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是什么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1)支配世界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可支配收入具体构成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家庭总收入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过居民家庭日常获得的总收入计算得来的。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公积金、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失业基金等,这些属于国家先发后征或居民家庭成员必须缴纳的刚性支出,因此这部分名义收入(居民不可自由支配的)必须予以扣除,余下的即为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❷ 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计算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家庭人口。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郑州居民人均收入36661元高于全国平均数值。
(2)支配世界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延伸阅读——全面客观看待平均工资指标:
首先,平均工资不等于个人工资。平均工资是反映工资总体情况的指标,是由统计部门根据每个单位上报的数据汇总计算得出的平均概念,反映的是从行业、地区等维度分组的总体工资水平。
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所在地区和经济效益的不同,各单位的工资水平有高有低;而在同一个单位内,不同个人受所在岗位的不同,工资也存在差距。因此,不能简单拿个人工资与总体平均工资进行直接比较。实际上,工资一般呈现正偏态分布,平均值往往偏离并高于一般水平,即大多数个体数据低于平均值。
其次,平均工资反映的是税前工资。公众对工资收入的感觉往往是依据拿到手的实发工资,但统计部门统计的工资是税前工资。
根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和国际工资统计的通常做法,工资包括了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公积金以及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所以,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比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要高。
❸ 计算可支配收入怎么算
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如下:
从宏观核算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净收入+经常性转移净收入。①生产要素收入 =劳动者报酬收入 + 各项财产性收入;②经常性转移收入 = 补贴收入 + 赠予收入 + 无偿转移。
微观角度
从微观统计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具体解释见统计指标说明。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住户调查方案: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可用于住户的最终消费、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计算方法: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
(3)支配世界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可支配收入四个基本特征:
1.可支配收入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净资产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可支配收入
❹ 我想获得足以支配世界的力量,该怎么做
被雷劈一下,被车撞一下,被蜘蛛咬一下,被抓紧山洞
❺ 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它等于GNP减去所有税收、企业储蓄和折旧,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转移支付,还有政府利息支付。就是拿到手的收入。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扣除它们后所剩下的钱是可以随意支配的。
❻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方法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 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经营净收入 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后得到的净收入。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 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储蓄性保险净收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收入 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报销医疗费、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转移性收入不包括住户之间的实物馈赠。
转移性支出 指调查户对国家、单位、住户或个人的经常性或义务性转移支付。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支出以及其他经常转移支出等。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
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变化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变化,造成货币的购买力变化。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具体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❼ GDP是如何计算的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中国GDP增长原因:
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畜牧业稳定增长。
二、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利润较快增长。
三、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商务活动指数持续处于景气区间。
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五、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六、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七、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价格由降转升。
八、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❽ 太阁立志传5的支配力计算方法是什么最好是官方计算公式!
支配力=城池+收成+官位+被支配的国家所拥有的城池数
农业收入(开发满)
九州 4520千石
四国 1960千石
中国 4320千石
甲信 2080千石
北陆 2880千石
关东 5160千石
近畿 4840千石
东北 4680千石
东海 4080千石
共计 34520千石
治安100情况下
1千石一个月可收入50贯
1矿山可收入25贯
收成是说的农业收入,也就是说矿山与支配力毫无关系!
城里的人口数量与收入/支配力也毫无关系!
养活士兵是要花钱的!
不同地方的最大支配力:
九州 8708
四国 3984
中国 9328
甲信 3882
北陆 4852
关东 8264
近畿 9186
东北 7922
东海 6882
统一全国的最大支配力(理论上的实际无法达成)是63008
如果是用足利义辉/义昭(正一位)支配力为63008+3920=66928
用一般人最大也就是从一位的支配力为63008+3380=66388
实际上最后总要留下一座城不然游戏就结束了
建议留加支配力最小的城如 鸣海城,他最高才加198的支配力
实际上最后的支配力是:
正一位为66730 从一位为66190
不同官位加支配力如下:
正一位+3920
从一位+3380
正二位+2880
从二位+2420
正三位+2000
从三位+1620
正四位上+1280
正四位下+980
从四位上+720
从四位下+500
正五位上+320
正五位下+180
从五位上+80
从五位下+20
正六位下+0
主要城池的情况如下:
二条城 280千石 城的支配力是1000
小原田城 360千石 城的支配力是500
江户城 320千石 城的支配力是500
安土城 240千石 城的支配力是500
大阪城 240千石 城的支配力是500
春日山城 320千石 城的支配力是500
骏府城 320千石 城的支配力是500
米泽城 320千石 城的支配力是150
农业大国(相当于县)如下:
武藏国 五座城 1200千石
越后国 四座城 1040千石
陆前国 五座城 960千石
羽前国 四座城 920千石
美浓国 五座城 880千石
羽后国 四座城 800千石
尾张国 四座城 800千石
肥前国 四座城 800千石
如武藏一国的支配力就是1580 ,整个甲信才是3882
每个国都有一座主城,拥有它加500的支配力,其它的城止加150的支配力
比较特殊的是二条城加1000的支配力
治安100的条件下你农业收成的支配力=N千石*0.4=M
M+该城的支配力就是你这座城的总支配力
治安不是100的支配力=N千石*0.4*治安数/100=F
这座城总支配力=F+这座城的支配力
被支配的国家所拥有的城池数:
被你支配的国家有W座城你的支配力就加W*100
被支配的国家所拥有的城池数:
被你支配的国家有W座城你的支配力就加W*100
你臣服别的大名不会改变支配力
你和别的大名同盟不会改变支配力
治安的高低时刻影响着你的支配力
以上所有数字都是本人亲自计算的结果不可能有错!
(经过了多次验算)
城里的人口与支配力无关
可与自动当兵的上限有关
30万人的城开发满了
如小原田城36万石
一个月自动当兵的就有2500人左右(与治安无关)
相当于你花20天征的兵上限(北条的强大!)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征兵不会减少城的人口数····
相信出玩游戏的人是看不懂我整理的资料的
这对研究战国很有帮助的,比如游戏里每个章的初始每座城的石数高低
就可以看出势力分配对比
养50000个兵每个月要花5631贯但不能用这个数除兵数得每个兵的工资
其它开销也很多。5631贯里不包括你手下武将的工资!
参考一下
❾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指城乡居民户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具体构成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家庭总收入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过居民家庭日常获得的总收入计算得来的。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公积金、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失业基金等,这些属于国家先发后征或居民家庭成员必须缴纳的刚性支出,因此这部分名义收入(居民不可自由支配的)必须予以扣除,余下的即为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❿ 你对家庭可支配收入了解多少其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家庭可支配收入是了解家庭经济账单以后的消费清单,计算公式是习惯月消费多少定义。
家庭可支配收入也是两个人的薪资可消费账单,除了衣食住行已经确定了经济账单,还有经济投资管理着消费清单。
比如一个月的生活消费账单是3000元左右,那么这个消费清单已经固定了消费世界,属于被支配的现实经济,也就花了一半工资而已。
还有两个人的的经济投资作为可以支配的投资清单。
比如花样投资的存款单,两个人月收入两万,除了日常开销的3000元,还有社交的3000元,还有各自爱好花费的1000元,剩余一万五左右的经济储蓄是每个月都在滚动着利息。
家庭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是两个人的职场经济到了哪一种生活人生的经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