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管井井点降水的计算方法
基坑用水量计算
1、基坑中心处水位降低值
基坑开挖最大深度S为8.2m
2、抽水影响半径R
R= 2×S√KH
=2×8.2×√0.219 ×15
=13.91m
3、含水层深度约H=15m
4、基坑假想半径r(基坑面积F=2380m2)
r = √ F / I = √2380/3.14 = 5.25m
5、基坑涌水Q
Q=1.366K×(2H-S)×S/1g(1+R/r)
=1.366×0.219×(2×15-8.2) ×6.5/lg(1+13.91/5.25)
=75.37m3/d
6、单管井点管极限涌水量
q = 120лdl3√ K =120×3.14×1×0.043√0.219
=8.17m3/d
7、极限井点降水管数量
n = 1.1(Q/q)= 1.1×(75.37/8.17) = 11根
8、井点管间距D排水周长约204.8M
其中:K为土的渗透系数,取K=0.219 m /d
R:抽水影响半径
H:含水层厚度15m
F:基坑井点管的直径(0.04m)
Q:基坑涌水量
q:单根井根据基坑涌水量
l:滤管长度1.0m
d:井点间距
根据基坑涌水量计算得知:每天渗透在基坑四周的水约75.37立方米,而每根井点管的极限涌水量(真空度)为8.17 m3/d,即 极限涌水量时每台泵插管不应少于11根,但考虑土层(淤泥)渗透系数小,基坑四周布管为22处左右,施工现场设3台泵,留有出土车道;考虑拟建物局部较深,该深基坑在基础土方开挖后临时设1台专用机组。
㈡ 井点降水怎么计算
1、平面布置:当基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井点管必须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当基槽宽度大于6m,且降水深度超过5m时,则宜采用双排井点;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则应采用环形井点。
2、高程布置:真空井点的降水深度,由于利用真空原理,从理论上讲可达10.3m,但由于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其实际的降水深度一般不宜超过6m。井点管的埋置深度H(不包括滤管),可按下式计算:H≥H1+h+iL(m)
式中H1—井点管埋设面至坑底面的距离(m);
h—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距基坑中心底面的距离,一般为0.5~1m。
(2)井点降水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轻型井点: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每隔一定距离埋入井点管(直径38-- 51MM,长5--7M的钢管)至蓄水层内,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停抽出,使原有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抽水,直至施工完毕。
(2) 喷射井点:如果仍采用轻型井点要采用多级井点,就会增加基坑挖土量、延长工期并增加设备数量,显然不经济。因此,当降水深度超过8m时,宜采用喷射井点,降水深度可达8--20m。喷射井点的设备,主要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和管路系统组成。
(3)电渗井点:对于渗透系数很小的土(K小于0.1m/d),因土粒间微小空隙的毛细管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
电渗井点是井点管作阴极,在其内侧相应地插入钢筋或钢管做阳极,通入直流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使土中的水流加速向阴极渗透,流向井点管。这种方法耗电多,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4)管井井点: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来降低水位。这在地下水量大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5)深井井点:当降水超过15m时,在管井井点采用一般的潜水泵和离心泵满足不了降水的要求,可加大管井深度,改采用深井泵即深井井点来解决。
深井井点一般可降低水位30--40m,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m以上。常见的深井泵有两种类型:电动机在地面上的深井泵及深井潜水泵(沉没式深井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