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初二物理测量速度的三种方法

初二物理测量速度的三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02 03:36:45

㈠ 物理中的三种测速度的方法

1.用超声波照射运动物体,利用多普勒定律造成的波长变化来求速度 (波源远离物体时波长变长,反之变短)
2.利用频闪照片(和打点计数器一样的原理)
3.利用快门。即产生一激光束,使物体穿过激光束挡住光路。若已知物体长度,再处以光被遮住的时间,就得出速度了。
补充4:先取某一固定物作发射器,同时发出一超声波信号和一红外信号;再将接收器捆绑在运动物体上,接受这两个信号。通过测量两个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运动物体的速度。

㈡ 初中物理,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测量方法哪些

1.长度:刻度尺(直尺、卷尺)(特殊测量方法:棉线、滚轮、刻度尺间接测量)
2.液体或固体体积:量筒、量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
3.质量:天平(实验室)、电子秤、杆秤、磅秤(日常生活),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
4.时间:秒表、钟
5.速度:速度计(汽车上),平均速度:尺(皮尺)、钟表(秒表)
6.温度:液体温度计(实验室用);体温计(测体温);寒暑表(测气温)
7.力(重力、拉力、摩擦力、浮力):弹簧测力计
8.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9.固体的密度: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10.液体的压强:压强计 大气压: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即托里拆利实验和无液气压计)
11.电流:电流表 电压:电压表 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或欧姆表。
电功:电能表 电功率:伏安法或 电能表、秒表
12.直接测量型实验有10种基本仪器、仪表:钟表(或停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要求学生会根据测量范围选合适量程和根据精确程度先最小分度值,会正确操作与读数,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每种仪器测量前:都要认真观察所使用的仪器零刻度线的位置(调零)、最小分度值和测量范围等。
13.掌握四个重要实验:
①.测密度:原理ρ=m/V,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尽量减小误差。
②.测机械效率:原理:η=W有/W总,器材:一套简单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斜面等)、弹簧测力计、细绳,测量时,注意要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动滑轮的重、摩擦和物体本身的重.同一滑轮组,所提升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③.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和功率:原理:电阻R=U/I,电功率P=UI;器材: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会选择电压表、电流表量程,小灯泡不亮时,能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析电路故障,知道灯泡在不同的电压下,测出的电阻值不相等是因为温度变化了.知道测小灯泡电功率与测定值电阻阻值都要求多次测量意义有什么不同,知道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如果只有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时(缺少测量工具),如何利用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测电阻。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初中学生)
1、质量约:50kg 2、重力约:500N 3、密度约:1×103 kg/m3
4、体积约:0.05 m3 5、身高约:160-170cm 6、电阻约:几千欧
7、手臂长约:50——60cm 8、手掌面积约:100-120cm2 9、脚掌面积约:200-250 cm2
10、对地压强:行走时约:2×104Pa 站立时约:1×104Pa
11、步长约:50-70cm 12、步速约:1.5m/s
13、骑自行车速度约: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20N
15、大拇指指甲宽约:1cm;手掌宽约:1dm 16、脉搏跳动频率约:70-75次/min(1.2Hz)
17、正常血压约: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 mmHg 18、人体正常体温约:36.5℃(37℃)
19、100米短跑时间约:13-14s 速度约:7.5m/s

㈢ 初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咋求啊

1、如果是一个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运动的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平均速度就等于总路程s除以总时间t。
2、如果是几个匀速直线运动复合而成的直线运动,要分段求解。第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S1/t1;第二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S2/t2;第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S3/t3;……;(初中接触到的直线运动的题型不会超过3段,就连3段的都很少);而如果问整个运动的平均速度V总=(S1+S2+S3)/(t1+t2+t3) !!!! 注意不等于(V1+V2+V3)/3 !!!!!!
3、所有直线运动中,有两种特殊情况,一个叫做中间时刻速度,一个叫做中间路程速度,这两种情况都适用上面我讲的第二种情况,不信你带带看。中间时刻类型的平均速度V=(S1+S2)/(t1+t2)=(S1+S2)/2t 【因为t1=t2】 =S1/2t + S2/2t 【把分子拆开】 =V1/2 +V2/2=(V1+V2)/2;
同样中间路程类型的平均速度V=(S1+S2)/(t1+t2)=S/(t1+t2)【因为S1=S2=s/2,t1=S1/V1=S/2V1, t2=S2/V2=S/2V2】 =S/(S/2V1+S/2V2)【约掉所有的S】
=1/(1/2V1+1/2V2) 【分子分母通风,同乘以2V1V2】 = 2V1V2/(V1+V2) 。
以上就是初中阶段遇到的所有的求平均速度的情况,供你参考!

㈣ 初二物理最后一张关于速度的所有知识点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2>v>v1。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跑步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小明
1000m
4分10秒
4m/s

小红
800m
3分20秒
4m/s

㈤ 在初中物理中怎么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

利用带刻度尺的斜面,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起点为0刻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用停表记下小车到达某一刻度的时间,利用v=s/t即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㈥ 在物理上测速有几种方法和有那些工具

发条就是一根长长的卷起来的钢条。钢条位于中心的那一端固定在一个可以转动的轴上,外围的一端则固定在一个不能移动的柱子上。
当发条被卷紧的时候,储存了弹性势能。发条想变松,而由于外围的那端已经固定住了,发条只能通过让中心的轴旋转来达到变松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弹性势能就被释放了。而中心的轴就籍此旋转了起来。
利用发条卷曲产生的弹性势能,跟弹簧差不多。
日常生活中的钟表就是上了发条。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㈦ 速度测量的方法

光电门, 打点计时器

㈧ 初中物理,就路程、时间、速度,三个物理量,试用三种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控制变量的思想,先确实一个不变的量
第一种,路程相等,比如我们两个都跑100米,谁先到达谁就快,也就是说,时间少的快
第二种,时间相等,比如我们两个都跑了2分钟,你跑了1000米,我跑了800米,那你就比我快。也就是说,相同时间路程大的快。
第三种方法,利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比较。如果时间不等,路程也不等时,如你1分钟走了30米,我1个小时走了3.6千米,那么先把单位换为相同单位,然后再求比值。那么你就是30米/分,我就是60米/分,那么我就比你快。
第三种方法实际上也就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运动的路程大,跟第二种同理。当然,学习速度这一概念后,第三种实际就是直接比较速度大小。因为速度就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㈨ 初二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是什么呀!!!

甲先以80KM/H的速度跑1H,在用50KM/H速度跑1H,求平均速度
80*1+50*1=130
[1+1]/130=2/130=65KM/H

㈩ 物理知识!测量速度的方法初中,高中的知识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测出物体通过距离为s的点用的时间t,则物体在这一段距离上的平均速度=s/t.
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用光电计数器测。在相距为△s的很近的两点处设置光电计数器,测出物体通过的时间△t,则物体的瞬时速度v=△s/△t。由于△s很小,所以可以认为v就是物体的瞬时速度。

阅读全文

与初二物理测量速度的三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麻的食用方法 浏览:199
如何锻炼减掉腹部脂肪最有效方法 浏览:157
曾经受的苦解决问题的三个方法 浏览:178
霞多丽葡萄的种植方法 浏览:779
肛周尖锐疣治疗方法 浏览:244
怎么踢腿减肥最有效方法 浏览:764
花王泡沫染发使用方法 浏览:91
有什么方法杀蛐蛐 浏览:832
异步电机轻载震荡抑制方法研究 浏览:476
学习技能计算方法 浏览:503
触点插座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118
植物接种方法一般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11
大众车钥匙使用方法 浏览:910
平衡核心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380
底盘悬挂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917
如何记叙自己的方法 浏览:257
手机扁平化解锁方法 浏览:716
常用细胞克隆化方法 浏览:893
检测毛囊需要用哪些检查方法 浏览:301
如何学习好日语的方法 浏览: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