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史上最全数学计算方法

史上最全数学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19 20:17:35

1. 数学简便计算,有哪几种方法

简便计算主要有三大方法,分别是加减凑整、分组凑整、提公因数法。

它采用数学计算中的拆分凑整思想,通过四则运算规律,从而简化计算。

就像68+77=?

大多数人不一定立刻能算出结果,

如果换成70+75=?

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一口算出和是145。

这里其实就是把77拆分成2+75,

68+77

=68+2+75

=70+75

=145

遇见复杂的计算式时,

先观察有没有可能凑整,

凑成整十整百之后再进行计算,

不仅简便,而且避免计算出错。

①加减凑整

【例题1】999+99+29+9+4=?

题中999,99,29,9这四个数字与整数1000,100,30,10都是相差1,4就可以拆分成1+1+1+1,把这4个1补到999,99,29,9上,原式就可以简化成:

999+99+29+9+4

=999+99+29+9+1+1+1+1

=999+1+99+1+29+1+9+1

=1000+100+30+10

=1140

【例题2】5999+499+299+19=?

看完例1,再来看看例2,还是末位都是9,自然要用我们的凑整法了,不过稍有不同,因为例2中没有4来拆分成1+1+1+1。

没有枪没有炮,自己去创造!

先把它加上1+1+1+1,然后再减去4,不就相当于式子加了一个0吗?

5999+499+299+19

=5999+1+499+1+299+1+19+1-4

=6000+500+300+20-4

=6816

②分组凑整

在只有加减法的计算题中,将算式中的各项重新分下组凑整,也可以使计算非常方便。

【例题3】100-95+92-89+86-83+80-77=?

题目中的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硬算是非常费劲的,但是似乎又不能拆分凑整,再观察题目可以发现从第2个数95起,后面的数都比前一个小3。

根据加法减法运算性质,我们给相邻的项加上括号。

100-95+92-89+86-83+80-77

=(100-95)+(92-89)+(86-83)+(80-77)

=5+3+3+3

=14

凑整法不仅可以用在加减计算中,乘除加减混合运算也常常会考到。

③提取公因数法

这就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

又称为提取公因数法。

如果没有公因数,我们可以采取乘法结合律变化出公因数。

a×b=(a×10)×(b÷10),

a×b÷c=a÷c×b,

a×b×c=a×(b×c)。

【例题4】47.9x6.6+529x0.34=?

很明显题目中的6.6+3.4=10,我们想办法凑出一个3.4,这就用到了a×b=(a×10)×(b÷10)。但是即使10凑出来,仍然不能提取公因数来简便计算,这就得用到乘法分配律,52.9x3.4=(47.9+5)x3.4,创造出一个47.9,方便我们提取公因数。

47.9x6.6+529x0.34

=47.9x6.6+529÷10x10x0.34

=47.9x6.6+(47.9+5)x3.4

=47.9x(6.6+3.4)+17

=496

简便计算的考察重点在于四则运算规律的灵活运用,方法掌握的基础上,对于四则运算规律必须牢记在心,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

2. 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技巧四年级简单易懂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7.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3):乘法(与加法类似):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率,(a+b)xc=ac+bc

(a-b)*c=ac-bc

(4) 除法运算性质(与减法类似):

a÷(b*c)=a÷b÷c

a÷(b÷c)=a÷bxc

a÷b÷c=a÷c÷b

(a+b)÷c=a÷c+b÷c

(a-b)÷c=a÷c-b÷c

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

8.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

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察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的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才是最根本的。

分数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公式:

3. 有没有好的数学速算方法

速算法指利用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进行较快的加减乘除运算。这种运算方法称为速算法,心算法。

1、速算一: 快心算

速算一: 快心算-----真正与小学数学教材同步的教学模式
快心算是目前唯一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既不用练算盘,也不用扳手指,更不用算盘。
快心算教材的编排和难度是紧扣小学数学大纲并于初中代数接轨,比小学课本更简便的一门速算。简化了笔算,加强了口算。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小学生通过短时间培训后,多位数加,减,乘,除,不列竖式,直接可以写出答数。
快心算的奇特效果
三年级以上任意多位数的乘除加减全部学完.
二年级多位数的加减,两位数的乘法和一位数的除法.
一年级,多位数的加减.
幼儿园中,大班学会多位数加减法 为学龄前幼儿量身定做的,提前渡过小学口算这一关。小孩在幼儿园学习快心算对以后上小学有帮助孩子们做作业不再用草稿纸,看算直接写答案.
快心算”有别于“珠心算”“手脑算”。西安教师牛宏伟发明的快心算,(牛宏伟老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8301174275.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专利保护。) 主要是通过教材中的一定规则,对幼儿进行加减乘除快速运算训练。“快心算”有助于提高孩子思维和行为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灵敏性,锻炼孩子眼、手、脑的同步快速反应,计算方法和中小学数学具有一致性,所以很受幼儿家长的欢迎。
快心算真正与小学数学教材同步的教学模式:
1:会算法——笔算训练,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检验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单,那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应试,答题,答题要用笔写,笔算训练是教学的主线。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不运用任何实物计算,无论横式,竖式,连加连减都可运用自如,用笔做计算是启动智慧快车的一把金钥匙。
2:明算理—算理拼玩。会用笔写题,不但要使孩子会算法,还要让孩子明白算理。 使孩子在拼玩中理解计算的算理,突破数的计算。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计算。
3:练速度——速度训练,会用笔算题还远远不够,小学的口算要有时间限定,是否达标要用时间说话,也就是会算题还不够,主要还是要提速。
4:启智慧——智力体操,不单纯地学习计算,着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激发左右脑潜能,开发全脑。经过快心算的训练,学前孩子可以深刻的理解数学的本质(包含),数的意义(基数,序数,和包含),数的运算机理(同数位的数的加减,)数学逻辑运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处理复杂信息分解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得到了发展。孩子得到一个反应敏锐的大脑。
编辑本段
2、速算二:袖里吞金

速算二:央视热播剧《走西口》里豆花多次夸田青会“袖里吞金”速算。(就是计算不借助算盘)!那究竟什么是袖里吞金速算法?
袖里吞金就是一种速算的方法,是我国古代商人发明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古代人的衣服袖子肥大,计算时只见两手在袖中进行,固叫袖里吞金速算。这种计算方法过去曾有一段歌谣流传;“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
袖里吞金速算法就是一种民间的手心算的方法,中国的商贾数学,晋商一面走路一面算账,,十个手指就是一把算盘,所以山西人平时总将一双手吞在袖里,怕泄露了他的经济秘密。过去人们为了谋生不会轻易将这种算法的秘笈外传,一种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至少400多年名叫“袖里吞金”的速算方式也濒临失传。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公元1573年,一位名叫徐心鲁的学者,写了一本《珠盘算法》,最早描述了袖里吞金速算;公元1592年,一位名叫程大位的数学家,出版了一本《算法统筹》,首次对袖里吞金进行了详细描述。后来商人尤其是晋商,推广使用了这门古代的速算方法。“袖里吞金”算法是山西票号秘不外传的一门绝技,西安的一些大商家大掌柜的都会这种速算法。
袖里吞金速算表示数的方法是以左手五指设点作为数码盘,每个手指表示一位数,五个手指可表示个、十、百、千、万五位数字。每个手指的上、中、下三节分别表示1-9个数。每节上布置着三个数码,排列的规则是分左、中、右三列,手指左边逆上(从下到上)排列1、2、3:手指中间顺下(从上到下)排列4、5、6:手指右边逆上排列7、8、9。袖里吞金的计算方法是采用心算办法利用大脑形象再现指算计算过程而求出结果的方法。它把左手当作一架五档的虚算盘,用右手五指点按这个虚算盘来进行计算。记数时要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相对应的手指。其明确分工是:右手拇指/专点左手拇指,右手食指专点左手食指,右手中指专点左手中指,右手无名指专点左手无名指,右手小指专点左手小指。对应专业分工各不相扰。哪个手指点按数,哪个手指就伸开,手指不点按数时弯屈,表示0。它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不列运算程序,只需两手轻轻一合,便知答数,可进行十万位以内的任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袖里吞金’速算,其运算速度(当然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加减可与电子计算机相媲美,乘除比珠算要快,平方、开平方比笔算快得多。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说,用‘袖里吞金’计算简单的数据不如计算器快,但熟练掌握这项技能后,计算速度要超过计算器。曾经有人专门计算过‘袖里吞金’算法的速度,一个熟练掌握这门技能的人,得数结果为3到4位数的乘法,大约为2秒钟的时间;结果为5到7位数的,约为7秒钟左右;
袖里吞金速算法虽然脱胎于珠算,但与珠算相比,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只要使用一双手就可以了。由于“袖里吞金”不用工具、不用眼看等特点,非常适合在野外作业时使用,在黑暗中也可以使用,尤其是对于盲人,更可以通过这种算法来解决一些问题。“俗话说‘十指连心’,运用手指来训练计算技能,可以活动筋骨,心灵手巧,手巧促心灵,提高脑力。”
现如今,商人们不用袖里吞金速算法算账了。但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已将这种方法应运于儿童早教领域。西安牛宏伟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曾对袖里吞金进行改进。使其更简单易学,方便快捷。先后教过几千名儿童学习改进型“袖里吞金”。它在启发儿童智力方面,有着良好效果。袖里吞金——开发孩子的全脑。袖里吞金不是特异功能,而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比珠心算还神奇,利用手脑并用来完成加减乘除的快速计算,速度惊人,准确率高。它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大脑,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革新袖里吞金速算------全脑手心算---已于2009年5月6日由牛宏伟老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08301164377.。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专利保护。
袖里吞金速算法减少笔算列算式复杂的运算过程,省时省力,提高学生计算速度。能算十万位以内任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算。通过手脑并用来快速完成加减乘除计算,准确率高。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像64983+68496、78×63这样的计算,低年级小朋友们两手一合,答案便能脱口而出。
革新袖里吞金速算法---全脑手心算则是儿童用记在手,算在脑的方法,不用任何计算工具,不列竖式,两手一合,便知答案。这种方法是:将左手的骨节横纹模拟算盘上的算珠档位来计数,把左手作为一架“五档小算盘”用右手来拔珠计算,从而使人的双手成为一个完美的计算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算出十万位的结果,通俗易懂,简单易学,真正达到训练孩子的脑,心,手,提高孩子的运算能力,记忆力和自信心。
编辑本段
3、速算三:蒙氏速算

速算三:蒙氏速算是在蒙氏数学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蒙氏数学相对低幼一点,而“蒙氏速算”是针对学前班孩子的,最大优势就是幼小衔接好,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适合幼儿园中班大班小朋友及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
蒙氏速算能使幼儿在拼玩中,深刻理解数字计算的根本原理。从而轻松突破孩子的数学计算关,数字的计算蕴藏着包含,分类,分解合并,归纳,对称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而学前孩子只会图象思维,不会理解和推理,所以学前孩子学习计算是非常困难的。蒙氏速算卡的诞生使数学计算的原理也能以图象的形式显示在孩子面前。孩子理解了算理了,自然计算也就简单了。5和6两个数一拼,不仅答案显示出来,而且还能显示为什么要进位,这就是西安牛宏伟老师最新的发明专利,蒙氏速算(专利号:ZL2008301164396),它的一张卡片就包含着数字的写法,数的形状,数的量(基数)和数的包含4个信息。从而轻松带领孩子进入有趣的数字王国。
蒙氏速算----算理简捷,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完全接轨,使4.5岁儿童在一个学期内,可学会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 蒙氏速算从最基本的数概念入手一环扣一环,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但教学方法简单,学生易学,易接受。蒙氏速算轻松快乐的教学,利用卡通,实物等数字形象,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蒙氏速算是幼小衔接最佳数学课程,提高少儿数学素质的新方法。
编辑本段
4、速算四:特殊数的速算

速算四:有条件的特殊数的速算
两位数乘法速算技巧
原理:设两位数分别为10A+B,10C+D,其积为S,根据多项式展开:
S= (10A+B) ×(10C+D)=10A×10C+ B×10C+10A×D+ B×D,而所谓速算,就是根据其中一些相等或互补(相加为十)的关系简化上式,从而快速得出结果。
注:下文中 “--”代表十位和个位,因为两位数的十位相乘得数的后面是两个零,请大家不要忘了,前积就是前两位,后积是后两位,中积为中间两位, 满十前一,不足补零.
A.乘法速算
一.前数相同的:
1.1.十位是1,个位互补,即A=C=1,B+D=10,S=(10+B+D)×10+A×B
方法:百位为二,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3×17
13 + 7 = 2- - ( “-”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
3 × 7 = 21
-----------------------
221
即13×17= 221
1.2.十位是1,个位不互补,即A=C=1, B+D≠10,S=(10+B+D)×10+A×B
方法: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两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5×17
15 + 7 = 22- ( “-”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
5 × 7 = 35
-----------------------
255
即15×17 = 255
1.3.十位相同,个位互补,即A=C,B+D=10,S=A×(A+1)×10+A×B
方法:十位数加1,得出的和与十位数相乘,得数为前积,个位数相乘,得数为后积
例:56 × 54
(5 + 1) × 5 = 30- -
6 × 4 = 24
----------------------
3024
1.4.十位相同,个位不互补,即A=C,B+D≠10,S=A×(A+1)×10+A×B
方法:先头加一再乘头两,得数为前积,尾乘尾,的数为后积,乘数相加,看比十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乘数的头乘十,反之亦然
例:67 × 64
(6+1)×6=42
7×4=28
7+4=11
11-10=1
4228+60=4288
----------------------
4288
方法2:两首位相乘(即求首位的平方),得数作为前积,两尾数的和与首位相乘,得数作为中积,满十进一,两尾数相乘,得数作为后积。
例:67 × 64
6 ×6 = 36- -
(4 + 7)×6 = 66 -
4 × 7 = 28
----------------------
4288
二、后数相同的:
2.1. 个位是1,十位互补 即 B=D=1, A+C=10 S=10A×10C+101
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得数为前积,加上101.。
- -8 × 2 = 16- -
101
-----------------------
1701
2.2. <不是很简便>个位是1,十位不互补 即 B=D=1, A+C≠10 S=10A×10C+10C+10A +1
方法:十位数乘积,加上十位数之和为前积,个位为1.。
例:71 ×91
70 × 90 = 63 - -
70 + 90 = 16 -
1
----------------------
6461
2.3个位是5,十位互补 即 B=D=5, A+C=10 S=10A×10C+25
方法:十位数乘积,加上十位数之和为前积,加上25。
例:35 × 75
3 × 7+ 5 = 26- -
25
----------------------
2625
2.4<不是很简便>个位是5,十位不互补 即 B=D=5, A+C≠10 S=10A×10C+525
方法:两首位相乘(即求首位的平方),得数作为前积,两十位数的和与个位相乘,得数作为中积,满十进一,两尾数相乘,得数作为后积。
例: 75 ×95
7 × 9 = 63 - -
(7+ 9)× 5= 80 -
25
----------------------------
7125
2.5. 个位相同,十位互补 即 B=D, A+C=10 S=10A×10C+B100+B2
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加上个位,得数为前积,加上个位平方。
例:86 × 26
8 × 2+6 = 22- -
36
-----------------------
2236
2.6.个位相同,十位非互补
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加上个位,得数为前积,加上个位平方,再看看十位相加比10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个位乘十,小几反之亦然
例:73×43
7×4+3=31
9
7+4=11
3109 +30=3139
-----------------------
3139
2.7.个位相同,十位非互补速算法2
方法:头乘头,尾平方,再加上头加尾的结果乘尾再乘10
例:73×43
7×4=28
9
2809+(7+4)×3×10=2809+11×30=2809+330=3139
-----------------------
3139
三、特殊类型的:
3.1、一因数数首尾相同,一因数十位与个位互补的两位数相乘。
方法:互补的那个数首位加1,得出的和与被乘数首位相乘,得数为前积,两尾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
例: 66 × 37
(3 + 1)× 6 = 24- -
6 × 7 = 42
----------------------
2442
3.2、一因数数首尾相同,一因数十位与个位非互补的两位数相乘。
方法:杂乱的那个数首位加1,得出的和与被乘数首位相乘,得数为前积,两尾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再看看非互补的因数相加比10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相同数的数字乘十,反之亦然
例:38×44
(3+1)*4=12
8*4=32
1632
3+8=11
11-10=1
1632+40=1672
----------------------
1672
3.3、一因数数首尾互补,一因数十位与个位不相同的两位数相乘。
方法:乘数首位加1,得出的和与被乘数首位相乘,得数为前积,两尾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再看看不相同的因数尾比头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互补数的头乘十,反之亦然
例:46×75
(4+1)*7=35
6*5=30
5-7=-2
2*4=8
3530-80=3450
----------------------
3450
3.4、一因数数首比尾小一,一因数十位与个位相加等于9的两位数相乘。
方法:凑9的数首位加1乘以首数的补数,得数为前积,首比尾小一的数的尾数的补数乘以凑9的数首位加1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
例:56×36
10-6=4
3+1=4
5*4=20
4*4=16
---------------
2016
3.5、两因数数首不同,尾互补的两位数相乘。
方法:确定乘数与被乘数,反之亦然。被乘数头加一与乘数头相乘,得数为前积,尾乘尾,得数为后积。再看看被乘数的头比乘数的头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乘数的尾乘十,反之亦然
例:74×56
(7+1)*5=40
4*6=24
7-5=2
2*6=12
12*10=120
4024+120=4144
---------------
4144
3.6、两因数首尾差一,尾数互补的算法
方法:不用向第五个那么麻烦了,取大的头平方减一,得数为前积,大数的尾平方的补整百数为后积
例:24×36
3>2
3*3-1=8
6^2=36
100-36=64
---------------
864
3.7、近100的两位数算法
方法:确定乘数与被乘数,反之亦然。再用被乘数减去乘数补数,得数为前积,再把两数补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未满10补零,满百进一)
例:93×91
100-91=9
93-9=84
100-93=7
7*9=63
---------------
8463
B、平方速算
一、求11~19 的平方
同上1.2,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两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7 × 17
17 + 7 = 24-
7 × 7 = 49
---------------
289
三、个位是5 的两位数的平方
同上1.3,十位加1 乘以十位,在得数的后面接上25。
例:35 × 35
(3 + 1)× 3 = 12--
25
----------------------
1225
四、十位是5 的两位数的平方
同上2.5,个位加25,在得数的后面接上个位平方。
例: 53 ×53
25 + 3 = 28--
3× 3 = 9
----------------------
2809
四、21~50 的两位数的平方
求25~50之间的两数的平方时,记住1~25的平方就简单了, 11~19参照第一条,下面四个数据要牢记:
21 × 21 = 441
22 × 22 = 484
23 × 23 = 529
24 × 24 = 576
求25~50 的两位数的平方,用底数减去25,得数为前积,50减去底数所得的差的平方作为后积,满百进1,没有十位补0。
例:37 × 37
37 - 25 = 12--
(50 - 37)^2 = 169
--------------------------------
1369
C、加减法
一、补数的概念与应用
补数的概念:补数是指从10、100、1000……中减去某一数后所剩下的数。
例如10减去9等于1,因此9的补数是1,反过来,1的补数是9。
补数的应用:在速算方法中将很常用到补数。例如求两个接近100的数的乘法或除数,将看起来复杂的减法运算转为简单的加法运算等等。
D、除法速算
一、某数除以5、25、125时
1、 被除数 ÷ 5
= 被除数 ÷ (10 ÷ 2)
= 被除数 ÷ 10 × 2
= 被除数 × 2 ÷ 10
2、 被除数 ÷ 25
= 被除数 × 4 ÷100
= 被除数 × 2 × 2 ÷100
3、 被除数 ÷ 125
= 被除数 × 8 ÷1000
= 被除数 × 2 × 2 × 2 ÷1000
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除法是最麻烦的一项,即使使用速算法很多时候也要加上笔算才能更快更准地算出答案。因本人水平所限,上面的算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心算法
编辑本段
5、速算五:史丰收速算

速算五:史丰收速算
由速算大师史丰收经过10年钻研发明的快速计算法,是直接凭大脑进行运算的方法,又称为快速心算、快速脑算。这套方法打破人类几千年从低位算起的传统方法,运用进位规律,总结26句口诀,由高位算起,再配合指算,加快计算速度,能瞬间运算出正确结果,协助人类开发脑力,加强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应用数学的一大创举。
这一套计算法,1990年由国家正式命名为“史丰收速算法”,现已编入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现代小学数学》课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之为教育科学史上的奇迹,应向全世界推广。
史丰收速算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从高位算起,由左至右
⊙不用计算工具
⊙不列计算程序
⊙看见算式直接报出正确答案
⊙可以运用在多位数据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三角函数、对数等数学运算上
速 算 法 演 练 实 例
Example of Rapid Calculation in Practice
○史丰收速算法易学易用,算法是从高位数算起,记着史教授总结了的26句口诀(这些口诀不需死背,而是合乎科学规律,相互连系),用来表示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规律,掌握了这些口诀和一些具体法则,就能快速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分数、函数、对数…等运算。
□本文针对乘法举例说明
○速算法和传统乘法一样,均需逐位地处理乘数的每位数字,我们把被乘数中正在处理的那个数位称为“本位”,而从本位右侧第一位到最末位所表示的数称“后位数”。本位被乘以后,只取乘积的个位数,此即“本个”,而本位的后位数与乘数相乘后要进位的数就是“后进”。
○乘积的每位数是由“本个加后进”和的个位数即--
□本位积=(本个十后进)之和的个位数
○那么我们演算时要由左而右地逐位求本个与后进,然后相加再取其个位数。现在,就以右例具体说明演算时的思维活动。
(例题) 被乘数首位前补0,列出算式:
7536×2=15072
乘数为2的进位规律是“2满5进1”
7×2本个4,后位5,满5进1,4+1得5
5×2本个0,后位3不进,得0
3×2本个6,后位6,满5进1,6+1得7
6×2本个2,无后位,得2
在此我们只举最简单的例子供读者参考,至于乘3、4……至乘9也均有一定的进位规律,限于篇幅,在此未能一一罗列。
“史丰收速算法”即以这些进位规律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成,只要运用熟练,举凡加减乘除四则多位数运算,均可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
>>演练实例二
□掌握诀窍 人脑胜电脑
史丰收速算法并不复杂,比传统计算法更易学、更快速、更准确,史丰收教授说一般人只要用心学习一个月,即可掌握窍门。
速算法对于会计师、经贸人员、科学家们而言,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增加工作效益;对学童而言、可以开发智力、活用头脑、帮助数理能力的增强。
编辑本段
6、速算六:金华全脑速算

金华全脑速算是模拟电脑运算程序而研发的快速脑算技术教程,它能使儿童快速学会脑算任意数加、减、乘、除、乘方及验算。从而快速提高孩子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金华全脑速算的运算原理:
金华全脑速算的运算原理是通过双手的活动来刺激大脑,让大脑对数字直接产生敏感的条件反射作用,所以能达到快速计算的目的。
(1)以手作为运算器并产生直观的运算过程。
(2)以大脑作为存储器将运算的过程快速产生反应并表示出。
例如:6752 + 1629 = ? 例题
运算过程和方法: 首位6+1是7,看后位(7+6)满10,进位进1,首位7+1写8,百位7减去6的补数4写3,(后位因5+2不满10,本位不进位),十位5+2是7,看后位(2+9)满10进1,本位7+1写8,个位2减去9的补数1写1,所以本题结果为8381。
金华全脑速算乘法运算部分原理:
令A、B、C、D为待定数字,则任意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表示成:
AB×CD=(AB+A×D/C)×C0+B×D
= AB×C0 +A×D×C0/C+B×D
= AB×C0 +A×D×10+B×D
= AB×C0 +A0×D+B×D
= AB×C0 +(A0+B)×D
= AB×C0 +AB×D
= AB×(C0 +D)
= AB×CD
此方法比较适用于C能整除A×D的乘法,特别适用于两个因数的“首数”是整数倍,或者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的“尾数”是“首数”的整数倍。
两个因数的积,只要两个因数的首数是整数倍关系,都可以运用此方法法进行运算,
即A =nC时,AB×CD=(AB+n D)×C0+B×D
例如:
23×13=29×10+3×3=299
33×12=39×10+3×2=396

4. 数学计算技巧方法

一、加一法———头相同,个位相加之相加之和等于10.
公式:一个头加“1”后,头×头;尾×尾,连起来。
例:62×68=4216
解:(6+1)×6=42 2×8=16 连起来得4216.
练习题:73×77 28×22 64×66 43×47
二、加尾数法——尾相加,十位相加等于10.
公式:头×头加一个尾;尾尾连起来
例:26×86=2236
解:2×8+6=22 6×6=36 连起来得2236
练习题:38×78 47×67 85×25 64×44
三、减1法———个位数是1和9且两个首数相差1.
公式:用较大数的首数平方减去1,后面连写99.
例:81(较大数)×79=6399
解:82-1=63 后面连写99,得6399.
练习题:61×59 71×69 29×31 49×51
四、求两个一百零几数的积,一数加另一数尾数法。
公式:一数+另一数尾数;尾×尾, 连起来。
例:105×107=11235
解:105+7=112 5×7=35 连起来得11235.
练习题:108×109 106×104 102×108 103×105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
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网络书包
1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2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5. 史上最全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大全

今天,跟大家分享30道很经典的中考选择填空压轴题,附带详细的讲解分析。同时也给大家分享一些选择填空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到同学们。
选择题法大全
方法一: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方法二: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方法三: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方法四: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
方法五: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方法六: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方法七:观察法
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方法八:枚举法
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 B.6种 C.8种 D.10种
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方法九: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方法十:不完全归纳法
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我们给同学们介绍的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认真掌握,选择题的分数一定要拿下。初中数学答题技巧有以上十种,能全部掌握的最好;不能的话,建议同学们选择集中适合自己的初中数学选择题做题方法。
填空题解法大全
一、填空题特点分析
与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的填空题,具有客观性试题的所有特点,即题目短小精干,考查目标集中明确,答案唯一正确,答卷方式简便,评分客观公正等。
但是它又有本身的特点,即没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这就避免了选择项所起的暗示或干扰的作用,及考生存在的瞎估乱猜的侥幸心理,从这个角度看,它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考查内容多是“双基”方面,知识覆盖面广。但在考查同样内容时,难度一般比择题略大。
二、主要题型
初中填空题主要题型一是定量型填空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的计算题,同时也考查考生对题目中所涉及到数学公式的掌握的熟练程度;二是定性型填空题,考查考生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性质等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当然这两类填空题也是互相渗透的,对于具体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只不过是考查有所侧重而已。
填空题一般是一道题填一个空格,当然个别省市也有例外。江西省还出了一道“先阅读,后填空”的试题,它首先列举了3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给出频率分布表,然后要求考生回答六小道填空题,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新题型。
这种先阅读一段短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解答有关的问题,是近年悄然兴起的阅读理解题。
它不仅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醒考生平时要克服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这种新题型的出现,无疑给填空题较寂静的湖面投了一个小石子。

6. 小学数学快速计算方法是什么

一、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a+b+c+d=d+b+a+c


加法结合律:


几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a+(b+c),


二、速算与巧算中常用的三大基本思想


1、凑整(目标:整十整百整千...)


2、分拆(分拆后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3、组合(合理分组再组合)


三、常见方法


凑整法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87362→12638。


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②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


①式=(36+64)+87=100+87=187


②式=(99+101)+136=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2000+1000=3000



魏德武速算


魏氏速算它可以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使学习者,用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快速准确地掌握任意数加、减、乘、除的速算方法。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学习者口算和心算的速算能力。


1、加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加法速算,方法很简单学习者只要熟记一种加法速算通用口诀——“本位相加(针对进位数)减加补,前位相加多加一”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加法速算方法,比如:


(1),67+48=(6+5)×10+(7-2)=115;


(2)758+496=(7+5)×100+(5-0)×10+8-4=1254即可。


2、减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减法速算方法也同样是用一种减法速算通用口诀——“本位相减(针对借位数)加减补,前位相减多减一”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减法速算方法,比如:


(1),67-48=(6-5)×10+(7+2)=19;


(2),758-496=(7-5)×100+(5+1)×10+8-6=262即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数学速算法

7. 数学简便计算,有哪几种方法

数学简便计算方法:

一、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指的是:

ax(b+c)=axb+axc

cx(a-b)=axc-bxc

例1:38X101,我们要怎么拆呢?看谁更加的靠近整百或者整十,当然是101更好些,那我们就把101拆成100+1即可。

38X101

=38X(100+1)

=38X100+38X1

=3800+38

=3838

例2:47X98,这样该怎么拆呢?要拆98,使它更接近100。

47X98

=47X(100-2)

=47X100-47X2

=4700-94

=4606

二、基准数法

在一系列数中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来代表全部的数,要记得这个数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

例: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10310+1

=10311

三、加法结合律法

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

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30

四、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1000

五、提取公因式法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

例:

0.92×1.41+0.92×8.59

=0.92×(1.41+8.59)

=9.2

8. 数学快数学快速计算方法

5大数学速算技巧,让孩子做题又快又准确
如果说学语文,最重要的基础是字词,那么学数学,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口算了。当代教育家,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老师曾经说过:“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

5大数学速算技巧,让孩子做题又快又准确
那么,怎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只要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使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就能算得又快又准确。先为大家介绍5个速算技巧:

5大数学速算技巧,让孩子做题又快又准确
1. 方法一: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例如:

23-11+7=23+7-11

4×14×5=4×5×14

10÷8×4=10×4÷8

2. 方法二:结合律法

加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如:

23+19-9=23+(19-9)

33-6-4=33-(6+4)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如:

2×6÷3=2×(6÷3)

10÷2÷5=10÷(2×5)

去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例如:

17+(13-7)=17+13-7

23-(13-9)=23-13+9

23-(13+5)=23-13-5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例如:

1×(6÷2)=1×6÷2

24÷(3×2)=24÷3÷2

24÷(6÷3)=24÷6×3

3. 方法三:乘法分配律法

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如:

8×(5+11)=8×5+8×11

提取公因式法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9×8+9×2=9×(8+2)

4. 方法四:凑整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如:

99+9=(100-1)+(10-1)

5. 方法五:拆分法

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4×8×125×25

=(4×25)×(8×125)

=100×1000

要想让孩子熟练运用速算方法,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提升计算能力,这样,无论平时做作业还是考试都能游刃有余。

9.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公式大全

小学的数学所有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变化的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正比例的关系式x/y=k(一定)
反比例的关系式x.y=k(一定)

10. 数学快速计算有哪些方法

乘法口诀你自然要背很熟了,否侧一切都是浮云。平时多记记下平方公式,在计算时非常有用的,其他的还是多练练,就到这里吧,下面是个简单的方法: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2、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4、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阅读全文

与史上最全数学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41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3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7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500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7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7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3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80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8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3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62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601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96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4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1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61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5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63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6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