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升初核成案率
提升初核成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建立问题线索研判机制:对受理的问题线索进行初步研判和外围了解,通过集体研判,精准确定处置方式。深入研究分析责任单位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被举报人的工作性质、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尽量全面掌握初核对象的情况。
制定周密详实的初核方案:对拟初核的问题线索进行审视分析和全面考量,判断出线索性质、程度和可信度、可查性。有计划、有条理地制定可行的初核方案,明确安全预案,形成“一人一案,一案一策”,并具体落实责任分工。
强化利用线索处置能力:注重强化办案人员的线索捕捉意识,提高对线索的见微知着能力。将被反映人的基本情况信息以及所在单位政治生态作为初核背景进行综合研判,精准提出处置意见。找准初核工作的切入点。
拓宽案源并集中筛选: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的案源主渠道作用,认真受理、精心筛选举报线索。加强领导,集体排查案件线索,提高案件线索的利用功能,防止线索流失。
加强案源线索管理:实行案件线索的查管分离,将各类案件线索交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有效地发挥案件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
创新监督模式和督导方式:探索联动监督新模式,如“巡纪审”联动监督,推动各种监督方式优势互补、融合贯通。创新调研式、体验式督导督查工作举措,全方位、多角度摸排有价值问题线索。
建立问题线索处置结果评估机制:对核查后初步意见为不予立案的,组织专题会议进行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退回再调查再核实。
统筹办案力量和人员培训:成立办案协作区,统筹用好办案力量,针对重大复杂、疑难线索,抽调业务能力强、办案水平高的干部进行集中攻坚。同时,通过培训、跟案学习等方式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