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的反馈方法有哪些
一、激励学生
我们看作业时应放下架子,去欣赏学生,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寻找学生的亮点,不要吝啬表扬,用老师赞赏鼓励的语言,点燃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希望.
二、讲究艺术
我们的评价需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但不是直裸裸的攻击,我们有的老师的评语充满暴力:笨蛋,又错了!真蠢,这个都不会做.这些评语大大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对老师产生敌意,我认为,写评语时既要与学生真诚对话,指出学生的不足,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和用语,让学生乐于接受.
三、注重知识
学生作业中的知识性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作为老师我们应合理地指出知识性错误,并予以纠正.这是至关重要的.
四、尊重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个性特征都不尽相同,我们不能以同一个标准对待每一个学生,打评语时应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五、个性评价
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来评价学生作业,应因人而异,我们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评价他们作业,学生会更乐意接受的.
六、情真意切
老师用诚恳的语言,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带给学生无穷的回味,更能让学生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他们会觉得老师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就是真正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
七、启发学生
在批改作业时,我们不仅要指出错误,更要分析学生的错误,加以适当的评语,用启发性的语言,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自己学会找出错误并及时改正.
八、方法指导
学生做错题目,并不都是基础原因,有些是不知道解题的方法与思路,我们老师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的方法指导,相信效率会更高.
2. 学生如何做到有效学习
有效学习的基础是专心致志。比如专心听课:①课前要先做好预习工作,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②课堂听课的时候要多种动作协调起来,比如边听边做笔记。同时,要参与交流和互动,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得尽量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③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比如把多种动作协调起来,边听边做笔记。
具体学习中,要直击弱点,反复操练。反复操练指的并不是重复已经擅长的事情,而是要“聚焦在困难与弱点上”,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提升。所以在学习、做题、复习中,要学会梳理知识,找出自己不理解、似懂非懂或没记住的知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没记住的要花时间记忆背诵,不理解的要抓紧找老师同学弄懂。
记忆方面,要灵活运用各种记忆方法。①提取记忆(或者叫检索记忆),具体方法有:A.卡片法,比如背单词的时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分别写下中、英文,看中文想英文、看英文想中文。B.回想法,比如读完书或上完一节课之后,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记得的所有内容。C.提问法,比如读完书或学习完某章节后,自己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D.思维导图法,比如阅读一本书之后,把主要内容梳理成思维导图,然后之后通过思维导图来回忆书本内容。②间隔重复记忆,就是在学习之后,遗忘速度较快的区段及时重复,巩固记忆。按照遗忘曲线,间隔的时间就是在学习或暂时记住之后的:20分钟后、1小时后、8小时后、1天后、2天后、6天后、31天后等这些时间段再重复一遍。当然,具体的间隔时间不需要如此频繁,通常以一天、一周和一月的时间来间隔记忆即可。③记忆法,就是把抽象的信息转译成具体、有趣、容易记忆的信息,比如谐音记忆法、图像法、联想法、结构法等等。不过这些方法需要自己去刻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像我练习过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的“编码定位记忆”就用到了谐音转化记忆、意义转化记忆、形象转化记忆、位置记忆、联想记忆,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构式记忆和图像记忆。这些方法的掌握,在学习和记忆这件事上也是一大助力。
学习中,还要重视意见反馈。作为学习者,想要让学习的成效提升好几个档次,就需要在学习或练习的过程持续听取有建设性的反馈,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具体可以从周遭的朋友、师长、甚至是网络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听取这三种意见反馈:①结果型反馈:做错了吗?②信息型反馈:哪里做错了?③改正型反馈:如何修正错误?
3. 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的几种形式
按照控制论的观点,没有反馈的过程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且反馈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其效果就越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信息反馈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反馈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种。
首先,课堂发言是教学过程中反馈时间最短、速度最快的一种形式。课堂上,当教师将精心设计的问题提出后,如果学生的智慧火花被点燃了,就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颗石子,必然会激起层层波澜。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教者和学者间的信息交流就能得到和谐的沟通。如果教师的问题抛出之后,不能引出积极的回应,这就表明教者和学者间的信息交流出现了障碍。此时,教者就需要重新寻找突破口,悄悄地暗示,不留痕迹地点拨,努力创设学生发言的契机,以便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者和学者间信息交流的桥梁—课堂发言能重新架起。课堂发言反馈的速度快,信息新,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上教和学配合的优劣。
其次,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较快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练习,通过练习的结果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练习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实验操作等形式。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练习反馈的时间相对较短,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教师通过批改课后作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课后作业反馈的时间相对较长,但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最后,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的一种重要方式。考试能够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等方面的表现。考试反馈的时间较长,但能够提供系统性的评价信息,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中学生信息反馈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这些反馈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