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辅酶a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

辅酶a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1 15:32:32

1. 辅酶a与三磷酸腺苷二钠的临床使用

三磷酸腺苷二钠的缩写是ATP,20mg一支.

ATP的功能——储存和释放能量

ATP分子在酶的作用下,第三个磷酸根能够很快地从ATP分子上脱掉,使ATP变成ADP,在这个过程中脱掉一个磷酸,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或者在能量的供应和酶的作用下,一个磷酸很快地结合在ADP上,使ADP变成ATP,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一个磷酸,形成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备用。它们的变化是可逆的。这些变化,在活细胞中是永不停顿地进行,使ATP和ADP在活细胞中不停顿地循环,从而ATP不会因能量的消耗而用尽,这对生物所需能量的及时供应提供可靠的保证。
辅酶a的缩写是CoA,100u一支.是机体在新陈代谢中必不可少的辅助物质,使机体的正常代谢得以顺利进行!
高血压病时常使用!很多疾病都可以使用!

2. 两个生化问题,急,线上等。1,比较脂肪酸合成和分解的异同 2,简述三大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

1.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植物中是在叶绿体及前质体中进行,合成4~16碳及16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动物是在胞液中进行,只合成16碳饱和脂肪酸,长于16碳的脂肪酸是在内质网或线粒体中合成。就胞液中16碳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过程来看,与β-氧化过程有相似之处,但是合成过程不是β-氧化过程的逆转, 脂肪酸合成和脂肪酸β氧化的异同可归纳如下:(1)两种途径发生的场所不同,脂肪酸合成主要发生于细胞浆中,分解发生于线粒体;(2)两种途径都有一个中间体与载体相连,脂肪酸合成为ACP,分解为CoA;(3)在两种途径都有4步反应,脂肪酸合成是缩合,还原,脱水和还原,脂肪酸分解是氧化,水合,氧化和裂解。虽然从化学途径二者互为逆反应。但他们的反应历程不同,所用的辅助因子也不同;(4)两种途径都有原料转运机制,在脂肪酸合成中,有三羧酸转运机制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到细胞浆,在降解中,有肉碱载体系统将脂酰CoA从细胞浆转运到线粒体;(5)两种途径都以脂肪酸链的逐次轮番的变化为特色,在脂肪酸合成中,脂肪酸链获得2碳单位而成功延伸,在降解中则是以乙酰CoA形式的2碳单位离去,以实现脂肪酸链的缩短;(6)脂肪酸合成时,是以分子的甲基一端开始到羧基端为止,降解则是相反的方向,羧基的离去为第一步。(7)羟酯基中间体在脂肪酸合成中是D-构型,但是在降解中为L-构型;(8)脂肪酸合成由还原途径构成,需要NADPH参与,脂肪酸分解由氧化途径构成,需要FAD和NAD+的参与;(9)在动物体中,脂肪酸合酶是一条多肽链构成的多功能酶,而脂肪酸的分解是由多种酶协同催化的。以上是胞液中脂肪酸合成过程和在线粒体中β-氧化作用的重要异同之处。在线粒体中,脂肪酸的合成反应是β-氧化反应的逆过程。

2....核酸分子杂交法
这是最早用于性病诊断的重组DNA技术。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则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的。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及探针。待测核酸序列为性病病原体基因组或质粒DNA。探针以放射核素或非放射性核素标记,以利于杂交信号的检测。

所谓杂交(hydridization)指两个以上的分子因具有相近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而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杂交体(hybrid),杂交体中的分子不是来自一个二聚体分子。同一个二聚体中的两个分子在变性解离后重组合称为复性。利用两条不同来源的多核苷酸链之间的互补性而使它们形成杂交体双链叫核酸杂交。与核酸杂交技术相对应的另一项技术被称为探针技术,它是指利用标记分子对其它分子的识别性而实现对后者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我们把标记的分子叫探针(Probe)。将探针技术与分子杂交技术相结合,从而使分子杂交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应用。目前所用的核酸杂交技术均应用了标记技术。

(一)DNA的变性 DNA变性是指双螺旋之间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形成无规则线团,称为DNA变性。加热、改变DNA溶液中的pH,或有机溶剂等理化因素的影响,均可使DNA变性。变性的DNA粘度下降,沉降速度增加,浮力上升,紫外吸收增加。
(二)DNA复性 变性DNA只要消除变性条件,二条互补链还可以重新结合,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复性后的DNA,理化性质都能得到恢复。 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健的形成即出现稳定的双链区,这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杂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两条单链的碱基顺序完全互补,所以不同来源的核酸单链只要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互补顺序就可以形成杂交双链。分子杂交可在DNA与DNA、RNA与RNA或RNA与DNA的二条单链之间,由于DNA一般都以双链形式存在,因此在进行分子杂交时,应先将双链DNA分子解聚成为单链,这一过程称为变性,一般通过加热或提高pH值来实现。使单链聚合成双链过程称为退火或复性。用分子杂交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最有效方法是将一种核酸单链用同位素标记成为探针,再与另一种核酸单链进行分子杂交。
(三)探针——靶分子反应 从化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理解,探针是一种分子,它带有供反应后检测的合适标记物,并与特异靶分子反应。抗体——抗体、外源凝集素——碳水化合物、亲合素——生物素、受体——配基(Ligand)以及互补核酸间的杂交均属于探针——靶分子反应,蛋白质探针(如抗体)与特异靶分子是通过混合力(疏水离子和氢键)的作用在少数特异位点上的结合,而核酸探针与互补链的反应则是根据杂交体的长短不同,通过氢键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位点上的结合。这就决定它的特异性。 基因探针根据标记方法不同可粗分为放射性探针和非放射性探针两大类,根据探针的核酸性质不同又可分为DNA探针、RNA探针、cDNA探针、cRNA探针及寡核苷酸探针等几类。DNA探针还有单链和双链之分。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探针。
一、核酸探针的种类
(一)DNA探针 DNA探针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指长度在几百碱基对以上的双链DNA或单链DNA探针。现已获的DNA探针种类很多,有细菌、病毒、原虫、真菌、动物和人类细胞DNA探针,这类探针多为某一基因的全部或部分序列,或某一非编码序列。这些DNA片段须是特异的,如细菌的毒力因子基因探针和人类ALU探针,这些DNA探针的获得有赖于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细菌为例,目前分子杂交技术用于细菌的分类和菌种鉴定比用G+C百分比值要准确的多,是细菌分类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加之分子杂交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分子杂交在临床性病病原体诊断上具有广泛的前景。 DNA探针(包括cDNA探针)有三大优点:第一,这类探针多克隆在质粒载体中,可以无限繁殖,取之不尽,制备方法简便。其次,DNA探针不易降解(相对RNA而言),一般能有效抑制DNA酶活性。第三,DNA探针的标记方法较成熟,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缺口平移法、随机引物法、PCR标记法等,能用于同位素和非同位素标记。
(二)cDNA探针 cDNA是指互补于mRNA的DNA分子(complementary DNA)。cDNA是由RNA经一种称为逆转录酶的DNA聚合酶催化产生的。携带逆转录酶的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RNA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转化成双链cDNA,并进而整合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分子,随宿主细胞DNA复制同时复制,这种整合的病毒基因组称为原病毒。在静止状态下,可被复制多代,但不被表达,故无毒性,一旦因某种因素刺激而被活化,则该病毒大量复制。如其带有癌基因,还可能诱发细胞癌变。 逆转录现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用于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从逆转录病毒中提取的逆转录酶也已商品化。最常用的有AMV逆转录酶。利用真核mRNA3′末端存在一段聚腺苷酸尾,可以合成一段寡聚胸苷酸用作引物,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互补于mRNA的cDNA链,然后再用RNase H将mRNA消化掉,再加入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催化合成另一条DNA链,即完成了从mRNA到双链DNA的逆转录过程。 所得到的双链cDNA分子经S1核酸酶切平两端后接一个有限制酶切点的接头(Adapter),再经特定限制酶消化产生粘性末端,即可与含互补末端的载体进行连接。常用的克隆载体是λ噬菌体DNA,如λgt、EMBL和Charon 系列等。用这类载体可以得到包含105以上转化子文库,再经前面介绍的筛选方法筛选特定基因克隆。用这种技术获得的DNA探针不含有内含子序列。因此尤其适用于基因表达的检测。
(三)RNA探针 RNA探针是一类很有前途的核酸探针,由于RNA是单链分子,所以它与靶序列的杂交反应效率极高。早期采用的RNA探针是细胞mRNA探针和病毒RNA探针,这些RNA是在细胞基因转录或病毒复制过程中得到标记的,标记效率往往不高,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类RNA探针主要用于研究目的,而不是用于检测。例如,在筛选逆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基因组DNA克隆时,因无DNA探针可利用,获得HIV的全套标记mRNA作为探针,成功地筛选到多株HIV基因组DNA克隆。 随着体外逆转录技术不断完善,已成功的建立了单向和双向体外转录系统。该系统主要基于一类新型载体PSP和PGEM,这类载体在多克隆位点两侧分别带有SP6启动子和T7启动子,在SP6RNA聚合酶或T7RNA聚合酶作用下可进行RNA转录。如果在多克隆位点接头中插入了外源DNA片段,则可以以DNA两条链中的一条为模板转录生成RNA。这种体外转录反应效率很高,在1小时内可合成近10μg的RNA产物。只要在底物中加入适量的放射性或生物素标记的dUTP,则所合成的RNA可得高效标记。该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探针的长度并可提高标记分子的利用率。 RNA探针和cDNA探针具有DNA探针所不能比拟的高杂交效率,但RNA探针也存在易于降解和标记方法复杂等缺点。
(四)寡核苷酸探针 前述三种探针均是可克隆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克隆的探针,就不用寡核苷酸探针。在DNA序列未知而必须首先进行克隆以便绘制酶谱和测序时,也常应用克隆探针。克隆探针一般较寡核苷酸探针的特异性强,复杂度也高,从统计学角度而言,较长的序列随机碰撞互补序列的机会较短序列少。克隆探针的另一优点是,可获得较强的杂交信号,因为克隆探针较寡核苷酸探针掺入的可检测标记基因更多。但是,较长的探针对于靶序列变异的识别能力又有所降低。对于仅是单个碱基或少数碱基不配的两个序列,克隆探针不能区分,往往杂交信号相当。这既是其优点,又是其缺点,优点是当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时,不会因病毒或细菌DNA的少许变异而漏诊,缺点则是不能用于检测突变点。这种情况,通常要采用化学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

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由于链短,其序列复杂度低,分子量小,所以和等量靶位点完全杂交的时间比克隆探针短。
第二,寡核苷酸探针可识别靶序列内一个碱基的变化,因为短探针中碱基错配能大幅度降低杂交体的Tm值。
第三,一次可大量合成寡核苷酸探针,使得这种探针价格低廉,与克隆探针一样,寡核苷酸探针能够用酶学或化学方法修饰以进行非放射性标记物的标记。最常用的寡核苷酸探针长18—40个碱基,目前的合成可有效地合成至少50个碱基的探针。

对于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有以下要求:
(1)长度以18-50碱基为宜,较长探针杂交时间较长,合成量也低;较短探针特异性较差。
(2)碱基成分:G+C含量为40%-60%,超出此范围则会增加非特异杂交。
(3)探针分子内不应存在互补区,否则会出现抑制探针杂交的“发夹”状结构。
(4)避免单一碱基的重复出现。
(5)一旦选定某一序列符合上述标准,最好将该序列与核酸库中的核酸序列比较,探针序列应与靶序列核酸杂交,而与非靶区域的同源性不应超过70%或有连续8个或更多的碱基的同源。否则,该探针不能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3. 乙酰辅酶A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主要功用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其次可合成其它含氮物质(如嘌呤、嘧啶等);过多的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贮存,这部分氨基酸可通过各种代谢方式先转变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然后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O2和H2O,也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还可转变为脂肪贮存。各种氨基酸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故有共同的代谢途径,但不同的氨基酸由于结构的差异也有不同的代谢方式。 右图显示氨基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的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10种氨基酸最后分解产生乙酰CoA ;5种氨基酸转变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4种氨基酸转变成琥珀酰CoA;2种氨基酸转变为延胡索酸;2种氨基酸转变为草酰乙酸。然后可经三羧酸循环进一步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氨基酸也可异生为糖或生成酮体。凡是能转变为丙酮酸、草酰乙酸、琥珀酰CoA、α-酮戊二酸和延胡索酸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这是因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和丙酮酸能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然后很容易循糖异生途径异生为糖。凡是能分解为乙酰CoA和乙酰乙酰CoA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因为乙酰CoA或乙酰乙酰CoA亦可用于合成脂肪。20种氨基酸中,只有亮氨酸和赖氨酸是唯一生酮的氨基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是生酮兼生糖氨基酸;剩余14种是生糖氨基酸。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主要反应。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均可进行。氨基酸可通过多种方式脱去氨基,如转氨基、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等,其中以联合脱氨基最为重要。
氨基酸脱氨基的产物为α-酮酸和氨.
1.转氨基作用
大多数氨基酸在进行分解代谢之初,首先通过转氨基作用将α-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使其形成谷氨酸和相应的α-酮酸(α-ketoacid)。
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在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或称转氨酶(transaminase)催化下,可逆地把α-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使α-氨基酸转变为相应的α-酮酸,而原来的α-酮戊二酸接受氨基转变成相应的谷氨酸。可见,转氨基作用既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又是某些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的重要途径。转氨酶的辅酶是维生素B6的磷酸酯磷酸吡哆醛。体内大多数氨基酸均能进行转氨基反应,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专一性强,分布也最广。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最重要,前者在肝细胞含量最高,后者在心肌细胞含量最高。正常情况下它们在血清中含量都很低,当肝细胞或心肌受损时血清中含量增高,故可用于临床上肝脏或心肌疾病的辅助诊断。
2.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
通过以上转氨基作用生成的谷氨酸由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催化,脱氢的同时又脱去氨基的反应,称为氧化脱氨基作用。在体内氨基酸氧化酶种类很多,其中以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最重要。谷氨酸脱氢酶是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不需氧脱氢酶,催化谷氨酸脱氢生成亚谷氨酸,然后水解生成α-酮戊二酸和NH3(图5-1-14)。谷氨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肝、肾及脑中,反应可逆,通过还原氨基化作用,α-酮戊二酸和氨可合成谷氨酸,因此,它不仅在氨基酸的分解中起作用,而且在非必需氨基酸合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联合脱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脱氨基的主要方式,生物体内存在二种联合脱氨基方式。
(1)转氨酶与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①氨基酸首先与α-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反应,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②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全过程可逆,通过其逆过程可以合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此过程主要存在于肝、肾和脑组织中,心肌和骨骼肌中不能进行,因为心肌和骨骼肌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
(2)嘌呤核苷酸循环形式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肌肉组织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不高,难以进行上述联合脱氨基作用,在肌肉中氨基酸是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去氨基的。过程为:①α-氨基酸首先与α-酮戊二酸转氨基作用生成谷氨酸,后者再与草酰乙酸转氨基反应,生成天冬氨酸;②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由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腺苷酸代琥珀酸;③腺苷酸代琥珀酸裂解生成腺苷酸(AMP)和延胡索酸;④AMP在腺苷酸脱氨酶(此酶在肌肉组织中活性较强)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IMP,完成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IMP可以再参加循环,延胡索酸经三羧酸循环转变为草酰乙酸后再次参加转氨反应。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终产物是α-酮酸和氨。它们将分别进入各自的代谢途径。 氨基酸脱氨后生成的 α-酮酸可进一步代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实验证明人体不能合成赖、异亮、苯丙、亮、色、缬、苏、蛋等8种氨基酸相对应的α-酮酸,因而这些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摄取,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其它十二种氨基酸则称为营养非必需氨基酸,所谓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它们在代谢中的作用不重要,而是可以在人体合成,主要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的逆反应生成,故食物不给与一般不会引起缺乏。
2.转变成糖或脂肪
如前述,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能转变为酮体者称为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二者兼有的则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glucogenic and ketogenic amino acid)。
3.氧化供能 不同的α-酮酸在体内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产生CO2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氨是一种剧毒物质,脑组织对氨的作用尤为敏感,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在组织中堆积。正常人除门静脉血液外,血液中氨的浓度极低,一般不超过60μmol/L(0.1mg/dl)。
1.体内氨的来源
(1)氨基酸分解产生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氨的主要来源;胺类物质的氧化分解也可产生氨。
(2)肠道吸收:肠道氨主要来自①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作用(称腐败作用)产生的氨;②血中尿素扩散入肠管后在肠道细菌尿素酶作用下水解产生的氨。NH3比NH4容易穿过细胞膜而被吸收,在碱性环境中,NH4转变为NH3,所以肠管pH偏碱时,氨的吸收增加。临床上对高血氨病人采用酸性透析液做结肠透析而不用碱性肥皂水灌肠就是这个道理。肠道每日产氨约有4g,腐败作用增强时,氨的产生更多。
(3)肾脏产生:谷氨酰胺在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谷氨酰胺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谷氨酸和NH3,NH3分泌到肾小管腔与尿中H结合生成NH4由尿排出。碱性尿液不利NH3的分泌,NH3被吸收入血,成为血氨的另一个来源。故肝硬化腹水者不宜使用碱性利尿药以防血氨升高。
2.氨的转运
氨是有毒物质,各组织中产生的氨必须以无毒形式经血液运输至肝合成尿素或以铵盐形式随尿排出。氨在血液中有两种运输形式:
(1)丙氨酸运氨作用:主要将肌肉氨基酸脱下的氨经血液运输到肝。过程为:①肌肉中的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移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经血液运输至肝;②在肝中,丙氨酸经联合脱氨基作用释放出氨,氨用于合成尿素,生成的丙酮酸则异生为葡萄糖;③葡萄糖经血液运送到肌肉,在肌肉活动供能的过程中又可分解为丙酮酸,再次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输送到肝脏。如此通过丙氨酸和葡萄糖的互变把氨从肌肉运输到肝脏的循环称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 glucose cycle)。
(2)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氨与谷氨酸在ATP供能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下合成谷氨酰胺,经血液输送到肝或肾,经谷氨酰胺酶水解为谷氨酸及氨,在肝可合成尿素,在肾则以铵盐形式由尿排出。谷氨酰胺生成的意义:①肝外组织解除氨毒;②是从脑、肌肉等组织向肝或肾运输氨的主要形式;③氨的储存形式,为某些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嘌呤及嘧啶的合成。临床上对肝性脑病患者可服用或输入谷氨酸盐以降低血氨浓度。
3.氨的主要去路
氨在体内的主要去路是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生成无毒的尿素,然后由肾排出体外)。鸟氨酸循环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
1)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氨由丙氨酸与谷氨酰胺转运入肝细胞线粒体在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Ⅰ,CPS-Ⅰ)催化下,与CO2和H2O分子结合,消耗2分子ATP,合成氨基甲酰磷酸。反应不可逆。
(2)瓜氨酸的合成:在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 transferase,OCT)催化下,将氨基甲酰磷酸的氨甲酰基转移至鸟氨酸的δ-NH2上生成瓜氨酸。反应不可逆。所需的鸟氨酸是由胞液经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转运进入线粒体的。合成的瓜氨酸又由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转运进入胞液。
(3)精氨酸的合成:在胞液内,瓜氨酸与天冬氨酸在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argninosuccinate synthetase)的催化下,由ATP供能合成精氨酸代琥珀酸并生成AMP+PPi,精氨酸代琥珀酸在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argninosuccinate lyase)催化下,分解成为精氨酸和延胡索酸。在此过程中,天冬氨酸起着供给氨基的作用;生成的延胡索酸经三羧酸循环转变为草酰乙酸后可与α-氨基酸经转氨作用转变为天冬氨酸。由此可见,鸟氨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可联系在一起。
(4)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精氨酸在胞液中精氨酸酶(arginase)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再进入线粒体参与瓜氨酸的合成,反复循环,不断合成尿素。
尿素分子中的两个-NH2,一个由丙氨酸或谷氨酰胺转运入肝细胞线粒体的NH3,另一个由天冬氨酸提供,碳原子来自CO2,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均是氨的载体。另外,尿素合成是耗能过程,每合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3分子ATP(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
尿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如肾排泄功能障碍,必然导致血尿素增高。故临床常测定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来反映肾功能。
4.高血氨与氨中毒
正常情况下血氨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肝脏几乎是体内唯一能合成尿素的器官,当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障碍,血氨浓度升高,称为高氨血症。一般认为,氨进入脑组织可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氨与谷氨酸再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因此,脑中氨的增加,可消耗脑组织中α-酮戊二酸,导致三羧酸循环速度减弱, AT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产生昏迷,即氨中毒(肝性脑病)。

4. 分析一分子乙酰辅酶A经过柠檬酸循环和乙醛酸途径分别生成多少ATP

一分子乙酰辅酶A经过柠檬酸循环可以生成10分子的ATP。4次脱氢:3次NAD+ 2.5×3=7.5分子ATP ;1次FAD+ 1.5分子ATP 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1分子ATP 7.5+1.5+1=10分子ATP

5. 简述乙酰辅酶A的来源与去路。

一、来源:

1、糖的有氧氧化

2、脂肪的分解代谢

3、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4、酮体的分解代谢

二、去路:

1、进入三羧酸循环

2、合成酮体的原料

3、合成胆固醇的原料

4、合成脂肪酸的原料

(5)辅酶a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生理意义: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氧化的正常中间产物,是肝脏为肝外组织提供能源物质的一种形式,酮体分子小、溶于水,便于通过血液运输,也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等组织的毛细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脑组织不能氧化脂肪酸,却能利用酮体。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的主要能源物质。

6. 乙酰辅酶A的彻底氧化

乙酰CoA是生化代谢中的一个枢纽性物质,如前所述,糖、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都能产生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有多种代谢去路,可以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酮体等,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释放能量的途径是三羧酸循环。通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乙酰CoA氧化产生CO2、H2O,释放能量推动ATP合成。在营养物质产能代谢中,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是释放能量最多的环节,是营养物质产能代谢和相互转化的枢纽。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是由Hans Adolf Krebs于1937年首先提出,故又称为Krebs循环(尿素循环也是Krebs提出的)。此循环是从活性二碳化合物—乙酰辅酶A和四碳草酰乙酸在线粒体内缩合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脱氢脱羧反应,最后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而成为循环(图5-2-1)。此反应过程是由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作为第一个中间产物的循环反应,故称为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进行。
(一)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1.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为柠檬酸
此反应为三羧酸循环的关键反应之一,是由柠檬酸合成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所需能量来自乙酰CoA的高能硫酯键水解供应。
2. 柠檬酸转变为异柠檬酸
柠檬酸本身不易氧化,在顺乌头酸酶作用下,通过脱水与加水反应,使羟基由β碳原子转移到α碳原子上,生成易于脱氢氧化的异柠檬酸,为进一步的氧化脱羧反应作准备。
3.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反应脱下的氢由NAD接受生成NADH+H,脱羧使6碳化合物变为5碳化合物。这是三羧酸循环中第一次氧化脱羧生成CO2的反应。此反应不可逆,是三羧酸循环中的限速步骤。
4.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辅酶A
这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此反应类似于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也是不可逆反应,生成的琥珀酰CoA含有高能硫酯键。催化此反应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它由三个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酰基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和五个辅助因子(TPP、硫辛酸、HSCoA、NAD、FAD)组成(原理见图4-1-14)。
5.琥珀酰辅酶A生成琥珀酸
琥珀酰CoA在琥珀酸硫激酶的作用下,高能硫酯键水解,能量转移给GDP生成GTP和琥珀酸。生成的GTP可直接利用,也可将其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这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的一次底物磷酸化反应。
6.琥珀酸脱氢
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脱氢生成延胡索酸,脱下的氢由FAD接受生成FADH2。
7.苹果酸生成
延胡索酸在延胡索酸酶催化下,加水生成苹果酸。
8.草酰乙酸再生
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草酰乙酸,脱下的氢由NAD接受生成NADH+H。再生的草酰乙酸可再次进入三羧酸循环用于柠檬酸的合成。
(二)三羧酸循环的深入讨论
1.三羧酸循环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循环反应过程。
三羧酸循环的产物有NADH+H、FADH2、ATP、CO2,这些产物对三羧酸循环的抑制效果不同。CO2经血循环至肺排出浓度降低,ATP快速消耗再生出ADP,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产物对三羧酸循环的抑制可以忽略不计。NADH、FADH2的受氢体主要是氧,因此在缺氧情况下NADH和FADH2无法将氢传递出去,致使NAD和FAD无法再生,三羧酸循环因此被抑制。这就是为什么三羧酸循环不消耗氧气但却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原因。
2.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主要的产能途径。
每循环一周,1分子的乙酰辅酶A被氧化,三羧酸循环直接消耗的底物是乙酰基。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和四次脱氢反应,两次脱羧反应生成两分子CO2;四次脱氢反应,有三次由NAD接受共生成3分子NADH+H,有一次由FAD接受生成1分子FADH2(图5-2-2)。每个NADH+H经氧化磷酸化产生2.5个ATP共7.5个ATP,每个FADH2经氧化磷酸化产生1.5ATP共1.5个ATP,循环一周以此种方式可生成9分子ATP;加上一次底物磷酸化生成的GTP,三羧酸循环一周共可生成10分子ATP。
3.三羧酸循环是单向反应体系。
三羧酸循环中的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该代谢途径的限速酶,所催化的是单向不可逆反应,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不能逆转的,这保证了线粒体供能系统的稳定性。
4.三羧酸循环必须不断补充中间产物。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从理论上讲,可以循环不消耗,但是由于体内各代谢途径的相互交汇和转化,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常移出循环而参与其它代谢途径,如草酰乙酸可转变为天冬氨酸而参与蛋白质合成,琥珀酰辅酶A可用于血红素的合成,α-酮戊二酸可转变为谷氨酸等。
所以为了维持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的一定浓度,保证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运转,就必须补充消耗的中间产物,称为回补反应。草酰乙酸的浓度,直接与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的速度有关,因此不断补充草酰乙酸是使三羧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而由丙酮酸形成草酰乙酸是最重要的回补反应。
草酰乙酸可以脱羧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者可以在肝脏和肾脏中逆糖酵解而生成葡萄糖或糖原,这就是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的途径,称为【糖异生】,因此,三羧酸循环中所有的中间产物都能异生成糖。注意,乙酰CoA是无法异生成糖的,为什么?
5.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的共同通路,是氧化释放能量产生ATP最多的阶段。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都将产生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降解,因此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在体内氧化的最终代谢通路(图5-1-1)。循环中脱下的四对氢,可进入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生成ATP,是体内ATP生成最多的反应阶段。
6.三羧酸循环是体内三大物质互变的枢纽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如葡萄糖氧化分解可生成乙酰CoA和NADPH+H,而乙酰CoA和NADPH+H可合成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糖和甘油在体内代谢可生成α-酮戊二酸及草酰乙酸等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为某些氨基酸;而有些氨基酸又可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α-酮酸,再经糖异生的途径生成糖或转变成甘油,因此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而且也是它们互变的枢纽。 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糖、脂肪、蛋白质经过分解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接着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脱羧脱氢,生成CO2并使NAD和FAD还原成NADH+H和FADH2;第三阶段是NADH+H和FADH2中的氢经呼吸链传给氧生成水,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合成ATP。前两个阶段已在前讲述,本节主要讨论第三阶段,即代谢物脱下的氢是如何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细胞通过什么方式将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转变成ATP分子中的高能键。
(一)呼吸链(电子传递链)
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利用O2生成CO2的呼吸有关,所以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在呼吸链中,酶和辅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中传递氢的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称为递电子体。
呼吸链由线粒体内膜上的5种复合体(复合蛋白)组成,它们是复合体I(NADH-Q还原酶,又称NADH氧化酶,辅基为FMN和Fe-S)、复合体II(琥珀酸-Q还原酶,辅基为FAD和Fe-S)、复合体III(细胞色素还原酶,辅基为血红素b、血红素c1和Fe-S)、复合体IV(细胞色素氧化酶,辅基血红素a、血红素a3和Cu)、复合体V(ATP合酶)。辅基传递氢和电子的有NAD、FMN、FAD、CoQ(图5-2-6),传递电子的有Fe-S(图5-2-7)和血红素Fe、Cu(图5-2-8),Fe、Cu通过得失电子来传递电子。
复合体I(NADH-Q还原酶)、CoQ、复合体III(细胞色素还原酶)和复合体IV(细胞色素氧化酶)组成NADH氧化呼吸链,复合体II(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体III(细胞色素还原酶)和复合体IV(细胞色素氧化酶)组成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二)电子传递与线粒体内膜两侧质子梯度的形成
【NADH氧化呼吸链的电子(氢)传递】线粒体内大多数脱氢酶都以NAD作为辅酶,在脱氢酶催化下底物SH2脱下的氢交给NAD生成NADH+H。NADH在NADH-Q还原酶(复合体I)作用下,NADH+H将氢原子传递给FMN生成FMNH2,后者再将氢传递给Q生成QH2,此时两个氢原子解离成2个质子和2个电子,2个质子游离于介质中,2个电子经由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III)传递至细胞色素C,然后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IV)将细胞色素C上的2个电子传递给氧生成O,O与2H结合生成水。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电子(氢)传递】琥珀酸-Q还原酶使琥珀酸脱氢生成FADH2,然后将FADH2上的氢传递给Q生成QH2,其后的传递过程如NADH呼吸链。
电子传递的氧化势能使线粒体基质的氢离子H泵出到膜间腔(内膜外侧),从而形成内膜两侧的质子梯度差(内正外负),这个梯度差是合成ATP的势能所在。
复合体I(NADH-Q还原酶)、复合体III(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IV(细胞色素氧化酶)具有质子泵作用,复合体II(琥珀酸-Q还原酶)传递电子的氧化势能太小,不能将质子泵出。
(三)ATP的合成
ATP合酶(复合体V)由FO和F1等蛋白复合而成,有质子通道,当质子由膜间腔经质子通道回流时,ATP合酶被活化而驱动ATP的合成(图5-2-11)。这种合成ATP的方式称做【氧化磷酸化】,即在呼吸链中伴随电子(质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化学势能,推动ADP磷酸化为ATP的过程。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合成ATP的主要方式,合成ATP的另一种方式是【底物磷酸化】(见本章糖酵解一节)。注意:ATP合酶的FO中的O是字母O,不是零。
新近的研究表明,NADH经呼吸链氧化可合成2.5个ATP分子,FADH2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1.5个ATP分子。注意,这与传统的数字是不同的!
ATP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供给者,它是食物中蕴藏的能量和机体利用的能量之间的纽带。糖、脂类及蛋白质等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有40%以化学能贮存在高能化合物中,ATP是体内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但是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低,在哺乳动物的脑和肌肉中约为3~8mmol/kg,这么微的含量只能供给肌肉剧烈活动1s左右的消耗,因此肌肉和脑中存在着一类贮存能量的高能化合物,这个化合物就是磷酸肌酸。
ATP将~P转移给肌酸(CP)生成磷酸肌酸(CP~P),作为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磷酸肌酸在脑中的含量是ATP的1.5倍,肌肉中相当于ATP的5倍。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肌肉中的磷酸肌酸含量可高达30mmol/kg。当机体消耗ATP过多时,磷酸肌酸将~P转移给ADP,生成ATP,供生理活动之用。磷酸肌酸是细胞内首先供应ADP使之再合成ATP的能源物质。ATP是体内的能量使者,是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的中心分子。
(四)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
1.ADP/ATP比值的影响
氧化磷酸化主要受细胞对能量需求的影响。细胞能量供应缺乏时,即ATP减少,ADP增加,ADP/ATP比值增大,氧化磷酸化速率加快,NADH迅速减少而NAD增多,促进三羧酸循环;反之,细胞内能量供应充足时,即ATP增加,ADP减少,ADP/ATP比值减少,氧化磷酸化速率减慢,NADH消耗减少,三羧酸循环减缓。ADP/ATP比值是调节氧化磷酸化的基本因素,这种反馈调节可使机体适应生理需要,合理利用能源。
2.甲状腺素的调节
甲状腺素能诱导细胞膜上Na-K-ATP酶的生成,使ATP分解为ADP的速度加快,线粒体中ADP/ATP比值增大,导致氧化磷酸化加强。由于ATP的合成和分解都增加,使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出现基础代谢率增高。
3.抑制剂的作用
一些化合物对氧化磷酸化有抑制作用,根据其作用部位不同分为两类:
⑴呼吸链抑制剂:
这类抑制剂阻断呼吸链上某一环节的电子传递。由于电子传递受阻,磷酸化反应也无法正常进行。如安眠药异戊巴比妥(阿米妥)、植物毒素鱼藤酮(常用作杀虫剂)能阻断NADH到Q之间的电子传递;一氧化碳和氰化物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子中的铁离子结合,使其失去电子传递能力。
⑵解偶联剂:
这类抑制剂不影响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而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作用,使氧化过程产生的能量不能生成ATP,而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如2,4-二硝基酚、双香豆素等属于解偶联剂,感冒或患某些传染病时体温升高,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产生的解偶联剂所致。 体内很多物质氧化分解产生NADH,线粒体内生成的NADH可直接通过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而胞液中生成的NADH由于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故需通过某种转运机制,将氢转移到线粒体内,重新生成NADH或FADH2后再参加氧化磷酸化。这种转运机制主要有α-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穿梭。
(一)3-磷酸甘油(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
该穿梭系统主要存在于肌肉和神经组织,它是通过α-磷酸甘油将胞液中NADH的氢带入线粒体内,具体过程如下:
当胞液中NADH浓度升高时,磷酸二羟丙酮在胞液α-磷酸甘油脱氢酶(辅酶为NAD)催化下由NADH+H供氢生成α-磷酸甘油,后者进入线粒体后在线粒体内α-磷酸甘油脱氢酶(辅酶为FAD)的催化下重新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FADH2。磷酸二羟丙酮穿出线粒体外可继续利用。生成的FADH2经呼吸链氧化磷酸化,这种穿梭作用可生成1.5分子ATP。
(二)苹果酸穿梭系统
又称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主要存在于肝、肾、心。是指通过苹果酸将胞液中NADH的氢带进线粒体内,具体过程如下:
当胞液中NADH浓度升高时,首先由苹果酸脱氢酶(辅酶NAD)催化,使草酰乙酸还原成苹果酸。苹果酸在线粒体内膜转位酶的催化下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的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生成草酰乙酸,并生成NADH+H。生成的NADH+H通过呼吸链传递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2.5分子ATP。
草酰乙酸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返回胞液,但它可在天冬氨酸转氨酶作用下从谷氨酸接受氨基生成天冬氨酸,谷氨酸转出氨基后生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都能在膜上转位酶的作用下穿过线粒体内膜而进入胞液,在胞液中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天冬氨酸转氨酶的作用下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谷氨酸,草酰乙酸又可重新参与苹果酸穿梭作用。 (一)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ATP结算
关于葡萄糖彻底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究竟产生多少ATP分子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葡萄糖分解通过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的底物磷酸化作用产生ATP的分子数,根据化学计算可以得到明确的答复。但是氧化磷酸化产生的ATP分子数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质子泵、ATP合成以及代谢物的转运过程并不需要是完整的数值甚至不需要固定值。根据最新测定计算,一对NADH传至O2,所产生的ATP分子数是2.5个,琥珀酸及脂肪酸氧化产生的FADH2传递至O2,产生的ATP是1.5个。这样,当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所得到的ATP分子数和过去传统的统计数(36或38个ATP)少了6个ATP分子,成为30个或32个。全部的统计列于表5-2-1。在30或32个ATP分子中,氧化磷酸化产生26或28个,底物磷酸化产生6个,葡萄糖活化共消耗2个。
(二)软脂酸彻底氧化产生ATP结算
软脂酸(16碳饱和脂肪酸)彻底氧化产生ATP数目为106个,其中氧化磷酸化为100个,底物磷酸化为8个,脂肪酸活化消耗2个(消耗1个ATP生成1个AMP,即消耗2个高能键)。

7. 注射用辅酶A的详细作用

辅酶A

Coenzyme A (Co A)

【作用与用途】

为体内乙酰化反应的辅酶,对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起重要作用,其中对脂肪代谢的促进作用更加重要。本品能激活体内的物质代谢,加强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并供给能量。主要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脂肪肝、急慢性肝炎、冠脉硬化、慢性动脉炎、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减退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及尿毒症、新生儿缺氧、糖尿病和酸中毒等可作为辅助治疗使用。

【剂量与用法】

静滴,1~2次/日或隔日1次,50U~100U/次,肌注,1次/日,50U~100U/次,一般7~14日为1疗程。

【注意点】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禁用。

辅酶A(CoA):是由泛酸、腺嘌呤、核糖核酸、磷酸等组成的大分子,与醋酸盐结合为乙酰辅酶A,从而进入氧化过程。参与糖原、乙酰胆碱的合成,降低胆固醇,调节血浆脂肪含量。
临床常用以组成“能量合剂”(辅酶A、ATP、胰岛素、葡萄糖和钾盐),可能提供能量,促进糖代谢和其它代谢过程,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辅酶A的主要成分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也能由肠道细菌合成,辅酶A在细胞中含量丰富,一般无需补充。大分子也不易进入细胞。

8. 一分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和有氧磷酸化产生的ATP怎么

一个TCA循环产生3个NADH与1个FADH2以及2个GTP
有两种算法:
旧方法是1个NADH产生3个ATP,一个 FADH2产生2个ATP
新方法是1个NADH产生2.5个ATP,一个 FADH2产生1.5个ATP
若按旧方法产生3X3+1X2+1=12个
若按新方法产生3X2.5+1X1.5+1=10个

9. 碘液遇淀粉颜色变化过程是什么

淀粉遇碘会变成蓝紫色。

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这并非是淀粉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相互作用,而是淀粉螺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通过范德华力,两者形成一种蓝黑色络合物。

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

(9)辅酶a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淀粉在人体内先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然后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糖酵解过程生成丙酮酸,丙酮酸;或者淀粉直接分解成糖酵解中间产物葡萄糖-1-P(这一部分没来得及和唾液充分混合)。然后生产丙酮酸。

丙酮酸又和酶结合生成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柠檬酸循环圈。先生成柠檬酸。柠檬酸循环圈里面每消耗一个葡萄糖,生成6个NADH,2个FADH2 (电子载体)。然后在线粒体膜结构内这些电子通过ATPase生成大量的ATP,能量。

阅读全文

与辅酶a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里去火锅味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391
理论课教学方法包括 浏览:471
治疗酒糟鼻的有效方法 浏览:924
分数的初步的教学方法 浏览:972
金融研究方法论大全 浏览:763
用一根皮筋简单扎一个马尾的方法 浏览:690
简述体育舞蹈常用教学方法 浏览:345
海藻粒敷面的正确方法 浏览:290
有哪些方法快速补充雌激素 浏览:743
抗锯齿方法怎么选 浏览:554
焊工工时费计算方法 浏览:589
股后束锻炼方法 浏览:615
脑梗的康复治疗方法 浏览:670
脑瘫最新治疗方法 浏览:18
80乘以79分之31简便方法 浏览:449
三生螺旋藻使用方法 浏览:389
如何提高团体的业绩方法 浏览:608
哪些方法可以收集信息 浏览:897
硬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软水 浏览:80
主题图标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