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应收账款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
应收账款填列:应收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预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计提的相应的坏账准备计算填列;
其他往来款项填列:
预收款项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预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预提费用科目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预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预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余额+预提费用科目的借方余额-相应坏账准备计算填列;
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计提的相应的坏账准备计算填列;
其他应付款项目应根据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资料来源:网页链接
⑵ 工资表中应发工资公式是怎么计算
看你工作表中有那些东西,应发—扣发工资+补发工资,社保记入其他应收款,
⑶ EXCEL已知实发工资计算应发工资的公式
1、先填列好每位员工的实发工资
⑷ 关于工资的计算问题
一、(1)食堂的费用,如果是员工要扣餐费的,买菜的钱就计入其他应收款借方,发工资时扣下的伙食费就计入其他应收款贷方。如果是公司包伙食或者员工交的伙食费不够,公司还要补贴一部分的话,那么就记入应付福利费。
(2)买菜、米、油这类的农产品如果是小量的购入,没有发票,税局是许可的。因为事实上在菜市场买菜也不可能让农民大哥开发票。
(3)如果员工的工资是2000元,扣伙食费200元,那么计算个税还是要用2000元去计算,不能用1800计算。
二、扣押金不合法,如果你们企业一定要这样做,也必须把押金包含在工资中一起扣个税
三、被处罚,罚金列入:营业外支出;收罚金,罚金列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工人的罚款,限额是每月罚款数不能超过应付工资的20%,计算个税前不能扣除。
四、出差人员的补贴如果计入工资总额,那么按新规定就是要征收个税的。所以一般企业都不会把差旅费补贴做在工资里,而是在每一次员工出差回来时,补贴在差旅费报销里面。一般是出差几天,每天补贴多少钱这样的,比如每天补贴一百元,这种费用是可以没有发票的。
⑸ excel求工资用公式计算求出应发工资
图示表格中应发工资公式为:=C3+D3+E3-F3
填写表格的应发工资步骤如下:
1、以图中工资表为例只需用到加减法,应发工资=基础工资+岗位津贴+生活补贴-违纪扣除。首先在G3单元格上内粘贴上公式:=C3+D3+E3-F3。
(5)应收工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Excel公式是等式,可用于执行计算、返回信息、处理其他单元格内容、测试条件等操作。
Excel公式的输入是以“=”开始的。简单的公式有加、减、乘、除等计算,复杂的会有一些函数。
创建一个单元格中的公式步骤如下:
1.选择单元格。
2.键入等号“=”(Excel 中的公式始终以等号开头)。
3.选择一个单元格,或在所选单元格中键入其横纵坐标位置(如A3)。
4.输入运算符。 (如 + 代表相加)
5.选择下一单元格,或在所选单元格中键入其横纵坐标位置(如B3)。
6.按 Enter。 计算结果将显示在包含公式的单元格中。
⑹ 应收账款的计算
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一计提的相应的坏账准备计算填列;
这是会计报表的重分类
⑺ 求应收账款计算方法
应收账款应该是=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这个才是最正确的计算方法
⑻ 根据应发工资计算扣税怎么列公式。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最后劳动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举例】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二、征收方法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⑼ 应发工资与实发工资如何计算
应发工资扣除社保缴费部分,扣除个人所得税(如果达到标准的话),扣除其它费用(比如个别单位的住宿费、住宿水电费等)后剩余的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就是实发工资。
1、应发工资,即根据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应当得到的工资待遇。
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缺勤或旷工造成的工资或者奖金减少的部分。
2、实发工资,也称应得工资,即劳动者应当实际得到或者用人单位应当实际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实发工资不等同于应发工资。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
(9)应收工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发工资的目的:
1、基本的安全保障。
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中,员工相对处于弱势,是风险较大的一方,所以员工本身具备不安全感,所以员工希望企业能与其签定合同,能给他买保险、及时发放工资,这都是源于安全的保障需求。
做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这种需求,特别是在营销人员的薪酬设计中,首先得让员工有安全感,员工才会愿意去为企业打拼。
2、价值肯定。
很多企业的薪酬方案相当简单,一共分为四级,员工级、主管级、经理级、总监级,这样是有问题的。同为部门经理,技术研发的经理和财务经理对企业的贡献度是否一样呢?
肯定不一样,但他们拿的薪酬却一样,贡献大的那个人不平衡,这就是忽略了岗位的价值。企业给员工的薪酬绝对不是单纯基于职级的,而是必须基于岗位价值,回归到该岗位对企业的贡献上来。
3、结成利益共同体。
很多企业的员工对公司是否挣钱并不在意和关心,因为不管公司赚多少钱员工拿的工资都是一样的。某公司的财务总监,公司赚了2000万,他非常不高兴,为什么呢?
因为公司赚200万时,他拿12万年薪;公司赚了2000万,他还是拿12万年薪,他觉得分红不均,觉得严重心理不平衡,这就是利益共享出了问题。员工在什么时候最拼命呢?只有在感觉为自己挣钱的时候。
他如果老感觉钱都给企业挣走了,自己什么好处都没有,是不会卖命工作的。所以,在设计高管人员薪酬时,要考虑分红、甚至股份的设计,都是为了将中长期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