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计算室空间光反射比时需要计算黑板和门吗
光的反射可分为(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在反射光路时,光路是(可逆的),黑板反光是由于(漫反射)
B. 反射率的计算方法
当光束接近正入射(入射角θ约等于0)时,反射率计算公式是:R=(n1-n2)^2/(n1+n2)^2
其中n1,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真实折射率(即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折射率是指光线进入不同介质时角度发生改变的现象,用sinθ1/sinθ2来表征。θ1,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即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通常来说,光线在临界面上的反射率仅与介质的物理性能,光线的波长,以及入射角相关。
在介质折射率连续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光线连续穿过两种不同折射率的玻璃时),由于在不同界面的反射光线产生干涉效应,其反射率还与介质厚度有关。从而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特定厚度和特定折射率的涂层,来得到对特定波长光波有较大反射率或透过率的涂层。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实例是眼镜,为了保护眼睛增加蓝紫光线的反射率降低其透射率,而在眼镜表面加涂一增加蓝紫光反射率的涂层。
反射率最大值的厚度(2z+1)*λ/4=d*√(n^2-sinα^2)
反射率最小值的厚度 z*λ/2=d*√(n^2-sinα^2)
其中z是序列数,λ是波长,d是厚度,n是折率,α是入射角
C. 请教《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第214页例5-6有效反射比计算过程
As=a*b+2hf(a+b)即地板以下空间表面,地板反射比算出来是0.15
D. 涂料的对比率的具体操作是什么
现代水漆:
对比率是国家标准中用来评定产品遮盖能力的指标,具体操作为:在标准的聚酯膜或黑白格纸板上制备100微米厚漆膜,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干燥24h,把聚酯膜放在黑、白陶瓷板上,使用反射率测定仪分别测定反射率,黑板与白板的反射数据比值即为对比率。产品的遮盖力越强,黑板与白板上的数据差别越小,其比值越接近1.0。涂料产品的干遮盖力和湿遮盖力有一定的差别,对高档产品来说,一般湿遮盖力好于干遮盖力,对低档产品来说,则正好相反,因此评价涂料遮盖力的好坏不能仅看施工时的感觉(湿遮盖力的好坏),关键要看漆膜干燥后的遮盖力。对比率反映的是产品的干遮盖力,能体现涂料的最终使用效果。
E. 对比率怎么计算公式
对比率计算公式:同期对比百分比=现值/同期值*100%。增长百分比(增长率)=(现值-同期值)/同期值*100%。现值越大,同期对比百分比越大,增长率越高,说明增长越快。
拓展:涂料的对比率:对比率是国家标准中用来评定产品遮盖能力的指标,具体操作为:在标准的聚酯膜或者黑白格纸上准备100微米厚漆膜,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干燥24小时,把聚酯膜放在黑白陶瓷板上,使用反射率测定仪分别测定发射率,黑板与白板的发射数据比值为对比率。产品的遮盖率越强,黑板与白板上的数据差别越小,其比值越接近1.0.涂料产品的干遮盖力和湿遮盖率有一定的差别,对高档产品来说,一般湿遮盖率好于干遮盖率,对于低档产品来说,则正好相反。因此,评价涂料遮盖率的好坏不能仅看施工的感觉(湿遮盖力的好坏),关键要看漆膜干燥后的遮盖力。对比率反映的湿产品的遮盖力,能体现涂料的最终使用效果。
F. 反射率的公式
当光束接近正入射(入射角θ约等于0)时,反射率计算公式是:R=(n1-n2)^2/(n1+n2)^2
其中n1,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真实折射率(即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折射率是指光线进入不同介质时角度发生改变的现象,用sinθ1/sinθ2来表征。θ1,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即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通常来说,光线在临界面上的反射率仅与介质的物理性能,光线的波长,以及入射角相关。
在介质折射率连续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光线连续穿过两种不同折射率的玻璃时),由于在不同界面的反射光线产生干涉效应,其反射率还与介质厚度有关。从而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特定厚度和特定折射率的涂层,来得到对特定波长光波有较大反射率或透过率的涂层。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实例是眼镜,为了保护眼睛增加蓝紫光线的反射率降低其透射率,而在眼镜表面加涂一增加蓝紫光反射率的涂层。
反射率最大值的厚度(2z+1)*λ/4=d*√(n^2-sinα^2)
反射率最小值的厚度 z*λ/2=d*√(n^2-sinα^2)
其中z是序列数,λ是波长,d是厚度,n是折射率,α是入射角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反射光与入射光之比,就是反射率。
2, 反射率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入射角度、光的波长等有关。
3,入射角越大,反射光越强。在一定的介质和波长情况下,当入射角大于某个(临界)角度时,反射光等于入射光,称为全反射。光纤传输就是利用这个现象实现的。
G. 关于照度计算的有效空间反射比和墙面平均反射比
照二这手册编的确实...
先搞清楚As和A0,打个比方,As就是一个6面的盒子去了底,还剩5面了吧,这5面的面积和就是As;A0就是去掉的那个面,也就是灯具安装的那个平面。
第二个公式我想没啥说的,实际就是刚说的那5个面,分子就是每个面的面积乘以各面的反射比,分母其实就是As了。
顺便说一下,如果灯具吸顶安装,也就是盒子的高度为0,那么有效空间反射比和平均反射比、顶棚反射比的值都相同,从公式也可以看出来。
第二个问题,这个h是灯和工作面的高度,工作面一般比地板高,有时候可以是地板,看是什么房间了。
写了这么多,给分吧!!
H. 懂物理的大侠来啊~关于黑板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问题!!
这个用几何光学是解释不清的,要用波动光学中光的复振幅来做(几何光学只是波动光学的一个近似,就像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的近似)。简单讲,反射率等于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复振幅之比,而这个比值是光的入射角(或反射角)的函数,也就是反射率会随着反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本来凹凸不平的黑板反射率应该比较低,倾向于漫反射(对于观察时反射角较小的中间的同学们来说),但是坐在两边的同学观察的反射角比较大,使得黑板的反射率较大,就出现了镜面反射。
^-^同学你很有学物理的天分呢~想深入研究一下的话可以看一看《现代光学基础》钟锡华 着,北大出版社
I. 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强度比怎样计算
折射率有关系,和入射角也有关系,具体的反射率R和折射率T,无损耗情况下,R+T=1,建议你看一下菲涅耳公式吧,推导好像不是很多
J. 关于物理... 黑板之漫(镜面)反射
事实上,根本上来说,漫反射就是镜面反射的一种,我们说得漫反射就是由无数的镜面反射组成的,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至于你说为什么坐在教室的某些角落会看不清,我们可以这样想,黑板是粗糙的,是由无数小镜面组成的,当你处于某个斜面的时候,就有可能由于教室外的强光源造成较为集中的无数镜面反射,这时候,你就看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