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玩具“饮水小鸭”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玩具“饮水小鸭”(也称为“饮水鸟”)的工作原理:
“饮水小鸭”内的液体是乙醚一类易挥发的液体,在高温里很容易蒸发,而液体的饱和蒸汽所产生的压力又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剧烈的改变。其头部不断蒸发所吸收的周围空气的热量,这就是“饮水小鸭”能够活动的原动力。
1、“饮水小鸭”头部受冷,气压下降,尾部的液体因为吸力沿颈部上升。
这样头的重量在增加,尾部的重量在减轻,重心位置发生变化,当重心超过脚架支点而移向头部时,鸟就俯下身到平衡位置。这个位置可以通过鸟嘴的重量来调试。
2、“饮水小鸭”头部降低,内部发生两个变化。一是“饮水鸟”的嘴浸到了水,这样鸟头被打湿。二是上下的蒸汽区域连通,两部分气体混合,没有了气压差,但由于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蒸汽的温度略有上升。这时上升到头部的液体,在本身的重量作用下流向下端尾部。
3、“饮水小鸭”尾部变重,头部向上翘,液体全部集中到尾部,同时,头部的蒸汽因为刚粘到的水又开始冷却。
饮水鸟历史简介:
中国古代玩具饮水鸟类似永动机的状态曾经让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惊叹不已。“饮水鸟”的形象最后一次公开出现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时一本国外的科普读物上,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玩具球内装有液体,管的下端浸在液面下。整个鸟身是密闭的,架在一个类似鸟腿的座上。它的头部粘有尖尖的嘴,尾部粘有羽毛。
为了让人不能看清鸟身体里的秘密,它的身体被涂上了黑色。而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在鸟的面前放上一杯水,鸟就会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里,“喝”了一口后,又直立起来。
可是直立一会儿它又会俯下身去,等到鸟嘴浸到了水,“喝”了一口,又会直立起来。就这样,它不停地点头喝水。这一点连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都为它吃惊。
根据前苏联着名的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编着的《趣味物理学续编》中提到,曾有人将这个涂了颜色、看不见内部奥秘的“饮水鸟”赠送给爱因斯坦博士。
并对他说,科学家不是说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吗,就让你瞧瞧这台永动机。当爱因斯坦看过并明白其原理时,真的十分惊叹“饮水鸟”的设计巧妙。因此这个玩具也被别人叫做“爱因斯坦也吃惊的玩具”。
② 科技小制作的做法
技小制作:小运载火箭的做法。
相信大家一定在电视一看到过火箭吧!目前的运载火箭都是化学火箭,以自身携带的燃料作为动力源。现在,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个弹力小火箭。 材料:塑料吸管1根,卡纸,橡皮泥,小弹簧1根,钢皮易拉罐1只,自行车钢丝和一块100×50(mm)的木板,小钉子2只。
制作方法: 1.从易拉罐上剪取20×100(mm)钢皮一条,按图两端分别钻ф3mm的小孔。 2.将门行车钢丝插在木板上,按图二套入薄钢片和弹簧,然后将钢皮的一端用铁钉固定在木板上,做成发射架。 3.用卡纸剪四个机翼固定在塑料吸管下端,使底部形成“十”字形。最后再用橡皮泥插在塑料吸管的顶端做成火箭。 玩法:将火箭在发射架钢丝上,用手按住弹簧钢皮下压,然后放开,小火箭会自动弹出。
③ 矿泉水瓶怎样自制小鸟饮水器
使用的材料:
矿泉水瓶1个,医用纱布一小卷。
首先用壁纸刀把矿泉水瓶斜着切掉一块,靠近瓶嘴的一段切1/3,靠近瓶底切2/3。
剩下的这半截矿泉水瓶就是“饮水鸟”的身体了。
然后用一小块木板和铁丝做这样一个架子,需要用到的工具是尖嘴钳和螺丝刀,尖嘴钳的作用就是弯折铁丝的时候比普通的刻丝钳方便。
将一小段铁丝穿过矿泉水瓶前1/3的位置,放在提前做好的铁丝支架上。
将纱布穿过瓶嘴放进矿泉水瓶里,浸湿后伸出的一小段放进前面的水杯里。
我们的饮水鸟这就做好了。
④ 学校要求我们做一个含有科学原理的发明制作,快!快!快!快!最好有视频或图画!
顺便问下,你哪个学校,我们学校也要做 自己拿木头做个小凳子·· 制作需要的材料是:一块木板(最好薄一点,不要太大),一个垫圈,曲别针
⑤ 小学生五年级的小发明小创造
创新小发明制作方法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薯仔。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薯仔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薯仔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自制 彩色蜡烛
材料: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开水。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哟。至于原因嘛,往下看。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 3,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粘合剂有两个作用: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诱剂的调制: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
⑥ 做什么科技小制作好呢要有点科学的!
我在-365启发网-为你找了一个不错的,我可要加分的哦。
------------------------------令人惊奇的自动饮水鸟(图)★★------------------------------------------------------
有一种叫“饮水鸟”的经典玩具,既不用喂食,也不需要上发条,它就能不断地低头饮水,它是不是一部不需要能量的永动机呢?
所需用品:
本作品取材方便,只需要一个小勺、一截纱布、一颗大头针、一根大吸管、一根小吸管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然而现象却非常有趣。
制作方法:
看图制作:
以下几张饮水鸟的结构特写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它。
-----------------------------------这就是小鸟的嘴巴,它可是小鸟饮水的关键啊。
----------------------------------小小的大头针支撑着小鸟身体平衡。
----------------------------------勺子正面
----------------------------------勺子背面
一个勺子上加一根塑料吸管(如上图),管里装上纱布,便构成了“小鸟”的“身躯”,也是小鸟能够不断饮水的保证。
------------------------------------------------看,小鸟又在喝水了!
其实它只是利用了纱布的毛细现象及杠杆平衡原理。
这只“鸟”的“鸟嘴”部分的纱布浸到水里,纱布被水浸湿以后,由于毛细现象,水就引上来,慢慢地越过头部的拐角。一旦过了这里,浸湿的速度就加快,“鸟肚子”里渐渐充水,加重了后部的重量,最终破坏了平衡,于是“鸟头”抬起,水泻下来。这样的过程不断反复,鸟儿就不断地点头饮水了。
追本溯源:
关于饮水鸟的出处,从别莱利曼撰写的《趣味物理学续编》推断,“饮水鸟”至少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存在了,之后却在国内外销声匿迹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学者酒井先生写的《游戏力学》上,又对饮水鸟的制作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
图片自己去
http://www.365qf.com/sgzz/html/?922.html
看,图片太多,你自己看吧。
如果还适合你,你自己到365启发网找吧,
⑦ 饮水鸟是古代玩具吗古代不是没有玻璃管么那是怎么做的呢
目前搜集到的历史资料,只能推断饮水鸟最晚出现在清代中期。至于玻璃,从汉朝开始,中国就输入埃及的玻璃了。实际上中国自西周就制作玻璃了,不过和埃及的钙钠系统不同,中国原产的玻璃都是铅钡系统,即常说的琉璃,不耐高温、做不大、不够透明,所以产量一直很少。
⑧ 怎样制作饮水鸟
我想认真制作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