂 教授、淡江大学 - 未来学研究所、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中山大学 - 人力资源研究所黄英忠所长、成功大学及校友会、公务人员保障暨培训委员会 - 研发对象 13 级与 14 级的管理级、美侨商会 - 台北及上海会员、企业经营管理顾问协会、中小企业经营辅导专家协会、台北市中小企业荣誉指导员协进会共超过 5,000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