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养老保险补缴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补缴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1 21:02:05

㈠ 养老保险补缴计算公式

一、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释】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三、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㈡ 养老保险补缴费用要怎么算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小诺解答:

您好!

这需要您补缴的时候是以个人身份还是职工身份。如果以职工身份补缴养老保险费,根据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历年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计算补缴养老保险费的本金和利息。如果无法确定职工以往收入,以参保地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补缴,利息以历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算。

如果以个人身份补缴养老保险费,需要以参保地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照20%的比例补缴,由个人负担,一次性缴完。

㈢ 社保调基后养老保险补缴金额如何计算

社保调基后养老保险补缴金额计算方法是:
补缴金额等于补缴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乘以(应补年度缴费工资基数%应补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乘以缴费比例乘以补缴系数,缴费比例按照现行企业缴费比例执行,即28%,企业20%,个人8%。补缴系数起点为1点1,补缴年度每提前一年系数增加0点1。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讨论社会保险的历史时就不能把社会保险从社会保障中抽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㈣ 养老保险补交费用怎么算

1、凡补缴2011年6月30日前养老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和人员,按相应年份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或100%为基数,单位按20%、个人按8%比例补缴年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按20%比例补缴年度基本养老保险费。并从欠费之日起,加收滞纳金。滞纳金不得减免。

滞纳金以按日加收万分之五计算,统一从欠费之日起至补缴之日止。

2、2011年7月1日以后,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处理,按《社会保险法》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㈤ 社保补缴,费用怎么算

计算方式以下:补交额度=补交时上本年度社会发展平均收入*(需补本年度缴费工资数量%需补本年度社会发展平均收入)*缴费占比*补缴指数

在其中:交费占比依照现行标准公司交费占比实行,即28%,公司20%,个人8%。补交指数起始点为1.1,补交本年度每提早一年指数提升0.1,逐渐测算。

比如:某企业员工,于2007年6月申请办理补缴2001年一年的社会养老保险,假如2001年实际工资月收入小于当初的缴费低限492元,那么补缴2001年养老保险金的月缴费基数为492元,年数量5904。

劳动合同书、工资发放统计表等别的有关原材料。

为填补因公司迟交员工养老保险金,导致员工本人账户金额损害,补交养老保险金依照济劳险字〔1999〕7号文件实行。计算方式以下:

补交额度=补缴时上本年度社会发展平均收入*(需补本年度缴费工资数量%需补本年度社会发展平均收入)*缴费占比*补交指数。

㈥ 谁知道养老保险补缴的计算公式

补缴金额=补缴时上年度社会职工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的欠缴指数×缴费比例×补缴系数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1、企业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

(6)养老保险补缴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

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㈦ 从1992年5月到1995年12月补缴养老金要多少钱

1992年到1995年之间的社保养老保险补缴费用是按照现在的缴费基数进行补缴。至于补缴多少钱,应该是有单位人事人员跟劳动社保局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单位补缴的比例是20%,个人补缴的比例是8%

㈧ 补充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缴费单位(不含个体、自由职业者)漏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应带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个案补缴:

1、职工档案和养老保险手册;

2、《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3、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明细表等;

4、其他相关材料。

为弥补因企业迟缴职工养老保险费,造成职工个人账户金额损失,补缴养老保险费按照济劳险字[1999]7号文件执行。计算方法如下:

补缴金额=补缴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缴费工资基数÷应补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比例×补缴系数

其中:缴费比例按照现行企业缴费比例执行,即30%,单位22%,个人8%。补缴系数起点为1.1,补缴年度每提前一年系数增加0.1,逐年计算。

阅读全文

与养老保险补缴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番茄灰霉病治疗土方法 浏览:416
oppo手机耳线的包装方法 浏览:705
如何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 浏览:730
羊布病普遍治疗方法 浏览:886
研究方法论是谁写的 浏览:523
婴儿肚子胀怎么办有哪些方法 浏览:329
苹果手机的感应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07
香碗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93
北京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浏览:783
有哪些方法稀释油漆 浏览:184
可以替代焊锡的sma头连接方法 浏览:467
剪辑视频的方法 浏览:593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烷和苯胺 浏览:539
浙江菜烹饪方法有哪些 浏览:382
星战模拟器怎么找到自己的家正确方法 浏览:767
2020洪灾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828
长期失眠睡不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浏览:112
哪些激励方法可以激励员工 浏览:337
达尔文作用什么方法得出进化论 浏览:633
鼓楼区干货离心机操作方法有哪些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