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箍筋支座计算方法

箍筋支座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6 15:01:24

❶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箍筋长=(构件宽-2*保护层)*2+(构件高-2*保护层)*2+11.9d*2。

箍筋长=构件截面周长-8*保护层厚-4d+2*弯钩长。

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制作要求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❷ 钢筋支座长度是怎么计算的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

❸ 工程中箍筋到底怎么算啊

梁: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制作要求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箍筋

❹ 梁箍筋怎么算

梁箍筋公式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23.8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外包宽度= b-2c+2d

外包长度=h-2c+2d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4)箍筋支座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❺ 建筑钢筋工程箍筋的准确计算规则

编制预算时,钢筋工程量可暂按构件体积(或水平投影面积、外围面积、延长米)×钢筋含量;结算时按设计要求,无设计按下列规则计算。
(一)一般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构件、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点焊网片等及不同规格分别按设计展开长度(展开长度、保护层、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乘理论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计算。当梁、板(包括整板基础)Φ8以上的通筋未设计搭接位置时,预算书暂按8m一个双面电焊接头考虑,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定尺长度调整搭接个数,搭接方式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3、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按设计长度计算,按预应力钢筋定额(梁、大型屋面板、F板执行Φ5外的定额,其余均执行Φ5内定额)执行。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计算,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区别不同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350m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150mm,两端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300m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砼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350mm计算。
4、电渣压力焊、锥螺纹、套管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标底、标书中,底板、梁暂按8m长一个接头的50%计算;柱按自然层每根钢筋1个接头计算。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接头个数计算。
5、桩顶部破碎砼后主筋与底板钢筋焊接分别分为灌注桩、方桩(离心管桩按方桩)以桩的根数计算。每根桩端焊接钢筋根数不调整。
6、在加工厂制作的铁件(包括半成品铁件)、已弯曲成型钢筋的场外运输按吨计算。各种砌体内的钢筋加固分绑扎、不绑扎应分别按吨计算。
7、砼柱中埋设的钢柱,其制作、安装应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安装定额执行。
8、基础中钢支架、预埋铁件的计算:
(1)基础中,多层钢筋的型钢支架、垫铁、撑筋、马凳等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合并用量计算,执行金属结构的钢托架制、安定额执行(并扣除定额中的油漆材料费58.18元/t)。现浇楼板中设置的撑筋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用量与现浇构件钢筋用量合并计算。
(2)预埋铁件、螺栓按设计图纸以吨计算,执行铁件制安定额。
(3)预制柱上钢牛腿按铁件以吨计算。
(二)钢筋保护层、锚固、搭接、直(弯)、弯钩、圆桩、柱螺旋箍筋及其它长度的计算:
1、受力钢筋砼保护层C最小厚度(以钢筋外边缘算起)应符合表1的规定,且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2、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拉纵向钢筋应符合表2的规定。
(1)框架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在中间层端节点内锚固长度,除符合表2的要求外,并应过节点中心线,当上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水平锚固长度不够时,应沿柱节点外边向下弯折,按图1的要求配置。
(2)下部纵向钢筋伸入支座或中间节点范围内的锚固长度(LS)可按下列规定取用:
(a)当为简支梁、连续梁、次梁时,其伸入的锚固长度应符合:当Ⅰ级钢时≥15d,当Ⅱ级钢时≥12d。
(b)当为框架梁时,其伸入的锚固长度(La)不应小于表2规定的数值。
(3)框架顶层端节点内的钢筋配置,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图2的要求。
注:
①当月牙纹钢筋直径d>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采用;
②当螺纹钢筋直径d≤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减少5d采用;
③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④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
3、钢筋的搭接接头,图纸无具体要求时,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1)采用搭接焊时,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
5、箍筋末端应作135°弯钩,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e,一般 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当平直部分为5d时,箍筋长度L=(a-2c+2d)×2+(b-2c+2d)×2+14d;
当平直部分为10d时,箍筋长度L=(a-2c+2d)×2+(b-2c+2d)×2+24d。
6、弯起钢筋终弯点外应留有锚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弯起钢筋斜长按表4系数计算。
7、箍筋、板筋排列根数=,但在加密区的根数按设计另增。
上式中L=柱、梁、板净长。柱梁净长计算方法同砼,其中柱不扣板厚。板净长指主(次)梁与主(次)梁之间的净长。计算中有小数时,向上舍入(如:4.1取5)。
8、圆桩、柱螺旋箍筋长度计算:
上式中:
D=圆桩,柱直径,C=主筋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h=箍筋间距,n=箍筋道数=桩,桩中箍筋配置长度÷h+1
9、其它:有设计者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按下列规定计算:
(1)柱底插筋
(2)斜筋挑钩

❻ 箍筋长度的计算方法

箍筋长度=2×(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1、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2、外包宽度=b-2c+2d;
3、外包长度=h-2c+2d;
4、b×h=构件横截面宽×高;
5、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6、d——箍筋直径。
箍筋: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网络-箍筋。

❼ 柱子的箍筋怎么算

柱子内箍筋长度箍筋计算式:

箍筋长度=[(构件的宽-2*保护层-D)/3+d+(构件高-2*保护层)]+8d+11.9d(D为构件主筋直径,d为箍筋直径)

拓展资料: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网络——箍筋

❽ 箍筋的计算要点是什么

箍筋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1.矩形箍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式中 :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1]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计算表

阅读全文

与箍筋支座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激光笔的使用方法 浏览:622
架接果树方法视频 浏览:682
名师阅读教学方法 浏览:757
长发快速剪发方法视频 浏览:74
铜丝球连接方法 浏览:42
驳口金油使用方法 浏览:857
足背伸的锻炼方法 浏览:794
牛舍风机安装方法 浏览:392
道路绿地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766
做木珠子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96
灯光控制手机的使用方法 浏览:83
目的基因检测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浏览:677
分数混合计算方法总结 浏览:374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直接法情景法 浏览:929
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运用 浏览:784
aca电蒸锅使用方法 浏览:854
画叠被子的简便方法 浏览:363
舞蹈正确踢腿方法 浏览:822
企鹅支架训练方法 浏览:572
常用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