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静脉滴速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 液体的总量×点滴系数 / 输液所用时间
如:某患者需输入液体 1500 mL,计划 10 小时输完。已知输液器点滴系数为 20,求每分钟滴数。
该题的已知量是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的时间,要求算出每分钟滴数,则套用公式 1 计算结果如下:每分钟滴数 = 液体的总量×点滴系数 / 输液所用时间
每分钟滴数 = 1500×20 /(10×60)= 50 滴/分
公式二:已知输液的总量和每分钟的滴数,求输液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输液所用的时间(h)= 液体总量×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60)或者:输液所用的时间(min)= 液体总量×点滴系数 / 每分钟滴数
某患者于早上 10:00 开始输入液体,要求 40 滴/分。已知输液器点滴系数为 20,求患者输入 1000 mL 液体是几点。
该题的已知量是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要求算出预计输完的时间。则套用公式 2 计算结果如下:
输液所用的时间(h)= 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60)
输液所用的时间(h)= 1000×20/(40×60)≈8.3 h 或者输液所用的时间(min)= 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
输液所用的时间(min)= 1000×20/40 = 500 min
患者输入 1000 mL 液体需约 8.3 个小时即到下午 18:18 才能输入完完毕。
(1)危重症血管活性药物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有些药物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如缩宫素用于引产或催产的时候,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一次2.5-5单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美1mL中含有0.01单位。
静脉滴注开始时候每分钟不超过0.001-0.002单位,每分钟15-30分钟增加0.001-0.002单位,至达到宫缩与正常分娩相似,最快每分钟不超过0.02单位,通常为每分钟0.002-0.005单位。控制产后出血每分钟静脉滴速在0.02-0.04单位,胎盘排除后静脉速度方可稍快。
② 请问药物学中的LD50的定义和意义,并比较常用的三种计算方法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精确的定义指统计学上获得的,预计引起动物半数死亡的单一剂量。LD50的单位为 mg/kg体重,LD50的数值越小,表示毒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与LD50概念相同的剂量单位还有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半数抑制浓度或半数失能浓度(IC50)。LC50 是指能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浓度。IC50是指一种毒物能将某种酶活力抑制50%所需的浓度。毒理学最早用于评价急性毒性的指标就是死亡,因为死亡是各种化学物共同的、最严重的效应,它易于观察,不需特殊的检测设备。长期以来,急性致死毒性是比较、衡量毒性大小的公认方法。在毒理学试验中,所需的实验动物数量是根据LD50不同的测定方法决定的。因为LD50并不是实验测得的某一剂量,而是根据不同剂量组而求得的数据。
LD50在毒理中是最常用于表示化学物毒性分级的指标。因为剂量—反应关系的“S”型曲线在中段趋于直线,直线中点为50%,故LD50值最具有代表性。 LD50值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种属和品系、性别、接触途径等,因此,表示LD50时,应注明动物种系和接触途径。雌雄动物应分别计算,并应有 95%可信限。如受试物在液体中时,以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表示,单位为mg/L。LC50也用于表示空气中化学物的浓度,以mg/m3为表示单位。
③ 药理学里面的 药物半衰期的公式及计算方法
当测定药物半衰期时,药物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后,可在不同时间取血检测药物浓度,至少取6~7个点,以判断曲线类型。若以药物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上任意两点算出斜率。 斜率(b)=(logc1-logc2)/(t1-t2) 式中c1和c2为直线上任意两点浓度,t1和t2分别为该浓度相应的时间。 当符合一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后,可准确地测知两个不用时间(t1,t2)的血药浓度(c1,c2)后,即可代入b= -K/2.303,求出消除率常数b。 k= - 2.303 *b 而t1/2与k的关系如下: t1/2 = 0.693/k 按该公式,可以计算上述半衰期。
④ NE是什么血管活性药物
NE常用名称,NE是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的简称,旧称“正肾上腺素”,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是肾上腺素去掉 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较少。循环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
⑤ 如何计算药物的PDE
经查询,在ICH Q3C发现计算公式,F1至F5系数解释如下: F1 为考虑种类之间差异的系数。 F1 =5 从大鼠剂量推断人用剂量的系数。 F1= 12 从小鼠剂量推断人用剂量的系数。 F1=2 从狗剂量推断人用剂量的系数。 F1=2.5 从兔剂量推断人用剂量的系数。
⑥ 药物换算剂量方法
药物剂量计算常用方法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按体重计算
这是西医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应以实际测量的体重为准或按公式计算获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千克体重需要量。年龄愈小,每千克体重剂量相对稍大,年长儿按体重计算剂量超过成人剂量时,以成人剂量为限。
2.按体表面积计算
此法较按年龄、体重计算更为准确。近年来多主张按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kg)×0.035+0.1;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kg)-30]×0.02+1.05
小儿剂量=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剂量/(平方米)。
3.按年龄计算
适用于剂量幅度大,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易行。
4.按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
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所得剂量一般偏小,故不常用。
5.小儿中药用量
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3,幼儿为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为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
药物剂量换算,是临床护士最常见、接触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错、事故好发的环节,主要原因:1.抢救病人时所用的急救药均为限剧药(限剧药是指毒性较强而又常用的剧药),加上抢救工作紧张,更易出错。2.我国现有的注射针剂浓度高,而婴幼儿的用药量极少(成人剂量的1/14—1/18),占每个安瓿的百分之几,所以mg→ml的换算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使用强心甙、氨茶碱、肾上腺素类等药物,因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换算与配药过程中稍有疏漏易引起中毒、或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在儿科临床用药中,婴幼儿用药量大大小于成年人,加上现在家长要求高,小儿病情变化快,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时间内得到治疗,所以既准确又快速配液已成为对护理人员的一种考验,我们护士在为婴幼儿配药时,必须做到计算准确,精确地抽吸药液。
⑦ 医院里面输液泵的一般计算公式
(1)已知每分钟滴数,计算每小时输入量。
每小时输入量
(ml)=每分钟滴数×60(min)/每毫升相当滴数
(15滴
)
。
例:每分钟滴数为
54滴,计算每小时输入量。
解:每小时输入量
(ml)=54×60/15=216(ml)
(2)已知输入总量与计划使用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
=输液总量×每毫升相当滴数
(15滴
)
/输液时间。
例:日输入总量
2000ml
,需
10h
输完,求每分钟滴数。
解:每分钟滴数
=2000×15/(10×60)=30000/600=50(滴
)
⑧ AsA-POD活性的计算方法
一、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可以把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红菲咯啉(4,7-二苯基-1,10-菲咯啉,BP)反应形成红色螯合物。在534nM波长的吸收值与AsA含量正相关,故可用比色法测定。脱氧抗坏血酸(DAsA)可由二硫苏糖醇(DTT)还原成AsA。测定AsA总量,从中减去还原型AsA,即为DAsA含量。
【仪器与用具】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
【试剂】
5%三氯乙酸(TCA);
20%TCA;
无水乙醇溶液;
0�4%磷酸—乙醇溶液;
0�5%BP—乙醇溶液;
0�03%FeCl3—乙醇溶液;
0�6g/L DTT;
NA2HPO4—NAOH溶液:以0�2Mol/L NA2HPO4和1�2Mol/L NAOH等量混合;
60MMol/L DTT—乙醇。
【方法】
1.制作标准曲线配制浓度为2mg/L,4mg/L,6mg/L,8mg/L,10mg/L,12mg/L,14Mg/L的AsA系列标准液。取各浓度标准液1�0Ml于试管中,加入1�0Ml 5%TCA、1.0ml乙醇摇匀,再依次加入0�5Ml 0�4%H3PO4—乙醇、1�0Ml 0�5%BP—乙醇、0�5Ml 0�03%FeCl3—乙醇,总体积5�0Ml。将溶液置于30℃下反应90Min,然后测定A534。以AsA浓度为横坐标,以A534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线性方程。
2.提取取植物叶片1�0g,按1∶5(W/V)加入5%TCA研磨,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供测定。
3.测定
(1)AsA测定取1.0Ml样品提取液于试管中,按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AsA含量。
(2)DAsA测定向1.0Ml样品液中加入0�5Ml 60MMol/L DTT—乙醇溶液,用NA2HPO4—NAOH混合液,将溶液PH调至7~8,置于室温下10Min,使DAsA还原。然后加入0�5Ml 20%TCA,把PH调至1~2。按AsA相同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出总AsA含量,从中减去AsA,即得DAsA含量。
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
【原理】
AsA-POD催化AsA与H2O2反应,使AsA氧化成单脱氢抗坏血酸(MDAsA)。随着AsA被氧化,溶液中290nM波长下的消光值(A290)下降,根据单位时间内A290减少值,计算AsA-POD活性。AsA氧化量按消光系数2�8(MMol/L)/CM计算,酶活性可用每克鲜重每小时氧化AsA的微摩尔数μMol/g·H表示。
【仪器】
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
【试剂】
50MMol/L K2PO4—KH2PO4缓冲液(PH7�0,内含0�1MMol/L EDTA-NA2)�
0�3MMol/L AsA;
20μMol/L AsA;
0�06MMol/L H2O2。
【方法】
1�酶液制备取1�0g植物叶片剪碎,按1∶3(W/V)加入预冷的50MMol/L K2HPO4—KH2PO4缓冲液进行研磨提取,用两层纱布过滤,滤液在4000r/Min下离心10Min,上清液作酶粗提液供测定。
2.酶活性测定3Ml反应混合液中含50MMol/L K2HPO4—KH2PO4缓冲液(PH7�0),0.1MMol/L EDTA-NA2,0.3MMol/L AsA,0�06MMol/L H2O2和0.1Ml酶液。加入H2O2后立即在20℃下测定10~30s内的A290变化,计算单位时间内AsA减少量及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