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三维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如何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如何设计

发布时间:2022-05-27 05:16:10

A. 教学设计篇:如何设计教学三维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确定教学的目标,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合适性、全面性和目标的细化、明确、可检测性。
教学目标包括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目标系统。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真题所给的材料,一般是教材知识内容的一页截图,或是已将这部分内容具体的课程标准要求给出,我们就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学情等方面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

B. 课程三维目标里面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指的是什么

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简介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的理解还有待探讨。

二、知识技能

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

1、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3、动作技能 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4、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维课程目标

C. 如何制定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是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是用以指导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如何设计好“三维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三维目标”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课、议课的过程中发现,同一教材内容,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甚至在不同的教学时期所体现的三维目标都是一样的,这就使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有些过于保守,有些过于牵强。毋容置疑, “三维目标” 是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制定的,而在课标大方向的指导下很多教师忽略了目标设计的灵活性和合理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提倡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教学活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三维度模型”:即维度一:教学计划方案评价;维度二:教学指导过程评价;维度三:教学指导效果评价。基于这一课堂评价体系,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也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是指“三维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科学的原理原则,具有科性、知识性,目标的实现过程要与学生的 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顺序相一致。
2、 教育性原则:即“指三维目标”的确定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思想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是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身心、拓展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个性。
3、合理性原则:是指“三维目标”的确定要遵循合理性原则。这里既包括教学计划所提出的各项指导目标要与新课程教育目标相符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应密切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同时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4、 可行性原则:是指“三维目标”的确定要在国家统一要求基础上考虑了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准备了必要的材料和活动场地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5、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三维目标”的确定应贯彻统一原则。不管其按照“阶梯式”还是“螺旋式”都应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程,注意情节的过渡和知识体系的统一。
6、 现实性原则: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忽略了教育的现实意义就等于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维目标”的确应反映时代的主旋律,让学生掌握时代信息,把握时代的脉搏,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7、 过程评价性原则:是指“三维目标”的确定要有利于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促进体脑合一, 知行统一;有利于激发雪学生的兴趣和内驱动力,使学生态度认真, 积极主地参与实践活动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整体认知。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8、效果评价性原则:是指“三维目标”实现后有利于学生集体在知识、能力和情感认识等方面的进步体现,有利于学生个人拓宽知识面,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后的行为表现; 既能体现学生的技能增长, 又能体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既能体现教学活动的直接效果,又能体现学生发展的外显性效果成长的内隐性效果,体现出良好的课堂教学价值。 总之,“三维目标”的设计既有统一的要求,又有个性的需求和个性的优化,教师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上要把握好原则与非原则的因素,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要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学目标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D. 教学设计中如何撰写三维目标

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科目(学科)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
课程是指各个教学科目与课外活动的综合。
所谓课程目标,实际上就是在教育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要求每个参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关注的内容。
如:信息技术学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描述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普通高中14个学科的课程目标大都是指如下的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这绝不是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

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
什么叫做有教案?什么叫做没有教案?
一个确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拿到一节课的题目时,在头脑中立即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思路方案,即使当时没有能够写出来,那也是叫做有教案!
一个徒有虚名的教师,甚至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教师,即使利用很长的时间,拼凑出了一个五花八门的二、三十页的教案,或者是什么教学设计,但是心里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教学思路方案,这也叫做没有教案!
教案是常规教学中所设计使用的,是写出来的教学思路方案。不是上课时,老师自己看的,更不是给学生看的!也不是用来进行教学交流的。撰写出来的教案,主要是给教学领导检查看的。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一个更加详细的、加强版的教案而已。
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添加了“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栏目。其中,有的一些项目等的内容,在教案中是不用写出来的。
如:学情分析。自己的学生,自己应该很清楚。可以不用每个教案都写一遍。写出来就是一个词——啰嗦。
教学设计通常是在区级研究课、教学交流展示时用的。将任课教师平时在教案中,不用写出来的项目写出来。
如:“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为的是给不了解您的思路的听课老师、专家、领导们看的。因为他们不会像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那样,钻到您的脑子里去,了解您的想法。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
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①知识。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课堂教学目标,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的撰写,就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了。
教学目标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即:一对一的关系。
教学目标也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的某几个教学环节,即:一对多的关系。
当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别完成的所有的教学目标时,这节课的教学工作也就结束了。不是吗
隐含的教学目标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写出来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隐含目标的内容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将隐含目标在教案中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产生混乱,以至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科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必须十

E. 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怎么

三维目标到底怎么写?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 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F. 幼儿园教学三维目标怎么写

教资备考|教学设计中的三维目标的书写规则和技巧

莉莉老师幼教考试
2019年08月31日
一、三维目标的确立

三维目标主要有三个:

1、知识与技能目标(Knowledge and Ability )

2.过程与方法目标(Process and method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Emotion , Attitude and Value )

二、三维目标的书写

(一)书写规则:

1、学生是主体。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理解,课堂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就不能用“培养”“发现”学生,或者是“让”学生怎么样,这都是老师为主体的表现,正确的应该是学生“理解”“掌握”“了解”等形式的。

例: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说出、列举、识别,解释、说明、分类、对比、归纳,检验、证明、尝试、模仿,操作、制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感受、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考察、接触、体验等”——“了解、体验、掌握、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关注、认同、接受、欣赏、称赞、喜欢、感兴趣;尊重、爱护、拥护,帮助;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2、要有行为动词。

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些:

3、要用行为条件。

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可能无限制的利用时间,而且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咱们的时间也是被定下来的,所以我们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安排,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例如如果是语文,让学生去朗读、或者背诵,那你就能规划出一段时间,如果是数学课要让学生做练习,那也是要规定多长时间做完,如果是化学课,让学生做实验的话也需要规定出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能完成所有的实验等等。而时间的规划不宜过短,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这种规划肯定不合理,当然也不宜过长,如果过长的话,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再者当学生完成之后教学秩序也不利于维持,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也少,因此要合理规划。

一般建议是3—10分钟即可,当然每个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进行有效的安排。

4、要有结果。

当你让学生对一个项目进行操作时,你得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规范和要求,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一定注意要有结果。

例如:让学生背诵全文。

学生能在三分钟内对全班同学背诵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词全文,语气的停顿和语调的变化应与该演说风格一致。

(二)书写技巧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指的是课本主要知识知识与本节课需要运用的技能技能。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小组讨论式、发现式、分组竞赛式等。通过过程可以初步掌握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能力:获取、分析信息能力;提出问题、假设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小学)

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三)范例

案例1

【知识与技能】能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分析浓硫酸的氧化性,能举出三个表现出硫酸强氧化性的实例,并熟练写出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等,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形成独立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案例2:小学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探索算理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在经历探索算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G. 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7)三维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如何设计扩展阅读:

1、要整合三维目标,前提是要整体解读文本,科学确定每一个维度的目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阅读文本时,首先要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点。

2、目标的逐维分解有利于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分解目标只是教学目标设计的第一步,关键是把分解后的目标整合起来,整合的目标更有利于目标的结构化和整体化。

3、在目标的表述形式上,虽然没有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明显的提示语,但是每一条目标都很好地把三维目标交融在一起,并且分层递进,为课堂教学达到三维目标和谐共振奠定了基础。

H.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三维目标

一、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是不能分割和分离的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说三维目标虽是三个不同的方面,但它们联系紧密,在教学实践中不容割裂,是有机的整体。传统教学中不是没有三维目标,而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无时不刻起着作用,并且,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有积极和消极的问题,积极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会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反,消极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会影响学习。
教学中,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同等重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但一般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首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学习过程与方法是运用中,渗透在知识的掌握中,体现在师生的交流中,体现在师生合作中。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
二、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方式和过程是不同的
越是知识、技能的东西,越是可以通过讲授获得,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完全通过讲授实现的,往往要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去体会、体验,领悟,通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潜在的积累而获得。学生需要参与一定的任务和活动感知一些东西,在感知的基础上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最后再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以听讲,做笔记,练习,记忆,模仿等为标志的接受性学习,容易导致学习者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目标指向知识与技能;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点的新的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态度和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三维目标的落实体现在真正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放在学生人格的完善上
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每节课的内容,做到有知识生成的过程,就有能力培养提高的过程,就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过程。在学生学习的不同时期,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不同,过程与方法也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更不同。教学要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成长上。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者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看到“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既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也要着重学习的“结果”;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养成,也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的实现,应以知识与能力为基点,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促使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和组织教学活动中应做到以下五点:
一、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就应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以思考和确立。
二、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仅关注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有效的数学活动,有机实现其它目标。
三、三维目标的确立既要针对教材,也要针对学生。数学学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驾驭《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要求,正确确立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同时,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研究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又要研究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从而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四、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含义,才能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其次,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师应尽量使用操作性强、意思明确的语句,且专业术语使用要准确。
五、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所以,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活动具体化。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就好比“路标”和“路”的关系,有路标而没有路,路标则是空洞的口号;反之,有路而没有路标,行走之人将迷失方向。因此,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才能得到顺利实现。

I. 如何设计教师资格笔试中的教学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教学目标由原来二维变成三维,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加符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在笔试考试中,由教学设计进行考查,大多数是单独有一个小题要求写出教学目标,也有放在一整篇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进行考查。此文主要内容就是三维目标的撰写格式及内容,并按照学段结合不同文体进行举例。
知识与技能目标。表述格式是: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简单来说就是主谓宾形式)。内容规律是:生字词+文意(文意指的是文章的内容、结构、顺序、线索等基本必需部分,如是诗歌和文言文,需要加上疏通文意),还有一条万能的可以写上,即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表述格式:通过……+行为动词+……。内容规律:第二个“……”指的是文章的重难点,第一个“……”则是解决重难点主要使用的方法。确定重难点可以参考如下:写人,人物形象、刻画手法、人物品质、主题情感;记事,事情发展脉络或线索、叙事手法、事件揭示的道理或启示;写景,景物特点、写景手法、作者情感;说明,结构顺序、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议论,论点、论据、论证、语言;小说,环境、情节、人物;诗歌,形象、语言、手法、情感。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参考如下:品味赏析、合作探究、联系上下文、对比品析、阅读品味、分角色朗读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表述格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内容规律:一篇文章主旨情感唯一恒定,需要具体分析,如热爱科学、赞美祖国壮丽河山、领略作者旷达情怀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为主体默认是学生,可省略,但不可写成“使学生……”“让学生……”。行为动词要具体可操作可衡量,适合一维目标的动词有说出、指出、写出、会读、复述、默写、背诵、划分等;适合二维目标的动词有经历、参与、模仿、尝试、合作、品读等;适合三维目标的动词有感受、领略、体会、欣赏、领悟、体验等。
举例,小学写景《观潮》,初中写人《故乡》,高中文言《赤壁赋》。
《观潮》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会读会写“罩、沸、鼎”等生字词并尝试组词造句;学生能够理清大潮出现的过程及景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和品读赏析“潮来时”文段,学习作者写景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故乡》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畅、富有感情地诵读本文;能读准、弄懂文章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文章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读重点段落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对比人物前后命运及联系时代背景探究造成人物命运的根本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深刻理解封建主义对当时的中国及人民造成的毒害,从而激发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愿望。
《赤壁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文章注释扫清生字词并疏通文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内容;能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及联系作者生平理解作者说理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并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和精神。
以上便是这一知识的干货分享,希望各位同学用心阅读并理解,然后多看多写,一定能够从容、漂亮应对这一考查。

J. 什么是教学三维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3)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10)三维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如何设计扩展阅读: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1956年,美国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将课程(学教)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阅读全文

与三维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如何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外手机截图方法 浏览:701
现实suv侧方停车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62
宽容哪些方法 浏览:980
中考实心球的方法与技巧 浏览:531
如何瘦脸练成瓜子脸的四种方法 浏览:949
肾阳不足的锻炼方法 浏览:576
新鲜莲子的食用方法视频 浏览:807
如何降低敏感度训练方法 浏览:20
三星5的qq红包铃声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2
刷墙平米计算方法 浏览:164
论文研究方法如何概括 浏览:756
苹果手机网页提取文字的方法 浏览:293
星露谷物语铁锭快速入手方法 浏览:120
摩托机油尺正确的测量方法 浏览:801
炸虾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429
a型血人最佳解压方法 浏览:110
调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浏览:381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浏览:545
魅蓝拦截的信息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3
雕刻牛字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