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梯形螺纹深度怎么算
梯形螺纹
螺距为2~5、6~12、14~44的牙顶间隙ac分别为0.25、0.5、1。
牙型角为30度
1)外螺纹
大经=d(d公称直径)
中径=d-0.5p(p为螺距)
小径=d-2h(h为牙高)
h=0.5p十ac
牙顶宽度=0.366p
牙底宽度=0.366p-0.536ac
2)内螺纹
大经=d十ac
小径=d-p
其余和外螺纹相同。
(1)梯形牙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车削梯形螺纹与三角螺纹相比,螺距大、牙型角大、切削余量大、切削抗力大,而且精度要求高,加之工件一般都比较长,所以加工难度较大。 一般车削梯形螺纹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直进法:螺距小于4mm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 可用一把梯形螺纹车刀,即每一刀都在X向进给,直至牙底处。
采用此方法加工梯形螺纹时。螺纹车刀的三个切削刃都要参与切削,导致加工排屑艰苦,切削力和切削热增长,刀头磨损严重,容易产生“扎刀”和“崩刃”现象,因此这种方法不合适大螺距螺纹的加工。
2、斜进法:螺纹车刀沿牙型一侧平行的方向斜向进刀,直至牙底处,用此方法加工梯形螺纹时,车刀始终只有一个侧刃参与切削,从而使排屑较顺利,刀尖的受热和受力情形有所改良,不易产生“扎刀”等现象。
3、左右切削法:用梯形螺纹车刀采用左右车削法车削梯形螺纹两侧面 ,每边留0.1~0.2mm的精车余量,并车准螺纹小径尺寸,螺纹车刀分辨沿左、右牙型一侧的方向交叉进刀,直至牙底。这种方法与斜进法较类似,利用此方法螺纹车刀的两刃都参与切削。
2. 梯形螺纹的螺距是怎样算的
1、螺距,螺纹上相邻两牙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若是单线螺纹那么 螺距等于导程;若是多线螺纹那么导程=螺距X线数。
2、单层螺旋,螺距=球管旋转360度的进床距离/准直宽度。对于多层螺旋CT螺距的概念有点复杂,多层CT的一个准直宽度包含了多个相邻的图像。
(2)梯形牙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梯形螺纹是螺纹的一种,分为米制和英制两种。 英制梯形螺纹的牙型角为29°,我国常见的是米制梯形螺纹,其牙型角为30°。牙型为等腰梯形,通常是用于一些机构的传动,往往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2、螺距是螺纹上相邻两牙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若是单线螺纹那么 螺距等于导程;若是多线螺纹那么导程=螺距X线数。
3、螺纹螺距,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4、航模中的螺距,螺旋桨在空气中旋转一圈桨平面经过的距离。[2]
5、磁场中粒子螺距,如果带电粒子进入均匀磁场B时,其速度v与B之间成θ角,则粒子将作螺旋运动。而粒子在磁场中回转一圈所前进的距离叫做螺距(h): h=2πmvcosθ/(qB)
6、螺旋CT螺距,螺旋CT的问世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螺距(pitch,P)。对早期的单层螺旋,各厂家对此定义是统一的,即螺距=球管旋转360度的进床距离/准直宽度。对于多层螺旋CT螺距的概念有点复杂,多层CT的一个准直宽度包含了多个相邻的图像。
3. 梯形螺纹计算公式是什么
各基本尺寸名称,代号及计算公式如下:
牙型角:
α=30°。
螺距P:
由螺纹标准确定,牙顶间隙ac P=1.5~5 ac=0.25;P=6~12 ac=0.5;P=14~44 ac=1。
外螺纹:
大径d 公称直径。
内螺纹:
大径D4=d+2ac;中径D2=d2;小径D1=d-P;牙高H4=h3;牙顶宽f=0.366P;牙槽底宽。w=0.366P-0.536ac。
螺纹升角ψ:
tgψ=P/πd2。
梯形螺纹的标记由螺纹代号 、公差代号及旋合长度代号组成,彼此间用“—”离开。根据国标规定,梯形螺纹代号由种类代号Tr和螺纹“公称直径×导程”表示,由于标准对内螺纹小径D1和外螺纹大径只规定了一种公差带(4H、4h),规定外螺纹小径d3的公差地位永远为h的基础偏差为零。
公差等级与中径公差等级数雷同,而对内螺纹大径D4,标准只规定下偏差(即基础偏差)为零,而对上偏差不作规定。
4. 梯形牙的刀宽怎么算
车梯形螺纹刀尖的宽度=0.366×螺距-0.536×间隙 ,牙形角=30°螺距为2mm的螺纹间隙值为0.25mm.
5. 梯形螺纹怎么算
梯形螺纹M值的精确计算已导出不少公式h卜h’。这些公式表示方法不尽相同,但计算结果是一样的。然而,这些公式均为超越方程,需用繁琐的迭代法解,应用起来颇感不便。因此,为了实际技术的应用,专家学者们已导出不少近似公式。但是,这些近似计算公式的计算原理误差往往较大。本文根据M值间的内在关系,推荐一种查表和简单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一、原理 若将梯形螺纹的M值计算公式表示为 M=dz+d,+dM (1)式中,M为梯形螺纹跨线测量的M值:d:为梯形螺纹的中径;d,为量棒直径;d。为引用量。 这是一个简单且容易计算的公式,式中仅有一个未知数,即引用…
6. 30度梯形螺纹计算公式
各基本尺寸名称,代号及计算公式如下:
牙型角:
α=30°
螺距P:
由螺纹标准确定,牙顶间隙ac P=1.5~5 ac=0.25;P=6~12 ac=0.5;P=14~44 ac=1
外螺纹:
大径d 公称直径
内螺纹:
大径D4=d+2ac;中径D2=d2;小径D1=d-P;牙高H4=h3;牙顶宽f=0.366P;牙槽底宽w=0.366P-0.536ac;
螺纹升角ψ:
tgψ=P/πd2
梯形螺纹的标记由螺纹代号 、公差代号及旋合长度代号组成,彼此间用“—”离开。根据国标规定,梯形螺纹代号由种类代号Tr和螺纹“公称直径×导程”表示,由于标准对内螺纹小径D1和外螺纹大径只规定了一种公差带(4H、4h),规定外螺纹小径d3的公差地位永远为h的基础偏差为零。
公差等级与中径公差等级数雷同,而对内螺纹大径D4,标准只规定下偏差(即基础偏差)为零,而对上偏差不作规定。
因此梯形螺纹仅标记中径公差带,并代表梯形螺纹公差(由表现公差带等级的数字及表现公差带地位的字母组成)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三组,分辨称为短旋合长度(S)、中旋合长度(N)和长旋合长度(L)。
在一般情形下,中等旋合长度(N)用得较多,可以不标注。梯形螺纹副的公差代号分别注出内、外螺纹的公差带代号,前面是内螺纹公差带代号,后面是外螺纹公差带代号,中间用斜线分隔。
7. 梯形螺纹怎么计算!请举例说明~~
梯形螺纹较之三角螺纹,其螺距和牙型都大,而且精度高,牙型两侧面表面粗糙度值较小,致使梯形螺纹车削时,吃刀深,走刀快,切削余量大,切削抗力大。这就导致了梯形螺纹的车削加工难度较大 梯形螺纹的计算式及其参数值
名称代号计算公式及参数值/mm牙顶间隙ac0.5大径d公称直径(�0�1360-0.3750)中径d2d2=d-0.5P=�0�133-0.473-0.118小径d3d3=d-2h3=�0�129-0.5370牙高h3h3=0.5P+ac=3.5牙顶宽ff=0.366P=2.196牙槽底宽ww=0.366P-0.536ac=1.928http://tools.newmaker.com/art_27810.html
8. 梯形螺纹的牙面宽度和牙深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梯形外螺纹是 牙高(h3)=0.5P+Ac P就是螺距Ac是一个特定的值 1.5-5是0.25 6-12是0.5 14-44是1 内螺纹 牙高 H4=h3,(不过我告诉你,你最好做深点,不认不好配合的,内螺纹,牙高是不怎么看的,牙高只是一个参考值) 牙顶宽是f=0.366P 牙低宽是w=0.366P-0.536Ac 这些都是参考值,做的时候不要刻意看他们,他们是自然形成的,差点没事的
记得采纳啊
9. 梯形螺纹计算公式
梯形螺纹计算公式如下:
牙型角:α=30°。
螺距P: 由螺纹标准确定,牙顶间隙ac P=1.5~5 ac=0.25;P=6~12 ac=0.5;P=14~44 ac=1。
外螺纹:大径d 公称直径。
内螺纹:大径D4=d+2ac;中径D2=d2;小径D1=d-P;牙高H4=h3;牙顶宽f=0.366P;牙槽底宽w=0.366P-0.536ac。
螺纹升角ψ:tgψ=P/πd2。
螺纹代号:单线螺纹:Tr40×6-6h-L。
Tr:螺纹种类代号(梯形螺纹)。
40:公称直径。
6:导程(对于单线螺纹而言,导程即为螺距)。
6h:内螺纹公差代号。
L:旋合长度代号。
左旋螺纹需在尺寸规格之后加注LH,右旋则不注出。例如Tr36×12(6),Tr44×16(8)LH等。
(9)梯形牙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车削梯形螺纹与三角螺纹相比,螺距大、牙型角大、切削余量大、切削抗力大,而且精度要求高,加之工件一般都比较长,所以加工难度较大。 一般车削梯形螺纹我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
1、直进法,螺距小于4mm和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 可用一把梯形螺纹车刀,即每一刀都在X向进给,直至牙底处。采用此方法加工梯形螺纹时,螺纹车刀的三个切削刃都要参与切削,导致加工排屑艰苦。
切削力和切削热增长,刀头磨损严重,容易产生扎刀和崩刃现象,因此这种方法不合适大螺距螺纹的加工。
2、斜进法,螺纹车刀沿牙型一侧平行的方向斜向进刀,直至牙底处,用此方法加工梯形螺纹时,车刀始终只有一个侧刃参与切削,从而使排屑较顺利,刀尖的受热和受力情形有所改良,不易产生扎刀等现象。
3、左右切削法,用梯形螺纹车刀采用左右车削法车削梯形螺纹两侧面 ,每边留0.1~0.2mm的精车余量,并车准螺纹小径尺寸,螺纹车刀分辨沿左、右牙型一侧的方向交叉进刀,直至牙底。这种方法与斜进法较类似,利用此方法螺纹车刀的两刃都参与切削。
10. 6个的梯形牙底径怎么算
6个梯形牙底径直接怎么算?把6个梯形的直径算起来,然后乘以它一个结构就可以把它算出来以及它的一个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