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怎么用算盘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三种基本方法:
(1)归除法,使用专门的口诀试商,可退商补商,易学,初学者的必选,但速度不够快。
(2)商除法,使用乘法口诀试商,要求计算者有较高的心算水平,不易退商补商,但很有效率,高级进阶者必学。
(3)飞归法,使用专门的“飞归口诀”试商,一次到位,但口诀近千,懂的人很少,一般的书籍里都找不到飞归口诀,速度令人难以想象,是高人才会的绝技之一。
如果你真要学珠算除法,就从基本功慢慢开始吧,拜师学艺,买些教科书看看,我都是学了两年才懂归除法和商除法的。
2. 用算盘是怎么打除法的并说下怎么才能速度快
大哥 你会口决麼?
先学口决呵
一、加法口诀表
不进位的加 进位的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一
二、减法口诀表
不退位的减 退位的减
直减 破五减 退位减 退十补五的减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还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还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还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还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还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三、大九九口诀表
一一01 一二02 一三03 一四04 一五05 一六06 一七07 一八08 一九09
二一02 二二04 二三06 二四08 二五10 二六12 二七14 二八16 二九18
三一03 三二06 三三09 三四12 三五15 三六18 三七21 三八24 三九27
四一04 四二08 四三12 四四16 四五20 四六24 四七28 四八32 四九36
五一05 五二10 五三15 五四20 五五25 五六30 五七35 五八40 五九45
六一06 六二12 六三18 六四24 六五30 六六36 六七42 六八48 六九54
七一07 七二14
七三21 七四28 七五35 七六42 七七49 七八56 七九63
八一08 八二16 八三24 八四32 八五40 八六48 八七56 八八64 八九72
九一09 九二18 九三27 九四36 九五45 九六54 九七63 九八72 九九81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卷上“归除歌诀”...
一归如一进 见一进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进成十 四进二十 六进三十 八进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进成十 六进二十 九进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进成十 八进二十
五归添一倍 逢五进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进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进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进成十
九归随身下 逢九进成十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盘”一词出现于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绝句的题目;
元代画家王振鹏作《干坤一担图》[1310年]中
货郎担的货中有一算盘;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卷二十九“井珠”条中
有“算盘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盘”,可见,元代已应用了算盘。
载有算盘图的最早文献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来。
三、大九九口诀表
一一01 一二02 一三03 一四04 一五05 一六06 一七07 一八08 一九09
二一02 二二04 二三06 二四08 二五10 二六12 二七14 二八16 二九18
三一03 三二06 三三09 三四12 三五15 三六18 三七21 三八24 三九27
四一04 四二08 四三12 四四16 四五20 四六24 四七28 四八32 四九36
五一05 五二10 五三15 五四20 五五25 五六30 五七35 五八40 五九45
六一06 六二12 六三18 六四24 六五30 六六36 六七42 六八48 六九54
七一07 七二14 七三21 七四28 七五35 七六42 七七49 七八56 七九63
八一08 八二16 八三24 八四32 八五40 八六48 八七56 八八64 八九72
九一09 九二18 九三27 九四36 九五45 九六54 九七63 九八72 九九81
[珠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九归口诀共61句: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诀共9句: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口诀共9句: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
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
学好在练呵
3. 用算盘如何进行开平方运算
为使计算不过于繁复,仅以有整根的数为例讲解如下:用算盘对 80315 .56施行开平方运算第一步,将所给数分段:个位、十位(如果有的话)作一段;依次往左往右每两位作一段。
比如80315.56被分成了四段:8、03、15、56. 再按以下规则施行系列减法依次定下所给数之平方根各位:第二步,定平方根最左位:此例之最左段乃“8”,将其作被减数,依次用减数1、3、5、7、9、11、13、15、17等等,来减它:8-1=7 ;7-3=4 ;再往下4-5已无法施行。
故此轮能有效施行的减法运算仅两次,可定80315.56之平方根的最左位是“2”!第二步,定平方根靠右位:将上一步之最后余数(4)添上次段那两数(03)构成本轮之被减数—即403;而减数之结构由上轮有效施行了减法之减数(应是3)加上一(得4)作为新轮减数之左位,此轮减数之右位依次为1、3、5、7、9. . .。
于是有以下减法运算:403-41=362;362-43=319;319-45=274;274-47=227;227-49=178;178-51=127;127-53=74;74-55=19.再往下已不能施行,此轮有效施行了8次减法,可定平方根的此位为“8”!第三步,再定靠右位:将上一步之最后余数(19)添入次段那两数(15)构成本轮之被减数—即1915;而减数之结构由上轮有效施行了减法之减数(应是55)加上一(得56)作为新轮减数之左位,此轮减数之右位也依次为1、3、5、7、9. . .
以下减法运算:1915-561=1354;1354-563=791;791-565=226. 再往下已不能施行,此轮有效施行了3次减法,可定平方根的此位为“3”!第四步,再定靠右位:将上一步之最后余数(226)添入次段那两数(56)(小数点此时不计,待写最后答案时补之)构成本轮之被减数—即22656;而减数之结构由上轮有效施行了减法之减数(应是565)加上一(得566)作为新轮减数之左位,此轮减数之右位也依次为1、3、5、7、9. . .。于是有以下减法运算:22656-5661=20995;20995-5663=15332;15332-5665=5667;5667-5667=0!此轮有效施行了4次减法,可定平方根的此位为“4”!在对应位添上小数点,所给数80315 .56的平方根是:283 .4
拓展资料: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4. 算盘怎么算
从右往左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以此类推。最右边第一竖排,下面五个珠子代表一二三四五。当到五时,就拨动上面一个珠子。下面一个珠子代表一。上面一个珠子代表五。当第一竖排满十了就进到十位。同理。后面也一样。
(4)人工用算盘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相关术语:
1 空档:某一档的上、下都离梁的时候,叫做空档。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
2 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是,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做空盘。
3 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做内珠。
4 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做外珠。
5 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
6 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
7 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8 本档:是指正要拨珠记数的这一档。
9 前档:是指本档的前一档,也叫左一档(位)。
10 后档:是指本档的后一档,也叫右一档(位)。
11 漂珠:拨珠时用力过轻,不靠梁不着框,浮漂在档中间的算珠。
12 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13 实珠:靠梁表示正数的算珠。
14 虚珠:也叫负珠,是指算珠拨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负数的悬珠。
15 置数:也教布数,按照计算的要求,把数字拨入算盘,为计算作准备。
16 档位:也叫档次,是指档的位次。
17 错档:也叫错位,是指运算过程中未将算珠拨入应拨的档位。
18 隔档:也叫隔位,是指本数位左右空一档的第二档(位)。入隔位乘法中两数相乘,积的个位打在被乘数的右两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几,指的是被除数首位的左两位。
19 进位:是指本档加上一个数后,大于或等于10,须向前位加1,叫做进位。
20 退位:是指在本档减去一个数时本档不够,许向前面一位减1,叫做退位。
21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22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最后一个数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
中的9。
23 次位:实质一个多位数的第二个数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24 实数:古算书中通称被乘数和被除数为实数,简称实。
25 法数:古算书中通称乘数和除数为法数,简称法。
26 乘加:是指被乘数每位乘以乘数各位,在算盘上一边乘一边加积数。
27 乘减:也叫减积,是指每位商数同除数相乘,乘积在被除数里减去。
28 除首:是指除数的最高位数。
29 积首:是指积数的首位数。
30 商首:是指商数的首位数。
31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个商数,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这种心算过程叫做估商。
32 试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时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数,叫做试商。
33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试商拨入算盘。
34 调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正确,需要调整初商。
35 确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大也不小。
36 除尽:是指被除数除以除数,除到某一位,刚好无余数,叫做除尽。
37 除不尽:是指整除出现无穷循环或不循环小数时,不能除尽的除算。如:1÷3=0.333……
38 余数: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数求到各位或预定的某数位时,被除数中减剩的数叫做余数。在运算过程中,往往被除数郊区每次商与除数的乘积都有剩余的数,通常也叫做余数。
39 退商:初商过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40 补商:初商过小,把它改大叫“补商”。
41 假商:在除法运算中,为了计算便捷,先确立一个商,再经过调整取得确商。先确立的商,叫做假商。
42 清盘:拨去各档靠梁的算珠,使全盘成为空盘,叫做清盘。
43 全盘练习:算盘所有档上,或大部分档上作拨珠练习,以及按基本运算法则进行全面练习,叫做全盘练习。
5. 算盘使用方法
一 一下5去4 一 一上4去5
二 二上5去3 二 二上3去5
三 三下5去2 三 三上2去5
四 四下5去1 四 四上1去5
加数 去五进位加 减数 退位还五减
六 六上1去5进1 六 六退1还5去1
七 七上2去5进1 七 七退1还5去2
八 八上3去5进1 八 八退1还5去3
九 九上4去5进1 九 九退1还5去4
加数 进位加 减数 退位减
一 一去9进1 一 一退一还9
二 二去8进1 二 二退一还8
三 三去7进1 三 三退一还7
四 四去6进1 四 四退一还6
五 五去5进1 五 五退一还5
六 六去4进1 六 六退一还4
七 七去3进1 七 七退一还3
八 八去2进1 八 八退一还2
九 九去1进1 九 九退一还1
20以内的珠算基本加减法叫基本加减算
我们把20以内的珠算基本加减法叫基本加减算。它包括加减1——9几种拨珠方法。熟练进行基本加减算是学好多位数加减算的基础。按拨珠的难易程度分位四类:
一. 直加 直减
1. 直加要领:加看外珠,够加直加。
练习:2+2 3+1 2+1 5+33+5
4+5 1+5 2+5 1+72+6
2. 直减要领:减看内珠,够减直减。
练习: 4-2 4-3 6-1 8-27-5
8-5 9-5 9-4 8-79-8
二. 满五加 破五减
1. 满五加要领:下加不够,加五减凑。
练习: 4+4 2+3 3+34+3
2.破五减要领:下减不够,减五加凑。
练习: 8-4 7-3 6-25-2
三. 进位加 退位减
1. 进位加要领:本档满十,减补进一。
练习: 2+8 3+7 4+65+5
4+7 4+8 3+92+9
2. 退位减要领:本档不够减,退一加补。
练习: 11-7 12-8 11-510-5
15-8 16-9 13-411-9
四. 破五进位加 退位满五减
1. 破五进位加要领:本档满十,进一减五加凑。
练习: 5+6 7+7 8+6 5+9
6+7 5+8 6+66+8
2.退位满五减要领:本档不够减,退一加五减凑。
练习: 12-6 13-8 13-711-6
12-7 14-8 14-7 13-6
附:直加、满五加基本练习:
0+1 1+1 2+1 3+1 4+1 5+1 6+1 7+18+1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0+3 1+3 2+3 3+3 4+3 5+36+3
0+4 1+4 2+4 3+4 4+4 5+4
0+5 1+5 2+5 3+54+5
0+6 1+6 2+63+6
0+7 1+72+7
0+81+8
0+9
(Words)直减、破五减基本练习
9-9
9-88-8
9-7 8-77-7
9-6 8-6 7-66-6
9-5 8-5 7-5 6-55-5
9-4 8-4 7-4 6-4 5-44-4
9-3 8-3 7-3 6-3 5-3 4-33-3
9-2 8-2 7-2 6-2 5-2 4-2 3-22-2
9-1 8-1 7-1 6-1 5-1 4-1 3-1 2-11-1
进位加、破五进位加基本练习:
9+1
9+28+2
9+3 8+37+3
9+4 8+4 7+46+4
9+5 8+5 7+5 6+55+5
9+6 8+6 7+6 6+6 5+64+6
9+7 8+7 7+7 6+7 5+7 4+73+7
9+8 8+8 7+8 6+8 5+8 4+8 3+82+8
9+9 8+9 7+9 6+9 5+9 4+9 3+9 2+91+9
退位减、退位满五减基本练习:
18-9 17-9 16-9 15-9 14-9 13-9 12-9 11-910-9
17-8 16-8 15-8 14-8 13-8 12-8 11-810-8
16-7 15-7 14-7 13-7 12-7 11-710-7
15-6 14-6 13-6 12-6 11-610-6
14-5 13-5 12-5 11-510-5
13-4 12-4 11-410-4
12-3 11-310-3
11-210-2
10-1
不进位的加 进位的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例如加法 “一下五去四”为例意思是当加一的时候,如果下面是四,你就上面拨下个5,然后下面把四个珠子拨下去如果下面不是四,那就直接拨上一好了 一直到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意思都是一样的 而下面的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开始 就是说 如果下面是四就 直接将四都拨下来 直接进一 如果是五或五以上的无论是多少加六都要 退一个五在拨上来一个一 然后在往前进一位以此类推 如“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意思差不多 就是说 无论几加七 都要先减去三 然后在前一数位进一个一 注
6. 用算盘怎么计算加减乘除等
有珠算口诀,加减乘除都有
比如加法: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九上九。
有进位的:一去九进一,二去八进一,三去七进一,、、、、、九去一进一,等等。
7. 算盘怎么算乘除法
珠算乘除法口诀如下:
乘法口诀:
仍然用《九九乘法表》作乘法口诀,只是在需要加的时候用加法口诀。
除法口诀:
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1、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2、按归除口诀求出试商后,被除数余数内不够减去商与除数第二位以下各数的乘积,则将商减少1,并按除数首位的数字加在下一档.在口诀中"无除"是"不够减"的意思,"下还几"就是除数为几就下加几.口诀中的"去1",也可念"退一"。
3、九归,珠算中用一到九的九个"个位数"为除数的除法,如"逢六进一",就是六除六商一;"六三添作五",就是六除三十商五。
4、商九口诀共9句: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
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关算盘的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东汉、南北朝说。清代数学家梅启照认为算盘起源于东汉、南北朝时期,依据在于东汉数学家徐岳《数术记遗》中记载了十四种算法,其中第十三种既珠算,后来北朝数学家甄鸾对珠算做出了详细的注解。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此珠算只是一种简单的加减算法,与我们后来提到的珠算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其二,元明说。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算盘起源于元朝中叶,在明朝时期使用已经普遍使用。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已经有关于使用算盘场景的记载,明朝的很多书籍中都有关于算盘的记载,可见在这个时期算盘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不过算盘是否是出现于这个时期,部有些学者认为有待商榷。
其三,唐宋说。随着对史料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认为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依据一,在于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之中,在一家商铺的柜台上就已经出现了算盘,宋元的很多书籍之中的记载的算盘使用已经非常纯熟。大唐盛世,经济已经非常发达,算盘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8. 古代外国人不用算盘用什么计算方法
人类最早的计算方法当然是掰自己的指头了,所以大部分的古代文明都采用十进制。之后人类学会了用越来越复杂的工具来弥补手指的不足。比如,小木棍,石子之类的东西。当然了这些都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计算工具。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是算筹。注意这玩意儿也是中国人的发明,但不是算盘。相应的用这种工具来计算的方法就叫筹算。这种工具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在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但是这一时期西方人还没有一种算得上工具的计算器。但不能说外国人就不计算,像我们今天不依靠计算机也一样可以口算或者笔算,不过遇到大量的计算就显的吃力而且费时。同时西方很早就采用了阿拉伯数字,这使的他们的计算大大简化了。
明朝以后,算盘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并出现了许多变种。但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普及。西方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由英国人冈特在1621年发明计算尺。不过在他之前的达·芬奇已经在他的手稿中提出了计算工具的设想,后人在达·芬奇的手稿中,发现了关于机械式计算工具设计方案的记录。之后西方又有了帕斯卡加法机(1642)、莱布尼兹乘法机(1673)等等的机械计算工具,并由此渐渐发展出了我们现代的计算机
9. 算盘怎么用
算盘口诀:
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9)人工用算盘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算盘形制
算盘的新形状为长方形,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日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 1档或13档。档中横以梁,梁上1珠,这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