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思想工作
做好思想工作要掌握如下方针、原则和方法。 1、坚持疏导的方针 所谓疏导包括疏与导两个方面:疏——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症结,沟通人们的思想管道,帮助解开思想疙瘩,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增强其克服消极因素的能力。导——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以典型引路,作出样子,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启迪人们独立的思考,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疏通引导是创造条件让大家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实事求是讲心里话,畅所欲言。然后再择优而纳。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与各领导者之间思想相通、感情相融。 疏导方针,符合人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不能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工作就是要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只有尊重群众,才有可能正确执行疏导方针。 2、坚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 酒店是经济组织,中心任务是组织经营活动。思想工作要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要围绕每个时期的经济政治形势和中心任务来进行,贯穿到生产、科研、管理和员工生活中去。要坚持党性,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当家作主的权利,从思想上、经济上、管理上、技术上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联系经营思想、作风、服务质量等实际问题,围绕着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去进行。 3、讲究方法、注意效果 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讲究方法、注意效果,不解决方法问题,工作中就会瞎说一顿。具体方法有: (1)坚持正面教育与群众自我教育:表扬与批评,以表扬为主;自上而下的教育与群众相互教育,以群众相互教育为主。 (2)树立典型,榜样示范。树先进,学先进,开展比、学、赶、帮活动。 (3)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思想工作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4)坚持为群众办实事,热情服务和耐心说服相结合。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只有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辅之以说清道理,才能取得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5)主管领班人员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育都要先受教育,要带头搞好廉正建设,带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自己的好作风带动、培训员工队伍的作风;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6)掌握对部属批评的技巧。如果你的部下犯下错误,做错了事情,必须适时地对他进行批评。批评要采用一种最恰当的方式、方法。 在开始批评之前,先真诚地赞扬对方的优点,然后再用“但是”开始引向要批评的内容的事实。当事实准确时,他会很高兴地接受批评。 带着你的宽容之心去批评。这样对方不仅会愉快接受批评而且还会对你充满感激之情。用你最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对方,使其主动认错。
‘贰’ 怎样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加强职工思想工作研究、分析职工思想动态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它有着宏扬正能量,引导职工认清形势,帮助职工理清思路、化解矛盾,增强职工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推动行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职工思想工作方法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工作环境和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背景去不断调整、传承和创新。作好思想工作,更加需要从事思想工作的人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创新工作技巧,提高解决矛盾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一是加强沟通和理解,从细小处作好思想工作。如面对职工群众反映的“收入偏低”问题,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学好和理解、吃透有关制度政策,又要认真分析大家所反应的工资收入“多与少”的内涵和关系,作好纵横向比较,向职工群众积极宣传国家和本省政策,作好解释和疏导,让职工理解和接受。
二是把职工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如目前各单位都有由于通过招考进来的大学毕业生,对事业单位体制下的公路养护部门并不完全了解和理解,有的是独生子女,有的是怀着对事业单位安稳、舒适的美好幻想,当进入公路养护行业这种点多线长、工作单位和环境都远比较偏远后,业务能力、工作环境单调、工资收入的心理落差、失落感、不善于人际关系沟通处理等等不适应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出现。
作为领导,要有细微的洞察能力,及时掌握新职工的思想动态,主动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诉求,有效作好指导和引导,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做好具体的关心和关怀,主动为他们分解困惑和矛盾,而不是只抱着“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自己的事自己解决”的这种冷漠态度和思想。要通过积极的思想工作方法,减少年轻人产生懈气和悲观思想的环境,让年轻职工感受组织和单位领导的关心和温暖,感受到单位这个“家”的温暖,才会卸下思想包袱,以单位为家,心系单位,不断成长,成为单位和行业的有用之才。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弘扬“铺路石”精神,以正能量主导职工思想。笔者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已经有二十余年,内心里真切感受到大部分公路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是非常纯朴、善良和吃苦耐劳,他们不怕吃苦,不怕流血不怕流汗,通情达理,但他们也和许多普通老百姓一样,希望工资收入高、生活质量有改善,能买得起商品房,子女入学和就业没有阻碍、受到社会尊重等良好愿望。由于体制因素,目前公路养护部门仍然在探索改革发展阶段,就会有各种矛盾产生,比如劳动付出和收入的不均等,期望值与现实状况的落差等;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但公路养护生产工作环境和生产劳动形式又类似于直接产生效率的企业,但它又不能完全、单纯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不可能完全采取幅度差距较大的经济奖励或职位升迁等激励机制来调动职工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