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压风机怎样进行简单的维护
高压风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不管是哪个品牌的高压风机,都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保护:一是压力,二是粉尘。
对于压力,经常使用的是释压阀,它是一个卸荷阀,当高压风机的使用压力超过释压阀设定的压力之后,释压阀就会自动打开,把多余的压力释放掉,从而保护高压风机。
对于粉尘,经常使用的是过滤器。它根据不同的使用现场,往往使用不同的过滤精度的过滤滤芯,不同的滤芯有不同的维护方法和使用寿命,在订货时就需要问清楚。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还需要进行特殊的保护:比如说在密封环境中使用时,要注意通风散热;当环境温度(进气温度比较高时),更要注意通风散热,或者选择允许进风温度较高的高压风机(比如有一款环形鼓风机,允许进风温度可达130°);
对于某些品牌高压风机,可能还会有自己的使用建议,在购买之前,最好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
高压风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风机不转动
1、未接通电源——接通电源
2、电机不工作——检查电机接线或更换电机
3、风机头损坏——修复风机或更换
4、风机中有异物卡死——清除异物
(二)噪音增大
1、轴承干润滑——加轴承油脂
2、轴承损坏——更换轴承
3、叶轮磨损——更换叶轮或泵头
4、坚固件松动或脱落——拧紧紧固件
5、风机内有异物——清除异物或更换泵头
(三)震动增大
1、轴承损坏——更换轴承
2、叶轮不平衡——清除叶轮中异物或校动静平衡
3、主轴变形——更换主轴或泵头
4、工作状态进入湍震区——调整工作状态,避开湍震区
5、进出气口进滤网堵塞——清洗过滤网
(四)温度升高
1、进气口温度过高——降低进气口温度
2、轴承干润滑——加轴承油脂
3、风机效率降低——清除叶道尘埃或更换泵头
4、工作状态改变——调整工作状态
5、环境温度增高——增加环境通风散热
(五)压力减小
1、泵头转速降低——电源电压偏低或电机故障
2、管网阻力增加——降低管网阻力
3、工作状态改变——调整工作状态
4、电机转向反向——电机重新接线
(六)流量减小
1、进出口气过滤网堵塞——清洗过滤网
2、泵头转速降低——电源电压偏低或电机故障
3、管网阻力增加——降低管网阻力
4、工作状态增加——调整工作状态
5、电机转向反向——电机重新接线
‘贰’ 风机故障处理
风机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很多,发生的部位也不同,故障可能是风机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发生在风机的风道系统,还可能是电动机出现了问题。风机的故障与制造、安装工艺质量、检修水平、运行操作和维护计划是否符合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就列举一些风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风机振动大
动不平衡
叶轮积灰
平衡块位置不对
叶轮磨损严重
转子不平衡
清理积灰
重新做动平衡
修复或者更换叶轮
重新做动平衡
主轴安装不良
联轴器安装不正,造成主轴对中不好
安装时未考虑主轴膨胀量
重新找正
重新调整,预留膨胀量
支撑刚度不足或者连接松动
基础刚度不足
连接螺栓松动
底座刚度不足
适当修补和加固
紧固螺栓
适当进行加固处理
主轴弯曲
长时间停机没有盘车
设计刚度不足
定期盘车
改进设计
风机动静部件摩擦
轮毂与密封盘摩擦
叶轮与机壳摩擦
叶轮与进口圈摩擦
调节密封盘的安装位置
重新安装调整
重新调整进口圈的位置
风机失速
挡板门误关闭
系统阻力过高
操作不当
打开挡板门
检查系统阻力高的原因,降低系统阻力
正确操控风机
轴承故障
润滑不良
轴承损坏
检查油站的功能
更换轴承
测量不准
振动传感器故障
信号干扰
校验传感器,更换不合格的传感器
采用屏蔽电缆,避免信号干扰
风机轴承温度高
润滑油量不够
检查油站,调整流量满足要求
润滑油温过高
检查冷却水系统、冷却器是否工作正常
润滑油或润滑脂质量不好
润滑油、脂使用时间过长,需要更换,
定期化验油、脂
轴承故障
同上
温度传感器故障
校验传感器,更换不合格的传感器
风机性能故障
风机压力过高,流量减小
风机旋向相反
气体温度过低
进、出口风道堵塞
实际系统阻力过高
选型错误
改变旋向
提高气体温度
清除堵塞
采取措施降低系统阻力
重新选型
风机压力偏低,流量增大
气体温度过高
进气风道漏风
实际系统阻力过低
降低气体温度
修补风道
按新的系统阻力重新选型
通风机出力降低
风机转速降低
风机磨损严重
风机在失速区工作
提高风机转速
更换叶轮
调整风机工作点
风机噪音大
风机没有隔音层
增加风机隔音层
消音器功能减弱
清洗或者更换消音片
风机处于喘振区工作
调整风机工作点
风道或者风机部件出现松动
检查紧固
风道突然扩大或者收缩
按相关规定重新设计风道
风机内部转动部件与静态件摩擦
调整安装避免摩擦现象
电机电流超限
风机转速过高
降低风机转速
后弯叶轮装反了
改变叶轮安装方向
实际系统阻力过小
按新阻力重新选型
气体密度过大
改变气体温度到设计值
检修门没有关
关闭检修门
风机的选型有误
重新选型
风机无法调节
执行机构故障
检查并排除故障
连接机构故障
检查连接机构是否断开
叶片生锈卡涩
清理锈蚀部位
轮毂内部部件损坏
检查并更换
液压缸故障
检修或者更换液压缸
液压站油压不足
检查泵是否正常、液压油管是否漏油
风机无法启动
供电故障
检查电控柜的设定、电压等情况
超过电流保护限定
更改设定
风道挡板门开关不正确
检查挡板门的开关情况
刹车没有松开
松开刹车
进口调节门开启
离心风机启动时要关闭进口调节门
叶片角度开启
动调风机启动时要关闭叶片
振动超过设定值
检查风机振动高的原因
‘叁’ 风机的维护方法
自动上料设备的保养方法有很多,维护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定期清除风机内部的灰尘,特别是叶轮上的灰尘、污垢等杂质,以防止锈蚀和失衡
第二:除每次拆修后应更换润滑油外,正常情况下3-6月更换一次润滑油。
真空自动送料方面运用十分广泛,
颗粒真空加料用高压鼓风机维护可咨询,东莞佛尔盛机电,他们会有专人为你解答高压风机上的各种问题
‘肆’ 空调风机维修方法如何主要故障介绍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空调都是由热源和冷源、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处理设备以及控制空调和调节空调的装置所构成的,而其中风机便是空调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指能够给风管提供空气然后使空气可以成功地在风管里面流动的设备。但是,有时候我们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或者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便是空调风机故障了,那么它常见的故障有哪些?该怎么维修呢?下面我们便一起来了解一下。
空调风机的故障和维修方法一
风机振动过大:风机振动过大应检查叶轮上的叶片有无松动,动平衡因叶片沾有泥块等杂物而被破坏,叶片变形,地脚螺栓松动,电机轴与风机轴不同心,采用钢支架基础时,其型钢支架刚度不够等原因均会造成风机振动过大。
处理时,应清除叶片上的杂物,如因制造或运输等原因叶片动平衡不合格,应拆下叶轮,重新做动平衡试验。加强钢支架的刚度和稳定性,拧紧螺栓,重新调整同心度和皮带轮的中心线,调整风机带负荷运转时的轴位移量。
空调风机的故障和维修方法二
皮带在运转中脱落或抖动:应调整电机与风机轴的中心距离,使其不致在运转时脱落,重新调整两皮带轮的中心平面误差,使其皮带轮在同一中心线上。皮带过松还会造成风机丢转现象,而影响风机的风量和风压低于额定值。
空调风机的故障和维修方法三
轴承温升过高:轴承过紧,轴承缺油,袖承滚珠破碎均可使轴承温升过高,应重新清洗加润滑油或更换轴承。
空调风机的故障和维修方法四
风管流量过低:风机正常运转而风道内流量不够,应检查风管是否接头不严、漏风严重,叶轮与集流器之间间隙过大。风道阻力过大。处理时,应重新核对风机型号和技术参数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风道的严密性能,风道上的骨件局部阻力过大时,应重新更换制作。除尘系统应清理风机、风道内、除尘器内的积灰。
以上便是关于空调风机的相关介绍了,小编主要针对的是空调风机故障,也就是说空调运作过程中当确定是风机出现问题了,会有什么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相信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都知道,空调风机,其实也就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的空调进行热交换、吸热散冷或者吸冷散热的设备,如今还有很多新的功能,比如换气、增加活性氧和负离子、变频节能等等。
‘伍’ 离心式风机检修的步骤有哪些
1、检修前的检查
风机在检修之前,应在运行状态下进行检查,从而了解风机存在的缺陷,并记录有关数据,供检修时参考
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机壳及进出口管道的检修
机壳应无裂纹、气孔或蚀孔
机壳的焊口要良好无裂纹、结合面平整光滑,不允许有脱焊的现象;
机壳两端面的不平等度≯3~5mm,端面的不平行度<8mm;
. 出入口管道与机壳的配合要严密,不允许有漏气的现象;
, 出入口管道的焊接要良好,无裂纹,结合面平整光滑,不允许有脱焊现象;
进口调节阀要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4、叶轮的检修
风机解体后,先清除叶轮上的积灰、污垢,再仔细检查叶轮的磨损程度,叶轮和轴的配合情况,以及焊缝是否有脱焊情况,并注意叶轮与外壳有无摩擦痕迹,若组装时位置不正或风机运行中因热膨胀等原因,均会使该处发生摩擦。
对于叶轮的局部磨损处,可用铁板焊补,铁板的厚度不要超过叶轮未磨损前的厚度,大小应适中。对于叶轮的焊缝磨损或脱焊,可进行焊补或挖补。小面积磨损采用焊补,较大面积磨损则采用挖补。
补焊时,焊补重量应尽量相等,并采取对称焊补,以减小焊补后叶轮变形及重量不平衡。挖补时,挖补块应开坡口,较厚时应开双面坡口以保证焊补质量。挖补块的每块重量相差不超过30g,并应对挖补块进行配重。
挖补后,叶轮不允许有严重变形或扭曲。挖补后的焊缝应平整光滑,无沙眼、裂纹、凹陷。焊缝强度应不低于原材料的强度。
叶轮与轴的定位螺栓不得松动、脱落
叶轮磨损超过厚度1/3时应更换
5、轴的检修
风机解体后,应检查轴的弯曲度,尤其对振动过大及叶轮的瓢偏、晃动超过允许值的轴,则必须进行仔细测量。
主轴无裂纹、伤痕、沟槽,主轴轴颈与轴承配合面严禁有撞痕等现象
轴的弯曲度应不大于0.05mm/m,且全长弯曲不大于0.10mm。如果轴的弯曲值超过标准,则应进行直轴工作。
6、轴承的检修
若采用滚动轴承,应先检查滚珠及内外圈有无裂纹、起皮,和斑点等缺陷,并检查其磨损程度;检查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情况。经检查若可继续使用,清洗后用干净布把轴承包好。若采用滑动轴承,则应检查轴颈的磨损程度,各部间隙。
符合下列条件的轴承,要进行更换
轴承间隙超过标准
承内外套存在裂纹或轴承内外套存在重皮、斑痕、腐蚀锈痕、且超过标准
轴承内套与轴颈松动。
新轴承需经过全面检查,符合标准方可使用,确测量检查轴颈与轴承内套的配合情况,符合下列标准方可进行装配
轴颈应光滑无毛刺
轴承内套与轴颈之配合为紧配合,其配合紧力为0.01~0.04mm
轴承采用热装配。轴承应放在油中加热,不允许直接用火加热轴承,加热油温一般控制在80-100℃并保持15-20min,然后将轴承取出套装在轴颈上,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7、联轴器找中心
联轴器找中心时,一般采用在电机底座下加减垫片的方法进行调整,调整垫片一般不超过3 片。
测量轴承外套与轴承座的接触角及两侧间隙,轴承外套与轴承座接触角应为90°~120°,两侧间隙应为0.04~0.06mm,对于新换的轴承还应检查外套与轴承座的接触面应不小于50%。
安装轴承盖前应将轴承外套及轴承盖清理干净,并应测量轴承盖与轴承外套的顶部间隙。一般采用压铅丝的方法测量,测量多次,取平均值。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轴承座结合面加垫的厚度,以使轴承外套与轴承盖的顶部间隙符合以下要求:对于采用稀润滑油的轴承,联轴器侧轴承间隙为0~0.06mm,叶轮侧轴承间隙为0.05~0.15mm;对于采用二硫化钼润滑脂的轴承,联轴器侧轴承间隙为0.03~0.08mm,叶轮侧轴承间隙为0.06~0.20mm。
回装联轴器端盖时应保证端盖密封良好,无渗漏油现象。
离心式风机
转子
壳体
叶轮、主轴、联轴器
外壳、轴承、支架、进气箱、导流器、集流器、扩压器
‘陆’ 求高压风机的操作步骤
高压风机操作步骤
一.开机前准备工作
1.检查各联接螺栓是否牢靠,冷却水是否正常,高压风机轴承润滑情况应符合要求。
2.各仪表齐全准确,电动执行器动作灵活,风门在关闭位置。
3.手动盘车三圈是否有卡轴和摩擦、碰撞现象。
4.风机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打在“0”位。
5.高压开关柜接地开关在“分闸”位置。
6.通知变电所送控制电源,储能机构储能后,储能指示灯亮,在观察窗可以看到"已储能"字样。
7.通知变电所送高压电(由电工负责)。
二.开机
1.打开控制箱,把转换开关旋至“就地” 位,按下启动按钮,高压风机开始运行。
2.风机启动过程中,注意电压、电流变化及声音异常情况。
3.高压风机运行正常后,检查风机声音、轴承温度、冷却水流、电机温升及风机振动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缓慢调节风门至需要位置。
5.风机运行期间要时刻注意电流、电压变化,严禁超负荷运行。
6.风机运行中轴承表温不得高于75℃,温升不得超过40℃,若温度剧烈上升,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后,重新开机。
三.正常停机
1.关闭风门。
2.确认旋转按钮在“就地”位置,按下“停止”按钮,然后把旋转按钮旋至“0”位。
3.关闭电源(电工负责)。
四.紧急停机:
1.一旦发现紧急异常情况,在现场将控制箱旋转按钮至“就地”位,按下“停止”按钮,然后旋至“0”位,防止来电后重启。
2.关闭风门。
3.关闭电源(电工负责)。
五.清理现场卫生,做好原始记录。
资料来源:http://www.raetts.com/news/show-275.html
‘柒’ 增压风机失速时的故障处理方法有哪些
增压风机按气流的流动方向,主要由进口集流器、进口导叶调节装置、进风口、带导叶的通风机主体风筒、转子扩压器等部件组成。通风机由进口端驱动,悬臂叶轮靠法兰安装在一个短而刚性很好的短轴上,电动机和叶轮的半联轴器用空心轴连接。风机入口静叶挡板开度不到位。入口的行程范围可分别调至—75°(关闭)和+30°(全开),如果进口流量太小,风机产生旋转失速,会产生出力下降过快或振动突然加剧,停机检查静叶装置,铰接组件,连杆无松动现象,并校正叶片的角度及外部开度指示器与实际叶片开度的一致性,并做全开,全关试验,所有挡板同步,开关到位,可以排除该项原因所致。由于叶片磨损、冲蚀、腐蚀而造成不平衡。停机检查叶轮无明显磨损、冲蚀、腐蚀现象。叶片并做着色探伤,未发现有裂纹现象。基础变形或基础下降。检查电机基础,风机基础无明显下降。
风机动静部分磨擦。停机检查叶轮与机壳间隙均为9.0---9.3mm之间,在正常范围内。其它部位未见有磨擦。轴承箱支撑刚度不足。停机检查轴承箱支撑管,无明显磨损现象,检查后导叶螺栓无松动现象。机壳螺栓无松动现象。转子上的沉积物引起的不平稳。停机检查叶轮积灰,前、后盘及叶轮积灰轻微,且较均匀。清理干净。通过以上检查分析,故障原因分析重点放在联轴器的中心检查和轴承箱的解体检修。
‘捌’ 风机检修的工作项目有哪些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 办理检修工作票。
2) 清理检修现场,不得有妨碍检修工作的杂物等存放。
3) 检修现场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
4) 配合起重人员安装必需的起重工具。
5) 准备好检修工器具、专用工具、量具等。
6) 上述条件符合安全规程方可进行检修工作。
二、送风机检修工艺
1、联轴器的检修工艺
1) 拆下联轴器护罩。
2) 导链锁牢联轴器联接轴。
3) 拆下电机、风机两侧联轴器联接螺栓和联轴器膜片,妥善保存。
4) 在联轴器上安装专用工具,加热后拆下联轴器。
5) 回装按照拆卸的逆序进行。
2、液压调节系统检修工艺
1) 拆下扩散器与风道的挠性联接。
2) 打开扩散器斜下方人孔门,拆下旋转油密封上三根挠性油管,包好接头防止异物进入。
3) 拆下调节拉叉。
4) 打开主体风筒上的人孔门。
5) 打开风道上人孔门。
6) 将叶片调节执行器拉杆与调节臂脱开。
7) 拆下主体风筒与扩散器联接螺栓,将扩散器拉入风道内,如遇到卡涩可以从风道人孔门进入风道处理。
8) 在轮毂处安装牢固的吊点。
9) 松开调节阀芯与液压油缸联接的导向螺栓,将液压油缸调节阀芯连同旋转油密封一同拉出,妥善保存,用干净破布塞住缸孔。
10) 用导链锁牢后拆下轮毂上的支撑盘以及密封盘。
11) 用导链锁牢后拆下液压油缸。
12) 检查液压油站内部各管接头、各种阀体、以及油泵等部件。
13) 放掉油箱内液压油,清洗油箱。
14) 待油站检修完毕后在油箱内添加N46液压油至标准油位。
3、轮毂及叶片检修工艺
1) 拆下调节盘和导向销轴。
2) 松开叶片轴锁紧螺母上的垫片,拆下锁紧螺母以及垫片。
3) 用手锤和铜棒轻击叶片轴,让叶片连同叶片轴一同从轮毂中退出,期间注意拿下平衡锤、键、轴承密封盖以及推力轴承等。
4) 拆卸后将同一套的平衡锤和叶片连同叶片轴、锁紧螺母放在一起保管。
5) 待轴承箱检修后回装叶片等部件,按拆卸的逆序进行,务必将叶片、平衡锤与轮毂上的序号一一对应安装。注意:在锁紧叶片轴螺母时,应先将螺母锁紧,使叶片轴轴向无间隙,再将螺母旋松2/3圈,然后用防松垫圈锁紧螺母。
4、主轴承箱的检修工艺
1) 用导链锁牢轮毂,在轮毂上安装吊环和拆轮毂专用工具,采用加热的方法拆下轮毂,注意保持轮毂稳定,以防倾倒伤人。
2) 拆下轴承箱密封盘。
3) 拆下轴承箱地脚螺栓、定位销以及油管。
4) 联系热工人员拆除各种热工管线、元件。
5) 联系起重人员吊出轴承箱,移至照明充足且有吊车的地点进行检修。
6) 保管好轴承箱地脚螺栓、定位销以及轴承箱地脚垫铁,注意垫铁位置不能互换。
7) 拆下侧轴承盖,将轴连同轴承以及轴承座一起抽出。
8) 将抽出的轴、轴承以及轴承座放在牢固的支架上,将轴承座微微加热,用铜棒轻轻敲打,拆下轴承座。
9) 主轴的检查。
10) 清洗检查轴承。
11) 清洗检查轴承座。
12) 所有零部件经清洗检查确认无异常或更换后回装轴承箱,按照拆卸的逆序进行。需要加热安装的零部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20℃。
5、送风机液压站的检修工艺
1) 放掉油箱内的液压油(液压油一年更换一次),清洗油箱。然后加入新的液压油。
2) 更换油过滤器芯子(一般半年,最多一年即应更换)。
3) 检查各油管及接头,如有渗漏应予更换。
6、送风机检修质量标准
1、联轴器的质量标准
1) 检查联轴器不应有砂眼、裂纹等缺陷。
2) 联轴器联接螺栓应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予以更换。
3) 检查联轴器膜片应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予以更换。
4) 主轴的尺寸标准为φ105+0.045/+0.023。
5) 联轴器找中心:面、圆均不得大于0.20mm。
2、液压调节系统的质量标准
1) 检查阀芯密封胶圈,如有磨损应更换。
2) 检查导向螺栓,如有裂纹等缺陷应更换。
3) 液压油缸在地面实验站进行打压实验,持续时间应在1小时以上,压力保持在8.0MPa以上,压力下降不得超过0.3MPa,打压过程中液压油缸以及旋转油密封不应有漏泄等缺陷。如有压力不足、漏泄等缺陷应更换液压油缸。
4) 更换旋转油密封的同时必须更换回火处理的紫铜垫,旋转油密封与阀芯法兰四周间隙误差应小于0.05mm。
5) 液压油缸回装进行找正,偏差不能大于0.05mm。
6) 安装液压油管时要注意:O对O,P对P,T对T。
7) 全部液压调节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行液压油站内部压力表的压力应在3.5MPa以上,否则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3、轮毂及叶片的质量标准
1) 检查轮毂应无缺陷,拆卸轮毂时用氧气乙炔焰加热,温度不得高于150℃,轮毂孔与主轴的配合尺寸为:φ108H6/n5。
2) 检查叶片轴应无划痕、光滑,垂直度、同心度均不得大于0.02mm。
3) 检查滑动轴衬磨损情况,磨损量不应超过0.5mm,超标应更换。
4) 检查滑动衬套磨损情况,严重磨损应更换。
5) 清洗检查平衡锤,如有裂纹等缺陷应予以更换,更换时要保证新的平衡锤重量与原有平衡锤重量相同。
6) 检查叶片螺钉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则需要更换该叶片的全部螺钉,扭紧力矩45Nm。
7) 检查叶片推力轴承,不能有麻点、重皮、锈蚀等缺陷,如发现上述缺陷应更换轴承。回装时应添加#2通用锂基脂。
8) 叶片清洗后进行10%抽样着色检查,如发现缺陷应着色检查全部叶片,更换叶片应与原有叶片重量相同,更换叶片螺钉,扭紧力矩45Nm。
9) 叶片检修后安装连同叶片轴窜动量应在0.3—0.5mm之间。
10) 叶片与主体风筒间隙应该不小于2.5mm。
4、主轴承箱的质量标准
1) 清洗检查轴承箱,不应有漏泄等缺陷,否则应进行处理。
2) 轴承检查不能有麻点、重皮、锈蚀等缺陷,轴承游隙不能大于0.35mm。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卡涩。如发现上述缺陷应更换轴承。
3) 主轴测量尺寸标准如下:
4) N322,φ110+0.026/+0.003 ;6322,φ110+0.026/+0.003 ;7322, φ110+0.026/+0.003 。
5) 轴承回装时应添加二硫化钼润滑脂。
6) 轴承座应无划痕等缺陷,如有缺陷应更换。
7) 轴承座测量尺寸标准如下:
8) N322,φ240-0.008/-0.038,6322,φ240+0.024/+0.005,7322,φ243+0.10/0 。
9) 检查主轴同心度不大于0.02mm,水平偏差不大于0.1mm/m,主轴表面应光滑无划痕,不能弯曲,主轴上的螺纹应完整无损。
5、送风机液压站检修质量标准
1) 油箱油管及各结合面不漏、螺丝不松。
2) 箱、管内无油垢或杂务、大修中彻底清扫。
3) 油系统各门好用不漏,油质定期化验。
4) 冷油器不堵不漏
5.6.7送风机试运行
5.6.7.1送风机试运行工艺要点
1) 风机检修后应试运行。
2) 在试运转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停止风机运转查明原因;试运转中检测轴承振动量。
3) 检查轴承温度,主轴承温度每隔半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
4) 检查泄漏情况,并处理泄漏部位。
三、送风机试运行的质量标准
1)风机试运时间为8小时
2)液压油压力: 3.5Mpa,无漏泄。
3)润滑油站压力:0.8MPa 流量:25L/min,油站管件以及冷却水系统无漏泄。
4)风机轴承温度:≤80℃,最大不得超过90℃。
5)风机振幅:振动速度有效值不超过6.3mm/s
6)风道无漏泄。
‘玖’ 压风机的常见故障
由于受工作温度、压力、震动等因素的影响,压风机容易出现渗漏及转子轴孔磨损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传统方法是打卡具或焊补等工艺,但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有的渗漏受工作环境安全的要求限制,无法现场进行解决。当代西方国家针对压风机泄露及磨损多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应用最为成熟的是美嘉华技术体系,其具有超强的粘着力,优异的抗压强度等综合性能,可免拆卸免机加工,也可以实现带压堵漏。修复时既无补焊热应力影响,修复厚度也不受限制,同时产品所具有的金属材料不具备的退让性,可吸收设备的冲击震动,避免再次磨损的可能。在国内针对压风机的维修中,也逐步取代传统方法。