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圆的方程的4种方法
求圆的方程的4种方法如下:
一、直接法:由题设所给的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把坐标代入并化简,得到所求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直接法。
例1:已知动点p到定点f(1,0)和直线x=3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点p的轨迹方程。
解:设点p的坐标为(x,y),则由题意可得。
(1)当x≤3时,方程变为,化简得。
(2)当x>3时,方程变为,化简得。
二、定义法:由题设所给的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经过化简变形,可以看出动点满足二次曲线的定义,进而求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
例2:已知圆的圆心为m1,圆的圆心为m2,一动圆与这两个圆外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的半径为r,由两圆外切的条件可得。
三、待定系数法:由题意可知曲线类型,将方程设成该曲线方程的一般形式,利用题设所给条件求得所需的待定系数,进而求得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四、参数法:选取适当的参数,分别用参数表示动点坐标,得到动点轨迹的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从而得到动点轨迹的普通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参数法。
例4:过原点作直线l和抛物线,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解:由题意分析知直线l的斜率一定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y=kx。把它代入抛物线方程,因为直线和抛物线相交,所以△>0。
㈡ 圆系方程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圆系方程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具体如下:
圆系方程实际上就是带参数的圆的方程,由于参数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圆,我们把这些不同的圆统称为圆系。直线系方程实际上也是带参数的直线方程。
通过变换方程,总结发现圆系的特点。例如过两点的圆。得到圆系方程的方法:根据题目把参数当成已知数求出圆的方程,所得到的方程即为圆系方程。
2、数学术语
早在3600年前,古埃及人写在草纸上的数学问题中,就涉及了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魏晋时期的大数学家刘徽在公元263年前后为九章算术作了大量注释,介绍了方程组: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
3、方程的定义
他还创立了比遍乘直除更简便的互乘相消法来解方程组。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是小学教材中的逻辑定义,而含未知数的等式严格说不一定是方程,如0x=0。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把方程中的某些项带着前面的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并且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以,除以变乘。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