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两个行列式相乘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想到的阿 只是根据简单的二元一次方
没有现实的含义
Ⅱ 行列式是如何计算的
1、利用行列式定义直接计算:
行列式是由排成n阶方阵形式的n²个数aij(i,j=1,2,...,n)确定的一个数,其值为n!项之和。
(2)两个行列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
(1)行列式A中某行(或列)用同一数k乘,其结果等于kA。
(2)行列式A等于其转置行列式AT(AT的第i行为A的第i列)。
(3)若n阶行列式|αij|中某行(或列);行列式则|αij|是两个行列式的和,这两个行列式的第i行(或列),一个是b1,b2,…,bn;另一个是с1,с2,…,сn;其余各行(或列)上的元与|αij|的完全一样。
(4)行列式A中两行(或列)互换,其结果等于-A。 ⑤把行列式A的某行(或列)中各元同乘一数后加到另一行(或列)中各对应元上,结果仍然是A。
Ⅲ 行列式的乘法公式是什么两个行列式相乘怎么算
行列式的乘法公式其实是矩阵的乘法得来的,即 |A||B| = |AB|;其中 A.B 为同阶方阵,若记 A=(aij),B=(bij),则|A||B| = |(cij)|,cij = ai1b1j+ai2b2j+...+ainbnj。
行列式在数学中,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为det的矩阵A,取值为一个标量,写作det(A)或 | A | 。无论是在线性代数、多项式理论,还是在微积分学中(比如说换元积分法中),行列式作为基本的数学工具,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性质
①行列式A中某行(或列)用同一数k乘,其结果等于kA。
②行列式A等于其转置行列式AT(AT的第i行为A的第i列)。
③若n阶行列式|αij|中某行(或列);行列式则|αij|是两个行列式的和,这两个行列式的第i行(或列),一个是b1,b2,…,bn;另一个是с1,с2,…,сn;其余各行(或列)上的元与|αij|的完全一样。
Ⅳ 这两个行列式怎么算
一 化成三角形行列式法 先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全部化为 1 ,再利用该行(列)把行列式化为三角形行列式,从而求出它的值,这是因为所求行列式有如下特点: 1 各行元素之和相等; 2 各列元素除一个以外也相等。 充分利用行列式的特点化简行列式是很重要的。 二 降阶法 根据行列式的特点,利用行列式性质把某行(列)化成只含一个非零元素,然后按该行(列)展开。展开一次,行列式降低一阶,对于阶数不高的数字行列式本法有效。 三 拆成行列式之和(积) 把一个复杂的行列式简化成两个较为简单的。 四 利用范德蒙行列式 根据行列式的特点,适当变形(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如:提取公因式;互换两行(列);一行乘以适当的数加到另一行(列)去; ...) 把所求行列式化成已知的或简单的形式。其中范德蒙行列式就是一种。这种变形法是计算行列式最常用的方法。 五 数学归纳法 当 与 是同型的行列式时,可考虑用数学归纳法求之。 六 逆推法 建立起 与 的递推关系式,逐步推下去,从而求出 的值。 有时也可以找到 与 , 的递推关系,最后利用 , 得到 的值。 七 加边法 要求:1 保持原行列式的值不变; 2 新行列式的值容易计算。根据需要和原行列式的特点选取所加的行和列。加边法适用于某一行(列)有一个相同的字母外,也可用于其第 列(行)的元素分别为 n-1 个元素的倍数的情况。 八 综合法 计算行列式的方法很多,也比较灵活,总的原则是:充分利用所求行列式的特点,运用行列式性质及上述常用的方法,有时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更简便的求出行列式的值;有时也可用多种方法求出行列式的值。 九 行列式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不用。
Ⅳ 这两个行列式怎么计算
=0方法如下,
请作参考:
Ⅵ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总结
第一、行列式的计算利用的是行列式的性质,而行列式的本质是一个数字,所以行列式的变化都是建立在已有性质的基础上的等量变化,改变的是行列式的“外观”。
第二、行列式的计算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通过行列式的性质把一个普通的行列式变化成为一个我们可以口算的行列式(比如,上三角,下三角,对角型,反对角,两行成比例等)
第三、行列式的计算最重要的两个性质:
(1)对换行列式中两行(列)位置,行列式反号
(2)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倍数加到另一行(列),行列式不变
对于(1)主要注意:每一次交换都会出一个负号;换行(列)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整0的位置,例如下题,只要调整一下第一行的位置,就能变成下三角。
矩阵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将接收两个矩阵作为输入,并输出一个新的矩阵。矩阵的加法和减法都是在分量级别上进行的,因此要进行加减的矩阵必须有着相同的维数。
为了避免重复编写加减法的代码,先创建一个可以接收运算函数的方法,这个方法将对两个矩阵的分量分别执行传入的某种运算。
Ⅶ 计算两个行列式(过程详细)
第一个(把2提出第一行):
=2*[1
2
-1
-1
1
3
1
2
1
3
1
3
-1
2
1
2]
(第三行减第二行)
=2*[1
2
-1
-1
1
3
1
2
0
0
0
1
-1
2
1
2]
(以第三行,展开)
=-2*[1
2
-1
1
3
1
-1
2
1]
(第一行加第三行)
=-2×[0
4
0
1
3
1
-1
2
1]
(以第一行展开)
=-2*-4*[
1
1
-1
1]
=-2*-4*2=16。
第二个(按照第四行展开,后来减为三维行列式,后面代公式就可以了):
=-[1
a1
0
1
0
a2
1
0
0]
+a3*
[a0
1
1
1
a1
0
1
0
a2]
=-[a1
0
0
a2]+a3*(a0a1a2-a1-a2)
=-a1a2+a3*(a0a1a2-a1-a2)
=a0a1a2a3-a1a2-a2a3-a3a1。
Ⅷ 二阶行列式计算是什么
二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用主对角线上的数的乘积,减去副对角线上的数的乘积,所得结果就是二级行列式的值。
二阶行列式是四个数排成两行两列,用一种称为对角线法则计算得出的数,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上元素相乘,取正号,右上角和左下角上元素相乘,取负号,两个乘积的代数和就是二阶行列式的值。
历史起源
行列式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不仅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其他学科中也经常遇到。
历史上,最早使用行列式概念的是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后来瑞士数学家克莱姆于1750年发表了着名的用行列式解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首先将行列式的理论脱离开线性方程组的是数学家范德蒙,1772年他对行列式作出连贯的逻辑阐述。
法国数学家柯西于1841年首先创立了现代的行列式概念和符号,包括行列式一词的使用,但他的某些思想和方法是来自高斯的。在行列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还有拉格朗日、维尔斯特拉斯、西勒维斯特和凯莱等数学家。
Ⅸ 二阶行列式的计算
二阶行列式的计算如上图
行列式在数学中,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为det的矩阵A,取值为一个标量,写作det(A)或 | A | 。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一 化成三角形行列式法
先把行列式的某一行(列)全部化为 1 ,再利用该行(列)把行列式化为三角形行列式,从而求出它的值,这是因为所求行列式有如下特点:1 各行元素之和相等; 2 各列元素除一个以外也相等。
充分利用行列式的特点化简行列式是很重要的.
二 降阶法
根据行列式的特点,利用行列式性质把某行(列)化成只含一个非零元素,然后按该行(列)展开。展开一次,行列式降低一阶,对于阶数不高的数字行列式本法有效。
三 拆成行列式之和(积)
把一个复杂的行列式简化成两个较为简单的。
四 利用范德蒙行列式
根据行列式的特点,适当变形(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如:提取公因式;互换两行(列);一行乘以适当的数加到另一行(列)去; ...) 把所求行列式化成已知的或简单的形式。其中范德蒙行列式就是一种。这种变形法是计算行列式最常用的方法。
五加边法
要求:1 保持原行列式的值不变; 2 新行列式的值容易计算。根据需要和原行列式的特点选取所加的行和列。加边法适用于某一行(列)有一个相同的字母外,也可用于其第 列(行)的元素分别为 n-1 个元素的倍数的情况。
六 综合法
计算行列式的方法很多,也比较灵活,总的原则是:充分利用所求行列式的特点,运用行列式性质及上述常用的方法,有时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更简便的求出行列式的值;有时也可用多种方法求出行列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