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场钻柱快速探伤检测方案
5.3.1 井口实时监测
一般指在回次起钻时对井内钻杆同时进行监测。这种检测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钻杆检测台架;也不需要额外的检测工序和时间。但由于深井起下钻速度较快,一般应不小于1m/s,要求井口检测装置也应有如此高的检测速度;另外,井口环境最恶劣:受振动、冲击、泥浆、岩粉等影响,要求检测装置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好。
从检测技术方面分析,除检测速度外,其技术关键主要是解决钻杆在连接状态下的丝扣探伤问题(包括接头和接箍两种连接情况)。需要进行钻柱管材井口检测辅助设备的研发才能得以实现,这一检测方案的一次性投资较大。
5.3.2 井场台架检测
其检测原理与井口检测是相同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井场台架检测要求钻杆水平放置或移动;台架检测时每次只能检测单根钻杆;检测速度一般较低;井场台架检测环境较井口好,受振动、冲击和泥浆等的影响较小;不受钻井起下钻工序和时间的限制,可根据需要随时检测;井场台架检测前可对钻杆作简单的处理,如清洗、晾干等。
5.3.3 检测中心或管子站检测
这一检测法与井场台架检测法在检测原理、检测过程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测设备的规模大小上。井场台架检测设备一般以轻便、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易于搬运、使用方便为主要特征;而检测中心或管子站的检测设备一般以重型、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相对固定、占地大等为主要特征。鉴于涡流、金属磁记忆、漏磁无损检测技术自身“在线快速非接触测量”的检测特性,目前已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石油钻井领域;结合绳索取心钻杆的内外平结构特点,适合使用自动检测方法以满足实际检测对速度的要求。
5.3.4 推荐的检测设备
针对超深井现场钻柱快速探伤,建议采用以漏磁检测为主,涡流、金属磁记忆检测为辅助的井口实时综合检测方法,采用EEC/SMART-2004智能型多功能电磁检测仪(智能磁记忆/常规涡流/远场涡流/漏磁检测仪),设计专门的漏磁、涡流、磁记忆组合探头机械装置,设置在井口,可在钻杆垂直提升过程中进行实时综合全面检测(钻柱表面有泥浆等吸附物),钻杆一次通过检测系统,即可检测出钻杆内外壁缺陷、腐蚀、壁厚减薄、应力集中及早期疲劳损伤等。
该仪器对在役设备由于材料不连续性(缺陷)而导致应力集中,表面、亚表面缺陷,可检测给出设备疲劳损伤的早期诊断,可用于带防腐层焊缝及母材裂纹的检测、裂纹深度测量以及锅炉压力容器、管道、轴承、钢轨、吊钩、齿轮对及其他各种在役铁磁性金属构件的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磁记忆检测
测量通道数:8个,可扩展128至通道;最小测距:1mm;最大测距:150mm;最大扫描速度:0.5m/s。
(2)涡流检测/远场涡流检测
测量通道数:8个,可扩展128至通道;2个独立可选频率范围:64Hz~5MHz(远场频带5~5kHz);探头激励范围:0~12V;增益:0~90dB,每挡0.5dB;具多通道高、低通数字滤波功能,具探头自动校准功能,自动/手动幅度和相位测量,非等幅相位/幅度报警。
(3)漏磁检测(低频电磁场)
通道数:8个,可扩展128至通道;增益:90dB,步进0.5dB;高通滤波:0~500Hz;低通滤波:10Hz~10kHz。
㈡ 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一.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这时要一段一段的仔细用上述方法检验。
二.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一会儿,若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好.
三.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导管的另一端插在组装仪器上,连成的仪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应瓶时,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将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则气密性不好.
总结:前两种方法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特性,而第三种方法是利用了压强的缘故,一般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从这两方面因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