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普洱茶制作方法如何

普洱茶制作方法如何

发布时间:2022-05-25 11:19:47

怎么煮普洱茶

可以制作普洱咖啡奶茶。

用料:咖啡粉15克、牛奶200毫升、普洱茶叶10克。

1、壶内倒入200ml清水,把普洱茶叶放入滤网中,盖上盖子,启动沸水功能。

❷ 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下面四个工艺程序。
一、散茶堆放
普洱熟茶发酵的第一步,是对散茶进行一个大克重的堆放,最初的普洱茶的发酵,基本上要一吨到三吨,因为如果数量不够多,茶叶堆放在一块,哪怕通过撒水闷在一个房间里面,堆温还是起不来。
一开始能发酵熟茶的厂都是大厂,因为他们的发酵车间相对来说是大的,但是后面因为整个勐海新增了非常多的小茶厂,所以它的发酵车间会一定程度上缩小,这也就带来了后期发酵的堆子,也就是茶的量可以往下减。但是基本上还是要一吨左右,甚至是大几百公斤才能去进行熟茶的发酵。
二、洒水
在堆好的生茶上面洒水,然后把它固定堆放在一个地方,这个环境是相对密封的。这个时候会产生一些温度。正常来说茶叶的温度可能会比空气的温度低个十度左右。当外部的水分也起来的时候,又在一个相对来说密闭,茶叶全部堆放在一块的时候,他的中间的就会升温。
一般来说普洱熟茶发酵如果持续超过 60 度,就会出现焦味。在普洱熟茶的发酵过程中,发酵时需要对发酵程度有一个持续控制。比如说起温的时候,至少能达到 40 度,然后发酵比较顺畅的那几天,堆温比较高的时候,会达到 60 度以下,介于 45 和 60 度之间,那这个是比较正常的一个温度,它就不会产生过度的焦化感。
三、物质消耗(香气的产生)
茶叶的内含物质和氧气进行结合了之后,它就会开始消耗内含物质。茶叶从采下来的第一刻开始,只要有加工,都是在消耗养分。只是消耗的方式不同,消耗的过程不一样。熟茶在发酵过程中,每一天都在消耗营养物质,从而可以提前的转化出一些独特的芳香性的物质。
四、翻堆
不停地这样去翻堆,作用其实是让氧气进来,只有氧气进到茶堆里面,它才会和茶叶当中比如说芳香性的物质、茶碱、多酚类的物质形成一些氧化和聚合,才会产生出熟茶的灵魂物质——菌类,才会能够转化出我们熟茶当中能喝到的,比如说比较甜的类似于桂圆啊、红枣啊、荷叶香的这种香气。基于熟茶发酵的水分、温度或含氧量,它就会在 40 天道 60 天的时间,形成熟茶独特的品质,形成熟茶独特的茶色,形成熟茶独特的汤感。

❸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方法是什么

晒青毛茶经过发酵陈化,就演变成普洱熟茶。人工发酵普洱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渥堆,首先将茶叶匀堆,再泼水使茶叶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盖麻袋或塑料袋保湿,让其发酵。发酵期间的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低,发不起来,温度高,烧堆。必须视温度变化及时翻堆调节温度。经过一段时间堆积发酵,茶叶色泽变为褐红色。渥堆达到适度后,扒堆晾茶,解散团块,散发水分,自然风干。待茶叶干燥,再进行筛分分档,制成普洱散茶。人工发酵普洱茶陈化期比生茶陈化期短的多。
具体的说,普洱熟茶制作工艺要经过原料的采购、毛茶的付制、发酵、翻堆、干燥、分筛、拣剔、拼配,和压制、包装与贮运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极强的技术因素:
1、原料采购: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陈香的一类茶。因此,晒青毛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普洱茶的品质。
2、毛茶付制:毛茶入厂以后,按级归堆、付制,要求老嫩基本一致,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以前,要进行分筛,这样能起到“捞头”、“割脚”的作用,有利于增进发酵的匀度。
3、发酵: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发酵时,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也就是说必须增加茶叶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发酵,而茶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整。因为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缓慢综合发酵的过程,在工厂化的生产中,一般采用大堆发酵,潮水后堆高1.0-1.5米,每堆不低于10吨。潮水堆成堆后,盖上湿麻布袋,这样可以起到增湿保温的作用,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4、翻堆: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发酵温度、堆温,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适时翻堆。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要插温度计,由专人负责记录温湿度的变化。新发酵堆成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再成发酵堆,以便水分分布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时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一般来说,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当然,可根据毛茶的嫩度、发酵场堆温、湿度及发酵程度灵活掌握翻推的次数。翻堆时要求茶叶无团块,而且得掌握好温度。温度低于40°C,难以达到理想的发酵效果,而高于65°C,则会出现烧心茶叶,造成叶底不展开,味淡,汤色暗。因此,掌握好温度、湿度是生产普洱茶的关键。经过几次翻堆后,当茶叶显现褐红色,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即可开沟进行摊凉。
5、干燥:发酵和翻堆工序结束后,为避免发酵过度,必须进行干燥,有机普洱茶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14-20%,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顺序开沟结束以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6、分筛:分筛可以使茶叶达到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的要求,并依次确定茶叶的号头。一般圆筛、抖筛以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即我们常说的“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普洱茶分筛为正茶、头茶和脚茶,正茶送拣剔场待拣,头子经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成碎茶和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
7、拣剔:根据样茶和客户的不同要求,对各级各号头茶进行拣剔,剔除非茶类物质,拣净茶果、茶梗和其它夹杂物,拣剔验收合格后,分别堆码等待拼配。
8、拼配:根据茶叶各花色等级的质量要求,将不同级别、不同筛号、品质相近的茶叶按比例进行拼和,使不同筛号的茶叶相互取长补短、调剂品质、提高质量,保证产品合格及全年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9、包装和贮运:普洱茶的包装和贮运要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必须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外包装上印有与普洱茶相配套的文字说明、产品条形码和食品标志。又因普洱茶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等综合发酵的过程,而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因此,在包装成件后,必须干仓存储,以利酯化作用的缓慢进行。
以上是普洱茶熟茶散茶的加工工艺,如果要加工成紧压茶,还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将拣剔好的“散茶”经高温蒸压,做成各种形状的普洱茶,然后进行干燥,让茶品中的水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防止茶质的改变,再进行仓储陈化。
普洱茶生茶的制作工艺
1、摊凉: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容性糖。
2、杀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3、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4、晒干: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5、 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6、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❹ 来说说最传统的普洱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传统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大体为杀青、揉捻,干燥、分拣,拼配、蒸压等几道工序。 毛茶完成了汽蒸以后,揉茶师将其倒在包茶布中,压紧、打结、再进行压揉,这个动作要非常快,手法讲究,而且还要有相当的技艺,才不至于将底茶揉到表面,面茶揉到里面。最后一个步骤则是将包有茶叶的茶包放在压制机械上,经上下挤压制作成大小圆扁不同的形状。‍‍

❺ 普洱茶现代制作方法需要多长时间

现代普洱茶在采青到包装需要35天时间,对于后发酵的茶叶还需等待3个月左右即可饮用,另外提醒普洱茶存放时间越长味道更醇厚。下面介绍一下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现代普洱茶制作工艺有以下十个步骤:
(1)采茶菁
普洱茶最佳的采摘时间在日出半小时后,这样可以避免其鲜叶水分含量过高,不利萎凋与杀青。采摘普洱茶一般在每年春天的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采摘也俗称“二水”,秋茶采摘又称“谷花”。茶叶采摘季节的不同,也会形成高低不同的品质;一般“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采制的茶叶品质最好:目前云南上好的普洱茶多是以“春尖”为主体制成的。
(2)萎凋
这是要借着阳光或者热度让刚采收好的茶叶中的苦度、涩感挥发,让茶叶软化脱水。萎凋要恰到好处,除了时间的控制,空内温度大约在22一24℃左右最适合,因为假使温度太低茶的香味就溢发不出来,温度太高,味道则差。
(3)杀青
其实普洱茶末在还没有紧压成型前还是绿茶,制作普洱茶杀青不可或缺,目的就是要让茶叶停止挥发,当茶等经萎凋失去水分但是尚未干透时,利用杀青的方式,也能够使茶叶的水分更均匀,现在的杀青方式多采用锅式杀青或滚筒式杀青,古时为手工翻炒法。杀青完后,仍是将茶叶摊凉,准备进行揉捻,正常茶菁叶色由鲜绿转为深绿或墨绿。
(4)揉捻
依据茶菁原料的老嫩程度不同,揉捻时需做轻重调整,嫩叶轻些,老叶重些,目的在于把片状茶叶制成条状或圆珠状。传统制茶以手工进行揉茶,并且依据茶菁的粗细,分粗揉与复揉二次,尤其针对梗枝部分特别首重二次复揉。
当时揉捻的工作据说算得上是一种特技了,所以都是由专门的揉茶师来完成的,他们是普洱茶精制加工的关键人物,那时思普地区的各茶叶商号和茶庄都会聘技术高明、操作熟练的揉茶师来掌管这道工序。
现代制茶刚多以机械式盘式揉茶机处理,而后再人力进行部分加工或挑拣。茶经过揉捻后体积基本上已经减少大半了。
(5)晒青
将揉捻后的茶着薄薄摊开,晒至茶叶含水量约为新叶的10%左右,如果干燥不完全,将会使茶着过度发酵,甚至可能发霉现象。如果没有阳光也可用烘干的方式,不过利用阳光会有特殊的香味,这是早期普洱茶味道特殊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晒青毛茶”了。
(6)渥堆
握堆是与古法最大的区别,这是1973年昆明茶厂最先发明的。具体过程是泼水在制成的晒青毛茶上,使茶叶吸收水分受潮,然后堆成一定厚度,再利用湿热的原理将茶叶加速熟化。这样做,也就使得普洱茶在短时间里有了古时普洱茶甘、滑、醇、厚以及陈香的特点,大大缩短了加工的时间。
(7)晾干
渥堆后,将茶叶薄薄的摊开,自然风化。过渡泥堆会使其茶性、茶质变坏,直接影响茶品香气感,且不利于陈化;可若是干燥不足则茶心附近最容易产生霉变。风干后的茶毛料可直接销售。也可依据需求蒸压加工。
此外,有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普洱茶的表面会有白霜,这是茶叶本身氧化酵素发生作用的结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单宁”。其味苦,具有消炎的作用’,是茶物质逐渐氧化的结果,在学术上称这种现象为自然氧化作用。单宁对多种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能力,在相同的抑制浓度下,不会影响人体细胞的生长发育。单宁又有独特的抗氧化性,能有效抵御生特氧化作用和清除活性氧的功能,现在在化妆品中加入单宁能有效果抑菌并具有保健防腐作用。
(8)筛选分级
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度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9)紧压成型
干燥的毛茶经高温蒸软后,依据需要再紧压成型,这里又可分为饼型、沱型、砖型等等。这也是普洱茶重要的分类方。
(10)包装
普洱茶包装很特别,是用笋叶,用棍棒将茶条紧塞于内附笋叶的悠内,篮口覆盖笋叶,用细蔑缠牢。
堆积紧塞并且用笋叶把茶叶包严,在古时是为了使茶叶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下于受损,对“后发酵”的形成来说,它对篮内茶坯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能在较长时间内有效保持茶内水分和因微生物繁殖等因素形成的堆内湿热环境,从而达到促进内质变化的目的。笋叶透气性好,柔软而且有韧性,能防潮,还有怡人的清香,普洱茶会吸收谈的天然竹笋香。

❻ 普洱茶的制作方法有几道

云南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深受人们喜爱。普洱茶的三青是指普洱茶制作工程中的晒青、烘青、炒青三种制作方法,
云南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普洱茶的三青是指普洱茶制作工程中的晒青、烘青、炒青三种制作方法,这三种不同的加工技术成就了普洱茶不同的茶品质及风格。

晒青毛茶常使用锅炒杀青,杀青温度较低,叶温多在80℃以下,多酚氧化酶钝化较少,低沸点香气物质未完全消失,杀青叶透青草气,杀青程度较嫩。

烘青、炒青毛茶:锅炒、滚筒、蒸汽、热风杀青均可用,杀青温度高,叶温多在90℃以上,多酚氧化酶破坏彻底,低沸点香气物质消失,杀青叶透清香,无青草气,杀青程度较老。晒青毛茶杀青温度低,酶活性被保留,带青草气。有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烘青、炒青杀青温度高,酶活性破坏彻底,不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

普洱茶晒青原料,苦涩为首选,汤色泛黄、苦涩杂味会随时间化掉。当年春芽、春尖、春玉烫色滋味的,消费者极易鉴别;烘青、炒青茶味清爽,汤色碧绿,有糯米或板栗微香,但陈旧后出苦不出甘。

存放多年后,晒青叶色褐红,烘青、炒青叶色变黑,冲泡后晒青茶底微微皱折黑褐,而烘青、炒青的茶底则较平滑光鲜,叶底色泽非常接近红茶。

烘青和炒青在氧化和发酵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遇湿、遇潮、遇水就变苦。烘青和炒青与潮湿为敌,而晒青则与潮湿为友。自然陈化的生普和人工发酵的熟普都同湿热发生过联系,因而区别茶中是否混有非普洱茶烘青和炒青还有一些其它方法,除观察叶底外,对比品尝非常重要。

以上便是普洱茶的三种制茶方法,爱茶的您喜欢哪一种呢?

❼ 普洱茶的制作方法

1)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目前有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叶条索,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质容易泡出;揉捻时,根据轻→重→轻和老叶热揉、嫩叶冷揉的原则,使之通过揉捻达到条索紧、匀、细、直的要求。其干燥方法有炒干、烘干、晒干三种,并依此干燥方法不同将绿茶分为炒青、烘青、晒青三种。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紧结条索,透发香气,增进色泽。精制后的绿茶,经过再加工后,一是窨制成普洱花茶,二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砖(青)、普洱饼茶(青)。
2) 普洱红茶其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从其外形与品质分,有小种红茶、红碎茶和功夫红茶3种。
3) 普洱青茶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4) 普洱黄茶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5) 普洱黑茶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6) 普洱白茶为轻微发酵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可。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

❽ 普洱茶的制作过程

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是加工普洱茶的原料。写普洱茶,得先交代晒青毛茶的制作过程。

1.杀青。杀青是绿茶生产的标志,是绿茶区别于红茶最重要的工序。杀青后,酶的活动终止了。红茶不杀青,酶的活动发酵时仍在进行,是一种酶促发酵过程。晒青毛茶大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达到杀透杀匀的目的。

2.揉捻。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3.晒干。日晒干燥是晒青毛茶区别于炒青和烘青的根本点。天晴时,薄摊晾晒;天阴时,茶叶就摊晾在火塘上吊挂的竹席上。晒青毛茶偶有烟味,原因就在于此。

历史上,云南晒青毛茶是手炒手揉,日晒干燥,设备简陋,多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手工作坊。传统制作,保留了柔和的阳光、自然缓慢和仍在变化中的干燥过程,也赋予了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广阔的发展空间。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其制成品有悠久的历史,本文将对其分类和销售情况、特别是普洱茶形成过程作一些简要介绍。

1.直接以毛茶形态销售和消费。省内产区和部分地区的农民、城镇中的部分居民直接饮用晒青毛茶,云南人称其为“大叶茶”。西北地区直接大量购买和销售晒青毛茶,在楚雄州广通火车站自然形成一个晒青毛茶交易市场。

2.通过筛分、风选、拣剔和分级,精制加工成滇青茶,产品有春蕊、春芽、春尖、滇配茶和春玉等散茶。春蕊用一级晒青毛茶斩头去尾提制而成,多数为芽毫,消费者形容为“白花花的”,说明原料细幼。春芽用一、二级晒青毛茶各半加工;春尖用中档晒青毛茶加工;配茶以中低档晒青毛茶加工,顺序有甲配、乙配和丙配;春玉是春蕊、春芽、春尖的副产品。云南省各茶厂均生产滇青茶,销往省内外。滇青茶经久耐泡,除一般饮用外,还宜作烤茶冲泡饮用。

3.经蒸揉或蒸压成型,产品有沱茶、紧茶、圆茶(后改名七子饼茶)、方茶、饼茶、砖茶、贡茶、竹筒香茶等压制茶,习惯上统称紧压茶。一般沱茶重100克,外径8.3厘米,高4.3厘米,主销四川等地。应客户要求历史上也曾生产过250克和125克产品。心脏型紧茶主销西藏,重量250克(1952年以前238克)。文革中,心脏型被改为砖块型,1986年又恢复心脏型生产,目前同时生产和销售心脏型和砖块型紧茶。圆茶(七子饼茶)形似月圆,是云南传统出口品种,畅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产品直径20厘米,中心2.5厘米,边厚1.3厘米,每个净重357克,7个一筒,计2.5公斤。饼茶(又称小圆饼茶),主销滇西北地区,每个净重125克,直径11.6厘米,边厚1.3厘米。20世纪50年代每个净重为100克。方茶销区与饼茶相同,重125克,正方形,规格为10×10×2.2厘米。普洱贡茶,有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

4.以上晒青茶系列产品,经后发酵陈化,均可演变成普洱茶。后发酵不再是酶促作用。云南山高路远,交通闭塞,茶叶运输人背马驮。为降低运输成本,各类晒青紧压茶相继出现了。一匹马驮运50公斤散茶,改为紧茶可驮运70公斤,运量提高40%,运费降低40%。漫漫茶马古道在消磨时间的同时,还在悄悄地重新塑造原始的晒青茶叶。在重塑过程中,微生物、水分、热量、空气等对普洱茶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通状况不断改善,运时缩短,陈化期不够,所以50年代初人工发酵普洱茶出现于香港。相对于自然发酵陈化的“生普” 或“原旧普洱茶”,人工发酵普洱茶被茶人称为“熟茶”或“熟普”。1973年4月,云南召开茶叶加工会议,率先安排昆明茶厂试验生产人工发酵普洱茶。人工发酵使用的原料统统是散茶,晒青紧压茶类不可能再重新渥堆发酵。1976年,“熟普”散茶压制的沱茶7663、茶砖7581面市了。同一时期,“熟饼”也走向市场。用晒青毛茶精制而成的滇青茶类,是近代为适应市场发展出来的品种,成本高,除个别片末茶后发酵用于袋泡茶外,云南一般不作为普洱茶原料使用。人工发酵普洱茶,基本上使用晒青毛茶为原料。

人工发酵普洱茶第一道工序是渥堆。渥堆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洱茶色香味品质形成的好坏。首先将茶叶匀堆,再泼水使茶叶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盖麻袋或塑料袋保温,让其发酵。发酵期间的温度控制极其重要,温度低,发不起来,温度高,烧堆。视温度变化及时翻堆调节温度,才能够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经过一段时间堆积发酵,茶叶色泽变为褐红色。渥堆达到适度以后,扒堆晾茶,解散团块,散发水分,自然风干。待茶叶干燥,再进行筛分分档,制成普洱散茶。人工发酵普洱茶陈化期比生茶陈化期短得多。
最后注:(普洱茶的选材和制作方法要求很苛刻,稍有不注意会影响好味道的哦,请你小心)

❾ 普洱茶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称茶

比较传统普洱茶如果压制成普洱茶饼,一般分为面茶、芯茶、底茶三部分。面茶最细嫩,底茶次之,芯茶相对前两者较粗老。故不同的茶叶会同时分几个原料来称重。

蒸茶

将称好的茶叶按底茶、芯茶、面茶的顺序倒入一个铁皮制成的圆桶内,放入内扉,将装有茶叶的圆桶放到特制的蒸汽设备上方蒸软。

装茶

将蒸软的茶叶放到一个定型缝制的布袋内,裹口做型,定出紧压茶的基本形状。裹口做型是个技术活,要做出饼形圆润,厚薄适度、均匀,窝心端正的外形美观的茶饼,不是一件简单事。

压制

布袋装茶叶做型完毕后根据不同要求,放入机械压制模具内进行压制成型。根据不同形状的紧压茶,调整压制的压力、时间、次数。普洱饼茶一般使用“机械压制,石磨定型”的独特成型方式。机械压制使茶叶内含物质得到适度的释放,再用石磨定型,使得成品茶饼松紧度适中,茶饼由内到外的空间密度均匀。

阅读全文

与普洱茶制作方法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木扶手与立柱连接方法 浏览:532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浏览:369
来电显示位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0
单元阀安装方法 浏览:548
一个口腔里溃疡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652
鱼石脂软膏的使用方法 浏览:524
苹果手机的通知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68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计算方法 浏览:577
sbs包管子简单方法 浏览:83
鱼贝类品质评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837
水泵灌注桩施工方法视频 浏览:799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浏览:133
醋鹅子做醋方法步骤 浏览:53
召唤电脑灵魂的方法 浏览:114
马拉松训练方法讲解 浏览:42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 浏览:416
情感渗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49
用牛尿洗头的正确方法 浏览:894
抓羽毛球拍子正确方法 浏览:766
三星显示器感应开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