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中蜂有王群育王台的方法视频

中蜂有王群育王台的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4-19 06:08:12

A. 中蜂人工育王有什么特点怎样进行人工育王

中蜂不易维持强群,王台中王浆积累量少,育王必须采用复式移虫。无王群易发生工蜂产卵,因此要采用有王群育王。

育王方法为:育王群应是1年或1年以上的老王群,最好群势在8框以上,不足者应预先抽补老熟封盖子脾。先用隔板把蜂王限制在留有3个蜂脾的一边,另一边组织育王区。在育王区内,放2框有蜜粉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框幼虫脾。幼虫脾居中,将育王框放在两个幼虫脾之间。育王区在移虫前4个小时组织,每次育王20~30只。移虫后24小时,把中间的隔板改成框式隔王板,并把巢门移到产卵区与育王区之间,育王区巢门要大于产卵区,以防偏集产卵区。

中蜂工蜂泌浆量少,蜂王幼虫周围王浆量少,要进行复式移虫。在初次移虫36小时后,轻轻挑出原来幼虫,不要动到王浆,再移入18~24小时的种用群中的幼虫,复式移虫后10天,就可以把王台分别诱入交尾群。

B. 中蜂有王群怎样加入王台

分蜂热的产生,主要是蜂群群势太强旺,天气较热,新蜂大批出房,王台即将成熟,蜂箱内温度升高所引起的。解除意蜂分蜂热的积极措施是:清除所有王台,提出成熟的封盖子脾重组新群,或把成熟的封盖子脾分插到弱群,削减群势,做好通风降温工作。

C. 中蜂怎样育王最成功

中蜂育王需要人工培育,可以出体格健壮、产卵力强的蜂王,利用优质雄蜂,选择强壮健康的哺育群育王。移虫、分配王台等方面的正确的操作技术很重要。

具体过程如下:

1.提前培育种用雄蜂 蜂王与雄蜂的发育期不同,为了使雄蜂与蜂王的性成熟期相吻合,需要提前培育种用雄蜂。做法是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蜂群培育种用雄蜂,在春季蜂群进入快速增殖期,加人雄蜂房多的巢脾扩大蜂巢,促使蜂王产下未受精卵,同时加强饲喂。

2.选择哺育群 蜂王在幼虫期得到蜂乳的多少决定蜂王质量的优劣。因此,选择哺育群特别重要。在移虫前一个星期,在蜂场挑选性状优良的蜂群作为哺育群。移虫前一天,对哺育群进行调整。要求8框蜂以上的群势,巢内有大量的哺育蜂,保留封盖子牌和少量的幼虫脾,抽出空牌使蜂数密集。

3.制作人工王台 在自然蜂群里,中蜂王台刚产卵时的台基深度约6-9mm。随着台基内幼虫发育工蜂逐渐加高台壁,封盖的自然王台高度在15-20mm。根据工蜂在建造王台时表现出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台基以高9mm,直径8-10mm为宜。

4.移虫 把经济性状优良蜂群中的幼虫移入人工王台内生长。第一次移虫 工蜂饲喂蜂王幼虫是随着幼虫生长逐渐增加泌乳量。根据这一特点,第一次移虫的虫龄可适当大一点。这样的幼虫易挑,易被工蜂接受。移虫时动作要轻,不能擦伤幼虫。第一次移虫24小时后进行复式移虫。复移前最好饲喂蜂群,剌激工作蜂多吐浆,便于挑虫。然后从种群寻找不超过24小时虫龄的幼虫移人王台内。为保证幼虫有足够的蜂乳,8框蜂的群势移人20-25个幼虫较合适。移完后迅速把育王框放进哺育群。

拓展资料:

复移后幼虫发育特点 当育王框重新放进哺育群后,哺育蜂对台基内的幼虫进行认真地检查,在复移后的2-10小时内决定取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接受率。复移36小时后幼虫发育很快,进食量增大。这时哺育蜂饲喂的蜂乳随之增多,幼虫呈乳白色漂浮在蜂乳上面。复移72小时后,哺育蜂对蜂王幼虫饲喂的次数明显增加,每分钟有10-15只工蜂把头伸进王台内饲喂或探视。

这时王台加高到17 -19mm ;王台周围的哺育蜂既繁忙又紧张,台内积累的蜂乳达到高峰期。到了复移后90小时,工蜂将台口缩小,整个王台呈宝塔状,过不多久工蜂逐渐把台口封住。

D. 意蜂群培育中蜂王台,“引浆”的操作有什么帮助

俗称借助意蜂群培育中蜂王台的方法,其实,就是借助意蜂群进行“引浆”的过程中,什么是“引浆”?这里给大家分享人工育王的一个重要技巧,育王框上的王台基经过工蜂清理之后,接着就会开始进行人工移虫的操作,为了提高蜂群对幼虫的接受率,养蜂人使用引浆笔和蜂王浆,在王台基底部引入少量的蜂王浆,能够提高幼虫的接受率。



不管是中蜂群,还是意蜂群,蜂群进行人工育王的操作,都可以提高工蜂吐浆量的管理技巧,首先,奖励饲喂的优点,蜂群在急造王台和人工育王的2个时期,给蜂群进行连续的奖励饲喂,蜂群内花粉满足工蜂消耗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蜂的哺育蜂王台的吐浆量。

E. 中蜂怎样人工育王

为防无王群工蜂产卵,中蜂多采用有王群育王。选择老蜂王的强群,用隔板把蜂王限制在留有3个巢脾的一侧产卵区内,在另一侧组成育王区。在育王区内放2张有蜜粉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张幼虫脾。幼虫脾居中,然后将育王框放在2张幼虫脾之间,以使育王框附近形成哺育蜂集中区。移虫24h后,把中间的隔板改用框式隔王板,并把巢门移到产卵区与育王区之间,育王区在移虫前4h组成。
如果育王的数量大,可将处女王的培育过程分始工群和完成群两个步骤进行。始工群无王,并经常补育幼蜂及小幼虫脾,使群内保持强烈的育王要求,以此提高接受率。育王始工群应在移虫前1天组织,育王框放入始工群1天后取出,放入完成群继续哺育。完成群采用老王强群,用隔王板把蜂王及2~3张巢脾隔在箱内一侧,另一侧为育王区。

F. 中蜂如何人工育王

为防无王群工蜂产卵,中蜂多采用有王群育王。选择老蜂王的强群,用隔板把蜂王限制在留有3个巢脾的一侧产卵区内,在另一侧组成育王区。在育王区内放2张有蜜粉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张幼虫脾。幼虫脾居中,然后将育王框放在2张幼虫脾之间,以使育王框附近形成哺育蜂集中区。移虫24h后,把中间的隔板改用框式隔王板,并把巢门移到产卵区与育王区之间,育王区在移虫前4h组成。
如果育王的数量大,可将处女王的培育过程分始工群和完成群两个步骤进行。始工群无王,并经常补育幼蜂及小幼虫脾,使群内保持强烈的育王要求,以此提高接受率。育王始工群应在移虫前1天组织,育王框放入始工群1天后取出,放入完成群继续哺育。完成群采用老王强群,用隔王板把蜂王及2~3张巢脾隔在箱内一侧,另一侧为育王区。

G. 中蜂蜂皇培育方法

我国大部分地区,从春季到秋季都可育王,其最佳育王季节是分蜂季节。目前,我国还没有大型的专业生产王育王场,生产蜂场的生产用王一般都是由自己蜂场人工培育的。人工育王要经过挑选种王,培育种用雄蜂,人工养王等过程。
种王的挑选
一般说来,生产蜂场的蜂群,其种性都是比较混杂的,不宜留做种王,而应根据当地蜜源条件和气候特点向种蜂场等供种单位选购适宜的种王。若无法购买种王,只能在本场蜂群中挑选种王时,则应在重点考察蜂群的生产性能是否优良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某些重要的形态特征是否一致。只有那些生产性能优良、形态特征又比较一致的蜂群中的蜂王才能留做种王。
种用雄蜂的培育
至少在着手移虫育王前20天,就应开始培育种用雄蜂。为保证父本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并保证未来的种用雄蜂发育良好,一定要及时调整父群的群势,密集其蜂数,抽出空脾,插入1张雄蜂脾。对父群及时进行奖励饲喂,在雄蜂房封盖以前,应坚持每天傍晚用稀糖水奖励饲喂,如蜂群储粉不足。还应补喂蜂花粉,以保证哺育蜂和幼虫有充足的蜜粉供应,同时还必须经常剔除非父群中的雄蜂蛹.杀死非种用雄蜂。1只处女王通常要与7~15只雄蜂交尾,但绝不能只按这一比例来培育种用雄蜂。一般情况下培育1只蜂王应培育100只左右的种用雄蜂。
人工养王
1、养王群的组织:养王群又称育王群或哺育群。对养王群的种性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健康即可,但不宜用具有分蜂热的蜂群做养王群。养王群应具有10框蜂以上的群势,群内要有大量的哺育蜂和采集蜂,蜂数要密集,并且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巢内饲料充足。养王群应在移虫前2~3天组织就绪。一般用标准箱组织养王群。即巢箱和继箱之间放l块隔王板,将继箱布置成哺育区,将巢箱布置成繁殖区。哺育区内放2张幼虫脾、2~3张封盖子脾,外侧再放2~3张蜜粉脾,养王框放在两张幼虫脾之间;繁殖区内放3~4张老熟蛹脾和1~2张空脾,蜂王保留在繁殖区。也可用卧式箱组织养王群,组织时,用框式隔王板将卧式箱隔成左右两个小区,将一个小区布置成哺育区,另一个小区布置成繁殖区。
巢门开在繁殖区。哺育区内巢脾的排列顺序从外往内是蜜粉脾、封盖子脾、大幼虫脾、小幼虫脾。养王框放在两张幼虫脾之间。繁殖区内放3~4张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和l~2张空脾,蜂王留在繁殖区。养王群1次哺育的王台以30个左右为宜。养王群组织好以后,若外界蜜粉源不太理想,每天傍晚需用糖浆和花粉进行饲喂,直至王台封盖为止。
2、优质适龄幼虫的准备:同一只蜂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状态下所产的卵,大小有所不同。用大卵孵化出的幼虫培育出的蜂王产卵性能较好。用大卵孵化出来的幼虫育王,育出的蜂王个体较大,卵巢管较多,产卵力强。反之用小卵孵化的幼虫育王。育出的蜂王个体较小。要想使母本蜂王产出大卵,其关键是控制蜂王的产卵速度,使其少产卵,甚至停产一段时间。其方法如下:在移虫前2周,用产卵控制器限制母本蜂王产卵。
也可用框式隔王栅将母本蜂王控制在蜂巢的一侧,在该控制区内放3张巢脾,l张蜜粉脾、l张大幼虫脾、1张小幼虫脾,每张巢脾上几乎都没有空巢房供蜂王产卵,从而迫使蜂王停产。在移虫前4天,从控制区抽出1张子脾,同时加进1张浅棕色的优质空巢脾让蜂王产卵。用产卵控制器控制的蜂王,则直接换人空脾让蜂王产卵。这时蜂王产出的卵,个体较大。用该卵孵化的幼虫育王,就可得到个体较大的蜂王。
3、移虫:人工育王移用的幼虫必须为1日龄之内(12~18个小时虫龄)的小幼虫。移虫工作应在室内进行,气温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为80~90%,如果湿度不够,可往地上洒些水。移虫有单式移虫和复式移虫两种方法。
①单式移虫:只移1次幼虫,将经工蜂清理过的养王框和从母群中提出的卵虫脾拿人室内,用光滑而洁净的细竹签往每个人工王台基底部点人少许稀王浆。再用移虫针将卵虫脾中12~18个小时虫龄的小幼虫轻轻沿其背部(凸面)挑出,移人人工王台基的底部,使它浮在稀王浆上。移虫后,将养王框放回养王群,插在小幼虫脾之间哺育。
②复式移虫:共移2次虫,将经过养王群哺育了1天的养王框从养王群中取出,用镊子将王台中已经接受的小幼虫取出来丢弃掉;重新移人1条由母本蜂王产的12~18个小时虫龄的小幼虫,再将养王框放回养王群,插在小幼虫脾之间哺育。
4、养王群的管理:养王群1次哺育的王台以30个左右为宜。养王群组织好移人种王幼虫后,第2天轻轻取出育王框检查移虫接受情况,其后一般不要经常开箱,移虫后的第10天轻轻取出育王框,数清王台个数,以便准确准备交尾群数量。育王期间,若外界蜜粉源不太理想,每天傍晚需用糖浆和花粉进行饲喂育王群,直至王台封盖为止。
5、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交尾群又称核群,群势很弱,一般只有l~2框蜂。交尾群应于介绍王台的前l天组织就绪;在交尾箱的每个小室中,各放l张蜜粉脾和2张带青幼年蜂的封盖子脾.蜂数不应少于l框足蜂。在交尾箱巢门上方的外壁上分别贴以黄、绿、蓝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纸片做标志,以利于处女王认巢。交尾箱应远离大群散乱摆放,箱距2米以上,箱旁最好有树枝、石块和土堆等标志物,以免蜂王交尾回巢时误人它群。在移虫后的第11天介绍王台,将它轻轻嵌在巢脾上。夹在两块巢脾之间。介绍王台时,应将交尾群检查一遍,剔除急造王台。不要过早地介绍王台,否则将会延迟处女王羽化出房的时间,使其体质变弱。
王台介绍到交尾群后的第2天,应全面检查处女王出房情况,将未出房的王台和瘦小的处女王淘汰掉,补人备用王台。处女王出房后,10天之内最好不要检查交尾群。以免影响其发育和交尾。若天气晴好,又有足够数量的种用雄蜂,处女王出房后6~8天,便可完成交尾;交尾2~3天后,便开始产卵。在处女王出房后儿天左右,全面检查一次交尾群。观察蜂王交尾、产卵情况。若不是因为低温、阴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则应将超过15天仍未交尾的处女王淘汰掉。

H. 中蜂怎样育王

中蜂育王需要人工培育,可以出体格健壮、产卵力强的蜂王,利用优质雄蜂,选择强壮健康的哺育群育王。移虫、分配王台等方面的正确的操作技术很重要。

具体过程如下:

1.提前培育种用雄蜂 蜂王与雄蜂的发育期不同,为了使雄蜂与蜂王的性成熟期相吻合,需要提前培育种用雄蜂。做法是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蜂群培育种用雄蜂,在春季蜂群进入快速增殖期,加人雄蜂房多的巢脾扩大蜂巢,促使蜂王产下未受精卵,同时加强饲喂。

2.选择哺育群 蜂王在幼虫期得到蜂乳的多少决定蜂王质量的优劣。因此,选择哺育群特别重要。在移虫前一个星期,在蜂场挑选性状优良的蜂群作为哺育群。移虫前一天,对哺育群进行调整。要求8框蜂以上的群势,巢内有大量的哺育蜂,保留封盖子牌和少量的幼虫脾,抽出空牌使蜂数密集。

3.制作人工王台 在自然蜂群里,中蜂王台刚产卵时的台基深度约6-9mm。随着台基内幼虫发育工蜂逐渐加高台壁,封盖的自然王台高度在15-20mm。根据工蜂在建造王台时表现出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台基以高9mm,直径8-10mm为宜。

4.移虫 把经济性状优良蜂群中的幼虫移入人工王台内生长。第一次移虫 工蜂饲喂蜂王幼虫是随着幼虫生长逐渐增加泌乳量。根据这一特点,第一次移虫的虫龄可适当大一点。这样的幼虫易挑,易被工蜂接受。移虫时动作要轻,不能擦伤幼虫。第一次移虫24小时后进行复式移虫。复移前最好饲喂蜂群,剌激工作蜂多吐浆,便于挑虫。然后从种群寻找不超过24小时虫龄的幼虫移人王台内。为保证幼虫有足够的蜂乳,8框蜂的群势移人20-25个幼虫较合适。移完后迅速把育王框放进哺育群。

拓展资料:

复移后幼虫发育特点 当育王框重新放进哺育群后,哺育蜂对台基内的幼虫进行认真地检查,在复移后的2-10小时内决定取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接受率。复移36小时后幼虫发育很快,进食量增大。这时哺育蜂饲喂的蜂乳随之增多,幼虫呈乳白色漂浮在蜂乳上面。复移72小时后,哺育蜂对蜂王幼虫饲喂的次数明显增加,每分钟有10-15只工蜂把头伸进王台内饲喂或探视。

这时王台加高到17 -19mm ;王台周围的哺育蜂既繁忙又紧张,台内积累的蜂乳达到高峰期。到了复移后90小时,工蜂将台口缩小,整个王台呈宝塔状,过不多久工蜂逐渐把台口封住。

I. 蜜蜂人工育王的方法有哪些

准备好工具。中蜂人工育王主要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蜂王浆、小铁片、蜂刷几种。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小铁片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取走王台方便,用来垫在蜡碗底下的。

第二:移虫环境的布局。中蜂人工育王最好选择在室内进行,室内要清洁明亮,毕竟幼虫太小,如果您眼睛实在太好倒也没关系。对于外部温度,最好在二十五到三十摄氏度之间,室内相对湿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果相对湿度达不到,我们可以通过在室内喷洒水来达到要求。

第三:固定蜡碗。我们可以将蜡碗固定在育王框上,记得在蜡碗的底部垫上一块小铁片,一个蜡碗垫上一个,最好以后就把育王框放进我们选择的育王群中让工蜂进行处理,时间是三个小时,然后我们把育王框取出来,如果育王框上有蜂蜜,我们可以使用蜂刷刷干净,之后就向每个蜡碗中滴入蜂王浆,这就就算是我们的移虫工作准备好了。

第四:移虫。这是一个比较精细的一步,很多新养蜂的朋友移虫很慢,而且存活率不高,根据蜂部落的经验,主要原因在于看见幼虫太小胆小不敢移虫,导致在时间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不知道从虫的那个位置开始下针,导致了很多幼虫没有移出来就已经被挑死。所以小编建议移虫的朋友们从虫的背部下针,一步到位,不要多次下针,一般出现两次下针幼虫大多已经死翘翘了。

当我们移出幼虫以后,将幼虫放到我们已经放了蜂王浆的蜡碗中,然后轻轻将移虫针从幼虫身体上慢慢抽出来,这里要注意快而稳,因为幼虫毕竟太嫩了,如果我们长时间的进行蹂躏,就算移虫成功了也会对幼虫造成一定的伤害,培养出来的蜂王品质也会收到影响。

J. 如何在中蜂有王群里育王

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叫隔王板,就是把一两个蜂框与其他的框用工具分开,其他的工蜂就会造王台育王。

优良中蜂蜂王是活框饲养中蜂强群,获取高产、高品质的有利保证,同时也是分蜂和扩大蜂场规模的关键技术之一。培育优良中蜂蜂王的关键技术要点如下:

1、育王时间及条件

中蜂优良蜂王的育王时间宜选择当地自然分蜂的季节。云南优良中蜂蜂王的培育宜在春季(3月中旬至6月上旬)、秋季(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丰富的蜜粉源

应有连续40d左右的2-3种主要蜜源和大量的零星蜜粉源。

(2)温暖而稳定的气候

蜂王和雄蜂的发育、交配期间,20℃以上稳定的气温为佳。

(3)适龄健壮的雄蜂

雄蜂出房时可开始培育蜂王。

(4)强群

中蜂标准箱6-10脾蜂,巢内有雄蜂活动,工蜂初始造王台的蜂群。

(5)无病虫害的蜂群。

2、种群的选择

(1)种用母群

①采蜜力强、高产。选择单群蜂蜜产量明显高于场均产量的蜂群。

②分蜂性弱、群势强。选择不爱分蜂,能常年维持强群的蜂群。

③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蜂群。

④性情温驯的蜂群。经多年观察不易蛰人,检查时护脾的蜂群。

⑤清巢能力强的蜂群。

(2)种用父群

种用父群的选择标准和种用母群一样,群数越多越好。对分蜂性强、易蛰人、群势弱、产蜜低的蜂群,割掉巢内的雄蜂蛹,利于优良的雄蜂与蜂王交配。

3、育王群的组织及管理

第1天组织育王群,用框式隔王板(或者用大隔板打上几个孔)将蜂王限制在箱内一侧,留1-2个巢脾供蜂王产卵繁殖,另一侧放2个有粉蜜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个幼虫脾,幼虫脾居中,作为育王区。育王群组织好后每天以200-300ml糖水(糖水比1:1)进行奖励饲喂,连续饲喂10d。

第2天将蜂蜡台基粘在育王框的台基条上,间距1cm,每个台基下方垫1块小纸片或者小木片,以便割成熟王台时不破坏王台。每个台基条粘10-15个台基,每个育王框镶嵌3段台基条。

3段台基条上的台基数从上到下应逐渐减少,呈中蜂原始巢脾状态(半椭圆形)。安装好台基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的2个幼虫脾之间,让蜜蜂清理和修整台基。中蜂育王每群一般接受8-25只王台,按要求蜂王的计划确定育王群的数量。

第3天取出清理好台基的育王框,从种用母群中找出卵虫脾,用移虫针移18-24h龄(卵刚倒下、孵化出来呈弯曲状态)的幼虫入台基内,移虫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

移虫速度要快,选虫要准,提脾取框要稳。虫移好后,保持育王框上王台口向下,轻轻插入育王群的2个幼虫脾之间哺育。

第4天(移虫24h后),提出育王框,刷去附着蜜蜂(切勿抖动),轻轻拨大王台口,将王台中的幼虫镊弃后,保持王台内蜂王浆的原样,同样快速、准确的从种用母群中移入18-24h龄的小幼虫。虫移好后,保持育王框上王台口向下,轻稳地将育王框放人育王群的2个幼虫脾之间。

第11天(移虫后第7天)彻底检查和毁除育王区巢脾上的王台。清点王台数量,毁除发育不好的王台。用囚王笼囚禁老蜂王,防止育王群分蜂,不利于王台的保温。

4、蜂王的诱入及交尾

第14天,计划换王的蜂群,用囚王笼关闭老蜂王,5-10只放到一群无王群蜂群内。第15天,割取成熟王台(割取王台要轻,不能压迫王台前端,不能用力抖动王台),换王群内选一张蜜粉巢脾。

在蜜粉和幼虫脾的接合部用食指轻轻压出1个凹坑,王台基部轻按牢在凹坑处,保持王台垂直向下,并将巢脾插回原位。放入王台后第二天检查,若蜂群毁坏王台或新出房处女王次劣,杀死劣质蜂王,放回囚禁的老蜂王。

有处女王蜂群的巢门口上方用彩纸标识,以便蜂王出巢交配。正常气候,处女王交配成功后10-15d,开始产卵。若15d后还未产卵,淘汰新蜂王,放回老蜂王。

(10)中蜂有王群育王台的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王是有计划的,1 个育王框 1 次育 20~30 个王台,要根据蜂场规模,自己规划所需育王框数量,每箱只能放 1 个育王框。免移虫育王法操作与移虫育王的方法一样,最好是用种王群与哺育群结合,种王群是经过长期选育的。

种王群标准:根据地区来定,如我地 6 脾 (意标) 足蜂以上,常年无病史,产量高,温顺,繁殖速度明显很快的蜂群。 1 个蜂场应该要有 2 群以上的种王群。

阅读全文

与中蜂有王群育王台的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8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2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4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7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4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4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0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9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5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2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59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98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93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0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800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8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2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60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3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