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足球个人训练
在早上和中午的时间都很短,我建议只进行有球的球性训练。当然,早晨起来跑跑步也是不错的选择。(包括:颠球,打点,有条件还可以练习饶杆运球)每次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充分使身体放松,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尽量不要或者少进行剧烈的足球对抗性练习(主要指再学校期间的比赛)。
周末是系统训练的好时候,时间充足,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早晨起来最好先跑跑步,使在睡眠中僵硬的肢体得到足够的氧气(有氧训练)。然后做球性练习。下午可以进行比赛性质的练习或者上上力量。
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简单做个表,你可以参考
周一 6:00~6:20 跑步 6:25~7:00 颠球练习
周二 6:00~6:20 跑步 6:25~7:00 打点练习(即踢准)
周三 6:00~6:30 颠球 6:30~7:00 打点练习
周四 6:00~6:20 颠球 6:25~7:00 饶杆带球练习
周五 6:00~6:20 带球变速跑 6:25~7:00 颠球练习
周末 可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安排力量,体能的训练(最好在下午进行)
球性和技术练习最好在上午练习
力量练习可用哑铃增加上肢力量,仰卧起坐增加腰腹肌力量,负重变速跑有力与增加下肢力量
力量训练:正举,侧举,高举哑铃(每样每天至少20下),拳上压20下
主要针对上半身肌肉,下半身会在体能练习中涉及
体能训练:半场折反跑(每天至少3组,没有场地可在家里或其他地方联系, 长度应适量增加,不要练长跑,因为在球场上做的永远是折反跑, 针对练习会比较有用)
球感训练:首先颠小球(3号球最好,小球可以颠10下,已经是业余球员的 中上水平了,如果还想提高,可以把两双袜子捆在一起颠,如果这 也可以,你就非常高手了,巴西很多穷孩子就是这样在没球的情况 下练习的,效果你看见了,本人最多一次颠4次,控球就算可以 了),之后练20米定点,在20米外的地方找个目标,保证6 0%的命中率就可以了.
食谱: 不能喝碳酸饮料和酒(对体能储备非常不利),多吃面食少吃饭 (饭的淀粉含量太高了),别吃高脂肪和高热量的东西,方便保持 体型(以肥罗为反例)
只要练熟2项:
(1)会玩小球:双足盘球的连续动作做自然、小球颠球、踩球变相再起球颠球等连续动作(自己多想点花样吧,熟练自己的踢法,踢出自己的风格)。
(2)直线加速跑(无氧跑)+弯道匀速跑(有氧跑)圈数越多越好,自己加量控制吧(操场跑道总是环形的,可以结合训练,帮助很大)。
球性要好
停球与传球和射门这是踢足球最基本的
这要靠长期训练的,靠天天踢球吧
自然会提高的
然后就是体力与脚力要可以
这就要你跑步锻炼体力
脚力就是每次都对哪快水泥墙使劲踢
这样绝对会变强的
因为我就是这样从初中练过来的
然后锻炼的差不多
就要打比赛
这是最关键的,这里说的打比赛不是几个人踢是22个踢
这对你的踢球水平有个质的提高
足球训练计划——基础技术的训练方法
第1课:
用右脚的脚尖将球截回,然后使左侧脚外脚背将球向前推送出去;接着,用左脚的内侧脚背将球截回,反复练习。
第2课:
用右脚将球拨到自己身体下,接着用左脚的内脚背将球推踢出去。反复进行。
第3课:
球正在向自己左侧滚动,用右脚的脚背外侧将球停住。(此时,支撑腿位置距球相当后面)与右侧外脚背扣球同时,身体也向球移动的方向移动过来。然后用右脚的脚背内侧将球推出,然后再用右脚脚背外侧扣回球。重复练习。
第4课:
使球和身体进行蛇形移动练习,是练习中基本的移动方法。
第5课:
右脚的足尖内侧将球拨到身体下,然后用右脚外足尖外侧将球推出去;右脚脚背外侧再把踢出的球扣住,身体一起向球移动的一侧移动,用右脚足内侧再将球推踢出。
第6课:
用右脚的外侧置于正在滚动的球的前面,将球停住(此时支撑脚在球的后面)。以右脚为轴转身180度,然后用右脚背外侧向前推出。
第7课:
用右脚内侧,放在正在向右方滚动的球的前面,将球停住。再用右脚背内侧将球推出,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
第8课:
往返跑动进行。这组练习是基本练习。
第9课:
用左脚的脚尖将球向自己的身体这边拉回来,然后用右脚背外侧将球推出去,接着用右脚尖将球拉向身体方向,继续反复上述练习。
第10课:
用右足的脚尖将球扣住,以左脚为轴使身体转90度、然后用左脚背内侧将球向前推踢出。
足球训练方法——青少年足球训练方法
顶球的意义在于:集体配合时有以准确地转传空中球或用以射门,以结束一次进攻。头顶球对防守往往也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破严密防守的战术正在不断发展之中,其重要战术之一是强有力的侧翼进攻。
为了熟练地掌握头球,在练习时须分析当时当地的环境,其中包括能够正确地估计空中的强弱状况和强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动作。此外还要尽早地克服许多运动员对头顶球的胆怯心理。
由于头顶球具有重要的战术意义,因此无论是启蒙阶段的小孩子还是已经定型了的高级运动员每次训练时都不能缺少。必须一对一争夺,不仅在地面,而且空中也相当重要,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发展足球运动员的力量,必须是在发展全身力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腿部和腰腹部的速度力量。练习时,可以采用徒手的各种跑、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采用器械的,如踢和抛实心球、举亚铃和杠铃……等;以及大力踏踢球射门、顶球……等结合球的练习。
(一)练习方法示例
1�发展颈部和上肢力量的练习
(1)两手扶头,在颈部转动时给予抵抗力。
(2)头手倒立。
(3)两人面对两腿左右分开站立,两手紧扶对方的肩,两人的额中夹一球,互相用力顶住。
(4)俯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和俯卧撑向侧跳移动。
(5)双手传抛实心球,足球或用实心球掷界外球。
(6)“推小车”。
(7)哑铃和杠铃练习。
2�发展腹背力量的练习
(1)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快速屈体。
(2)侧卧做体侧屈,俯卧做体后屈。
(3)仰卧,两脚夹实心球离地15~20厘米,以腰为圆心划圆圈。
(4)肩负杠铃做体前屈和体转抓举械铃。
(5)跳起空中转体和收腹用力顶球。
(6)两脚夹实心球连续向上跳几次后,跳起将球甩给对面同伴。
(7)两脚夹球原地纵跳2~3次,然后向前方甩出,立即跳过蹲撑着的人,再追球射门。
(8)两脚夹球原地纵跳2~3次,然后向前(或后)上方甩出再追上去射门。
3�发展下肢力量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
①立定跳远、多级跳、蛙跳、跳台阶。
②肩负杠铃或手握哑铃连续向上跳。
③单腿或双腿起跳的跳高练习。
④连续向前并腿跳。
⑤两人互抱对方一条腿,原地连续同时向上跳。然后换腿进行。
⑥双腿并拢,然后向前后左右跳越球。
⑦两脚夹实心球,双手叉腰,原地跳三次后,跳起在空中转身90°。
⑧两手捧实心球原地跳三次后,跳起越过蹲伏的人。
⑨两人下蹲姿势连续向一侧跳动顶球。 �
(3)一人仰卧举腿,另一人扶双脚,仰卧者做屈伸练习。
(4)用各种部位踢较轻的实心球练习。
(5)远距离传球和射门练习。
4�发展全身力量的练习
①轻杠铃的快速挺举。
②拔河练习。
③两人两对和侧对站立,原地轻跳数次之后,在同一时间跳起在空中用胸部和肩部互相冲撞。
④坐和俯卧姿势的哑铃练习。
⑤两人不倒地的角力。
⑥两人抢夺球。
⑦跳起用力顶对方抛来的球。
5�头顶球射门
乙守门。甲自抛高球并顶球射门。10次后和乙互换。比谁进球多? 动作要点:用前额顶球。下颏倾向胸,脖子要用劲。眼睛要睁开。整个身体都要绷成弓形。
说明:顶球又分转动上体顶球和直接迎、顶球两种。前者的力量较大。跃起顶传中球射门时大都转动上体。
练习顶球射门时还要琢磨如何通过假动作来迷惑守门员,并重视基本功,学习别人长处,创造独特风格。
6�顶正面空中球射门
过程同上。乙守门并向抛高球。甲顶球射门。
较难动作:甲奔跑中顶球射门。
7�顶传中球射门
两人守门,两人进攻。攻方一人掷或踢传中球,另一人顶传中球射门。10次之后两人互换。
再10次之后,攻、守双方互换。比哪一组进球多。
较难动作:掷或踢的传中球较为猛烈;射门者奔迎传中球顶射。
8�集体配合--传中--头球射门
丁守门。丙防守乙。甲向乙抛球后奔跑到位。乙用头向甲传球。甲接、运球后,抛高球给乙。最后甲从侧翼传中,乙顶传中球射门,5次射门后,甲、乙互换。再5次射门后,攻、守双方互换。 较难动作:甲的传球较为猛烈,距离加大。乙奔迎接球。
9�原地起跳顶球射门
丙、丁守门。甲站在门旁向乙抛弧线高球(即“上抛球”)球落在乙在上方,乙球起顶球射门。其余同上。
身体绷成弓形的练习方法。
(1)高跳后在原地起跳点着地。跃起之后用腹部去顶对方手中的球,一定要落在原起跳点。
(2)对方斜高举球,练习者跳跃起绷起弓形用前额顶球。
(3)自抛高球,跃起迎球,身体绷成弓形,用前额朝下向球门线顶球,然后在原起跳点着地。
10�助跑起跳顶球射门
过程同上。甲向乙的前方抛球。乙奔向球,单腿起跳,身体绷成弓形,顶球射门。注意一定要及时地单腿起跳。
较难动作:丙防守乙,和乙一道起跳。但开始时不要干扰乙
11�原地跃起顶传中球射门
丙丁守门。甲掷或踢传中球。乙原地跃起,转身顶球射门。其余过程同上。
技术动作重点:及时起跳,使身体能绷成弓形而后顶球。如果是向侧方顶球,上体要侧转去顶球。甲传较猛烈的传中球。乙前进两、三步迎顶传中球。
12�助跑起跳顶传中球射门
丁守门。丙防守乙。乙跑向传中球,单脚起跳(传中球如来自右方,则用左脚起跳。反之亦然),转身并转动上体用前额顶球射门。丙和乙一道起跳,紧逼乙,但开始时不要干扰乙。
其余过程同上。
说明:跃起向一侧顶球时的转体动作,除了练习时之外,平时在做准备活动时也要反复练习。
13�集体配合--传中--头球射门
丁守门。丙防守乙。甲作为组织者向乙抛或踢高球后奔跑到位。乙跃起将球回顶给甲。甲接球后运球再向乙传高球。甲在门前呈半圆形活动,使得他能从两则传中,乙也能从两则顶传中球射门。其余过程同上。
较难动作:丙设法干扰并自己用头球防守。他的防守也可触及到甲。
14�前卫+两上前锋:两个后卫,或者前卫+三个前锋:三个后位 过程及较难动作均同上,前卫的传中球要轻、重兼施。
15�传长空中球和接传中球射门
前卫甲向三名前锋供长空中球。前卫乙摆脱后位接前锋的传球并回传给前卫甲,然后再次摆脱向侧翼跑去,并传中。三名前锋接传中球射门。守门员将球重新传给前卫甲。
较难动作:守方认真防守。如果给前卫乙的传球被守方控制后,前锋和后卫互换位置。但两名前卫仍不动。
16�三个四人小组加一名前卫在两门之间练空中球和头球
前卫从一门到另一门向四名前锋传长空中球。两个球门由中立守门员守。前卫传出的每次空中球都由一名前锋用头传给下一名前锋,后者将球回传给前卫。每次进攻都以接传中球射门告终。比较10次进攻哪一组进球最多? 说明:凡是不用头传的空中球都要立即回传给前卫。
较难动作:甲组和乙组分别在两个门前防守。丙组按上述方法向甲组进攻。甲组攻乙组,乙组攻丙组,依次循环。
17�3∶3+2在两门之间活动 甲、乙两个组,每组各三人,另有两人有时增援控制球的一方。攻方在两门之间练空中球和头球,直到球被另一方夺去为止。比在一个固定时间内哪一组头顶球最多?
较难动作:(1)只有一人有时增援攻方;(2)攻、守双方人数相等。
说明:以上所有分组攻门练习的重点始终是空中球,头球及头球射门。
18�鱼跃头顶球
过程同练习2、3。
仔细琢磨:鱼跃下落时身体应怎样? 落地时身体要放松、有弹性,两臂弯曲撑地。
19�鱼跃头顶球
(1)跃起将球顶给跑动中的同伴,或转身将传中球踢向另一侧。开始时无人防守,然后有一人或多人防守。先带助跑,然后单腿起跳。
(2)鱼跃顶高球射门。注意:跃起迎球,用整个前额顶球,落地时有弹性地弯曲双臂,做到“软”着地。然后立即站起,迎向摆动中的吊球,再次鱼跃顶球。
(二)练习注意事项
(1)要注意安全。练习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练习时精力要集中,练习后必须做好肌肉的放松。在负较大负荷练习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要领,加强保护,预防伤害事故。
(2)增长速度力量和爆发性力量时,必须要求速度和强度,每组练习次数不宜过多,而每组间隔时间要长一点;增长重量性力量和力量耐力时,练习组数和次数可多一些,每组间隔时间短一点。
(3)力量练习应按身体各部分(上肢、下肢、腰腹)交替进行,否则容易造成局部负担过重。每组练习中间,应安排颠球或放松跑练习。
(4)力量素质增长得快,停止训练后消退也快。为保持和发展力量素质,要注意处理好经常性和间隔的关系。一般是每周不少于两次力量练习。
(5)力量练习一般都放在一次课基本部分的最后一部分。在几种力量都要练习时,顺序应先速度力量,次重量性力量,最后力量耐力。
(6)儿童、青少年正是骨骼、肌肉迅速生长时期。安排力量练习要慎重,即要正确掌握所给予的负荷和身体可能承受的负荷之间的关系,多采用中小负荷练习。16~17岁是增长力量的较好的时期,负荷量可与成人相似。
㈡ 足球训练
后腰这个位置需要充沛的体力,强悍的阻截能力,良好的进攻意识,所以成为好的后腰要具备以上几点,你以后的重点可以加强这几点训练。
1:体能力量,足球这项运动本身就很强调耐力,所以每周需要两次大负荷的体能力量训练,长跑等锻炼方式可以增加体能,举杠铃等方式可以增强力量。
2:防守,足球不止是进攻,防守也是一种艺术,防守需要意识,判断,卡位等,防守说的东西就多了,可以看看世界几大铁腰的视频,站位,防守技能,身体的利用,如果说到业余足球,那么最基本上的一点是抢断时不要扑得太凶,二是不要轻易出脚,如果后腰轻松被过掉,那么对于后防线的压力就太大了。
3:进攻,现代足球一名好的后腰在防线上起到屏障的作用外,在由守转攻的时候承担着由守转攻的连接枢纽,更是在阵地站中承担这和前腰串联中场的作用,所以好的后腰必须是会进攻的,要有大局观。
球龄只有2年,可能基本功相对差些,要多多学习规范的动作,左右脚很多职业球员都不能做到均衡,更何况是业余足球,平时多多练习球感,当你球感练好了,球自然会很听话的。赐教谈不上,这是我个人对于后腰的观点。
㈢ 足球专项体能训练,应该怎么进行
在体能训练中很多训练者往往忽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以为它不太重要。其实心理训练对足球运动员是十分重要的训练项目。大量的实践证明,一个足球运动员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达到应有的水平,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比赛中也不会取得满意的结果和成绩。
经常在比赛中有些技术水平高的球队输给低于自己水平的球队,这说明比赛不仅仅是体力技战术的较量,也存在着双方心理的较量,因此心理训练在足球训练中十分重要。
㈣ 足球基础训练 怎么训练
我觉得足球基础是必须要打的,但不用那么急于那么着急练什么花活,先慢慢把基础稳固住了再说,要想练什么左右开弓、倒挂金钩、踩单车、马萨回旋中国还没几个能玩出来呢。那都是需要很深的足球底子的。球感其实很重要,要说怎么练,我也说不清楚,不过网上有足球基础训练的视频,可以多看看。至于练多久可以出成果,你看看我们那帮中国国家队队员的停球和运球、护球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他们练了多久,练好了没有。只能说每天坚持做1个小时的基础训练,每天提高一点,坚持就是胜利啊。(下面的训练方法你看看也行,反正网上有许多类似的东西)
足球基础训练: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
练习方法一:球在身体前面,横着向左滚动球;做几次后,变换为横着向右滚动球。然后练习停球,轮换着用脚内侧和脚外侧停球。支撑身体的那只腿的膝部和髋部要稍微弯曲,保持身体平衡.
练习方法二:交换左、右脚背轻轻把球向前送,接着用脚掌的前部把球带回来。支撑身体的那只腿的膝部弯曲,保持身体平衡(同时用手臂保持平衡)。重复练习者以动作,左右脚轮换、快速、连续不断地练习。也可以顺着球场的纵向练习这一动作,每次用脚掌把球带回身体下方,接着用脚背把球推送向前。
练习方法三:用右脚背向前带球,接着用脚掌前部停球,把脚斜置在球前面,接着用左脚背重复这一动作,再用脚掌前部停球。
㈤ 足球训练的最基本方法
一.颠球
颠球是一个球员熟悉球性最好的方法。
动作要领:1、颠球要身体协调,放松,膝盖不要太紧张,踝关节不能松弛,否则会造成用力不稳;2、颠球脚下不要站死不动,小碎步移动起来可以更好的调节重心来控制球;3、脚尖不要向下或向上勾,造成球向前或向后运动使球难以控制;
二.带球
动作要领:正脚背运球(直线带球):重心降低,脚背绷紧,脚立起,用正脚背去触碰球的正后方,学会掌握力度,熟悉动作后加快动作速度,尽量多触球,提高触球频率,最好能达到一步一触球。 脚内侧运球:重心降低,用大脚趾与脚弓之间的部位触碰球的侧后偏触球脚方向,球的运行方向是斜前方偏支撑脚的方向,掌握触球力度与球运行方向,逐渐提高触球频率,加快动作速度。 脚外侧运球:重心降低,用小、无名、中三个脚趾的部位触碰球的侧后偏支撑脚方向,球的运行方向是斜前方偏触球脚的方向,掌握触球力度与球运行方向,逐渐提高触球频率,加快动作速度。两脚交替变换练习的时候注意支撑脚的站位,人在球后的移动范围要加大。
三. 停球
停球是把传来的球停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而且能做出下一步的动作,大家不要忽视停球的重要性,停球的速度往往能决定场上的节奏快慢,停好球往往能抓住很好的进攻机会。而选择好停球的方法和部位也是很重要的。动作要领:无论选择哪种停球方式,都是由一下四个环节组成的:1、观察和移动。 为了更好的完成接球动作,事先要注意观察来球的情况。从球的运行路线、球的旋转与速度等情况中,迅速判断落点,及时移动,使自己能处于做停球动作的最佳位置。2、选择停球的部位和停球方法。 停球的不同部位和采用不同的方法,各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必须根据临场情况及下一步动作的需要,恰当的选择停球的部位与停球方法。3、改变来球的力量。 根据来球的力量大小和停球的实际需要,可分别采取加力或减力(缓冲)方法。根据来球力量的方向和接球实际需要,还可按照反射定律调整入射角,获取理想的反射角。4、随球移动。 停球动作一做完立即随球移动,紧密衔接下一个动作,在停球与处理球的动作之间不能有停顿。 脚停球:脚的停球往往与对应的传球部位相对应,触球时力道回收,而且停球不要停死,停球要有利于下一步的技术动作。
四.射门
射门技术的关键是脚的部位和球的部位的运用,良好的时机选择正确的射门方法才能使进球的可能性增大。按脚触球的部位来分,射门大致分为脚弓推射,脚背抽射,脚内(外)侧搓球,脚尖捅射。
1、 脚弓推射,与脚弓传球大体一致,只不过加大力量,提高精准。
2、 脚背抽射,强有力的射门往往是抽射出来的,力量大球速快,但要吃准部位才能把力量与速度发挥到极致。具体动作与脚背传球大体一致,只不过支撑脚的站位如果有变化,身体的重心要作出相应的调节,摆动腿与支撑腿的角度要把握好(如果球在运动当中的抽射,还要对球有提前的预判)。
3、脚内(外)侧搓球,就是所谓的弧线球,球路有弧线使防守队员与守门员产生判断错误,或利用球的弧线线路绕过人墙或防守队员,从而达到相应的目的(这个不用再多说了吧)。
4、脚尖捅射,这个是不会踢球的人最常用的方法,但也有它的优点,比赛中近距离的脚尖捅射很奏效(五人制比赛中经常用到),因为该动作隐蔽,球速快,球的路线难以判断,但是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受伤,脚尖踢球很容易伤脚的。
㈥ 怎样踢足球,是顶头顶脚和腿的那种,视频教更好
记住最重要的是苦练阿 呵呵:
颠球是指运动员用身体的各个有效部位连续地触击球,并加以控制尽量使球不落地
的技术动作。颠球是运动员熟悉球性的一种练习手段,以增强对球的弹性。重量、旋转
及触球部位、击球时用力轻领的感觉。
技术动作要领
1.双脚脚背颠球:脚向前上方摆动,用脚背击球,击球时踝关节固定,击球的下部。两
脚可交替击球,也可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连续击球。击球时用力均匀,使球始终控制在
身体周围。
2.双脚内侧、外侧颠球:抬腿屈膝,用脚的内侧或外侧向上摆动,击球的下部,两脚内
侧或外侧交替击球。
3。大腿颠球:抬腿屈膝,用大腿的中前部位向上击球的下部,两腿可交替击球,也可
一只脚做支撑,用另一侧的大腿连续击球。
4.头部颠球:两脚开立,膝盖微屈,用前额部位连续顶球的下部。顶球时,两眼注视
球,两臂自然张开,以维持身体平衡。
5.各部位连续颠球:根据上述单一颠球技术动作要领,用各部位配合连续颠球,配合
的部位越多,难度越大。颠球的部位有脚背、脚内侧、脚外侧、大腿、头部、胸部、
肩等。
易犯错误
l.脚击球时踝关节松弛,造成用力不稳定。
2.击球时脚尖向下或向上勾,造成球受力后向前或向后触碰身体,使球难以控制。
3.颠球时身体其他部位不够放松,以至于动作僵硬
4.头部颠球时腿部、躯于、颈部配合用力不协调,仅靠颈部。
练习方法示例
1.一人一球颠球:体会触球的时间、触球的部位、触球的力量和整个动作的协调配合。
2.两人一球颠球:用脚背、大腿、头部以及身体各部位触球,掌握好触球的力量,尽量不让球落地。每人可触球一次颠给对方,也可触球多次互颠。
3.四五人一组,围圈用两球颠球:可规定每人触球的次数与部位,也可自由掌握触球的次数与部位。颠传时要注意观察,防止两个球同时颠传给同一伙伴。
㈦ 求足球脚步训练法
楼主您好:
【在现代足球运动中,一套合适的训练方法能迅速提高一个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在中式的足球运动生涯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深入研究,感悟出了一种科学的、实用的足球技术训练方法,特此整理成文,以供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2、相关名词解析
2.1 非控力和可控力
2.1.1 非控力
在我们的天生力量中,在未经过系统的锻炼之前,在一个完整的用力动作过程中,力度的大小和速率多只是线性的、规则的变化,这种力量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粗放的、钢性的,我们称之为非控力。比如在趟球时一趟好远,停球时一停很离身,一个大脚可以不着目的地把球踢得好远等等,这些都是非控力的相对表现。非控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未经过条理化系统性训练的原始力量。
2.1.2 可控力
在我们的天生力量中,在经过了系统的训炼之后,在一个完整的用力动作过程中,力度的大小和速率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作出随心所欲的、非线性的、不规则的变化,这种力量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约束的、受控制的、柔性的,我们称之为可控力。在这个完整的用力动作过程中,其力度的大小和速率是可以随着自身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在趟球时一趟总能趟到恰到好处的地方,停球时一停能停到合理的范围,一个大脚可以把球非常柔性的准确的传到同伴脚下,这些都是可控力的表现。可控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在后天必须经过条理化系统性训练才形成的力量。
2.1.3 非控力与可控力的联系和区别
1)可控力是在非控力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有意识的、针对性的锻炼和锤打才逐步形成的,当最初的非控力发展到可以做到刚柔并济、随心所欲的地步时,他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可控力了。他是非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非控力发展的更先进形式的表现。
2)非控力就是在原始的非控力中加入个体主观的信息元素,使得力度的变化就象变成了受个体自己思想控制的、有思维能力的一种活体。
3)在我们平时的足球训练中,力量的练习使用过程就是一个从非控力到可控力的过程,可以这样说,可控力水平的高低是跟一个球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的。2.2 前控球和后控球
2.2.1 前控球
在两脚连线的中点上作一条垂直线,以交叉点为坐标,在你的盘控球时,球总是相对来说的比较前靠,也就是相对而言地较远离交叉点,我们将这类的盘控球称之为前控球。
2.2.2 后控球
在两脚连线的中点上作一条垂直线,以交叉点为坐标,在你的盘控球时,球总是相对来说的比较后靠,总是相对而言地较接近交叉点,间或又被盘控于交叉点之后的地方。我们将这类的盘控球称之为后控球。
2.2.3 前控球和后控球区别和联系
1.当一个球员在盘控球时总是处于比较离脚的前控球状态时,那么随着这个球的离脚程度的不断增加,球受自己控制保护的程度就会不断的在减少,同时球就会较多的进入防守队员的封截抢断范围,他的被封截抢断机率就会不断的提高。
2.当一个球员在盘控球时总是处于比较近脚的后控球状态时,那么随着这个球的近脚程度的不断增加,球受自己控制保护的程度就会不断的增加,同时球就会较少的进入防守队员的封截抢断范围,他的被封截抢断机率就会不断的减少。
3.在后控球能力的练习中,就是要让球尽可能的后靠,以利于收藏保护;同时身体尽可能的前倾,占据更多有利空间,以达到打压防守方的防守封截区域,从而达到更有利于保护球的目的。
4.前控球是大家在刚接触学习足球技术时的相对普遍的表现,是一种原始状态,;而后控球是一种必须经过后天系统练习才能形成的熟练应用技术。
5.球在相对多的时间内被控制的相对前后的程度是可以反映一个球员技术水平的相对高低的。是可以成为一种比例关系的,。
6.前控球只适用于在比较的远离防守封截区域时的应用,而后控球在接近或进入防守封截区域后就要更多地应用了。
2.3 防守封截区域
以防守球员准备最后出脚进行封截时站位的身体重心为中心,他的脚前后左右伸展所能触及到的一个相对的范围,我们称之为防守方的防守封截区域。
2.4 坐标分量分析法
在持球队员进开始作运球突破动作前,以球的中心作为坐标原点,作一个面向防守队员的坐标图,将球及人的重心步法从突破开始到到达突破目的点间的运行轨迹在坐标上绘出,并作出运行轨迹在XY坐标轴上的分量投影。同时将防守方的重心步法也绘在这个坐标图上的相对应位置,并作出运行轨迹在XY坐标轴上的分量投影。再将他们之间进行坐标数学理论上对比分析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坐标分量分析法。
3、腿部力量训练法
3.1 训练器材
一副可以加减重量的杠铃
3.2 训练目的
1)加强腿部负重起蹲力量的训练
2)加强腿部负重跨步力量的训练
3)加强腿部负重跳跃力量的训练
3.3 训练方法
1)肩背负较重量级杠铃,两手握紧保持平衡。两脚平行分立。原地匀速下蹲再起立,起立时腿部尽量发力向上,有向上跃起的趋势。重复以上动作,每十次为一组,三组为一个过程,适应后可再适当增量。
2)肩负中等重量杠铃,两手握紧保持平衡,双脚漫正弓字步匀速跨步前行,行进中作弓字步时,要借杠铃重量尽可能作下压腿的动作。每十步为一组,三组为一个过程,适应后可再适当增量。
3)肩负中等重量杠铃,两手握紧保持平衡,正面对前方,双脚作往右或左的匀速侧向跨步动作。行进中正面面对的方向要与行进方向保持垂直,不得扭向。要尽可能练出侧跨步的较大步幅和身体的协调性。每十步为一组,三组为一个过程,左右向交替进行,适应后可再适当增量。
4)肩背负中等重量杠铃,两手握紧保持平衡。在原地作两脚前后交叉腿匀速跳跃动作,在注意两脚交叉时的协调性的基础上,不断加快频率。每二十次为一组,三组为一个过程,适应后可再适当增量。
3.4 训练评点
1) 这是在田径中锻炼脚部大腿肌肉力量的常用方法
2)腿部的负重起立力量训练,可以最大限度的强化腿步的耐力性,,久练后使人的马步扎实,站势平稳。这将为在实战中的进行身体碰撞、抢身位等动作时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
3)腿部的负重跨步和跳跃力量训练,可以最大限度的强化腿部在运动中的力量性、灵活性、协调性。这将为在实战中的进行封截抢球、对脚、拉拨球等动作时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中式足球技术因为经常要作横向跨步拉拨球动作,所以非常强调腿部力量动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杠铃负重训练使得腿步力量性和跳跃能力得到加强,在这个基础上,为中式的各项技术动作的成功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重轻球训练法
4.1 训练目的
1)练习可控力
2)练习后控球能力
3)练习中式脚尖球技术
4)练习中式传球技术
4.2 训练器材
1)选一个破的足球,在里面的外层加入软性物体(例如布、海绵),软性物体所包含的内层再加入有一定重量的软性物体(例如小沙包、小实心球),再把破的地方补好,将它做成一个外层较软内层较重的有一定重量的实心球;
2)一个普通排球 。
4.3 训练方法
1) 将实心球用双手向空中高高抛起,然后用正脚面去接,尽可能练到将球和脚面一起很顺服平稳的降落地面,要有一种能卸掉球重量的感觉,从中练习脚对球的吸俯性。
2)面对一面墙,用正脚背把球踢向墙,反弹后又不断的重复。在正脚背接触球的瞬间,要减速,用柔力接近球面,接近球面后再逐渐加大力度推球。如此反复,逐步练习到脚踢球场时不再感到疼了,而且能将球场踢的尽可能的远,跟踢正常足球一样。主要练习的是脚面接触球瞬间可控力的掌握以及之后的可控力的运用。
3)学习颠实心球。跟颠正常足球一样,在接球下堕时,脚应象手接篮球那样,先下堕逐步消减球的向下的加速度力量,再逐步加强反向作用力,使球转而向上,如此反复,逐步练习到脚踢球场时不再感到疼痛。主要练习的是脚面接触球瞬间可控力的掌握及之后的可控力的运用。
4)带着实心球,进行绕圈子、绕之字形、绕障碍物等练习。在盘带的过程中,由于实心球有比正常足球较重很多的物理特性,相对盘带正常足球而言,实心球有较大的后滞性,也就是说他在大多数时间内就处于我们所说的后控球状态。通过对实心球的盘带,是同时练习后控球及可控力的最主要的有效办法之一。
5)利用实心球作中式足球基本技术动作中传球动作的训练,,要使实心球能尽可能的传得远、传得准。这在回到使用正常足球时,会起到有实质性作用的感觉。
6)学习用脚尖盘带实心球,要练习到脚既不痛,又能把球场够推送恰当的地方,就象盘带正常足球一样为止。
7)在以上练习中,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用排球交替训练。练习实心球的感觉是比较重、滞、痛,而练习排球的感觉就是比较轻、跳、飘。在盘带的过程中,由于排球比正常足球有轻很多的物理特性,相对盘带正常足球而言,排球的前滚性非常强,也就是说他在大多数时间内就处于我们所说的前控球状态。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通过可控力的运用,将所用的力度适当地控小,使球由较多前控状态转变为较多后控状态,而这个过程是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的。这也是同时练习后控球及可控力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4 . 4 训练评点
1)在武林小说中古代中描写武林中人练习轻功时,把沙袋等重物绑在身上或腿上练习奔跑,又有在水上放一些有一定浮力的物体,在上面练习行走。练习到了一定时候,抛开那些练习物品,在陆地上就可以键步如飞了。本方法就是参照这个道理,当我们把较轻和较重的球都练习得尽可能的接近盘带正常足球的感觉时,再回到使用正常足球时,我们就能得到那种“键步如飞”的感觉,所以说这是一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训练方法。
2)在我们传统足球训练中,由于困在过于传统的思维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这个正常的足球来训练的,所以是难以取得快速的突破性进展的训练效果。中式在训练球上进行横向极化思考,借用同理类通的办法,得以感悟出这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法,他是能起到传统足球训练中所起不到的效果的。
5、 单腿训练法
5.1 训练目的
1)强化练习任何一个单脚处理球的能力
2)强化练习任何一个单脚作支撑、掩护、转向的能力
5.2 训练方法
1)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半个小时、半场球、半天),严格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2)其中一只腿仅负责支撑、掩护、转向等任务,也就是说,这只腿在这段时间段内,要负责起对整个身体大部分重量的支撑作用;要根据下一步行动可能转变的趋向来确定脚掌所落的位置和摆向;要在适当的时候插在适当的地方,阻隔敌方的破坏,从而起到对球的掩护作用。
3)其中另外一只腿就起到对球的完全支配作用。也就是说,这一只腿通过推、拉、弹、拨等对球的动作,完成盘带、传送、射门等的全部对球技术动作。
4)在另一个一定的时间段内(半个小时、半场球、半天),两只脚的任务对调,各自交换执行对方的动作任务。
5.3 训练评点
1)我们传统足球训练中,由于困于传统的思维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两个脚来进行足球来训练的,不会对两只脚进行硬性规定,两只脚进行的动作应用是随机性的,这样的训练方法是难以取得快速有效的突破性进展的。
2)传统中两只脚随机性的应用是很正常、很自然的结果。现在让我们从人的身体结构上作横向思考,进行极化设计。当我们通过人为的硬性规定,一只脚作支撑腿,另外一只脚本作全面性的处理球的任务时,从训练的的要求来说,这第二种训练方法无疑比第一种训练方法的难度和强度都提高了很多。
3)在单腿训练法中,对两只脚的作用任务进行人为的硬性规定,通过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这种高强度的极化训练,并交替轮流进行,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再回到正常比赛中的双脚运用时,我们的每一个脚的处理球能力都会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的。这样一来,我们的练习效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4)在金庸所着的《射雕英雄传》中的老顽童周伯通练成一种双手互搏的功夫,他的每一只手都练到能单独打出一种相对完整套路的功夫,当他进行在双手并用互搏时,他的功夫威力就倍增了。同理相通,当我们的每一只脚都练到能单独熟练地完成盘带、传送、射门等的全部对球技术动作,再进行双脚并用时,我们的足球技术不也是同样可以威力倍增了吗!由此可见,单腿训练法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6、 双杠道具训练法
6.1 训练目的
1)通过带球尧双杆式样的道具,在水平移动时,强化练习持球横向位移动作的连续性。
2)通过带球尧行双杆式样道具,在转角拐点时,强化练习持球转向的快速灵活性。
3)通过带球尧行双杆式样道具,在转角拐点时,强化练习中式足球基本技术中的过人突破基础动作。
6.2 训练器材
1)学校中现成的高低成排排列的双杠。
2)参照学校中高低成排排列的双杠,设计出来的一种人性化、实战化、可移动的彷双杠式样训练道具。
6.3 训练方法
1)传统的足球技术训练法分析
在传统足球技术训练时,在进行持球转向练习中,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多个小塑料蝶子或小竹杆,每隔一定距离安放一个,让它们排成一条线,然后我们去进行绕“S”型的方法练习。这种练习方法仅仅是考虑了一个折向性的练习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实战中的防守方的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的实质问题。假设我们是要运用传统足球基本技术进行突破的话,那么球的运行轨迹将是要应用时间差的原理,强行通过防守方的防守封截区域的考验,他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球的被封截率将上升。那么这种不需考虑球的纵横向位移,小塑料蝶子或小竹杆式的传统训练方法还是勉强适用的。但不可否认,它是存在一定的局陷性的。
2)双杠道具训练法道具讲解:
1.在球场上进行真正的突破时,你遇到的不会是一个固定不动的点式或杆式的物体,而是一个会通过横向跨步和纵向进退进行主动有效拦截的防守队员,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中要找到最符合实战环境要求的练习道具及方法。
2.在学校中,为了适合高低不同的各年级学生的需要,有很多双杆是由低到高的横向排列着。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理想的训练道具和场所。我们通过以下各个角度去理解,就可以对这种双杆训练道具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其一:双杆的横向长度我们可以看作为是防守方队员防守跨步封截时在横向坐标上左封或右扑的分解距离;
其二:双杆中的两条杆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看作是防守方队员做前进或后退防守封截时在纵向坐标上的分解距离;
其三:双杆上横向作手握的两条杆的突出部分段,我们可以形象的理解为那是防守方队员防守时张开作左右挥动干扰的手;
其四:双杆上纵向伸入地下起支撑固定作用的几根带有一定倾斜度的部分段,我们可以形象的理解为防守方队员在防守时伸出作左右封截防守干扰球的那一只腿;
其五:各个长短高低排列不同的双杆道具,我们可以形象的理解为那是各种不同身高、不同腿长、不同防守风格的防守方队员;
其六:多个双杆作不规则排列,我们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是多个防守队员分别在不同的位置,组织着富有层次的防守区域。
3.我们面对一个防守封截区域,要突破他有两种办法:
其一:就是用前推直进式的、正角度方向拨球的传统过人突破技术,也就是说球必须通过防守封截区域的考验,他是运用打时间差的原理进行突破的,他只考虑到一个转向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传统的放几个塑料碟、树几根竹杆的训练方法还是勉强可以理解的。
其二:就是用后拨前推、反角度方向拨球的中式过人突破技术,也就是说球是要想办法避开防守封截区域的考验的,那么人和球就必须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一个横向及后向位移空间来。这样一来,传统的训练方法就不适用了。而双杆训练道具的练习就能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双杆训练道具就是最适合于这种要求的一种训练道具了。
3)双杠道具训练法动作分析:
1.高低不同的双杆道具每间隔一定距离作横向排列(这“一定距离”是教练设想防守方的防守层次度和紧迫度来设定的,一般可选1—3米);
2.围绕双杆道具作绕“S”型运动;
3.动作开始时,持球正面面对双杆的一端,以另一端为目标,仅以两脚内侧触球,连续作出几个横向拨停球动作,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另一端;
4.到达另一端拐点前时,运用熟练的中式过人动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转角拐点区域;
5.直线到达下一个双杆的一端,又开始重复以上3、4点的动作;
6.反“S”方向,如此往复继续。
6.4 训练评点
1)在做“围绕双杆道具作绕“S”型运动”时,要设想是在一种全场的气氛中不断的做转向突破运动。
2)在做“仅以两脚内侧触球,连续作出几个横向拨停球动作,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另一端”时,是在设想防守方在作连续的横向跨步封截的前提下,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练习,熟练的创造出横向位移空间,从而为尽可能的避开防守封截区域提供必要的条件。也就是说,“连续的横向拉拨球动作”导致出来的有效效果就是“创造出横向位移空间”。
3)在实战中,当防守方已经更有利地占据你所选择突破方向的横向位移空间的时候,你就不能立马去使用中式过人突破动作了,而应该要不断的使用左右方向的横向拉拨球技术,以使球和人同时创造出有利的横向位移空间,从而创造出有利的条件,才能为中式突破动作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式传球动作的应用也是同理)。
4)在“到达另一端拐点前时”时,这个双杆的横突出来的握手杆及那竖立支柱所占有的空间,我们可以形象地想象为防守方队员正在张开手、伸出脚,做出的一个相对的防守封截区域。
5)在作“运用熟练的中式过人动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转角拐点”时,既要小心双杆上那横突出来的握手杆对手、头、身体的碰阻,又要留意地下的脚跟球都要避开双杆上插入地里的那根竖立支柱的妨碍;并且你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最熟练的动作来迅速地通过这一转角拐点区域,要达到以上全部要求的话,你能使用的就必然是“中式过人突破动作”了,这里就是中式第一次感悟出“中式过人突破动作”的地方。大家在练习中一定要好好把握体会到这一点。
6)在作“直线到达下一个双杆的一端,又开始重复以上3、4点的动作”时,我们可以想象是在一个全场的气氛中,熟练地使用着中式过人动作在不断的进行着连续性的过人突破动作。
7、 综合训练
7.1 加强基础练习,增强腿步的跳跃、跨步的力量练习,为其他的技术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7.2 要加强横向拉拨球的练习,在拉拨球中占据有利的地形位置,为使用中式过人及传球动作创造有利的机会。
7.3 加强可控力的练习,使力度的使用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
7.4 加强“后控球能力+中式足尖球技术”的练习,他们两者的必然结合,会产生巨大的威力的。
7.5 进行“单腿训练法+重轻球训练法+双杠道具训练法”的训练组合,。就是用单腿带着实心球或排球去绕双杠道具。因为是单腿的应用,在经过双杆道具转角拐点区域时就不能使用中式足球突破技术了,但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最熟练的动作来迅速地通过这一转角拐点区域”这一条件还是要遵守的。
7.6 进行“双腿训练法+重轻球训练法+双杠道具训练法”的训练组合,。就是用双腿带着实心球或排球去绕双杠道具,这种训练要抓住两点要点:其一:加强横向拉拨球的练习;其二:在经过双杆道具拐点时要下意识的加强中式足球突破技术的练习。
7.7 要善于从各种不同类型极化训练方式中感悟出其中的窍门。从训练器材的极化、从训练方式的极化、从训练思维的极化等,我们发现他有许多方面是不同于传统的训练方式,他的要求高了,难度深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敢于和善于全身心的投入到极化的环境中去。当我们能够不断的从极化中走进传统、又从传统中走进极化中的交替进行之后,会很惊喜的发现,我们的足球技术和足球意识会产生很迅速的长足进步的。
8、 中式足球技术训练法总评
中式足球技术训练法是中式通过在传统的足球训练道具、训练思维、训练方式上进行极化的思考,进而探索发明的足球训练方式;中式足球技术训练法是对传统足球技术训练方法的横向拓展及有益的补充;中式足球技术训练法有着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希望楼主您能采纳。(*^__^*) 嘻嘻
㈧ 足球的基本功怎么训练
传球,抢圈练习,带球,颠球,停球,射门
㈨ 足球各项技术训练方法!
传球
是组织进攻、变换战术和创造射门机会的有效手段。队员的传球和跑位组成了全队的进攻战术。常用的传球脚法有:脚内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脚尖和脚跟等。现代足球比赛要求传球技术更加全面、准确、快速和熟练。
射门
足球比赛的直接目的是射门得分,而能否把球射入对方球门是比赛胜负的关键。射门主要在攻守争夺最激烈的罚球区附近进行。这个地区防守人数常常多达7~8人,防守队员的紧逼盯人、凶狠的抢断堵截,使进攻队员几乎无懈可击。
接球
是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规则允许的身体部位,把运行中的球接停在所需要的位置,以便完成传球、运球过人、射门等动作。接球是衔接下一个技术动作的过渡性技术。比赛中常用的接球方法有脚内侧接球,脚底、脚背、脚外侧、大腿、胸部和头部接球等。
运球过人
是控制球、组织配合进攻与防守、寻找传球时机、突破防线获得直接射门得分的有效手段,在足球进攻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球时常用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脚内侧等部位来推拨球,使球始终处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顶球
运动员常常运用额正面、额侧面的顶球技术进行传球、射门、抢断空中球。争顶球是门前进攻和防守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高吊高打、攻克密集防守的有效手段之一。防守队员为了保护本队球门,也积极地争顶门前高球,解除危机。特别是冲顶球,在防守中的成功率更高。
掷界外球
是足球比赛中除守门员外,唯一允许用手接触球的特殊技术,它只在球出边线后重新开始比赛时使用,其特点是准确性高。特别是在前场边线外能及时而有力地将球掷入罚球区附近,是一种很有威胁的进攻手段。因此,许多优秀队都专门培养1~2名掷球手,以增强进攻的威力。
抢截
是防守的一项主要技术,其目的是将对手控制的球抢夺过来。常用的防守技术有站位堵击、逼堵、断抢、争顶、铲踢、大脚解危、破坏过人等。
由于个人突破能力的提高和进攻能力的增强,防守技术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如出现了围抢、夹击。铲球动作日趋增多(所谓铲球,是队员用单脚或双脚沿地面滑动触球的踢球动作。进攻和防守中均可用此技术动作踢球),在实力相当、争夺激烈的一场比赛中,双方铲球次数可达 100次以上。
守门员技术
守门员是全队最后一道防线,其主要任务是防止球进入本队球门。守门员必须冷静沉着、勇敢果断,他的竞技状态直接影响到本队的士气和成败。为了守住球门,守门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要善于选位。
(9)足球训练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观察技术的三个角度:控制、配合、对抗
足球技术
国外有一种说法:"技术就是控制球"。虽然这里的"控制球"是广义的,包括传、接、射、顶、运、过人、抢截、掷界外球等各个方面,但这种说法仍有些片面。因其观察技术的角度,只着眼于人与球的关系--控制关系。
然而,现代足球赛,衡量一个技术动作是否合理、成功,至少还应包括另外两个维度,即:持球人与同伴的关系--配合关系;持球人与对手的关系--对抗关系。
㈩ 足球颠球教学视频 足球入门 如何颠球 足球颠球教学
单脚颠球第一种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练习触球部位的感觉。
这种方法主要是大腿用力,小腿到脚趾保持不动,依靠大腿向上摆动来“抬起”球。在刚开始练习时,支撑脚的膝盖最好微微弯曲,也就是微蹲,这样会比较 好控制球。大腿刚开始可以抬到水平线,使整只脚成一个90度。
单脚颠球第二种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练习小腿的摆动,是双脚颠球的基础练习。
这种方法,主要的发力部位是小腿。当然膝盖也是很重要的,每 一种颠球方法膝盖的发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感受你要自己练习才会知道。第二种单脚颠球呢,是把大腿抬到一定高度后,大腿保持不 动,以膝盖为支点,小腿向前踢出。需注意的是,支撑脚要微蹲,就是膝盖要微微弯曲。刚开始练习,你可以把球拿在手上扔,也可以先把球扔到地上,等球弹起来再踢。
单脚颠球过度到双脚颠球:
接下来,就是如果从单脚颠 球过度到双脚颠球的问题了。首先,建议大家当你的惯用脚单脚颠球能过稳定颠10几下时,就可以开始练习双脚颠球了,当然是要第二种单脚颠球能够稳定颠才可以。双脚颠球时,大腿不能再抬那么高了。先出大腿,然后大腿不动,小腿以膝盖为支点向前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