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雨水量的计算方法
雨水的降落量用自记雨量计(见图测录。雨水径流量可以用设在渠道或管道内的流量计测录,也可以从雨水降落量推算。推算的方法有多种。雨水管道的汇水面积一般不大,故设计流量的确定常用估算小汇水面积径流量的方法。一般采用推理公式: 雨水量
Q=сFq=167сFi
式中Q为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升/秒);с为径流系数(雨水径流量和降落量的比值);F为汇水面积(公顷);q为设计暴雨强度,以单位面积降雨流量计〔升/(秒·公顷)〕;i为设计暴雨强度,以降雨深度计(毫米/分)。排水管道常分段设计。雨水管道设计段的汇水面积 F可从雨水管道系统平面图上求得。径流系数 с根据地面状况和经验数据确定,屋面、路面、场地等铺砌地面可采用0.8或0.9,绿地可采用0.1或0.15,一般按设计规范采用。由于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很多而复杂,故其数值精度不高。
设计暴雨强度根据当地降雨记录选用。限于经济条件,不能采用历史上曾出现的最大值。常先把自记雨量计记录归纳为暴雨曲线或公式,然后根据设计条件确定设计段的暴雨强度。常用公式为式中 t为降雨历时(分);p为重现期(年);A、A1、b、C、n为与地区气象条件有关的参数。可以看出,i值是t时段内的平均强度。一阵雨中有很多t时段和相应的i值,式中的 i值是其中的最大值。设计段的瞬时流量是由排水面上各点的雨水汇集成的,所以设计降雨历时应当等于汇水面上最远一点流到计算点的时间。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地面集水时间,其值可以估计,也可借助某些经验公式估算,一般在5分钟左右;另一部分为雨水在管渠内的流行时间,随流程长短而异,其值可以计算。对同样的一个历时(例如10分钟),每阵雨的相应i值(如i10)不同,大雨值大,小雨值小。重现期p也要影响i值的大小。例如p=2年时的i10值是(i10)2,表明平均每二年出现一次阵雨,它的 i10等于或大于(i10)2;p值愈大, (i10)p愈大。设计重现期的确定,决定于对暴雨积水的容忍程度和经济条件,对设计雨水管道的选用范围一般为0.33~2.0年;对设计涵洞一般为 20~50年(见涵洞)。重要干道、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严重损失的地区,宜采用较高的设计重现期。
值得注意的是,径流系数有一定的可控性。通过地面的高程规划,空地的平整、绿化和容许绿地短暂积水,可使径流系数降低。此外,还可利用地区的湖泊、水塘调蓄雨水量,以减少雨水径流量。
Ⅱ 下雨量怎么计算
可以用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上雨的体积来表示。所以你可以找一个瓶子,算出瓶口面积S,竖直放在地面,记录在时间t内瓶内积水的量V,则雨量=V/St
Ⅲ 胸腔积液量怎么计算
B超显示11。1cm
Ⅳ 怎么计算胸腔积液的量
有两种方法!最好看看书,不要总是来问!第一种,看前肋,第二和第四前肋为界,第四肋下的是少量小于500,2-4肋之间的是中等量约1000 超过第二肋的是大于1500的!还有一种是看肋膈角变顿, 肺门 ,让后是超过肺门的!意义和前面的差不多!至于闭式引流的话,少的话可以胸腔穿刺!有适应症就可以放管了,没有具体的数值!看有没有适应症!
Ⅳ 降雨量怎么计算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
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532.0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66.1毫米。
(5)积水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降雨的基本要素
(1)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min、h计。
(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min或mm/h计。
(3)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笼罩的水平面积,以km2计。
(4)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
雨量的等级划分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Ⅵ 降雨量等于地面的积水量吗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而积水量,顾名思义,两者不同
Ⅶ 怎样预计采空区积水面积,积水量
但涌水持续时间短,易疏干。老空水酸度大、钢丝绳等金属设备有腐蚀作用。因此采空区积水包含在老空区积水里。
已采掘的旧巷及空洞内,常有大量积水,而且对井下轨道,水量补给差,属于“死水”,所以有“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的特点。小窑、金属支架、钢丝绳等金属设备有腐蚀作用。老空水透出一般伴有有害气体的涌出,一旦突水,来势凶猛。
小窑老空水一般积存时间长:水压大,易疏干,不能饮用,而且对井下轨道、金属支架老空区也叫老塘,是井下采空区和报废巷道的总称。老空水酸度大,不能饮用、老空水多以静贮量为主,犹如地下水库,涌水量大,破坏性强,称为老空水,一旦掘透,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破坏性,但是涌水持续时间短。老空水常为矿井水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老空水特点是
Ⅷ 雨水量为什么是用毫米来计算的如果降雨1毫米,相当于积水多少呢
雨水量是指每24小时在一平方米上降水总量,用直径20厘米的雨量筒收集,内有4厘米口径的量杯,根据上面的刻度读取降雨量。至于积水,这和当地的排水能力有关系,如果排水能力不足,即使10毫米的小雨也足以形成大面积积水。
Ⅸ 如何将30分钟的渗水量换算成24小时/km的渗水量
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方法如下:
F.0.1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适用于下列条件:
1 大口径(D1≥1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无压管道;
2 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
3 检查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防水等级标准;无设计要求时,不得有滴漏、线流现象。
F. 0.2 漏水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单位应提供管道工程的“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
2 “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详细标示:
1)检查中发现的裂缝,并标明其位置、宽度、长度和渗漏水程度;
2)经修补、堵漏的渗漏水部位;
3)有渗漏水。但满足设计防水等级标准允许渗漏要求而无需修补的部位;
3 经检查、核对标示好的“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应纳入竣工验收资料。
P.0.4 管道内有结露现象时,不宜进行渗漏水检测。
F.0.5 管道内壁表面渗漏水程度宜采用下列检测方法:
l 湿渍点:用手触摸湿斑,无水分浸润感觉;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不变颜色;检查时,用粉笔勾划出施渍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长宽并计算面积,标示在“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
2 渗水点:用手触摸可感觉到水分浸润,手上会沾有水分;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会浸润变颜色;检查时,要用粉笔勾划出渗水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长宽并计算面积,标示在“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
3 水珠、滴漏、线流等漏水点宜采用下列方法检测:
1)管道顶部可直接用有刻度的容器收集测量;侧壁或底部可用带有密封缘口的规定尺寸方框,安装在测量的部位,将渗漏水导入量测容器内或直接量测方框内的水位;计算单位时间的渗漏水量(单位为L/min或L/h等),并将每个漏水点位置、单位时间的渗漏水量标示在“管内表面的结构展开图”;
2)直接检测有困难时,允许通过目测计取每分钟或数分钟内的滴落数目,计算出该点的渗漏量;据实践经验:漏水每分钟滴落速度3~4滴时,24h的渗漏水量为1;如果滴落速度每分钟大于300滴,则形成连续细流;
3)应采用同际—亡通用的L/(m2 ·d)标准单位;
4)管道内壁表面积等于管道内周长与管道延长的乘积。
F.0.6 管道总渗漏水量的量测可采用下列方法,并应通过计算换算成L/(m2 ·d)标准单位:
1 集水井积水量测法:测量在没定时间内的集水井水位上升数值。通过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2 管道最低处积水量测法:测量在没定时间内的最低处水位上升数值,通过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3 有流动水的管道内设量水堰法:量测水堰上开设的V形槽口水流量,然后计算得出渗漏水量;
4 通过专用排水泵的运转,计算专用排水泵的工作时间、排水量,并将排水量换算成渗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